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1)孟子在《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一文中认为人应该接受苦难的磨砺,这种磨砺的作用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论及“学”与“思”的问题,孔子认为“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而荀子在《劝学》中则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论语》中“_______ ,_______ ”两句阐述了学习的三个层次,先是一般地通晓知识,然后是喜欢上学习,最后则把学习当作乐趣。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文后小题。
次韵雪后书事二首(其一)
朱熹
饲怅江头几树梅,杖藜行绕去还来。
前时雪压无寻处,昨夜月明依旧开。
折寄遥怜人似玉,相思应恨劫成灰.
沉吟日落寒鸦起,却望柴荆独自回。
1. 这首咏梅诗中,作者用什么手法来表现梅花的?请简要分析
2. 诗的最后一联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心情?请简要分析。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小题。
(程)颢举进士,调鄠、上元主簿。鄠民有借兄宅居者,发地得瘗钱,兄之子诉曰:“父所藏。”颢问:“几何年?”曰:“四十年。”“彼借居几时?”曰:“二十年矣。”遣吏取十千视之,谓诉者曰:“今官所铸钱,不五六年即遍天下,此皆未藏前数十年所铸,何也?”其人不能答。
熙宁初,用吕公著荐,为太子中允、监察御史里行。神宗素知其名,数召见,每退,必曰:“频求对,欲常常见卿。”一日,从容咨访,报正午,始趋出,庭中人曰:“御史不知上未食乎?”前后进说甚多,大要以正心窒欲、求贤育材为言,务以诚意感悟主上。尝劝帝防未萌之欲,及勿轻天下士,帝俯躬曰:“当为卿戒之。”
王安石执政,议更法令,中外皆不以为便,言者攻之甚力。颢被旨赴中堂议事,安石方怒言者,厉色待之。颢徐曰:“天下事非一家私议,愿平气以听。”安石为之愧屈。自安石用事,颢未尝一语及于功利。居职八九月,数论时政,最后言曰:“智者若禹之行水,行其所无事也;舍而之险阻,不足以言智。自古兴治立事,未有中外人情交谓不可而能有成者,况于排斥忠良,沮废公议,用贱陵贵,以邪干正者乎?正使徼幸有小成,而兴利之臣日进,尚德之风浸衰,尤非朝廷之福。”遂乞去言职,改签书镇宁军判官。
曹村埽决,颢谓郡守刘涣曰:“曹村决,京师可虞。臣子之分,身可塞亦所当为,盍尽遣厢卒见付。”涣以镇印付颢,立走决所,激谕士卒。议者以为势不可塞,徒劳人尔。颢命善泅者度决口,引巨索济众,两岸并进,数日而合。
颢资性过人,充养有道,和粹之气,盎于面背,门人交友从之数十年,亦未尝见其忿厉之容。遇事优为,虽当仓卒,不动声色。自十五六时,与弟颐闻汝南周敦颐论学,遂厌科举之习,慨然有求道之志。泛滥于诸家,出入于老、释者几十年,返求诸《六经》而后得之。秦、汉以来,未有臻斯理者。教人自致知至于知止,诚意至于平天下,洒扫应对至于穷理尽性,循循有序。病学者厌卑近而鹜高远,卒无成焉。
颢之死,士大夫识与不识,莫不哀伤焉。
(节选自《宋史列传一百八十六》)
1.对下列句子中加线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正使徼幸有小成 正使:纵使;即使。
B.尚德之风浸衰 浸:渐渐,逐渐。
C.盍尽遣厢卒见付 盍:为什么。
D.泛滥于诸家 泛滥:博览而沉浸其中。
2.下列各组语句全都体现程颢的“和粹之气”的一组是( )
①门人交友从之数十年,亦未尝见其忿厉之容 ②一日,从容咨访,报正午,始趋出
③颢徐曰:“天下事非一家私议,愿平气以听。”④自安石用事,颢未尝一语及于功利
⑤立走决所,激谕士卒。 ⑥出入于老、释者几十年
A.①③④ B.①②⑤C.②③⑥D.④⑤⑥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选取了瘗钱之辨、神宗咨访、中堂议事、曹村埽决等事件,充分表现了程颢“资性过人,充养有道”的形象特点。
B.程颢回答神宗的提问不知时间的长短,却深得神宗的赞赏;中堂议事不说则已,一说则让王安石愧疚折服。
C.程颢认为自古以来振兴政治而提出的措施,没有朝廷内外的舆论都说不可以而够有成绩的,何况还排斥忠良之士,阻拦和压制公众舆论。
D.程颢放弃了科举考试,广泛研究各家学说,但最后还是从儒家的《六经》中悟通了大道,成为一代硕师名人。
4.将上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大要以正心窒欲、求贤育材为言,务以诚意感悟主上。
(2)病学者厌卑近而鹜高远,卒无成焉。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小题。
“和”是儒家美学思想的核心内容,也是中国古典美学的重要范畴,温柔敦厚的中和之美对于后世文学产生了深远影响。钱穆先生指出:“读一部中国文化史,正如听一场歌唱,不外一‘和’字。”“和”这一美学范畴包含着浓厚的政治、道德观念,它的内涵既是指艺术的,也是指道德的,是善与美的统一。《论语》中曾先后8次出现“和”的观念,如“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礼之用,和为贵”,“和无寡”等。《左传》曰:“清浊、大小、短长、疾徐、哀乐、刚柔、迟速、高下、出入、周疏,以相济也。君子听之,以平其心。心平德和。”“和”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对立面的多样统一。孔子论“和”,强调用道德来规范审美对象和审美主体,以达到“善”和“美”的统一。“和”与“中”密不可分,“和”是把杂多与对立的事物有机地统一起来,“中”则是在“和”的基础上所采取的居中不偏、兼容两端的态度;“和”偏重事物的调和统一,“中”强调事物所达到的最佳状态。在《论语·先进》中,他评论他的学生说:“师也过,商也不及。曰:然则师愈与?子曰:过犹不及。”在艺术与审美方面,孔子对《关雎》的评价颇高:“《关雎》,乐而不淫,哀而不伤。”认为《关雎》在情感把握上恰到好处,既不过分,也无不及,这是非常可贵的。在他看来,像《关雎》那样不淫不伤的诗,才是合乎“中和”的诗,这才是合乎孔子所要求的美。“中”“和”本身,即包含着“美”与“善”的统一。孔子在其文质观上也体现出“和”的思想:“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文”在这里指后天学习所形成的文化素质与修养,“质”指内在的道德品质。对于文学艺术来说,文和质,即形式和内容,如果能和谐统一的话,它就是美的,也是善的。孔子认为,无论是“质胜文”还是“文胜质”,都会产生偏重的效果,破坏和谐之美,外在的礼仪修养与内在的道德品质达到完美的融合,这样的人就是“君子”。理想的美应是文和质二者对立统一,这是“文质彬彬”的境界,也是“尽善尽美”的境界。
儒家思想认为,善是美的基础、内容和目的,对美具有决定性作用,同时强调审美和艺术的道德与社会作用。孔子区分了“美”和“善”,又充分肯定了“美”和“善”的统一。好的客体必须符合美善合一的标准,同时审美主体也必须努力达到美善合一的程度。只有这样才能达到真正的“乐”。在儒家主张的中和之美中,“尽善尽美”代表了其最高的审美理想,通过艺术来倡导教化,实现社会和谐,在当今追求个体感官体验美学观念泛滥的情况下是非常必要的。从这一角度来讲,“尽善尽美”这一审美标准具有非常积极的社会意义,特别是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进程中,必然能产生非常积极的影响。
(摘编自《浅谈孔子美学思想之“尽善尽美”》)
1.下列各项中,对“中和”之美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
A.“中”即中庸,是“和”的物质基础;“和”则偏重事物的调和统一,也就是美与善的统一,艺术表达与审美主体的统一。
B.“中”强调事物调和所达到的最佳状态;“和”是把杂多与对立的事物有机地统一起来,艺术表达与审美主体也要统一起来。
C.“中”是“清浊、大小、短长、疾徐、哀乐、刚柔、迟速、高下、出入”等的包容;“和”是“乐而不淫,哀而不伤”的分寸。
D.“中”是在“和”的基础上所采取的居中不偏、兼容两端的态度;“和”则是在情感把握上恰到好处,既不过分,也无不及。
2.下列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论语》中曾先后8次出现“和”的观念,“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并不属于孔子艺术美学思想的范畴。
B.“和”这一美学范畴,不仅仅强调用道德来规范审美对象和审美主体,也包含艺术创作中各要素的和谐统一。
C.“君子听之,以平其心。心平德和。”表现了孔子认为音乐只有达到“善”和“美”的统一,才能起到教育作用。
D.在儒家主张的“中和”之美中,“尽善尽美”代表了其最高的审美理想,通过艺术来倡导教化,实现社会和谐。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读一部中国文化史,正如听一场歌唱,不外一‘和’字。”钱穆先生这句话深刻地揭示出中国文化缺乏多元性。
B.“师也过,商也不及。曰:然则师愈与?子曰:过犹不及。”“过犹不及”,体现了孔子“中”的美学思想。
C.对于文学艺术来说,文和质,即形式和内容,如果能和谐统一的话,它在艺术和道德上就是美的和善的。
D.在当今追求个体感官体验美学观念泛滥的情况下,“尽善尽美”这一审美标准应该具有非常积极的社会意义。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一个刚上车的小男孩请公交司机等一等他妈妈。过了一分钟,孩子妈妈还没到,车上乘客开始埋怨,说母子俩耽误了大家时间。这时,那位腿有残疾的母亲一瘸一拐地上了车,所有人都沉默了。
请根据上述材料,联系现实生活,结合自己的思考,自选角度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要求:①题目自拟,立意自定,文体自选;②不得抄袭,不得套作;③用规范汉字书写;④卷面整洁,书写美观。
下面是某投资咨询公司的一则广告,其中有四处用词不得体,请你帮助修改。
本公司欢迎各界朋友前来请教,我们将不吝赐教,在提供投资策略方面鼎力相助,并惠赠《实用投资指南》一册。
(1)将 改为 ; (2)将 改为 ;
(3)将 改为 ; (4)将 改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