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在伊甸园里,一棵大树对一朵玫瑰说:“你虽然很漂亮,...

阅读下面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在伊甸园里,一棵大树对一朵玫瑰说:“你虽然很漂亮,却没有什么用。要想活得有意义,光有美丽的外表是不行的。”于是,这朵玫瑰找到上帝说:“请您把我变得有用一些吧。”上帝同意了。从此以后,世界上有了第一颗卷心菜。

看了这则材料,你有什么感受?结合你的所思所想,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作文。

要求:①选好角度,确定立意,自拟题目;②不得脱离材料的内容及含义的范围作文;③明确文体,但不得写成诗歌;④不得抄袭、套作。

 

最美不过有价值 行吟江畔的屈原寻找报国之路,穷途而哭的阮籍寻找尊严之途,仰天大笑出门去的李白寻找自由之身。中国文学史的魅力在于,那些挥毫泼墨的文人骚客那些金戈铁马的壮士侠客,无论抒何样的豪情无论遣怎样的愁苦,都在寻找着活的意义。 玫瑰为了活着,变成了卷心菜;“垮掉的一代”为了活着,不停地驱车寻找;梵高为了活着,抛却一切只留画布。活着,不是为了生存,而是为了赋予生命意义。如同伟大的翻译赋予一则平凡的句子以精彩,活着的意义是为了赋予生命的价值。 没人会忘了汉宫玫瑰王昭君,不是因为美貌而是她开在塞北沙漠的卓绝风姿。美人会记得安徒生丑陋的相貌,因为他的童话在世界结果。花的美丽在于孕育了更伟大的生命,树的崇高在于扎根土壤从不张扬。空有皮囊的美终究只能化为一抔黄土,就像王尔德笔下的道林格雷,为了追求永远的美貌最终走上自毁的道路。画像上的惊艳掩不去灵魂的丑恶,外表的风华绝代终究要归于空虚。 我想起了三毛,这个愿做一棵树的女子。“从不依靠,从不寻找,非常沉默,非常骄傲。”我想她是聪慧的,只有找到生命的价值的人才会如此笃定的活着。 很多时候我们质疑价值这个词,它因概括太多而显得庸俗。实际上,价值并不是创造价值更不仅仅是创造财富,价值的分量躲藏在每个人的思想里。 时代不会忘了乔布斯,并不是他创造了市值过亿的公司,甚至也不是他带动了手机业的革命,而是他的追求完美,坚信创造奇迹的精神。我们将毛主席的头像印刻着,将切格瓦拉 的头像标志着并不仅仅是因为他们对历史对国家的贡献,而是他们在精神上狠狠地给予平庸的人一击,使人正视自己的价值,发挥自己的价值。 历史不爱英俊美貌者,没人会真的研究潘安的相貌。历史不抛弃失败者,没人会抹杀拿破仑的气魄。历史只记录有价值的人,它不在乎你的地位外表,成功与失败,只在乎应该被记录的光华——灵魂的价值。 那些引领我们的人,那些唤醒我们的人,那些感动我们的人,是玫瑰,也都是卷心菜。 桃木铸龙泉 桃木剑身携古雅饰文,龙泉锋刃泄古拙寒光,人们折服于桃木剑的典雅,却更青睐龙泉切铁削玉的锋芒,恰如玫瑰自认虽美却无用,去艳羡卷心菜的实用。龙泉之锋刃,果真胜于桃木剑之典雅? 龙泉固为实用之物,战场需要杀人锋刃,而非华美法器。赵武灵王胡服骑射,弃峨冠博带,衣蛮夷之服,虽失雅致,却成大业,于战国烽火中,令娄夷、中山莫不称臣俯首。抛弃华美,而修于实用,以成赵之大业。匈奴来使,曹操令貌美长髯崔公代己迎见,自扮捉刀之人,匈奴使节叹捉刀人乃真英雄,此时崔公已大汗淋漓。崔公诚然貌美,然欲成曹魏伟业,只有运用曹操实用的权术与谋略。左思貌丑,精思数年所成《三都赋》,字字珠玑,一时洛阳纸贵,此非龙泉锋刃之利?龙泉宝剑,有用,自然为人推崇,卷心菜实用,自然为人称道。 桃木剑并非无用,桃木剑作为法器,活跃于祭祀、休祭场所,龙泉剑就无法胜任。爱默生曾言:“有些花生于世间为了结果,有些花没有果实,却更为明艳。”玫瑰便是无实之花,譬如空谷幽兰,只因貌美便足以怡情养性。古版圣经以金玉装帧更显圣洁,高堂大庙以桃木剑辟邪更显高远。美丽之物,可怡人心怀,也不失为有用,玫瑰供人撷赏,寄托情意,也并非无用之物。 以桃木铸龙泉,外修美质,内修实用。魏晋名士引领时代风骨,如阮籍、山涛,无不风神潇洒,言辞精妙,兼具外美与内质。李白不仅诗文冠绝天下,也以谪仙之神采享誉天下。屈原于离骚中直白“制芰荷以为衣兮,集芙蓉以为裳。”也以芳香之物缀于自身,更显高洁。以桃木之美,铸龙泉之锋刃,未为不可,美丽与实用并非不可统一,iphone便以优质性能与典雅外表著称,受人追捧。能修得桃木之美,铸成龙泉之锋刃,便不必如玫瑰,自苦于无用,用美丽换取实用。 龙泉有用于沙场,桃木剑有用于典礼,但若以桃木铸龙泉,如黄钟大吕,成庄严华妙之乐,兼具美丽与实用,不失为双全之法。玫瑰明艳寄以情怀,卷心菜实用,食之果腹,皆为有用之物。美丽兼有用,则更臻于化境。 【解析】 试题分析:角度1:应该改进自己,以活得更有用(即有价值)。人活着贵在有用,为他人、集体、社会所用,这也正是人生的价值、活着的意义。 角度2:坚守本真也可以活出自己的价值。玫瑰听从大树的劝说改变了自己,自然令其有了意义或新的价值,然而不能改变自身就“没有”价值吗?不能满足人们的物质需求,但仍可以提供精神愉悦。人应自信、自主,不能看轻了自己而随波逐流。 角度3:综合以上两种立意,不管是改变自我,还是坚守本真,只要活得有意义、有价值,就是最美的人生。 考点:能写论述类、实用类和文学类文章。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 E。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补写出下列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1)臣心一片磁针石,                 

(2)                ,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

(3)驾一叶之扁舟,                 

(4)大阉之乱,                   ,四海之大,有几人欤?

(5)哀斯墓之徒有其石也,而为之记,亦以明死生之大,                    

(6)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一则新闻,请给“央视”“商家”“网友”中任意二者各拟写一条建议,每条不超过40字。

边看春晚边抢红包,已经成为很多网友的“年夜饭”,一家子团坐在一起各自埋头抢红包成了大年夜的统一姿势。据新浪微博负责人介绍,今年联合支付宝和央视春晚官微,在春晚的整点时段分5次发出3亿红包。微信红包收发总量达101亿次,是去年除夕的200倍,全球共有185个国家的用户做了110亿次“摇一摇”抢红包动作,共摇出5亿元人民币红包。上亿人“抢红包”的火爆局面,让春晚遭遇了“看春晚看得手累”的尴尬,也向人们预示移动支付时代的到来。

对象一(    

对象二(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后面题目。

母亲的中药铺

甘典江

那时候,我最喜欢去的地方,一是新华书店,一是母亲的中药铺。前者,是因为我爱看爱买连环画;后者,是因为我喜欢嗅闻那些中药的味道,特别是咀嚼几片苦甜苦甜的甘草。

母亲当过赤脚医生。八十年代初,母亲参加医疗培训后,加入了城关镇合作医疗站。

医疗站在我读书的中学附近,临街两间旧木房。一间开处方和打针,另一间,是药铺。和母亲一起在守药铺的,还有三个阿姨。一天到晚,她们就做三件事:抓药,打针,织毛衣。除此之外,便是无休无止的聊天。我注意到,她们抓药非常麻利,瞟一眼处方,就可以找到相应的抽屉。仅凭手抓,就基本准确,最后还是放进小秤称一称,添点或减点。然后,把药倒入毛边纸或废报纸,包好扎紧,写几个字交待几句,递给别人。

只要一走进药铺,我就被一股浓重的药香包裹得严严实实,有点喘不过气来,但一习惯就好了。我望着那些神秘莫测的抽屉,瞅着那些贴着标签的药名,兴奋不已:什么“半夏,黄精”,什么“益母草、白芨”,都是曼妙的植物。当然,也有的是矿物和其他异类,比如“朱砂、雄黄、海马”,不由得使我产生了相关的联想:这朱砂,肯定就是国画中传统的红色颜料吧李可染曾用顶级朱砂绘过四张毛主席诗意图《万山红遍》,已成画史上的经典。至于雄黄,不就是许仙意气用事的东西吗?所谓的海马,只是相当于一条小鱼而已。

其中,我最喜欢的药草,是甘草。首先,是因为它的名字,甘草,望文生义,不就是“甘甜之草”吗?昔时,神农氏遍尝百草,解毒靠的就是这宝贝。再加上,我自己就姓“甘”,与这甘草,是家门,五百劫前,应是同根而生之族。最早,是母亲教我嚼的甘草,一是因为它的药理,二是可以变相地替代水果糖,八十年代,任何甜味都是奢侈品。就这样,我嚼着甘草成长着,自以为嚼出了甘草的本真之味,破解了甘草的一切密码。

母亲还爱用党参来炖乌骨鸡和猪肚,补血。她营养不足,严重贫血。人参太贵,吃不起。还有金银花和枸杞,母亲他们都用来泡茶喝。自然,我也跟着全部享受到了。

在自家的院子墙角,母亲还栽了几株三七。蔓延的藤叶牵上墙,覆盖成了一面翠绿的毯子,像青绿山水画的设色,极其养眼。可惜,后来拆迁,毁于一旦,使我失去了这一片翠绿。母亲只好把三七块茎挖出,收藏好。她说,三七可以治妇科恶疾,以及跌打损伤。

九十年代的某一天,这个合作医疗站被撤销了。回到家,母亲专职做她的家庭主妇。赚钱的任务,彻底由父亲负责。那个中药铺,被别人买去,改作了服装店。从此,街上流行的药店,大多是连琐的西药店。在我的印象中,传统的中药是文化,望闻问切的中医大夫,近似于等同于诗人。相反,我害怕西药西医,因为这些东西是实验室配制合成出来的化学组织,成分复杂而可疑,至少没有一个在阳光之下生长的过程,没有温度、湿度,更无个性与灵魂。我实在难以想象,“阿莫西林”比母亲的“金银花”会更让我亲近与信赖。甚至,当我感冒受寒,母亲亲手煎熬的一罐红糖姜开水,也会比最昂贵的感冒灵帮我发热而痊愈,至少,我心已暖。

现在,父亲走了,去了天国。母亲一个人守着我们,在空旷的屋顶上栽花种菜。母亲身子瘦弱,时有病痛,我很是担忧,同时,我又安慰自己:生病不正常吗?不正证明了人在活着?何况,这世上,还有那么多栩栩如生的药在陪护呢。一根草是药,一撇叶是药,一线阳光,一滴水,也都是,甚至,一个人可以是另一个人的灵芝。母亲多年与草木为伴,沉浸于无边无际的药香之中。于我而言,母亲就是我人生一味无价的中药,为我清热解毒,可以抵御这世间的种种伤害。              (本文有删节)

1. 第四段中作者写由药名引发的联想,有何用意?  

2.文中为什么用较多的笔墨写“甘草”?

3.赏析文中画线的句子。

4.文末说“母亲就是我人生一味无价的中药”,联系全文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后面各题。

画家画天空,背后有科学

爱德华·蒙克的《呐喊》中,天空充满了红色的颜料,它们像一大块黏糊的东西,看起来如此沉重,似乎即将冲压下来。这夸张的色彩也许不是画家的随意泼墨,美国得克萨斯州立大学物理学家唐纳德·奥尔森在《天空和望远镜》杂志中指出,蒙克画中的红色天空,也许是一种自然现象。

那些传世画作往往反映了真实的气候环境情况。希腊气象局科学家赫里斯托斯·泽雷弗斯所带领的科研小组也做了类似的研究。他们搜集了554幅日落油画和水彩画。这些画作分别出自181位著名画家之手,其中包括法国印象主义画家德加、奥地利画家克里姆特、荷兰画家伦勃朗、德国宫廷画师鲁本斯等。最后把他们的研究论文发表于《大气化学与物理》杂志上。该论文分析了16世纪以来554幅描绘日落景象的名画中红绿两色的使用频率,结果表明,在过去的100年中,大气中的悬浮颗粒物浓度一直呈上升趋势。他们认为,由自然原因和人为原因造成的大气中粉尘含量上升,会阻碍阳光进入大气层,导致全球暗化。

英国伯明翰大学气象学家约翰·托宁多年来也一直在苦心研究各个时期英格兰各地的天气状况,他意外发现莫奈旅居伦敦期间的作品为他留下了宝贵的资料。莫奈创作于那时期的画作中,展现了阳光在泰晤士河上跳跃闪耀,天空呈现出奇异的色彩变化。约翰·托宁想到,这些丰富的颜色并非出于莫奈头脑中的艺术幻想,而来自于真实的伦敦生活。那漫天黄色,应是高硫含量的煤燃烧后烟尘和硫酸盐颗粒散布到空气中,成为水蒸气的凝结所致,在此条件下形成的雾霾比自然形成的雾更为持久。比较巧合的是,狄更斯在反映英国工业革命时期的小说《雾都孤儿》中也写道:“在城市边缘地带,雾是深黄色的。靠里一点儿,是棕色的。再靠里一点儿,棕色再深一些。直到商业区的中心地带,雾是赭黑色的。”

科学家并且还去做了验证,选取莫奈1898—1900年间创作的9幅作品,结合他同一时期的信件和日记,与美国海军天文台的数据对比。令他们惊叹的是,莫奈身为艺术家,却如同科学研究者一样,一丝不苟地记录了创作日期及太阳所处的位置,绝无臆造。所以印象派大师的确是非常可信地用手中画笔将伦敦当年的绝世光影留存于世。不过印象派大师的绚丽色彩,可能来自PM10之类的大气污染物,想到这点不免让人有点沮丧。

(节选自《北京青年报》2015年1月23日,入选本试卷时,有删改)

1.下列对文中画线句中“沮丧”的原因的解说最恰当的一项是(    )

A.蒙克的《呐喊》中,天空充满了红色的颜料,它们像一大块黏糊糊的东西,看起来此沉重。

B.原先人们对印象派大师作品艺术特色的认识可能是错误的,而且PM10之类大气污染物早已有之,这不免让人有些失落。

C.莫奈画作中那漫天黄色实为高硫含量的煤燃烧后的烟尘和硫酸盐颗粒散布到空气中形成的雾霾。

D.日落油画和水彩画中红绿两色的使用频率随着大气中粉尘含量的上升而上升。

2.下列说法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科学家的研究证明,一些著名画家笔下夸张的色彩,一定程度上是大气污染等自然象的真实呈现。

B.约翰·托宁多年来对英格兰各个时期各地的天气状况的苦心研究取得突破性进展,一开始就得益于他对莫奈旅居伦敦期间的作品的研究。

C.研究者认为,大气中的悬浮颗粒物浓度呈上升趋势能导致全球暗化,不过并非都由人为原因造成。

D.艺术家莫奈对创作日期及太阳所处位置的客观记录,与美国海军天文台同期的数据相比,相当客观。

3.作家狄更斯与画家对天空雾气的描绘趋同的原因是什么?谈谈你的理解。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题。

缒而出,见秦伯曰:“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焉用亡郑以陪邻?邻之厚,君之薄也。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君之所知也。夫晋,何厌之有?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不阙秦,将焉取之?阙秦以利晋,惟君图之。”秦伯说,与郑人盟,使杞子、逢孙、杨孙戍之,乃还。    

子犯请击之。公曰:“不可。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失其所与,不知;以乱易整,不武。吾其还也。”亦去之。

1.下列句子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A.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                B.秦伯说,与郑人盟

C.失其所与,不知                      D.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

2.以下属于烛之武利用秦晋之间的矛盾来说服秦王的论据的一项是  

A.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      B.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

C.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          D.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

3.下列对选文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夜,缒而出”一句点出郑国局势之严峻:秦、晋兵临城下,围困了郑国。     

B.烛之武说辞的巧妙在于处处为秦国着想,处处替秦国说话,使秦君易于入耳。

C.烛之武从地理位置、历史事实等角度阐述了抗击晋国的主张,具有很强的说服力。

D.晋君面对突变的形势,毅然决定撤军,表现出清醒的头脑和理智的判断。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