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变形记》《墙上的斑点》《等待戈多》《百...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变形记》《墙上的斑点》《等待戈多》《百年孤独》分别是西方上世纪20~70年代问世的表现主义、意识流、荒诞派、魔幻现实主义的文学。

B.近年来,各大卫视的跨年演唱会使观众审美疲劳是由于跟风严重、缺乏创意、没有特色的结果。

C.《说文解字》的作者许慎将汉字按部首归类,这是文字学领域一项伟大的创举,其成就前无古人后无来者,后人也多望尘莫及。

D.蓝印花布是我国民间传统工艺品之一,它格调朴素、高雅,蕴含着国人独特的生活情调和审美趣味,散发着迷人的魅力。

 

D 【解析】 试题分析:A主宾搭配不当。应在“文学”后加上“作品”。 B句式杂糅,“是由于跟风严重、缺乏创意、没有特色的结果”杂糅,应改为“是由于……没有特色”或“是跟风严重……的结果”。 C自相矛盾。“后无来者”与“后人也多(表示还有人)。语病辨析要会压缩句子主干。 考点:辨析并修改病句。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下列句子中,加横线的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A.公民出游,必须重视自律,处处用自律约束自己,自觉遵守社会公德,不能随意毁坏风景名胜,也不能无人在场时就为所欲为,做下有失社会公德的事。

B.汉川市是江汉平原上有名的“鱼米之乡”,浩荡的汉江水穿境而过,日夜川流不息

C.习近平在APEC工商领导人峰会闭幕式演讲时说,当前改革都是难啃的硬骨头,此时畏葸不前,可能前功尽弃。

D.她喜欢收藏,买了不少关于古玩鉴定的书,到各地去按图索骥,结果收回来的东西多而杂。

 

查看答案

默写

(1)                  ,以手抚膺坐长叹。   (《蜀道难》)

(2)其险也如此,                         (《蜀道难》)

(3)丛菊两开他日泪,                      (《秋兴八首·其一》)

(4)                  ,环佩空归夜月魂。   (《咏怀古迹·其三》)

(5)                  ,百年多病独登台。   (《登高》)

(6)醉不成欢惨将别,                     (《琵琶行》)

(7)东船西舫悄无言,                     (《琵琶行》)

(8)去来江口守空船,                     (《琵琶行》)

(9)                  ,望帝春心托杜鹃。   (《锦瑟》)

(10)                   ,不及卢家有莫愁。(《马嵬·其二》)

(11)谨庠序之教                  ,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寡人之于国也》)

(12)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                   ,人死,则曰:非我也,岁也。(《寡人之于国也》)

(13)积善成德,            ,圣心备焉。  (《劝学》)

(14)荀子在《劝学》中谈“思”与“学”关系的句子是:                     

(15)天下云集响应,                    (《过秦论》)

(16)贾谊在《过秦论》中指出秦王朝迅速灭亡的原因是:                       

(17)位卑则足羞,                       (《师说》)

(18)韩愈在《师说》第一段中指出择师的标准是: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题。

东马塍①

朱淑贞

一塍芳草碧芊芊,活水穿花暗护田。

蚕事正忙农事急,不知春色为谁妍。

【注】 ①东马塍:地名。

1.第二句中“暗”字用得最传神,请简要赏析。

2.第三、四两句运用了什么手法?表达了怎样的情感?请简要分析。

 

查看答案

翻译下列句子:

(1)公坐其下,人莫之顾。(《王荆公旁听文史》)

(2)贤者能节之,不使过度,愚者纵之,多至失所。(《魏征论自制》)

(3)陆逊意思深长,才堪负重,观其规虑,终可大任,无复是过也。(东吴四英杰》)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题。

方山子传

苏轼

方山子,光、黄间隐人也。少时慕朱家、郭解为人,闾里之侠皆宗之。稍壮,折节读书,欲以此驰骋当世,然终不遇。晚乃遁于光、黄间,曰岐亭。庵居蔬食,不与世相闻。弃车马,毁冠服,徒步往来山中,人莫识也。见其所著帽,方耸而高,曰:此岂古方山冠之遗象乎?因谓之方山子。

余谪居于黄,过岐亭,适见焉。曰:呜呼!此吾故人陈慥季常也。何为而在此?方山子亦矍然,问余所以至此者。余告之故。俯而不答,仰而笑,呼余宿其家。环堵萧然,而妻子奴婢皆有自得之意。余既耸然异之。

独念方山子少时,使酒好剑,用财如粪土。前十九年,余在岐山,见方山子从两骑,挟二矢,游西山。鹊起于前,使骑逐而射之,不获。方山子怒马独出,一发得之。因与余马上论用兵及古今成败,自谓一世豪士。今几日耳,精悍之色犹见于眉间,而岂山中之人哉?

然方山子世有勋阀,当得官,使从事于其间,今已显闻。而其家在洛阳,园宅壮丽与公侯等。河北有田,岁得帛千匹,亦足以富乐。皆弃不取,独来穷山中,此岂无得而然哉?

余闻光、黄间多异人,往往阳狂垢污,不可得而见。方山子傥④见之欤?

注释:

光、黄:即光州和黄州。光州和黄州邻接,宋时同属淮南西路。

朱家、郭【解析】
二人都是西汉时的游侠,喜替人排忧解难。

方山冠:汉代祭祀宗庙时乐舞者所戴的一种帽子。唐宋时,隐者常喜戴之。

④傥:或许。

1.对下列句子中加横线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闾里之侠皆                   宗:尊奉

B.节读书                         折:改变

C.方山子亦矍然                     矍然:欣喜的样子

D.往往狂垢污                  阳:通“佯”,假装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横线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    )

A.欲此驰骋当世                 战喻

B晚乃遁光、黄间              犹见眉间

C.而家在洛阳                   余嘉能行古道

D.妻子奴婢皆有自得意           蚓无爪牙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方山子出身微贱,自幼苦读,意欲以此驰骋当世,但终不得意;晚年放弃了富贵生活,隐逸光州、黄州一带,自得其乐。

B.传记主人公少年时血气方刚,一身侠气;晚年时安贫乐道,心境恬淡。作者有意识选择这两种具有对比性的表现来丰富其形象。

C.尾段作者问方山子能否见到那些“阳狂垢污”的“异人”,可见作者对“异人”的仰慕,也隐含有对方山子超脱世俗、淡泊自守的赞扬之意。

D.结合苏轼被贬黄州的处境可知,作者写方山子,实际上是悲己之“不遇”,本文可以视为作者当时心态的一种形象的折射。

4.翻译

因与余马上论用兵及古今成败,自谓一世豪士。

⑵皆弃不取,独来穷山中,此岂无得而然哉。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