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的宋词,完成后面小题。 南乡子·端午(李之仪) 小雨湿黄昏。重午佳辰独掩...

阅读下面的宋词,完成后面题。

南乡子·端午(李之仪)

小雨湿黄昏。重午佳辰独掩门。巢燕引雏浑去尽,销魂。空向梁间觅宿痕。  客舍宛如村。好事无人载一樽。唯有莺声知此恨,殷勤。恰似当时枕上闻。

1.词的上片描绘了一幅怎样的景象?对于表达作者的感情有何作用?

2.词的下片表达了词人当时怎样的心情?请简要分析。

 

1.上片写端午节冷清的景象。端午节下着小雨,诗人独自一人,回忆往日的热闹时光。这样的景象,为全词奠定了清冷的感情基调,为下片的抒情作铺垫。 2.下片叙写旅居在外的词人在端午节没有友人的陪伴,喜悦的事情只有自己一人享受。表现出心中的寂寥、落寞之情。 【解析】 1.1】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鉴赏文学作品形象和分析概括文学作品情感的能力。分析时要结合具体情境,特别是一些关键词语,如“湿”“独”“尽”“销魂”“空”等加以分析把握。 考点: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2.2】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鉴赏诗歌思想情感的能力。词的下片主要通过叙述来表达自己的感情;分析概括时既要联系上片的情景描写,同时要把握叙述中的典型细节加以鉴赏。 考点:评价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题。

杜景俭,冀州武邑人也。少举明经,累除殿中侍御史。为益州录事参军。时隆州司马房嗣业除益州司马,除书未到,即欲视事,又鞭笞僚吏,将以示威。景俭谓曰:“公虽受命为此州司马,而州司未受命也。何藉数日之禄,而不待九重之旨,即欲视事,不亦急耶?”嗣业益怒。景俭又曰:“公今持咫尺之制,真伪未知,即欲揽一州之权,谁敢相保?扬州之祸,非此类耶。”乃叱左右各令罢散,嗣业惭赧而止。俄有制除嗣业荆州司马,竟不如志,人吏为之语曰:“录事意,与天通,益州司马折威风。”景俭由是稍知名。入为司宾主簿,转司刑丞。

天授中,与徐有功、来俊臣、侯思止专理制狱,时人称云:“遏徐、杜者必生,遇采、侯者必死。”累迁洛州司马。寻转凤阁侍郎、同凤阁鸾台平章事。则天尝以季秋内出梨花一枝示宰臣曰:“是何祥也?”诸宰臣曰:“陛下德及草木,故能秋木再花,虽周文德及行苇,无以过也。”景俭独曰:“谨按《洪范五行传》:‘阴阳不相夺伦,渎之即为灾。’又《春秋》云:‘冬无愆阳,夏无伏阴,春无凄风,秋无苦雨。’今已秋矣,草木黄落,而忽生此花,渎阴阳也。臣虑陛下布教施令,有亏礼典。又臣等忝为宰臣,助天理物,理而不和,臣之罪也。”于是再拜谢罪,则天曰:“卿真宰相也!”

延载初,为凤阁侍郎周允元奏景俭党于李昭德,左迁秦州刺史。后累除司刑卿。圣历二年,复拜凤阁侍郎、同凤阁鸾台平章事。时契丹入寇,河北诸州多陷贼中。及事定,河内王武懿宗将尽论其罪。景俭以为皆是驱逼非其本心请悉原之则天竟从景俭议岁馀转秋官尚书坐漏泄禁中语左授司刑少卿出为并州长史。道病率,赠相州刺史。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景俭以为皆是驱逼/非其本心/请悉原之/则天竟从/景俭议岁馀/转秋官尚书/坐漏/泄禁中语/左授司刑/少卿出/为并州长史

B景俭以为皆是驱逼/非其本心/请悉原之/则天竟从景俭议/岁馀/转秋官尚书/坐漏泄禁中语/左授司刑少卿/出为并州长史

C景俭以为皆是/驱逼非其本心/请悉原之则天/竟从景俭议/岁馀转秋官尚书/坐漏泄禁中/语左授司刑少卿/出为并州长史

D景俭以为/皆是驱逼非其本心/请悉原之/则天竟从景俭/议岁馀转秋官/尚书坐漏/泄禁中/语左授司刑少卿/出为并州长史

2.下列对文言文中有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出”是由京城到地方做官,与后文“入为司宾主簿”中的“入”相对。

B“季秋”是指秋天的最后一个月,即农历九月,古代一个季度的三个月分别用“孟、仲、季”来表示。

C“再拜”是指再次拜谢,这是古代一种隆重的礼节,用于表达敬意。

D“《春秋》”是儒家经典之一,与《诗》《书》《礼》《易》合称为“五经”。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房嗣业最终被任命为荆州司马,而不是益州司马,证明了杜景俭劝阻房嗣业行为的正确,益州的百姓属吏为这件事还编了个顺口溜,称赞杜景俭。

B“遇徐、杜者必生,遇来、侯者必死”,从当时人们流传的这句话可以看出,虽然都是处理案件,但杜景俭、徐有功的方式与来俊臣、侯思止的不同。

C调任秋官尚书期间,因为泄露了皇帝在皇宫内和身边亲近的人说的不公开的话,杜景俭被贬为司刑少卿,外调担任并州长史,在赴任途中不幸病死。

D在回答武则天有关秋天梨树开花的询问时,与各宰臣的吹捧不同,杜景俭大胆直言,认为这是武则天篡位阴阳混乱上天发出的预警。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陛下德及草木,故能秋木再花,虽周文德及行苇,无以过也。

(2)又臣等忝为宰臣,助天理物,理而不和,臣之罪也。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

近年来,伴随着不少国家的宽带化战略的实施、云计算服务的起步、物联网应用的铺开和移动互联网的崛起,数据量与时俱增,数据处理能力也发展迅速。数据量积累到一定程度,其资源属性越发明晰,显示出开发的价值。

同时,社会的节奏越来越快,要求快速的反应和精细的管理,急需借助对数据的分析来科学决策,催生了对大数据开发的需求。大数据被称为将引发生活、工作和思维变革的一次革命。

大数据是相对于一般数据而言的,目前对大数据尚缺权威的严格定义,但较普遍的解释是指“难以用常规的软件工具在容许的时间内对其内容进行抓取、管理和处理的数据集合”。规模大是大数据的标志之一,但大数据之所以难处理不仅在于规模大,更大的挑战是其随时间的变化快和类型的多样性,根据可否用表格或关系数据库的表和视图来表示而区分为结构型和非结构型数据,照片和视频等就是典型的非结构型数据。随时间和类型的变化增加了大数据的复杂性,但同时也丰富了大数据的内涵。通常用4VVolumE.VelocityVarietyValue来反映大数据的特征,即量大、增长快、多样性和高价值。从这一点来看,对大数据仅仅冠以“大”这一形容词是不全面的,只不过在大数据的4V中,规模相对于变化和类型这两个特征容易定量,而且即便是单一类型的数据集例如文本文件,只要有足够的规模也能称得上大数据。数据的规模越大,通常对数据挖掘所得到的事物演变规律越可信,数据分析的结果也越有代表性,因此对大数据这一词汇突出其规模大这一特征也是可理解的。

大数据不仅是一种资源,也是一种方法,伴随大数据产生的数据密集型科学,有人将它称为是继实验科学、理论科学和计算科学之后的第四种科学研究模式,这一研究模式的特点表象为不在意数据的杂乱,但强调数据的量;不要求数据精准,但看重其代表性;不刻意追求因果关系,但重视规律总结。这一模式不仅用于科学研究,更多的会用到各行各业,成为从复杂现象中透视本质的有用工具。有人担心从大数据中发现事物发展规律并预测未来的做法强调了有章可循,可能会妨碍创新。事实上检验技术创新、商业模式创新还是管理创新,不是看是否使用新的模式或颠覆性技术,而是看应用领域的开拓和市场上的引领,成功的重要因素正是符合客观规律。苹果公司的iPhone用触摸屏代替键盘并开发了App Store应用商店,完善了移动互联网的产业链,开创了移动智能终端时代,方便了用户的使用,顺应并引导移动互联网的发展,这是大数据思维与创新文化结合的范例。大数据还是一个新学科,大数据技术是指设计用于高速收集、发现和分析从多种类型的大规模数据中提取经济价值的新一代技术和体系,涉及数据存储、合并压缩、清洗过滤、格式转换、统计分析、知识发现、可视呈现、关联规则、分类聚类、序列路径和决策支持等技术。大数据将带动起大数据产业和市场,包括服务器、存储器、联网设备、软件与服务。总之,大数据服务业属性大于制造业,对其他产业的影响大于对直接产业的影响,社会效益大于直接经济效益。大数据影响之大和受到广泛重视也正是因其溢出效应明显。有删改

1.下列关于大数据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大数据是指难以用日常的软件工具在许可的时间内对有关内容进行集合的各类数据。

B大数据是伴随着各种现代信息量剧增、各行业信息化程度提升、各类信息资源属性日益明晰而开发的。

C大数据不仅仅在于数字“大”,而且还有增长变化快、品种类型多、价值高等特征。

D大数据分析结果所具有的代表性,与对数据挖掘所得到事物演变规律的可信度相关。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大数据的类型有多样性,能用表格或关系数据库的表和视图来表示的为结构型数据,否则为非结构型数据。

B大数据可以催生一种新的科学研究模式——数据密集型科学,这种模式应用广泛,并能从事物复杂的现象中透视其本质,因此说大数据也是一种方法。

C大数据作为一门新学科,其技术涉及领域众多,带动的产业市场广泛,从而受到广泛重视,并产生了明显的社会效应。

D从大数据中发现事物的发展规律并预测未来的做法,不仅不会影响创新,反而有利于开拓和引领更广阔的应用领域和市场。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不属于大数据运用的一项是    

A某市市民上街反对“PX化工项目”上马,就在市民集会前一周,有关该项目的百度搜索关注度剧增。

B某学校对全校4 000名学生的个人资料进行归类整理,结合平时的表现有针对性地进行当面谈话或家访,并及时更新有关资料。

C某数讯公司掌握了2万部电影、6万名艺人、4 000位导演的数据资料,并能对微博关注影视娱乐的12亿人进行偏好分析。

D某商业机构基于每月几千万的网络购物数据,结合网络产品的大众评分,开发搜索引擎“南方神”,供在线购物者浏览,在线购物人数增加一成多。

 

查看答案

请以“初夏”为题写一篇记叙文。要求:自定立意,符合文体要求,不少于800字,不得抄袭。

 

查看答案

根据所学课文内容,用屈原、陶渊明、苏轼的事例,仿照开头的句式,在后面的横线上写三句话。注意句式相似。

面对荒漠雪原,苏武选择了固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2个字。

植物不同于动物的地方就在于每个植物都具有全能性,整个植物体就是个松散的联合体,不像动物那样①                      。所以,即使植物失去了大多数组织后,②                          ,所谓“枯木逢春”就是这个道理。理论上,只要有一个植物细胞存活,③                        ,但这对环境条件要求非常高,必须让这个细胞在试管里慢慢分裂,直到可以分化出根茎叶。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