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成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1)父母是孩子的启蒙老师,...

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成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1)父母是孩子的启老师,也是孩子成长的终身老师。如何维持老师身份的新鲜感,大家________,互不相让,这使得年轻的父母们无所适从。

(2)对于什么是企业人才,与会者_________,但有一点得到公认:引领未来企业发展的人才必须具备领导才能、谈判能力和全球思维三大条件。

(3)蒙娜丽莎的神秘微笑为什么是最美的?500多年来,人们一直对此_________。即使是同一个观者,在不同的时间去看,感受似乎都有所不同。

A莫衷一是     各抒己见     各执一词

B.各执一词     各抒己见     莫衷一是

C.莫衷一是     各执一词     各抒己见

D.各抒己见    莫衷一是    各执一词

 

B 【解析】 试题分析:辨析词语可从词义、词性、轻重程度、适用对象、范围大小、感情色彩等角度考虑。辨析成语则主要考虑是否存在望文生义、用错对象、褒贬误用、自相矛盾、搭配不当、用词重复、谦敬错位、不合语境等问题。成语,贵在积累,重在运用,方可得在考场。(1)句中有“互不相让”,说明大家都坚持自己的观点。“各执一词”最合适;(2)说有一点是公认的,“各执一词”“莫衷一是”强调的是不同,可见只有“各抒己见”才合适。(3)句中“莫衷一是”最合适。 考点: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下列各组词语中,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洗漱    纳罕    孽根祸胎    懵懂顽童

B.寒喧    踌躇    惴惴不安    瘦消不堪

C.残骇    桅杆    司马轻衫    咀嚼赏鉴

D.抚赝    缭倒    恬然自安    赴汤蹈火

 

查看答案

下列各组词语中,加横线字读音都正确的一项是      

A.弱(qiè)      (kù)    (xuè)    敛气声(bǐng)

B.片(tuò)      (jiù)  然(sǒng)  反盈天(fú)

C.吞(shì)     (suí)   开(hào)   韬光养(huì)

D.石(jiàn)     漠(sù)    (zhé)   群山万(hè)

 

查看答案

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红楼梦》又名《石头记》,是清代作家曹雪芹所著,后四十回一般认为是高鹗所续,这是一部具有高度思想性和艺术性的伟大作品,在我国文学史和世界文学史上都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

B.鲁迅,原名周树人。他的第一篇白话小说是《狂人日记》;小说集有《呐喊》《彷徨》《朝花夕拾》。《祝福》《药》就选自他的小说集《彷徨》。

C.海明威,美国现代作家,1954年度的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代表作有《太阳照样升起》《永别了,武器》《丧钟为谁而鸣》等。他在50年代塑造了一批以《老人与海》中的桑地亚哥为代表的“硬汉”形象。

D.唐代是我国诗歌发展的一个高峰时期,出现了以李白、杜甫、白居易为代表的一大批优秀的诗人,他们虽然写作风格不尽相同,但都在文学世上留下了辉煌的诗篇。

 

查看答案

作文

一块庙里的石地板,对香客膜拜、香火不断的石像愤愤不平:“你我同是石头,来自同一座山,为什么你能高高在上,享受千人朝拜,万人供奉?”佛像略一沉思后微笑道:“贤弟,在你出山之前,师傅只是几下子便把你劈得方方正正,然后简单包装就送出山去。而在你走后的3年中,师傅却精雕细琢,对我砍呀,凿呀,刻呀,磨呀,风雨无阻,从未间断,我才成了今天的样子。既然出山前我们的历练不同,今天的境遇又有什么不公平的呢?”

请以“历练”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要求:立意自定;角度自选;不必面面俱到;除诗歌外,文体自选。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题。

文学的“粥化”

①要是没有敦诚、敦敏两兄弟,和张宜泉写给曹雪芹的诗,还真不大相信《红楼梦》里作者自己说的,他是在“茅椽蓬牖,瓦灶绳床”的贫困状态下,“披阅十载,增删五次”地进行创作的。

②敦氏兄弟这两句诗,“满径蓬蒿老不华,举家食粥酒常赊”,举家食粥,也许有诗人的夸张,有酒可赊,说明还不到断顿的程度。但曹雪芹晚年的艰难,是确凿无疑的。

③喝粥的人能写出如此伟大的作品,真让我们吃干饭的人羡煞愧煞。

④于是我相信,粥与文学或许有些因缘。郑板桥在山东做官的时候,给他家人写信,就说十冬腊月,凡乞讨者登门,务饷以热粥,并佐以腌姜,可见他是对粥比较了解的文人。苏东坡在《大风留金山两日》写过“半夜不眠听粥鼓”,描写了寺庙里的和尚,是怎样等待着天亮以后的这顿粥的。因为和尚没有晚餐这一说,连做梦也惦着那碗热烫的稀粥。

⑤食粥,可分主动与被动两类。主动食粥者多半系快活之人,为使食物更滋润地进入肚子,或“食不厌精,脍不厌细”,考虑到肠胃的消化能力实际需要,才喝粥的。这时候,粥是辅助食品,不唱主角。一旦粥挑了大梁,那就成了被动食粥,非喝不可,不喝不行,粥稀得可以照见人影,喝的人通常就不快活,或很不快活了。所以,饥饿只能产生现实主义,如曹雪芹,而吃饱了以后的作家,如当下你我之辈混迹于文坛者,只能写出打呃文学,大概也不是什么妄言。

⑥虽然粥和饭成份相同,但形式颇异,一为流体,一为非流体,区别在于水和米的比例上。由此可见粥的最大特点就是水份比较多,而干物质比较少。粥可以填满胃部,但不耐久,两泡尿一撒,就饥肠辘辘了。在文学范畴里,凡兑水太多,言之无物者;凡米粒甚寡,内容空洞者;凡文字游戏,华而不实者;凡思想浅薄,识见鄙陋者;凡前车后辙,老调重弹者;凡鸡零狗碎,茶杯风波者;凡无病呻吟,感情廉价者;凡假冒伪劣,粗制滥造者……[1]这些当代文坛屡见不鲜的现象,大概都可称之为文学的“粥化”危机。

⑦社会需要货真价实的精神食粮,读者需要结结实实的文学营养,这是时代赋予作家的使命。

⑧但是,不幸的是,在当下物质第一的世界里,那些自以为是永垂青史的大师级作家,那些自以为是千古绝唱的了不起作品,之所以愈来愈不堪入目,愈来愈被人不以为然,就是由于他愈来愈多地兑进太多的水,而愈来愈少地放进米粒。若是减去那些大家看腻了的老套路、变换不出新花样的性描写、令人恶心的陈词滥调,和大家都能猜想到的情节、故事、结局,就实在没什么干货了。文学出现了“粥化”现象,十之八九,是由于作家的那块地里,打不出几粒粮食的缘故。[2]

⑨如今,把煮粥的办法运用到文学上来,几乎成为作家的手段本是短篇,硬拉扯成为中篇本是中篇,拼命兑水,扩充膨胀,以长篇面貌出现。一部作品叫好以后,跟着拷贝出若干同类项的复制品,影视剧取得成功以后,立马一鸡两吃,长篇小说跟着上市。在经济效益上,也许能有可观的收入,但读起来,就很不舒服了。因为往粥里掺的是水,至少不硌牙可是往小说里掺的东西,味同嚼蜡,那就令人反胃了。说不定还会混入一点三聚氰胺,那可就害人了。

⑩“粥”字若没有其中的“米”字,就是“弱”。因此,弱化的作家,写出粥化的文学,是一点也不奇怪的。让读者喝这样光灌大肚的粥,实在是有愧于掏钱买书的读者。其实,文学作品,有多少米,做多少饭,绝不拼命兑水,属于职业道德。《红楼梦》里有一回说到给贾母开饭,竟无法多出一碗来给别人吃,于是从贾母嘴里,便说了那句“可着头做帽子”的成语——这对作家来讲,倒是至理名言。

(有删减)

1.通读全文,理清文章的行文脉络。

2.文章第⑥段和第⑧段两处画线句子分别有什么特点和作用?请简要概括。

3.请根据文本内容,概括当下文学“粥化”的原因。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