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后面小题。 思念在土布上流动 耿 翔 ①我是穿土布长大的。 ...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后面题。

思念在土布上流动     

①我是穿土布长大的。

②在我身体成长的简史中,感恩地记着几种粮食、几样野菜和几棵果树,再就是几件土布做的衣裳。而在这些属于贫穷人家的物质中,几件土布衣裳,给了我一定的体面,使我在青春期来临之前,一直快活地走动在乡野上。因此,一提起故乡的土布,我就想起那些玄妙的织机声,怎样穿透乡村的夜色?怎样穿梭出日子的黑白?怎样穿越一位少年的想象?而母亲,准会在这个时候,隐去一头白发,隐去一脸皱纹,隐去一身枯瘦,回到她年轻的日子里,给我们织染土布,给我们裁剪衣裳。那时的乡村,应该活在一群会用手工,织出土布的女人的尊严里。

③其实,从一缕棉花到一块土布,再到我们身上的一件衣裳,这个过程是很漫长和艰辛的。一茬庄稼的成熟,也就几个月时间,麦子的成熟期最长,经过秋播、冬埋、春发,到了夏天,把一片黄灿灿的穗子递给镰刀,一种粮食的身世,又一次被大地完成了。而一块土布呢?我记着母亲先是用好长的时间,一斤一两地积攒棉花,由棉花到棉线,又要经过纺车一夜一夜地摇动。那些纺好的线,像一家人过日子时的大部分喜悦,被小心地包在一个包袱里。我经常看见母亲,选在阳光灿烂的时候,一个人静悄悄地打开包袱,在太阳下反复地比对每把线的成色、粗细和韧性,分得一清二楚。浆线的过程、打筒的过程、经布的过程,在织布这个手工工艺中,这些很讲精细的程序,确实是一种原生态的乡土文化,如果把它按工序写出来,就是一部讲述织布的乡土读物。如果把织布机子、纺车、缯绳、绞棍、育筒、木梭这些与织布有关的物件,从一个偏僻的村子里取出来,再看看打造这些物件的木匠,我不知道该说些什么。而母亲每花两三年的时间,织出来的一匹土布,我不敢说它一定就像云锦,但后来对诗的许多感觉,或许在那时,就被母亲无意地织在她的土布里。

④也许,母亲织的土布有多长,我对乡土的感觉就有多长。

⑤事实上,许多织布的细节,比如拐线、纶绳、浆线,我都作为母亲的帮手参与过。特别是浆线,让我欣赏了乡土生活既朴素、又很神秘的另一面。这些乡村女人,在用粮食喂养每一个生命的过程中,又智慧地发现了它们在织布中,会把柔软的棉线,一根根浆得硬锃锃地,便于手工操作。

⑥村里人说,母亲的手底下会出活,忙完织布机上的活,那双很会裁剪的手,又要忙碌我们的衣裳了。

⑦这样的日子,在我心里充满了幻想:土布,剪子,母亲的手,三种不同的物象,都在母亲的目光下,变幻出一件件遮蔽我们身体的衣裳。现在,如果我说她那时就像裁剪着云朵,就像缝补着马坊的一块土地,也不会有人说我这是矫情。但母亲那时最真实的心态,是让我们穿得体面一点,用她织出来的土布,弥补日子的艰辛,带给一家人欢乐。

⑧看着她飞针走线的样子,心还没有长到能用善良、柔情观看世界的我,直接觉得阳光有多细密,这时母亲的心,就有多细密。她知道父亲一生是劳作的人,常年把柴捆背在身上,要不是那一层衣裳,脊梁上都会磨出茧子来。因此,要把织得粗厚的布留给父亲,要一律染成黑色的,要裁剪得宽大一些,这样结实的衣裳,耐磨也耐脏。乡村人穿衣,也有乡村人的审美标准,就是方便劳动。至于身体本身,那时的生活状况,还顾不了多少,只要一年四时觉着不饥、不冷,就是大地上最幸福的人了。可以说,我的父母一辈,就是为此劳累困顿了一生。直到裹着一身土布,回到泥土里去。

⑨那些土布衣服上面,存在着那个年代里,阳光的气息,泥土的气息,更多的是母亲的气息。作为一件单纯的衣裳,它真实地记录着母亲给予我的那份爱,像棉花一样,像土布一样,透明在那个年代的阳光下。

⑩可惜的是,我在这个世界上,不再拥有这些衣裳了。我想,如果还有一件的话,今天吹过乡野的风,会绕过母亲留下的一些织布用的物件,从那件土布衣裳细密的针脚里,帮我吹出她的一些秀发

⑾要是我早年,贴身穿过的那一件呢?

1.第③段写“麦子的成熟”有什么作用?

2.文章第⑩段的划线句有哪些深刻的含义?

3.作者通过对土布形成的过程的描写,展示了母亲优秀品质的哪些方面?

4.作者写母亲“忙碌我们的衣裳”时,是以什么为重点的?又是怎样描写的?

 

1.以麦子的成熟过程与土布的形成过程作比较,具体、形象地展现出土布形成的复杂和艰辛。 2.以形象的诗歌般的语言,抒写了对土布、尤其是对母亲的浓浓的思念,倾吐了对母亲的感激和爱戴之情。 3.(1)通过母亲从积攒棉花到织成土布那漫长的二三年间的千辛万苦的记述,写出了母亲的勤劳和坚韧。(2)通过写土布如云锦般的美丽,以致对作者今天的诗歌创作的启迪,写出母亲具有丰富的创造性和想象力。(3)通过母亲“把柔软的棉线,一根根浆得硬锃锃地”的记述,写出了母亲聪明而富有智慧。4.是以展示母亲美丽的心灵为重点展开描写的。通过母亲为自己做衣服和为父亲做衣服目的的不同,进行对比描写:为自己做衣服的目的是为了让儿子“穿得体面”,获得欢乐;而为父亲做衣服主要是方便劳动。通过这样的对比,写出了母亲的朴实而又伟大的金子般的内心。 【解析】 1. 试题分析:段落的作用要从内容和结构两方面做答。结构上的作用,考虑与情节的关系、与上下文的照应、与标题的关系;内容上考虑与小说的主题、塑造人物形象的关系。注意第三段“其实,从一缕棉花到一块土布,再到我们身上的一件衣裳,这个过程是很漫长和艰辛的。一茬庄稼的成熟,也就几个月时间,麦子的成熟期最长,经过秋播、冬埋、春发,到了夏天,把一片黄灿灿的穗子递给镰刀,一种粮食的身世,又一次被大地完成了。而一块土布呢?我记着母亲先是用好长的时间,一斤一两地积攒棉花,由棉花到棉线,又要经过纺车一夜一夜地摇动”的这些句子,知道是类比,突出土布形成的复杂和艰辛。 考点: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2. 试题分析:鉴赏句子,要从形式和内容两方面考虑,形式是语言、技巧;内容是主旨、思想感情。 考点: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能力层级为理解B。 3. 试题分析:“母亲优秀品质的哪些方面”其实是母亲的优秀品质。通过对人物的外貌、语言、动作、心理等的描写,能揭示人物的思想和性格;还可借助作者的议论或作品中其他人物的评价语句来分析。 考点: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4. 试题分析:解答此题,首先要找出““忙碌我们的衣裳””出现在文中的位置,在第六段,有领起7.8段的作用,写为“我”和“父亲”做衣服的过程。注意“但母亲那时最真实的心态,是让我们穿得体面一点,用她织出来的土布,弥补日子的艰辛,带给一家人欢乐”“要 把织得粗厚的布留给父亲,要一律染成黑色的,要裁剪得宽大一些,这样结实的衣裳,耐磨也耐脏”这些句子,从中概括即可。这些都是为塑造母亲的形象服务的。 考点: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1)大阉之乱,            ,四海之大,有几人欤?      (张溥《五人墓碑记》)

(2)亦以明死生之大,                              (张溥《五人墓碑记》)

(3)简能而任之,                                 (魏征《谏太宗十思疏》)

(4)吾所以为此者,                                (司马迁《廉颇蔺相如列传》)

(5)人间如梦,                                    苏轼(《赤壁怀古》)

(6)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                     司马迁《廉颇蔺相如列传》)

(7)                ,鸣琴垂拱,不言而化。        (魏征《谏太宗十思疏》)

 

查看答案

阅读下 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题。

送沈子福归江东

(唐)王维

杨柳渡头行客稀,罟师荡桨向临圻。

惟有相思似春色,江南江北送君归。

1.分析第一句所写意象及各自的作用。这些意象与题目有什么关系?

2.第三、四句历来备受赞赏,试分析其手法和表达的情感。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列

呜呼!予之生也幸,而幸生也何所为?求乎为臣,主辱,臣死有馀僇;所求乎为子,以父母之遗体行殆,而死有余责。将请罪于君,君不许;请罪于母,母不许;请罪于先人之墓,生无以救国难,死犹为厉鬼以击贼,义也;赖天之灵,宗庙之福,修我戈矛,从王于师,以为前驱,雪九庙之耻,复高祖之业,所谓誓不与贼俱生,所谓鞠躬尽力,死而后已,亦义也。嗟夫!若予者,将无往而不得死所矣。向也使予委骨于草莽,予虽浩然无所愧怍,然微以自文于君亲,君亲其谓予何? 诚不自意返吾衣冠,重见日月,使旦夕得正丘首,复何憾哉!复何憾哉!                        (文天祥《指南录后序》节选)

佚之狐言于郑伯曰:“国危矣,若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公从之。辞曰:“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公曰:“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然郑亡,子亦有不利焉!”许之。…… 子犯请击之。公曰:“不可。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失其所与,不知;以乱易整,不武。吾其还也。”亦去之。                          (《烛之武退秦师》节选)

沛公已出,项王使都尉陈平召沛公。沛公曰:“今者出,未辞也,为之奈何?”樊哙曰:“大行不顾细谨,大礼不辞小让。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于是遂去。乃令张良留谢。良问曰:“大王来何操?”曰:“我持白璧一双,欲献项王,玉斗一双,欲与亚父。会其怒,不敢献。公为我献之。”张良曰:“谨诺。”当是时,项王军在鸿门下,沛公军在霸上,相去四十里。沛公则置车骑,脱身独骑,与樊哙、夏侯婴、靳强、纪信等四人持剑盾步走,从郦山下,道芷阳间行。沛公谓张良曰:“从此道至吾军,不过二十里耳。度我至军中,公乃入。 ”沛公已去,间至军中。    (司马迁《鸿门宴》节选)

1.对下列句子中加横线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九庙之耻      雪:洗雪        B.然以自文于君亲      微:没有

C.因人之力而   敝:损害      D.道芷阳行         间:间隙

2.下列各组加横线词用法与意义相同的一组是    

A.(1)予生也幸               (2)臣壮也,犹不如人

B.(1)而幸生也何所            (2)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

C.(1)向也使予委骨于草莽,      (2)若使烛之武见秦君

D.(1)吾还也。                (2)会怒,不敢献

3.阅读下面对话,按要求回答。

(烛之武)辞曰:“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公曰:“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然郑亡,子亦有不利焉!”

(1)用自己的话简要概括(烛之武)话里的言外之意  

(2)用自己的话简要概括郑伯说动烛之武出使的两点理由:

4.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顾吾念之,强秦之所以不敢加兵于赵者,徒以吾两人在也。

(2)诚不自意返吾衣冠,重见日月,使旦夕得正丘首,复何憾哉!

(3)从此道至吾军,不过二十里耳。度我至军中,公乃入。  

 

查看答案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句意明确的一句是

A.上海文艺出版社出版的《生存》,作者是一位蜇居海外二十多年的加拿大籍华裔作者之手。

B.大范围的雾霾使长三角地区变得“灰头土脸”,南京、无锡等地空气质量达重度污染程度。

C.摇滚乐那强烈快速的节奏和迷离闪烁的灯光效果,让人看得眼花缭乱。

D.2015年国庆节,全国各旅游最区游客人数和旅游总收入同比增长至52%和4%;但集中出游人满为患,景区不堪重负,引发国人对假期安排的讨论。

 

查看答案

下列各句中加横线的字,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众谓予一行为可以  纾:解除            使来者读之,予志焉 悲:同情

B.赀财以送其行      敛:征收赋税         而又有剪发      杜:闭、塞

C.极天之峻        :通“隙”嫌隙 帷西向立        披:分开,掀开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