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名篇名句默写 (1)陶渊明的《归去来兮辞》 , 。这两句以云鸟自喻,过去做官出自...

名篇名句默写

(1)陶渊明的《归去来兮辞》                                      。这两句以云鸟自喻,过去做官出自无心,如今归田恰如鸟倦飞而知还。

(2)王勃在《滕王阁序》中用               ,             。着力表现水光山色的变幻,在色彩的浓淡对比中,突出深秋景物的特征。

(3)《逍遥游》中以“朝菌”和“蟪蛄”为例来说明“小年”一词的两句是                   

 

(1)云无心以出岫,鸟倦飞而知还 (2)潦水尽而寒潭清,烟光凝而暮山紫 (3)朝菌不知晦朔,蟪蛄不知春秋 【解析】 试题分析:注意根据题干的提示确定诗句,不要写错别字。 【考点定位】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能力层级为识记A。 【易错警示】理解性默写的题目难度比根据上下文默写要难,首先要选准诗句,然后不要出现错别字,此题注意提示语中的“以云鸟自喻”“水光山色的变幻”“说明‘小年’”,这样就能准确的答出题目,注意“岫”“潦”“晦朔”“蟪蛄”的写法。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面陈子昂的两首诗,然后回答问题,完成题。

送魏大从军

匈奴犹未灭,魏绛①复从戎。

怅别三河道,言追六郡雄②。

雁山横代北,狐塞接云中。

勿使燕然上,惟留汉将功。

春夜别友人

银烛吐青烟,金樽对绮筵。

离堂思琴瑟,别路绕山川。

明月隐高树,长河没晓天。

悠悠洛阳道,此会在何年。

【注】①春秋魏绛曾以和戎政策时消除了晋国边患。

②六郡雄:指西汉名将赵充国,陇西人,以破匈奴有功,拜将封侯。

东汉时车骑将军窦宪,曾经大破北匈奴北单于,又乘胜追击,登上燕然山,刻石勒功而还。

1.第一首诗主要用了什么表达技巧“请简要分析。

2.陈子昂的这两首诗都是送别诗,但表达了不同情感,请简要分析。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上曾参政书

苏辙

辙闻之:士不更变不可与图远。新胜之家,知得而不知丧,知存而不知亡,始若可喜而,终不可久。昔者辙读《书》至《秦誓》而得之,曰:“番番良士,旅力既愆,我尚有之。仡仡勇夫,射御不违,我尚不欲。”

夫昔之为此言者,盖亦已知之矣。孟明视、西乞术、白乙丙,此三人者,秦之豪俊有决之士。而百里奚、蹇叔子,此秦之所谓老耄而不武者也。穆公欲袭郑,孟明以为可,而蹇叔以为不可,则蹇叔之说无乃远于事情而近于怯哉?然而要其成败得失之终而责其思虑之长短,则蹇叔不可谓迂,而孟明不可谓是也。

嗟夫!穆公至此而后知蹇叔之非庸人欤!今夫立于百官之上而天下之事者,亦何以其他技为哉!温良博爱而能容天下之士,斯可矣。往者辙之东游,而明公适为京兆。当此之时,明公之声上震于朝廷,而下慑于闾里,行道之人为之不敢妄视,盗贼屏息而不作,可谓才有余矣。

辙,西蜀之匹夫往年偶以进士得与一命之爵今将为吏崤黾之间闲居无事闻天子举直言之士而世之君子以其山林朴野之人不知朝廷之忌讳其中无所隐蔽故以应诏。而辙也,复不自度量而言当世之事,亦不敢为莽卤不详之说。窃独悲古者深言之人,遭时之不祥,一有所触,而其言不复见录于世。方今群公在朝,以君子长者自处,而优容天下彦圣有技之士,士之有言者,可以安意肆志而无患,然后知士之生于今者之为幸;而辙亦幸者之一人也。素所为文,家贫不能尽致,有《历代论》十二篇,上自三王而下至于五代,治乱兴衰之际可以概见,于此观其略可也。

(摘自《栾城集》,有删改)

【注】彦圣:善美明达,亦指善美明达之士。

1.对下列句子中加横线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番番良士                          番番:头发花白的样子

B.今夫立于百官之上而天下之事者    宰:宰割

C.盗贼屏息而不作                    屏息:敛迹、消失

D.西蜀之匹夫                        匹夫:平民百姓

2.下列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往年偶以进士得/与一命之爵/今将为吏崤黾之间/闲居无事闻天子举直言之士/而世之君子以其山林朴野之人/不知朝廷之忌讳/其中无所隐蔽/故以应诏

B.往年偶以进士得与一命之爵/今将为/吏崤黾之间闲居无事/闻天子举直言之士/而世之君子以其山林朴野之人/不知朝廷之忌讳/其中无所隐蔽/故以应诏

C.往年偶以进士得与一命之爵/今将为吏崤黾之间/闲居无事/闻天子举直言之士/而世之君子以其山林朴野之人/不知朝廷之忌讳/其中无所隐蔽/故以应诏

D.往年偶以进士得与一命之爵/今将为吏/崤黾之间闲居无事/闻天子举直言之士/而世之君子以其山林朴野之人/不知朝廷之忌讳其中无所隐蔽/故以应诏

3.下列读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作者上书曾参政,在赞扬讴歌对方的基础上谈及自己的志向,目的是希望曾参政能够举荐自己。

B.作者举蹇叔和孟明视等人的事例是为了阐明不掩遮敢于直言进谏对朝廷的重要性。

C.虽然作者生于这个可以直言的时代,但他谈论朝政,依然是不自量力的。

D.作者认为主政之臣应该温和善良博爱,善于发现人才,能够宽容、善待天下有才之士。

4.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加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新胜之家,知得而不知丧,知存而不知亡,始若可喜而,终不可久。

(2)窃独悲古者深言之人,遭时之不祥,一有所触,而其言不复见录于世。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酒精与其他大多数兴奋剂或抑制剂有很大不同。比如咖啡因、可卡因,它们都是大分子物质,拥有特定结构,可以通过干扰特定的神经传递功能而起作用。而酒精是小分子物质,它能溶入脂,因此它可以很容易地透过细胞膜,到达人体任何部位。酒精并不针对特定的神经介质位点起作用,而是广泛地干扰了人体神经传导系统,针对不同的神经联结与介导起不同的作用

酒精浓度不同,针对不同的神经介质体系与大脑功能区域的作用也有很大差异,因此就出现了先兴奋后抑制的临床表现。不同的人,因为身体的先天及后天差异,对酒精的兴奋与抑制作用有不同的反应;同一个人,在不同的条件下,也会对酒精有不同的反应

醉酒,医学上称为急性酒精中毒。醉酒之后人会产生各种不适反应。轻者感觉迟钝,动作不协调;重者呼吸无力,意识丧失,甚至昏迷死亡

为了避免醉酒带来不适或失态,一个最常见的回避喝酒的借口就是酒精过敏。其实,人和动物根本就不会酒精过敏。酒精是无氧呼吸(俗称发酵)的代谢产品,人及动物肠道内的细菌就会常规性产生酒精,人即使一天不饮酒,也会摄入约 3 克酒精。人体细胞代谢过程中也会产生酒精。酒精是小分子物质,没有产生过敏的基础。由于酒精是代谢产物,所以在生物界极为普遍,几乎绝大部分生物,包括细菌都能处理酒精

我们摄入酒精后,少部分酒精会通过尿液与呼吸直接排出,但大多数酒精是经过代谢降解的。酒精代谢产生的乙醛可不是好东西,它高度不稳定,容易形成自由基,对机体产生一系列的毒性,是产生宿酒现象的罪魁祸首,也是喝酒引起脸红的原因。乙醛的这种自由基作用可以被抗氧化剂如维生素 C 和维生素 B1拮抗,因此,维生素 C 和维生素 B1 就成了常见的解酒药成分。乙醛进一步被氧化,会变成乙酸,也就是醋的主要成分,基本上对人体无害。这个过程中需要乙醛脱氢酶。人类编码该酶的基因已经发现三种。这种酶在人体内有两种存在形式:一种存在于细胞浆中,一种在线粒体内。线粒体是细胞呼吸产生能量的主要场所,因此也是乙醛代谢的主要场所。大部分的白人这两个基因都齐全,而亚洲人则有一半人的线粒体的乙醛脱氢酶因基因突变而失效,这样的人喝不了酒,易于脸红,也不易发生酒精依赖性不同的人其体内酶的活性差异可能很大,年轻女性相对于同龄男性,酶的活性更低,更易醉酒。而到了中年,就反过来了,女性的酶活性就超过男性,虽然酒量未必赶得上男性,但比过去有所增加却是常见现象。另外,老年人酒量也会降低

为防止醉酒,喝酒要有酒道:慢斟细酌;先让食物入胃,减缓其吸收,多吃蔬菜水果,促进其代谢,适可而止。如果喝醉了,多饮水,茶也行;醉倒不起的,应去医就诊,医生可给予药物解酒。但不是迫不得已,还是不要醉酒,任何解酒药都不如克制有效

(选自《百科知识》2011 年第 20 期)

1.下列关于“酒精”内容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酒精是能溶入脂的小分子物质,而大多数兴奋剂则为有特定结构的大分子物质,二者有很大不同

B.酒精可以干扰人体神经传导系统,针对不同的神经联结与介导起不同的作用

C.酒精可以很容易地透过细胞膜到达人体的任何部位,通过干扰特定的神经传递功能而起作用

D.不同的人因身体的先天及后天差异,同一个人在不同的条件下,对酒精有着不同的反应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醉酒在医学上称为急性酒精中毒,醉酒后人会产生各种不适反应,严重者甚至昏迷死亡

B.中年女性体内酶的活性相对于同龄男性来说要高,因此喝酒时中年女性的酒量要比同龄男性好

C.同一个人,在不同的场合、不同的境况下甚至不同的时期,对酒精的反应也会有所不同

D.喝酒时,如果不是特殊情况应不要醉酒。为防醉酒,喝酒前可先吃些饭菜或水果,喝酒时不要急饮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喝酒时所谓酒精过敏的说法是不当的,因为酒精是小分子物质,没有产生过敏的基础

B.人体摄入酒精后,大多数酒精经过代谢降解而出,少量的酒精通过尿液与呼吸直接排出体外

C.有的人喝酒常常脸红,这是因为酒精代谢产生的乙醛容易形成自由基,对机体产生一系列的毒性

D.欧美国家中的白色人种体内酶的两个基因都齐全,因而相对亚洲人来说更能喝酒,并且不易于脸红。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花儿低低地对看花的人说:“少顾念我罢,我的朋友!让我自己安静着,开放着,你们的爱是我的烦扰。”——冰心《繁星》

对此你有怎样的体验、见闻和思考,请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作文。

(诗歌除外)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题。

苏轼的意义

李泽厚

①苏轼作为诗、文、书、画无所不能,异常聪明敏锐的文艺全才,是中国封建社会后期文人们最亲切最喜爱的对象。其实,苏轼的文艺成就本身并不算太高,比起屈、陶、李、杜,要逊色一筹。画的真迹不可复见,就其它说,则字不如诗文,诗文不如词,词的数量也并不算多。然而他在中国文艺史上却有着巨大影响,是美学史中重要的人物,原因在哪里呢?

②苏轼一方面是忠君爱国、学优而仕、抱负满怀、谨守儒家思想的人物,无论是他的上皇帝书、熙宁变法的温和保守立场,还是其他许多言行,都充分表现出这一点。这上与杜、白、韩,下与后代无数士大夫知识分子,均无不同,甚至有时还带着似乎难以想象的正统迂腐气。但要注意的是,苏东坡留给后人的主要形象并不是这一面,而恰好是他的另一面。这后一面才是苏之所以为苏的关键所在。苏一生并未退隐,也从未真正“归田”,但他通过诗文所表达出来的那种人生空漠之感,却比前人任何口头上或事实上的“退隐”“归田”“遁世”要更深刻更沉重。因为,苏轼诗文中所表达出来的这种“退隐”心绪,已不只是对政治的退避,更是一种对社会的退避;它不是对政治杀戮的恐惧哀伤,已不是“一为黄雀哀,涕下谁能禁”阮籍“荣华诚足贵,亦复可怜伤”陶潜那种具体的政治哀伤尽管苏也有这种哀伤,而是对整个人生、世上的纷纷扰扰究竟有何目的和意义这个根本问题的怀疑、厌倦和企求解脱与舍弃。这当然比前者又要深刻一层了。前者对政治的退避是可能做到的,后者对社会的退避实际上是不可能做到的,除了出家做和尚。然而做和尚也仍要穿衣吃饭,仍有苦恼,也仍然逃不出社会。这便成了一种无法解脱而又要求解脱的对整个人生的厌倦和感伤。如果可以说,《春江花月夜》(张若虚)之类的对人生的自我意识只是少年时代的喟叹,虽说感伤,并不觉重压;那么,这里的情况刚好相反,尽管没多谈,却更觉沉重,正是“而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然而就在强颜欢笑中,不更透出那无可如何、黄昏日暮的沉重伤感吗?这种整个人生空漠之感,这种对整个存在、宇宙、社会、人生的怀疑、厌倦、无所希冀、无所寄托的深沉喟叹,尽管不是那么非常自觉,却是苏轼最早在文艺领域中把它充分透露出来的。

③在古今诗人中,只有陶潜最合苏轼的标准了。只有“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此中有真味,欲辨已忘言”的陶渊明,才是苏轼所愿顶礼膜拜的对象。终唐之世,陶诗并不显赫,甚至也未遭李、杜重视。直到苏轼这里,才被抬高到独一无二的地步。并从此之后,地位便巩固下来了。苏轼发现了陶诗在极平淡朴质的形象意境中所表达出来的美,把它看作是人生的真谛,艺术的极峰。千年以来,陶诗就一直以这种苏化的面目流传着。

④但是,苏轼与陶渊明、白居易等人毕竟不同,其中总深深地埋藏着某种要求彻底摆脱的出世的意念。无怪乎具有同样敏锐眼光的朱熹最不满意苏轼了,他宁肯赞扬王安石,也绝不喜欢苏东坡。王船山也是如此。他们都感受到苏轼这一套对当时的社会具有潜在的破坏性。苏轼生得太早,他没法做封建社会的否定者,但他的这种美学理想和审美趣味,却对元画、元曲到明中叶以来的浪漫主义思潮,起了重要的先驱作用。(选自李泽厚《美的历程》,有删改。)

1.“苏轼的意义”体现在哪些方面?请简要概括。

2.请简要概述文章第二段的论述思路。

3.请结合文章,阐释“在古今诗人中,只有陶潜最合苏轼的标准了”的内涵。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