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后面小题 呜呼!予之生也幸,而幸生也何为?所求乎为臣,主辱,...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后面

呜呼!予之生也幸,而幸生也何为?所求乎为臣,主辱,臣死有馀僇;所求乎为子,以父母之遗体行殆,而死有余责。将请罪君,君不许;请罪于母,母不许。请罪于先人之墓生无以救国难,死犹为厉鬼以击贼,义也;赖天之灵,宗庙之福,修我戈矛,从王于师,以为前驱,雪九庙之耻,复高祖之业,所谓誓不与贼俱生,所谓鞠躬尽力,死而后已,亦义也。嗟夫!若予者,将无往而不得死所矣。向也使予委骨于草莽,予虽浩然无所愧怍,然微以自文于君亲,君亲其谓予何!诚不自意返吾衣冠,重见日月,使旦夕得正丘首,复何憾哉!复何憾哉!

1.对下列加横线词语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以父母之遗体行 (危险)                 B.诚不自意返吾衣冠代指宋朝

C.向也使予骨于草莽 (交付)               D.然微以自于君亲 (写文章献给)

2.下列对文段的分析和概括有误的一项是(     

A.本段议论是在前文叙事的基础上展开的,充分表达了作者对南宋王朝暗淡前景的担忧以及自己“挽狂澜于既倒,扶大厦之将倾”的决心。

B.作者的报国之志在文中被表达成“终君”之义,认为只要能“重见日月”就死而无憾了,这体现了特定历史条件下作者真实的思想境界。

C.文中引用《出师表》中的句子,意在表明自己有当年诸葛亮兴复汉室那样为国竭忠尽力的崇高志向。

D.本段正面阐述了作者的报国之志,说明了自己九死一生、侥幸活下来的意义之所在。

3.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予之生也幸,而幸生也何为?

2赖天之灵,宗庙之福,修我戈矛,从王于师,以为前驱

 

1.D 2.A 3. (1)我能死里逃生算是幸运了,可幸运地活下来要干什么呢? (2)依靠上天的神灵、祖宗的福泽,修整武备,跟随国君出征,做为先锋。 【解析】 1. 试题分析:“文”在句中意为“文饰”,成语“文过饰非”即为词义。 考点: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和用法。能力层级为理解B。 2. 试题分析:“作者对南宋王朝暗淡前景的担忧”在本段没有表达。 考点:筛选文中的信息。能力层级为C。 3. 试题分析:翻译文言首先要有语境意识,结合上下文大体把握全句意思,再找出句中的关键字、辨识该句句式,然后进行翻译,一般为直译(某些特殊词语,如官职名、地名、年号名等可不译),注意字句的落实。翻译时还要注意按现代汉语的规范,达到词达句顺。关键词“生”“何为”“赖”“以为”。 考点:翻译文中的句子。能力层级为理解B。 参考译文: 唉!我能死里逃生算是幸运了,可幸运地活下来要干什么呢?要求做一个忠臣,国君受到侮辱,做臣子的即使死了也还是有罪的;要求做一个孝子,用父母留给自己的身体去冒险,即使死了也有罪责。将向国君请罪,国君不答应;向母亲请罪,母亲不答应;我只好向祖先的坟墓请罪。人活着不能拯救国难,死后还要变成恶鬼去杀贼,这就是义;依靠上天的神灵、祖宗的福泽,修整武备,跟随国君出征,做为先锋,洗雪朝廷的耻辱,恢复开国皇帝的事业,也就是古人所说的:“誓不与贼共存”,“恭敬谨慎地竭尽全力,直到死了方休”,这也是义。唉!像我这样的人,将是无处不是可以死的地方了。以前,假使我丧身在荒野里,我虽然正大光明问心无愧,但也不能掩饰自己对国君、对父母的过错,国君和父母会怎么讲我呢?实在料不到我终于返回宋朝,重整衣冠,又见到皇帝,即使立刻死在故国的土地上,我还有什么遗憾呢!还有什么遗憾呢!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现代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

2015年,一篇女儿举报父亲违反交规的高考作文题,再度将举报与告密这对面貌相近的汉语词汇,拉进了人们的视线。人们不由疑问,究竟何为举报,何为告密?举报与告密这两个词汇的所指,究竟不同在哪里?

在我看来,举报与告密的基本区别如下:1领域的不同。举报一般涉及的是公共领域,如北外教授乔木对娱乐明星何炅吃空饷事件就属正当的举报。告密则恰恰相反。告密是公权力的探照灯无处不在的扫视进公民的私人领域,如央视主持人毕福剑在饭桌上离奇遭遇的视频门。2关系的远近。举报者一般为捍卫自身的相关权益,与被举报者为普通的人际关系。告密者则往往为获得掌权者的青睐,成为公权力的帮凶,对同事、朋友、老师甚至亲人,进行公开或秘密监控。3行为的相异。一般来说,被举报者的行为已经严重违法,被告密者往往没有违反任何法规,却因思想言论入罪。综上所述,举报者行使的是公民对公共领域或公权力的监督,告密者则依赖见不着光的黑暗势力,强酸一般侵蚀着公民的神圣私域,且侵蚀的最为严重的是公民的独立思考权与言论自由权。

由此可见,2015年高考作文题,是一篇游离在举报与告密的走廊间的作文题。女儿与父亲的血缘关系,将所有参与高考的孩子置于伦理道德与法律法规的两难之地。这起发生在互联网上的真实案例,不具备任何普遍性,亦不该成为全国大考的出题首选。鼓励血亲间互相检举,稍不留意,便会由举报沦为告密,引发全社会道德伦理的大崩溃。但出题人似乎深为先进价值观所熏陶,意在鼓励一种威权主义意识形态的崇高暴力:人民大众不顾亲情,大义灭亲,亲亲相举。然而,两千年多前的孔子早就说过“亲亲相隐”,2011年修订刑法时亦将“近亲可拒绝作证”加入最新刑法条例。

回顾人类历史,我们便会发觉,举报与告密一直如影随形。举报一旦突破伦理道德的界碑,便会迅速的沦陷为告密者的狂欢节。文革期间,大多中国人活在人间地狱,人与人(亲朋、好友、家人)之间,各怀戒心,彼此警惕。因对伟大领袖纯之又纯的崇高爱恋,激发出无数例夫妻、亲人、朋友彼此反目、互相揭发的壮观盛举。文革时期告密文化的盛行,不但破坏了人与人之间的基本信任,还一举挖断了几千年来儒家文化深植在中国传统社会中的人伦根系。

(选自2015612《洞见》第163期马小盐《举报与告密只有一线之隔》,有删节)

1.下列对于“举报”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举报是正常地行使监督权,举报者行使的是公民对公共领域或公权力的监督。

B举报者一般为捍卫自身的相关权益,与被举报者为普通的人际关系。

C举报一般涉及的是公共领域,如作为公共人物的央视主持人毕福剑的“视频门”事件。

D被举报者的行为一般早已违法,如不久前被挖出的娱乐明何炅吃空饷事件。

2.根据文意,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高考作文题中,因女儿与父亲的血缘关系,检举父亲违反交规的行为就属于告密行为。

B因孔子主张“亲亲相隐”,所以“近亲可拒绝作证”加入了2011年最新刑法条例。

C举报与告密一直如影随形,举报与告密都是公民对公共领域或公权力的监督。

D文革时期,亲朋、好友、家人之间盛行告密之风,严重破坏了人与人之间的基本信任。

 

查看答案

阅读《拿来主义》选段,完成下列小题目。

所以我们要运用脑髓,放出眼光,自己来拿!

譬如罢,我们之中的一个穷青年,因为祖上的阴功(姑且让我这么说说罢),得了一所大宅子,且不问他是骗来的,抢来的,或合法继承的,或是做了女婿换来的。那么,怎么办呢?我想,首先是不管三七二十一,“拿来”!但是,如果反对这宅子的旧主人,怕给他的东西染污了,徘徊不敢走进门,是孱头;勃然大怒,放一把火烧光,算是保存自己的清白,则是昏蛋。不过因为原是羡慕这宅子的旧主人的,而这回接受一切,欣欣然的蹩进卧室,大吸剩下的鸦片,那当然更是废物。“拿来主义”者是全不这样的。

他占有,挑选。看见鱼翅,并不就抛在路上以显其“平民化”,只要有养料,也和朋友们像萝卜白菜一样的吃掉,只不用它来宴大宾;看见鸦片,也不当众摔在茅厕里,以见其彻底革命,只送到药房里去,以供治病之用,却不弄“出售存膏,售完即止”的玄虚。只有烟枪和烟灯,虽然形式和印度,波斯,阿剌伯的烟具都不同,确可以算是一种国粹,倘使背着周游世界,一定会有人看,但我想,除了送一点进博物馆之外,其余的是大可以毁掉的了。还有一群姨太太,也大可以请她们各自走散为是,要不然,“拿来主义”怕未免有些危机。

对“我们要运用脑髓,放出眼光,自己来拿”的含义,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A“运用脑髓”是指在实行“拿来主义”时应用自己的大脑去思考。

B“放出眼光”是指在实行“拿来主义”时要用自己的眼光去鉴别。

C“自己来拿”是指在实行“拿来主义”时要自己主动去拿,不能坐等人家送来。

D这句话强调了“拿来主义”者应有博大的胸怀和兼收并蓄的态度。

 

查看答案

下列句中“之”的用法不同的一项是(   

A去今之墓而葬焉                   B.夫五人之死,去今之墓而葬焉

C而死固付之度外矣!               D予之生也幸

 

查看答案

下列加横线“以”字的用法不同的一项是(  

A翌日,以资政殿学士行。         B夜则以兵围所寓舍

C未几,贾余庆等以祈请使诣北。   D是时以大中丞抚吴者为魏之私人毛一鹭

 

查看答案

下列各句中,句式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A予羁縻不得还           B激于义而死焉者也

C钩党之捕遍于天下       D贾家庄几为巡徼所陵迫死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