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题 酒精与其他大多数兴奋剂或抑制剂有很大不同。比如咖啡因、...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酒精与其他大多数兴奋剂或抑制剂有很大不同。比如咖啡因、可卡因,它们都是大分子物质,拥有特定结构,可以通过干扰特定的神经传递功能而起作用。而酒精是小分子物质,它能溶入脂,因此它可以很容易地透过细胞膜,到达人体任何部位。酒精并不针对特定的神经介质位点起作用,而是广泛地干扰了人体神经传导系统,针对不同的神经联结与介导起不同的作用

酒精浓度不同,针对不同的神经介质体系与大脑功能区域的作用也有很大差异,因此就出现了先兴奋后抑制的临床表现。不同的人,因为身体的先天及后天差异,对酒精的兴奋与抑制作用有不同的反应;同一个人,在不同的条件下,也会对酒精有不同的反应

醉酒,医学上称为急性酒精中毒。醉酒之后人会产生各种不适反应。轻者感觉迟钝,动作不协调;重者呼吸无力,意识丧失,甚至昏迷死亡

为了避免醉酒带来不适或失态,一个最常见的回避喝酒的借口就是酒精过敏。其实,人和动物根本就不会酒精过敏。酒精是无氧呼吸(俗称发酵)的代谢产品,人及动物肠道内的细菌就会常规性产生酒精,人即使一天不饮酒,也会摄入约 3 克酒精。人体细胞代谢过程中也会产生酒精。酒精是小分子物质,没有产生过敏的基础。由于酒精是代谢产物,所以在生物界极为普遍,几乎绝大部分生物,包括细菌都能处理酒精

我们摄入酒精后,少部分酒精会通过尿液与呼吸直接排出,但大多数酒精是经过代谢降解的。酒精代谢产生的乙醛可不是好东西,它高度不稳定,容易形成自由基,对机体产生一系列的毒性,是产生宿酒现象的罪魁祸首,也是喝酒引起脸红的原因。乙醛的这种自由基作用可以被抗氧化剂如维生素 C 和维生素 B1拮抗,因此,维生素 C 和维生素 B1 就成了常见的解酒药成分。乙醛进一步被氧化,会变成乙酸,也就是醋的主要成分,基本上对人体无害。这个过程中需要乙醛脱氢酶。人类编码该酶的基因已经发现三种。这种酶在人体内有两种存在形式:一种存在于细胞浆中,一种在线粒体内。线粒体是细胞呼吸产生能量的主要场所,因此也是乙醛代谢的主要场所。大部分的白人这两个基因都齐全,而亚洲人则有一半人的线粒体的乙醛脱氢酶因基因突变而失效,这样的人喝不了酒,易于脸红,也不易发生酒精依赖性不同的人其体内酶的活性差异可能很大,年轻女性相对于同龄男性,酶的活性更低,更易醉酒。而到了中年,就反过来了,女性的酶活性就超过男性,虽然酒量未必赶得上男性,但比过去有所增加却是常见现象。另外,老年人酒量也会降低

为防止醉酒,喝酒要有酒道:慢斟细酌;先让食物入胃,减缓其吸收,多吃蔬菜水果,促进其代谢,适可而止。如果喝醉了,多饮水,茶也行;醉倒不起的,应去医就诊,医生可给予药物解酒。但不是迫不得已,还是不要醉酒,任何解酒药都不如克制有效

(选自《百科知识》2011 年第 20 期)

1.下列关于“酒精”内容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酒精是能溶入脂的小分子物质,而大多数兴奋剂则为有特定结构的大分子物质,二者有很大不同

B.酒精可以干扰人体神经传导系统,针对不同的神经联结与介导起不同的作用

C.酒精可以很容易地透过细胞膜到达人体的任何部位,通过干扰特定的神经传递功能而起作用

D.不同的人因身体的先天及后天差异,同一个人在不同的条件下,对酒精有着不同的反应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醉酒在医学上称为急性酒精中毒,醉酒后人会产生各种不适反应,严重者甚至昏迷死亡

B.中年女性体内酶的活性相对于同龄男性来说要高,因此喝酒时中年女性的酒量要比同龄男性好

C.同一个人,在不同的场合、不同的境况下甚至不同的时期,对酒精的反应也会有所不同

D.喝酒时,如果不是特殊情况应不要醉酒。为防醉酒,喝酒前可先吃些饭菜或水果,喝酒时不要急饮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喝酒时所谓酒精过敏的说法是不当的,因为酒精是小分子物质,没有产生过敏的基础

B.人体摄入酒精后,大多数酒精经过代谢降解而出,少量的酒精通过尿液与呼吸直接排出体外

C.有的人喝酒常常脸红,这是因为酒精代谢产生的乙醛容易形成自由基,对机体产生一系列的毒性

D.欧美国家中的白色人种体内酶的两个基因都齐全,因而相对亚洲人来说更能喝酒,并且不易于脸红。

 

1.C 2.B 3.D 【解析】 试题分析: 1.C项,依据原文第一段中“酒精并不针对特定的神经介质位点起作用,而是广泛地干扰人体神经传导系统,针对不同的神经联接与介导起不同的作用”可知,酒精不是“通过干扰特定的神经传递功能而起作用”。 【考点定位】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能力层级为理解B。 【名师点睛】考核概念的题目的命题点注意集中在概念的内涵、外延,注意的错误主要是范围不当、偷换概念、无中生有、强拉因果、曲解文意、答非所问等类型。命题的方式经常是对文中相关概念的要点进行组合,或对文中的句子进行转换,或是改变文中句子之间的关系。此题C项酒精不是“通过干扰特定的神经传递功能而起作用”,选项曲解文意。 2.B项,依据原文倒数第二段中“而到了中年,就反过来了,女性体内酶活性就超过男性,虽然酒量未比赶得上男性,但比过去有所增加却是常见现象”可知,中年女性大多酒量比过去有所增加,但酒量未必赶得上男性。 【考点定位】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名师点睛】这是一道筛选并整合信息的题目,筛选整合信息的题目侧重于对文中佐证观点的现象、材料的运用的准确性进行考核,主要的错误类型是强拉因果、因果倒置、曲解文意、无中生有、混淆范围、偷换概念等等。此题选项B中年女性大多酒量比过去有所增加,但酒量未必赶得上男性。选项曲解文意。 3.D项,依据原文倒数第三段中“大部分的白人这两种基因都齐全”可知,D项缺少修饰成分“大部分”。 【考点定位】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名是点睛】这类题目重点集中在对文中的观点的正误进行考核,错误类型注意有无中生有,张冠李戴、曲解文意、偷换概念、混淆范围、强拉因果等。考核的方式是改变句子含义从而出现选项的观点和文中的观点不一致,文中他人的观点和作者的观点混淆,对文中的观点概括错误等方式。此题D项缺少修饰成分“大部分”,混淆逻辑范围。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花儿低低地对看花的人说:“少顾念我罢,我的朋友!让我自己安静着,开放着,你们的爱是我的烦扰。”——冰心《繁星》

对此你有怎样的体验、见闻和思考,请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作文。

(诗歌除外)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题。

苏轼的意义

李泽厚

①苏轼作为诗、文、书、画无所不能,异常聪明敏锐的文艺全才,是中国封建社会后期文人们最亲切最喜爱的对象。其实,苏轼的文艺成就本身并不算太高,比起屈、陶、李、杜,要逊色一筹。画的真迹不可复见,就其它说,则字不如诗文,诗文不如词,词的数量也并不算多。然而他在中国文艺史上却有着巨大影响,是美学史中重要的人物,原因在哪里呢?

②苏轼一方面是忠君爱国、学优而仕、抱负满怀、谨守儒家思想的人物,无论是他的上皇帝书、熙宁变法的温和保守立场,还是其他许多言行,都充分表现出这一点。这上与杜、白、韩,下与后代无数士大夫知识分子,均无不同,甚至有时还带着似乎难以想象的正统迂腐气。但要注意的是,苏东坡留给后人的主要形象并不是这一面,而恰好是他的另一面。这后一面才是苏之所以为苏的关键所在。苏一生并未退隐,也从未真正“归田”,但他通过诗文所表达出来的那种人生空漠之感,却比前人任何口头上或事实上的“退隐”“归田”“遁世”要更深刻更沉重。因为,苏轼诗文中所表达出来的这种“退隐”心绪,已不只是对政治的退避,更是一种对社会的退避;它不是对政治杀戮的恐惧哀伤,已不是“一为黄雀哀,涕下谁能禁”阮籍“荣华诚足贵,亦复可怜伤”陶潜那种具体的政治哀伤尽管苏也有这种哀伤,而是对整个人生、世上的纷纷扰扰究竟有何目的和意义这个根本问题的怀疑、厌倦和企求解脱与舍弃。这当然比前者又要深刻一层了。前者对政治的退避是可能做到的,后者对社会的退避实际上是不可能做到的,除了出家做和尚。然而做和尚也仍要穿衣吃饭,仍有苦恼,也仍然逃不出社会。这便成了一种无法解脱而又要求解脱的对整个人生的厌倦和感伤。如果可以说,《春江花月夜》(张若虚)之类的对人生的自我意识只是少年时代的喟叹,虽说感伤,并不觉重压;那么,这里的情况刚好相反,尽管没多谈,却更觉沉重,正是“而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然而就在强颜欢笑中,不更透出那无可如何、黄昏日暮的沉重伤感吗?这种整个人生空漠之感,这种对整个存在、宇宙、社会、人生的怀疑、厌倦、无所希冀、无所寄托的深沉喟叹,尽管不是那么非常自觉,却是苏轼最早在文艺领域中把它充分透露出来的。

③在古今诗人中,只有陶潜最合苏轼的标准了。只有“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此中有真味,欲辨已忘言”的陶渊明,才是苏轼所愿顶礼膜拜的对象。终唐之世,陶诗并不显赫,甚至也未遭李、杜重视。直到苏轼这里,才被抬高到独一无二的地步。并从此之后,地位便巩固下来了。苏轼发现了陶诗在极平淡朴质的形象意境中所表达出来的美,把它看作是人生的真谛,艺术的极峰。千年以来,陶诗就一直以这种苏化的面目流传着。

④但是,苏轼与陶渊明、白居易等人毕竟不同,其中总深深地埋藏着某种要求彻底摆脱的出世的意念。无怪乎具有同样敏锐眼光的朱熹最不满意苏轼了,他宁肯赞扬王安石,也绝不喜欢苏东坡。王船山也是如此。他们都感受到苏轼这一套对当时的社会具有潜在的破坏性。苏轼生得太早,他没法做封建社会的否定者,但他的这种美学理想和审美趣味,却对元画、元曲到明中叶以来的浪漫主义思潮,起了重要的先驱作用。(选自李泽厚《美的历程》,有删改。)

1.“苏轼的意义”体现在哪些方面?请简要概括。

2.请简要概述文章第二段的论述思路。

3.请结合文章,阐释“在古今诗人中,只有陶潜最合苏轼的标准了”的内涵。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题。

春从心出

刘心武

(1)愿乘火车,喜欢那窗外舒卷的田园画面;愿乘轮船,喜欢那船头劈开的浪花飞溅;愿乘飞机,喜欢那舷窗外的云海无边……旅行之乐,在起点,在终点,更在那前往中的沿途浏览。

(2)愿有机会,被准允一个人进入没有演出的剧场,随便选一个适中的座位,静静地坐在那里,凝望那垂闭的大幕,在万籁俱寂中,以回忆,以想象,以对自己钟爱的编剧、导演和演员的深深感激,以对艺术的敬畏与对审美的忠贞,从心灵里,演绎出一幕又一幕的话剧,喜怒哀乐,悲欢离合,情理之中,意料之外,神秘莫测,难以言喻……啊啊,那是怎样的一种超级享受!

(3)当近照堆积如山时,我们厌倦了摄影,甚至消退了清理回味的兴致。可是,我们对旧照片的窥视欲久盛不衰,难道,非得当那岁月梳篦过的残照,零星如梳齿上的断发时,我们才能懂得珍惜,生发出琴弦般颤动的情愫么?

(4)以往,害怕走进书店,是因为总觉得那陈列出的新书,有许许多多都应该抓紧购买,而自己囊中羞涩,欲壑难填——甚至仅仅是站在书店的橱窗前,便有一种受到特殊强刺激的感觉,怦然心动,难以自持;常常是,进去时拼命告诫自己不得癫狂,而出来时却囊空如洗,抱着一大包书,踽踽独行在长街之上,因为连乘公共汽车的钱也没留下,步行抱书回家真乃苦难的历程……及至回到家中,洗手沏茶,仰坐观书,那一份悠哉游哉的劲头,噫,亚赛小神仙!如今呢,害怕走进书店,是因为那些花花绿绿的出版物,虽然呈现着满坑满谷之势,不像以往那样隔着柜台,大半还得有劳售货员取拿,可以随意自选,浏览听便,可是,竟往往很难遇上一两本想买下的书,甚至带去打算购书的费用,竟有花不出去的苦闷;终于淘出购得数种,打“的”回到家中,照例洗手沏茶,倚在沙发上展读,那纸张没得说是雪白挺括的,装帧得也颇称“雅皮”,但仅是头一章,便几乎每页都有别字蹦出,如沙石硌牙,好不扫兴!

(5)书中毕竟有人生,人生毕竟一部书;书林杂芜,仍要耐心从中淘出善本精品,人生诡谲,仍要坚韧地追求活着的真谛。

(6)冬去春来,朋友打来电话,兴奋地报告,他那窗外的晴空中,出现了多年不见的南来雁群,一会儿呈一字,一会儿呈人字,跃然翩飞,引出他心中酽酽的诗意,多年不曾写诗的他,一时竟挥就了五首新作!放下电话,我也久久不能平静。我们的生命中最辉煌的时刻也只有那么一段。这都很像北国的春天,会飘然而至,绣出万紫千红,却又匆匆而去,甚至伴随着阵阵沙风,在你不经意时,已然落红满地。现代人里,谁还会像林黛玉那样哀伤地葬花?一时间你会觉得有许多俗众熙熙攘攘,无情地在你跟前践着落花去追名逐利,于是惆怅,你喟叹……但是,我鼓励自己,也劝告别人,像我那朋友一样,诗意地看待生命,看待青春,看待成败得失,看待生关死劫;需知,有一种春天是永存的,那便是从心灵滋生出来的,大雁跋涉般的豪情……

1.作者在开篇强调“旅行之乐,在起点,在终点,更在那前往中的沿途浏览”,文中哪些内容体现了人生旅途中的“浏览”?

2.结合文章内容,如何理解下面两句话

(1)书中毕竟有人生,人生毕竟一部书。

(2)有一种春天是永存的,那便是从心灵滋生出来的,大雁跋涉般的豪情。

3.从全文看,第六段“朋友打来电话”这件事在文中有什么作用?

4.结合文章内容,谈谈你对本文主旨的理解。

 

查看答案

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1)可怜楼上月徘徊,                     。(张若虚《春江花月夜》)

(2)               ,月涌大江流。(杜甫《旅夜书怀》)

(3)海上生明月,             。(张九龄《望月怀远》)

(4)大弦嘈嘈如急雨,               。(白居易《琵琶行》)

(5)               ,官盛则近谀。(韩愈《师说》)

(6)角声满天秋色里,               李贺《雁门太守行》

(7)蜂房水涡,               杜牧《阿房宫赋》

(8)斜阳草树,           ,人道寄奴曾住。辛弃疾《永遇乐》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南康望湖亭①

苏轼

八月渡长湖,萧条万象疏。秋风片帆急,暮霭一山孤。

许国心犹在,康时②术已虚。岷峨家万里,投老得归无。

注:

①时苏轼被贬惠州,途经鄱阳湖边的南康。

②康时:即匡时,以避宋太祖赵匡胤名讳。

1.本诗首联有什么作用?

2.请赏析颔联的写景艺术。

3.简要概括诗歌后两联所蕴含的情感。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