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题目。 秦琼字叔宝,齐州历城人。始为隋将来护儿帐内,母...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

秦琼字叔宝,齐州历城人。始为隋将来护儿帐内,母丧,护儿遣使吊之。

俄从通守张须陀击贼卢明月下邳,贼众十余万,须陀所统十之一,坚壁未敢进。粮尽,欲引去。须陀曰:“贼见兵却,必悉众追我,得锐士袭其营,且有利,谁为吾行者?”众莫对。惟叔宝与罗士信奋行。乃分劲兵千人伏莽间,须陀佯委营遁,明月悉兵追蹑。叔宝等驰叩贼营,门闭不得入,乃升楼拔贼旗帜,杀数十人,营中乱,即斩关纳外兵,纵火焚三十余屯。明月奔还,须陀回击,大破之。

从须陀击李密荥阳。须陀死。率残兵附裴仁基。仁基降密,密得叔宝大喜,以为帐内骠骑,待之甚厚。密与宇文化及战黎阳,中矢堕马,濒死,追兵至,独叔宝力捍得免。

后归王世充,署龙骧大将军。叔宝与程咬金计曰:“世充多诈,数与下咒誓,乃巫妪,非拨乱主也!”因约俱西走,策其马谢世充曰:“自顾不能奉事,请从此辞。”贼不敢逼。

后降高祖,俾事秦王府,从镇长春宫,马军总管。战美良川,破尉迟敬德,功多,帝赐以黄金瓶,劳曰:“卿不恤妻子而来归我,且又立功,使朕肉可食,当割以啖尔,况女子玉帛乎!”寻授秦王右三统军,却宋金刚于介休,拜上柱国。从讨世充、建德、黑闼三盗,未尝不身先锋鏖阵,前无坚对。进封翼国公。每敌有骁将锐士震耀出入以夸众者,秦王辄命叔宝往取之。跃马挺枪刺于万众中,莫不如志,以是颇自负。及平隐、巢,功拜左武卫大将军。

后稍多尝曰吾少长戎马间历二百余战数重创出血且数斛安得不病乎赠徐州都督陪葬昭陵

(选自《新唐书·秦琼传》有删改)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尝曰/吾少长戎马间/历二百余战/数重创/出血且数斛/安得不病乎/卒/赠徐州都督/陪葬昭陵

B.尝曰/吾少长戎马/间历二百余战/数重创出血/且数斛/安得不病乎/卒/赠徐州都督/陪葬昭陵

C.尝曰/吾少长戎马间/历二百余战数/重创出血/且数斛/安得不病乎/卒/赠徐州都督/陪葬昭陵

D.尝曰/吾少长戎马/间历二百余战数/重创/出血且数斛/安得不病乎/卒/赠徐州都督/陪葬昭陵

2.下列对文中加横线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高祖,是我国古代对封建帝王的一种称谓,指封建皇帝死后,在太庙立室奉祀时的名号,一般开国的皇帝称祖,后继者称宗。

B.拜,是授予官职之意,一般用于升任官,《陈情表》中 “举臣秀才”“除臣洗马”的“举”和“除”和它一样都表示升官

C.疾,在古代是指小病,不严重的病;“则是比较严重的病了。而现在常把疾病一个词用。

D.卒,死的一种称谓,我国古代依据死者的身份地位,对死的称谓有严格的规定,一般天子死曰崩诸侯曰薨大夫曰卒庶人曰死。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秦琼胆量过人。在攻打卢明月时,须陀要派人去偷袭,众人没有愿意去的,只有秦琼和罗士信自告奋勇前往最终大败卢明月。

B.秦琼为人忠心李密和宇文化及在黎阳打仗时,李密中箭落马,快要死了,那时追兵又到,唯独秦琼在全力保护他,没有逃跑。

C.秦琼能识明主。当他归附王世充后,发现王世充为人狡诈不是一个能改变乱世的主人,于是离开王世充投奔秦王

D.秦琼英勇善战。他跟随秦王出征时,每当敌军有勇猛的将士在军前出入来炫耀,秦王就命秦琼前去击败他,没有不取胜的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乃分劲兵千人伏莽间,须陀佯委营遁,明月悉兵追蹑。

(2)寻授秦王右三统军,却宋金刚于介休,拜上柱国

 

1.A 2.B 3.C 4. (1)于是分了一千精锐的士兵埋伏在草丛中,张须陀假装弃营撤军逃走,卢明月用全部的军队追击。(得分点: “伏”“佯”“遁”“悉”各1分) (2)不久又封秦琼为秦王右三统军,他在介休击退宋金刚,授予上柱国一职。(得分点:“寻”“却”“拜”“状语后置”各1分) 【解析】 试题分析: 1.断句的标志,先易后难。先抓名词、动词,再抓特殊句式。名词(代词):“吾”“安”;谓语动词:“历”“出血”“卒”“赠”“陪葬”;曰后要断开。借助这些内容即可断开。 【考点定位】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能力层级为理解B。 【技巧点拨】给文言文断句,首先要阅读全文,了解文意,这是断句的先决条件,如果想当然地断下去,就容易发生错断。比如本语段中指秦琼对自己戎马一生的总结以及死后的所获的殊荣。文言文断句技巧:一是利用对话标志断句。常以“曰”、“云”、“言”为标志,两人对话,一般在第一次问答写出人名,以后就只用“曰”而把主语省略。遇到对话时,应根据上下文判断出问者、答者,明辨句读。二是借助文言虚词断句。古人的文章没有标点符号,为了明辨句读,虚词就成了重要的标志。尤其是一些语气词和连词的前后往往是该断句的地方。句首发语词:夫、盖、至若、若夫、初、唯、斯、今、凡、且、窃、请、敬等常用于一句话的开头,在它们的前面一般要断开。句尾词:也、矣、焉、耳等经常用于陈述句尾;耶、与(欤)、邪(耶)等经常用于疑问句末尾;哉、夫等经常用于感叹句尾。其后面一般要断开。疑问语气词:何、胡、安、曷、奚、盍、焉、孰、孰与、何如、奈何、如之何、若之何等词或固定结构之后,一般可构成疑问句,只要贯通上下文意,就可断句。三是借助对比、对偶、排比、顶真等修辞断句。文言中常有对偶句、排比句,抓住这个特点断句,常能收到断开一处、接着断开几处的效果。四是抓住名词、动词以及特殊句式断句。比如本题就是借助名词和谓语动词来断句的。 2.,举,指地方政府向中央推荐品行端正的人,经考核,任以官职,不指升官。 【考点定位】识记文学常识。能力层级为识记A。 【名师点睛】本题考查了“高祖”“拜”“举”和卒,涉及到古代礼俗、文化等常识。其中,“举” 举,指地方政府向中央推荐品行端正的人,经考核,任以官职,不指升官。“举”在文言文中的常用义:(1)推举、举荐,如《陈情表》:“举臣秀才”。(2)提起,拿起:如《六国论》:“举以予人”做此类题目宜采用“代入法”,把所给解释放回原句中进行判断,看是否符合语境,同时主要看看是否涉及古代的一些文化常识。 3. 【考点定位】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名师点睛】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的题目是文言文必考的题目,错误选项的设置多以人物、事件、时间、地点的错位为重点,答题时注意分析选项涉及到的上下文,注意核实这些情节,如此题选项C对应的句子是“策其马谢世充曰:“自顾不能奉事,请从此辞。”贼不敢逼。后降高祖,俾事秦王府,从镇长春宫,拜马军总管。”句中是说投奔高祖,而选项为“投奔秦王”,选项投奔的人物错误。 4.,却——击退、使……退却,使动用法,拜——授予,状语后置句“却宋金刚于介休”,即“于介休却宋金刚”。 【考点定位】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能力层级为理解B。 【技巧点拨】文言翻译是文言文考的必考的内容,文言文的翻译注意直译,把句子中的每一个字都要落到实处,不能翻译的助词等删掉,省略的内容根据上下文补充,这样才能做到不丢分。比如本题“却”在此处是一个动词,根据后面“宋金刚”,可以推断“却”是使动用法,应译为“使……退却”的意思。特殊句式,状语后置句“却宋金刚于介休”,即“于介休却宋金刚”,翻译时要调整语序。平时训练时注意自己确定句子的赋分点,翻译时保证赋分点的落实,如此题中的“佯”“遁”“寻”等词语的落实,还要注意翻译完之后一定要注意对句子进行必要的整理,使句意通顺。建议翻译时打草稿。 【参考译文】 秦琼字叔宝,是齐州历城人。他最初在隋将来护儿手下做事,他的母亲死了,来护儿派遣使者来凭吊她。 不久,秦琼跟随通守张须陀在下邳攻打敌人卢明月。敌军有十余万人,而张须陀所统帅的兵马只有敌人的十分之一,只能加固壁垒而不敢进攻。最后粮食吃完了,便想引兵退去。张须陀说:“敌人看到我们退兵,一定会用全部的人马来追我们,如果我们用精锐的士兵去袭击他们的营寨,将能胜利,谁愿意为我去?”众人没有答话的。只有秦琼与罗士信自告奋勇愿意前往。于是分了一千精锐的士兵埋伏在草丛中,张须陀假装弃营撤军逃走,卢明月用全部的军队追击。秦琼等人骑马快速攻打敌营,城门关着进不去,于是爬上城楼拔下敌人的旗帜,杀了几十人,敌营中开始混乱,秦琼等人便砍断门闩迎接外面自己的军队,放火焚烧了三十多个屯。卢明月返还,张须陀回击,大败明月。 (秦琼)跟从张须陀在荥阳攻打李密。后来张须陀死了。秦琼率领剩下的部队归附裴仁基。裴仁基投降了李密,李密得到秦琼后很高兴,封他为帐内骠骑,待他非常好。李密和宇文化及在黎阳打仗,李密中箭落马,快要死了,追兵到,唯独秦琼全力保护他才免于一死。 后来秦琼又归附王世充,代理龙骧大将军。他和程咬金商量说:“王世充很狡诈,多次与下属诅咒发誓,简直就是巫婆,不是能改变乱世的主人!”于是相约一同西去,秦琼骑着自己的马前去向王世充告别,说:“我自认为不能侍奉您,请让我现在告辞吧。”王世充不敢逼迫他。 之后秦琼来投奔高祖,高祖让他在秦王府做事。秦琼镇守长春宫,任马军总管。在美良川打仗,他打败了尉迟敬德,功劳很多,皇帝赐给他黄金瓶,慰劳他说:“你不顾念妻子儿女而来归附于我,并且又立了大功,如果我的肉可以吃,就应该割下来给你吃,何况是财物、美女呢!”不久又封他为秦王右三统军,他在介休击退宋金刚,授予上柱国一职。跟从秦王讨伐王世充、窦建德、刘黑闼三个叛贼时,他没有不冲锋在前,在战场上激战的,战场上没有人是他的对手。进封为翼国公。每当敌军有勇猛的将士在军前出入来炫耀,秦王就命秦琼前去击败他。秦琼策马挺枪在万军中(奔驰),没有不取胜的,因为这秦琼颇为自负。平定隐、巢后,他因功升官为左武卫大将军。 后秦琼逐渐多病,他曾经说:“我从小长在军队,经历二百多次战争,多次受重伤,出血有好几斛,哪能不生病呢?”死后,秦琼被追赠为徐州都督,他的灵柩被葬在昭陵。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

网红满足了底层年轻人的内心向往

“网红”,原本是“网络红人”的意思。然而在当下,“网红”一词逐渐特指那些依靠秀脸蛋、秀身材、秀美食、秀财富而走红的青年女性。每当媒体提及“网红”,几乎都对其加以挞伐,而受教育程度较高的知识阶层,更是一碰到“网红”就蹙眉,唯恐避之不及。“肤浅”“拜金”“媚俗”等骂名与“网红”总是如影随形。对这些“网红”的鄙夷和批判,也成为一种主流舆论。

“网红”们走红的方式的确肤浅,粉丝对“网红”的追捧,也确实物质了些,庸俗了些。然而,“网红”们为何能以如此肤浅的方式走红?成千上万的年轻人又为何毫无保留地把热情和时间,献给这些难登大雅之堂的“网红”?对于这些现象存在的内生合理性,鲜见具备人文关怀的思考,这是不应该的。

其实,只要我们愿意试着去理解“网红”现象,年轻人追捧“网红”的真正原因并不难找。“网红”之所以能够依靠发自拍、发美食赢得追捧,不就是因为社会中许多下层的年轻人,需要依靠这些东西来满足自己对现实和未来的幻想,让自己的精神生活得到充实吗?对于大多已经在社会上立足的成年人,和少数有幸享受较好教育环境的年轻人而言,这种充实精神生活的方式或许过于廉价,过于媚俗了。但对社会中大多数下层年轻人而言,“网红”们那半真半假的姣好面容,逛逛吃吃的悠闲生活,正是他们最真实的内心向往。对他们来说,更高层次的精神生活,是可望而不可即的,大多数青年都没有机会接受精英式教育,叫他们欣赏曲高和寡的高雅文化,未免有些强人所难,经济上的压力则让他们难以负担日益高昂的文化消费成本,进一步挤压着他们的精神空间,在这样的情况之下,他们或许只能在网络上用这种廉价方式寻求精神生活的满足。

我也是年轻人,我幼时的玩伴中,有不少人也是这些“网红”的粉丝。他们可能甫一成年,就挑起了生活的担子。我深知和他们相比,自己是幸运的,有幸生在小康之家,接受高等教育,因此绝不会对他们的精神生活加以批判和鄙夷,而我们的社会也应该有更强的同理心,去理解“网红”现象背后的社会现实。

说“网红”肤浅也好,低俗也好,既不是“网红”自己的错,也不是“网红”粉丝群体的错。社会文化既需要有高雅的形式,也需要有通俗的形式。如果要让网络文化环境更加高雅,更加丰富,那么我们就应该对社会阶层差距的根源开刀,让身处社会中下层的年轻人能过得更富裕,更有尊严,让他们能够有余暇和条件去追求更加高雅,更加丰富的精神生活。

试想,如果有一天,每个人都可以走进影院欣赏一场精彩深刻的电影,每个人都可以抽出时间,摊开书本,在阅读中遨游知识与艺术的海洋,那人们又何必要依靠追捧“网红”来填充自己的心灵?努力去创造一个这样的社会,远比坐在清谈室中,高高在上地批判“网红”更有意义。

《中国青年报》( 2016年02月26日 05 版)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在当下,媒体和受教育程度较高的知识阶层,他们对“网红”几乎都是鄙夷和批判的态度,这也成为现在看待“网红”的一种主流舆论。

B.“网红”们以秀脸蛋、秀身材等肤浅的方式走红,并成为成千上万的年轻人追捧的对象,这些现象存在的内生合理性,需要具备人文关怀的思考。

C.社会中许多下层的年轻人,通过发自拍、发美食等方式来满足自己对现实和未来的幻想,这是“网红”能够赢得追捧的原因。

D.社会中大多数下层年轻人,因受到教育水平及经济收入的影响,其结果他们或许只能在网络上用一种廉价方式寻求精神生活的满足。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网红”们那半真半假的姣好面容,逛逛吃吃的悠闲生活,是现在社会中大多数下层年轻人最真实的内心向往。

B.本文作者不对“网红”粉丝们的精神生活加以批判和鄙夷,这是由于作者幼时的玩伴中,有不少人也是这些“网红”的粉丝。

C.想要让网络文化环境更加高雅,更加丰富,我们就应该从社会层面着手,让身处社会中下层的年轻人有条件去追求更加高雅,更加丰富的精神生活。

D.让每个人都能有时间摊开书本,在阅读中遨游知识与艺术的海洋,这远比坐在清谈室中,高高在上地批判“网红”更有意义。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网红”原本是指“网络红人”,没有褒贬之意,然而在当下,“网红”却背负着“肤浅”“拜金”“媚俗”等骂名。

B.对高雅文化欣赏的困难,以及日益高昂的文化消费成本,这些都挤压着生活在社会下层青年人的精神空间。

C.社会文化既然需要有高雅与通俗的形式之分,因此在评判“网红”肤浅与低俗与否时,不能将错误归咎于“网红”自己或 “网红”粉丝群体。

D.如果每个人都能走进影院欣赏一场精彩深刻的电影,或都能抽出时间,摊开书本阅读,那人们就不必依靠追捧“网红”来填充自己的心灵。

 

查看答案

某中学文学社举办“感动心灵——我最崇敬的古代文学人物”评选活动,请从孔子、屈原、李白中任选一位,为其写一则颁奖词。

要求:

①请先将所选人物姓名写在答题卡上,然后写颁奖词;

②符合人物特征;

③语言表达生动、连贯、得体;

④至少运用一种修辞手法。(要求60字左右)

【答案】屈原:小人的谗言下他不屈,黑暗的隧洞里他独醒,历史的长廊里他不朽。汨罗江的悲壮,在华夏儿女心头两千年的回荡,他的英名令后世永志不忘!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拟写颁奖词的要求明晰、准确,只要从给出的孔子、屈原、李白中任选一位,根据课本的相关内容或主题,或相关情节,或相关人物,或相关物件按要求表述即可,但是,写颁奖词,要对作者及其作品有相对全面的了解和把握,并能用优美的语言表达出来,这就必须用上修辞,常用的有比喻、对偶、排比等。

【考点定位】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名师点睛】拟写人物颁奖词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1)高度概括,简洁凝练。(2)词吻意合,富有特色。颁奖词的风格,或明快,或凝重,或平和,或庄严,力求和谐得体。(3)语句清新,文笔优美。(4)言志寓意,饱含深情。颁奖词赞扬的人和事虽然各不相同,但无论是褒扬还是怀念,都应洋溢崇敬之意,一字一句饱含深情。

【题型】语言表达
【适用】一般
【标题】【百强校】2015-2016学年湖北孝感高级中学高二5月调考语文试卷(带解析)
【关键字标签】
【结束】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在一次追思“文化昆仑”钱钟书先生的活动中,清华大学一位老师这样说:“‘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前面还有两句是‘格物致知,诚意正心’,这便是让我们心有所止,心在焉。钱先生学问做的如此出色,就是因为‘心在焉’”。但是看看我们周围,看看我们今天这个社会,有多少人则是“心不在焉”……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以“心要在焉”为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查看答案

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

中国人之所以喜爱中国结,          。中国结是绳线的编织物,“绳”与“神”是谐音的,中国文化在形成阶段,曾经崇拜过绳子,“女娲引绳在泥中,举以为人”便是佐证;          ,因此人们也将“绳”视为龙的象征。对于“结”字,中国人也有自己独到的理解,无论是结义、结拜、结社、结盟,还是结发夫妻、永结同心,         ;“结”还与“吉”谐音,所以人们也认为“结”是吉祥、好运的象征。

【答案】

①是因为中国结(它)体现着中国文化元素。(或者“是因为中国结蕴含着中国传统文化”)

②又因“绳”像盘曲的龙。

③“结”都象征着团结、美好。

【解析】

试题分析

①处:根据首句可知此处应填原因,在根据后面中国人对“绳”“结”的理解,可推知此处填“是因为中国结蕴含着中国传统文化”

②处:根据后面语句,可知填又因“绳”像盘曲的龙。

③处:根据前后语句,说的是结,在依据中国人都有团圆的愿望,故而此处填“结”都象征着团结、美好。

【考点定位】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名师点睛】本题考查考生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的能力。考生在解答此类题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话题要统一:首尾谈的是同一话题,中间也不应有所偏离。比如本题前一段落所谈论的话题是“中国结”,②处所填的内容就要与话题一致;所谈的话题是编结的“绳”,③处所填的内容是与此话题一致,所谈的是结。(2)情感色彩一致。(3)顺序要合理:句间的时间顺序、空间顺序或逻辑顺序,在安排上都要是合理的。

【题型】语言表达
【适用】一般
【标题】【百强校】2015-2016学年湖北孝感高级中学高二5月调考语文试卷(带解析)
【关键字标签】
【结束】
 

某中学文学社举办“感动心灵——我最崇敬的古代文学人物”评选活动,请从孔子、屈原、李白中任选一位,为其写一则颁奖词。

要求:

①请先将所选人物姓名写在答题卡上,然后写颁奖词;

②符合人物特征;

③语言表达生动、连贯、得体;

④至少运用一种修辞手法。(要求60字左右)

 

查看答案

下面这首诗题为《途中》,语序已打乱,调整后最恰当的一项是(  

燕引雏花下教

②风卷云开陡顿晴

③烟江远认帆樯影

④雨中奔走十来程

⑤一鸠唤妇树梢鸣

⑥翠条浓处两三莺

⑦山舍微闻机杼声

⑧最爱水边数株柳

A④②⑧⑤①⑥⑦③

B④②⑦③①⑤⑥⑧

C②④③⑦⑤①⑥⑧

D④②①⑤③⑦⑧⑥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本诗写诗人春日途中所见。第一联写天气,第二、三联按照由近而远写诗人春日途中所见所闻。尾联突出诗人的最爱。本诗为律诗,第二、三联为工对, 偶句押韵。

【考点定位】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名师点睛】格律诗也称近体诗,是古代汉语诗歌的一种,是唐以后成型的诗体,主要分为绝句和律诗。按照每句的字数,可分为五言和七言。篇式、句式有一定规格,音韵有一定规律,变化使用也要求遵守一定的规则可以分四步答题:第一步,定韵脚。律诗八句中有的是四句押韵,有的是五句押韵。律诗中的二、四、六、八句必须押韵,(首句可押可不押)且必须押平声韵,一韵到底,中间不能换韵。如果所给诗句中有四句押韵,据此规则,就可断定押韵的是二、四、六、八句;如果所给诗句中有五句押韵,就是首句也入了韵,可判定押韵的为一、二、四、六、八句。(偶句押韵,首句可押可不押)定韵脚,每首诗偶句句末必须押韵。第二步,找对仗的两联。每联上句称为出句,下句称为对句。律诗的中间两联的出句和对句要对仗,也就是说,如果一首律诗共有两联是对仗的,那这两联一定是颔联和颈联。首联可以对仗,也可以不对仗,尾联一般不用对仗。第三步,确定首、尾联。第四步,确定颔联和颈联。有的时候,仅仅从押韵和对仗的角度,还不能确定律诗的顺序,这就要结合诗的内容加以分析了。绝句:前两句写景,后两句抒情第四句最重要;律诗:前四句写景,后四句抒情;有的诗讲究起承转合。首联起始,叙事破题;颔联承接,描摹景物;颈联转换话题,进行议论;尾联收合,集中抒情。这四个层次安排不当,诗意便不能连贯。本题即可按此四步答题。

【题型】选择题
【适用】较易
【标题】【百强校】2015-2016学年湖北孝感高级中学高二5月调考语文试卷(带解析)
【关键字标签】
【结束】
 

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

中国人之所以喜爱中国结,          。中国结是绳线的编织物,“绳”与“神”是谐音的,中国文化在形成阶段,曾经崇拜过绳子,“女娲引绳在泥中,举以为人”便是佐证;          ,因此人们也将“绳”视为龙的象征。对于“结”字,中国人也有自己独到的理解,无论是结义、结拜、结社、结盟,还是结发夫妻、永结同心,         ;“结”还与“吉”谐音,所以人们也认为“结”是吉祥、好运的象征。

 

查看答案

 

A.习近平出访10天,到访3个国家,辗转7座城市。国外媒体评价,此访不仅会对亚太、对世界的发展产生重要而深远的影响,更会成为中国外交新的里程碑。

B.中国药学家屠呦呦获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她发现了青蒿素,这种药品可以有效降低疟疾患者的死亡率,为全人类找到了对抗疟疾的新武器。

C.诺贝尔奖评委会有关人士表示,作家能否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唯一标准是文学作品的质量,而对于作者的政治立场,他们并不关心。

D根据最新的尼泊尔政府草案显示,年龄在18岁以下或者75岁以上的人士将失去攀登珠峰的资格。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A项语序不当,“此访不仅会对亚太、对世界的发展产生重要而深远的影响,更会成为中国外交新的里程碑”,两个分句的语序需要调整。B项主语混乱,改为“这项发现为全人类找到了对抗疟疾的新武器”;C项“能否”与“质量”不存在照应不周的问题。D项句式杂糅,可改为“根据最新的尼泊尔政府草案”或者“最新的尼泊尔政府草案显示”。

【考点定位】辨析并修改病句。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技巧点拨】语病主要分为两大类:结构性语病和语义性语病,本题主要考查结构性语病。比如A项,“此访不仅会对亚太、对世界的发展产生重要而深远的影响,更会成为中国外交新的里程碑”犯了语序不当的毛病,可调整前后分句。B项,前面主语是屠呦呦,后面就变成了这种药品,主语不一致,改为“这项发现为全人类找到了对抗疟疾的新武器”就一致了。D项,“根据最新的尼泊尔政府草案显示”句式杂糅,“根据草案”和“草案显示”杂糅。答题时要认真细致审读每个选项,重点注意分析并列短语作句子成分与其他成分的搭配,可以将并列短语拆开逐一与其他成分搭配,验证其当否。对于句式杂糅的句子,先凭语感判定其不协调,再分别造成句子,再放回原文中,验证其当否。对于语序不当的句子,先也要凭语感检测,再将不协调的词语或句子调换位置,看是否通畅自然。对因不明词义而造成前后矛盾的语句,应尽力推敲出这个关键词语的含义,推敲方法是拆字组词。对逻辑概念方面的不协调,可以凭事理推断。注意题干的要求,究竟选择的是有语病还是无语病的一项。

【题型】选择题
【适用】较易
【标题】【百强校】2015-2016学年湖北孝感高级中学高二5月调考语文试卷(带解析)
【关键字标签】
【结束】
 

下面这首诗题为《途中》,语序已打乱,调整后最恰当的一项是(  

燕引雏花下教

②风卷云开陡顿晴

③烟江远认帆樯影

④雨中奔走十来程

⑤一鸠唤妇树梢鸣

⑥翠条浓处两三莺

⑦山舍微闻机杼声

⑧最爱水边数株柳

A④②⑧⑤①⑥⑦③

B④②⑦③①⑤⑥⑧

C②④③⑦⑤①⑥⑧

D④②①⑤③⑦⑧⑥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