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台湾电影史上的扛鼎之作《搭错车》主题曲《酒干倘卖无...

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台湾电影史上的扛鼎之作《搭错车》主题曲《酒干倘卖无》里面有一句歌词:“从来不需要想起,永远也不会忘记。”宋代苏轼《江城子》里有一句词:“不思量,自难忘!”古今诗人的心灵都是相通的,表达的都是同一种情感:刻骨铭心!有些事有些人,有些东西有些地方,是烙在骨子里,永远也不会忘记的。

请以“永远也不会忘记”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记叙文。

要求:

①最好写自己亲身经历的事,可以是一件完整的事,也可以是几个片断,不得改编故事;②说真话,写真事,抒真情;

③要有细节描写。

 

永远也不会忘记 那一刻,时间都凝聚了,仿佛舞台上的人不是我,而真的是那自刎的虞姬。 “气拔山兮力盖世,虞兮虞兮奈若何”随着霸王的一声长叹,幽怨的曲调缓缓响起,虞姬从侧边翩翩走来。一段君王与爱妃的故事在大红幔布的扯开下,偌大的排练厅,只有我一人,此刻,我从小就最爱的地方让我感到恐惧。还有一周的时间,我就要去参加比赛了,曾经最美丽的戏服在这时却显得格外刺眼。“大王,快将宝剑赐与妾身”一句多么简单的台词,在我的口中竟那么的复杂。我无法想象,当比赛之后,你就要远离这座城市,那我,是多么地伤心而孤独? “再来走一遍,你看你这个舞姿,今天怎么这么不协调?快,再来一遍”你的眉头紧皱着,稍带怒气的话语让我听出你此时对我的不满。我一遍一遍地在走位,眼前渐渐模糊,隐约之中我依稀看到我们的初次见面——初夏的天阳不是很毒,一棵槐树下,你那被吹乱的刘海显得自然随意。在经过一系列的介绍后,我得知你就是以后的京剧老师,抬头,对上你略带青涩的眸子,一种仰慕的感觉油然而生。 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时间如流水一般地逝去了,你我之间似乎多了一份朦胧之情,只是谁也没有道明罢了。终是那天,你,说了,说出了那份朦胧,也说出你的离去。我哭了,哭得痛心,哭得彻底。靠在你的肩膀上,耳边依稀传来你沙哑的声音:“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眼泪无声无息地流走,一同带走的还有懵懂的感情。但曾相见便相知,相见何如不见时 看着镜子里的人,凤冠,霓裳,霞帔,绝代的青衣正旦,芳华弥漫。瞬时间,心生爱怜,不知为戏,为你还是为己。 美人魂去音尚在,英雄无处觅芳踪 舞台上,当虞姬愈舞愈急,被一团银色的光影所包围,终与君王泪别时,刹时溅起一片血红,你哀叹一声,倏然间响起“看大王,在帐中,和衣睡稳,我这里,出帐外,且散愁情”的歌声。台下,掌声不绝,鲜花满地。我缓缓闭上双眼,虞姬去了,带着对霸王的不舍与依恋;我的心也走了,带着那份朦胧,含恨而去。 那一刻,我泪眼朦胧,缓缓地倒在了你的怀里,你的泪滴在了我的眼角,却好似我流的一般。此时,时间凝聚了,天地之间仿佛只有流泪的霸王和已逝的虞姬,你我二人早已入戏,爱恨交织成梦,永不分离。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是命题作文。在题目之前,有一段文字,可帮助考生来理解作文题目的含义,在审题与写作方面给考生带来帮助。题目中应重点关注的是“忘记”的修饰语,那就是“永远也不会”,具体怎么理解它,题前的材料中可以去借鉴,就是对有些人,有些事,“不思量,自难忘”“刻骨铭心”“烙在骨子里”的记忆。应该写那些内容呢?题前的材料也给出一些启示性的内容,题前材料中说“有些事有些人,有些东西有些地方,是烙在骨子里,永远也不会忘记的。”可见本题可写的内容还是很广泛的,可以写人,也可以写某个地方。材料中还说,“童年的烙印,却像春蚕作茧,紧紧地包着自己,又像文身的花纹,一辈子附在身上。”因此,从具体地来说,一切给自己留下终身难忘印象的东西,都可以成为自己的写作内容。记叙文,场面描写是它的构成单位。因此,写好记叙文最主要的方面就是描写。 【考点定位】能写论述类、实用类和文学类文章。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名师点睛】 高考记叙文写作的四大要领 要领一、讲一个完整的故事 记叙文是用来做什么的? 记叙文的本质特点是故事性,记叙文是用来讲故事的。好的的记叙文正如好的电视剧,情节精彩,故事性强,悬念重重,能引人入胜。有了故事性,才有了记叙文的本质。 故事精彩,记叙文才能吸引人,才能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抓住了故事性的记叙文,即便文笔一般,文章也差不到哪里去。通常情况下,学生写的记叙文不佳,最主要的原因就是故事的框架、选材和情节没有构造好,文章显得平庸乏味。学生写记叙文要从故事性入手,有故事则有内容,有内容才有精彩。高考记叙文写作,成败的关键皆由故事性决定。 优秀的记叙文,往往构思精致巧妙,情节引人入胜,高明的作者都在故事情节的完整及构思的巧妙方面下功夫。记叙文要完整生动地叙述故事,名家名作无不是寓巧妙的情节构思于完整的故事之中。故事的情节是要靠矛盾的发展去推动的,因而情节的发展要有自然性、合理性和完整性。如果片面求新而破坏了故事的完整性,就会得不偿失。 要领二、塑一个鲜活的人物 写记叙文离不开写人。写人千万不能写成纸人,站立不起来,鲜活不起来。写人要把人物写鲜活起来,要写得有血有肉,从而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 要让记叙文中的人物形象鲜活起来,除了对人物与事件进行叙述以外,还必须进行细致深入的描写。描写人物常用的方法是肖像描写、动作描写、语言描写、心理活动描写等等。 要领三、作一番生动的描写 记叙文中的描写,包括人物描写、景物描写、场面描写等等。 人物的肖像描写,主要指描写人的容貌、神情、姿态、服饰等方面。肖像刻画要以形写神,形神俱似,不可千人一面,千篇一律。形神兼备的肖像描写有助于揭示人物的性格特征和内心世界,表现出人物的时代特征;结合情节的发展,还能显示人物的命运。 人物的语言描写要做到立片言而尽显人物精神。人物语言包括独白和对话两种。独白指人物的自言自语,对话是两个人或多个人之间的相互交谈。历来优秀作家都十分重视人物语言的描写,常说的“如闻其声,如见其人”,既是对作家塑造生动人物形象的高明技法的赞誉,也是语言描写的功能和作用的体现。 人物的动作描写要做到在举手投足之间见到人物的真性情。对人物进行心理描写则要做到洞幽烛微,表现人物的精神面貌,窥视人物的心灵世界,刻画人物的性格特征,揭示人物的身份境遇,突出作品的主题思想。 景物描写要突出景物的神韵,必须抓住景物的层次和主要特征有序描写。场面描写要突出场面的特点,要把人物置于场面之中。 不管是人物描写、景物描写,还是场面描写,都必须注意细节描写,就是对故事情节中那些极富个性特点的细枝末节方面进行描写。细节虽小,却往往通过作品给人留下深刻、难忘的印象。优秀的文学作品,甚至一篇不太成功的作文,常常因其某一独特而极具个性的细节描写,而令我们过目不忘。 写人记事绘景,可正面描摹,以见真形;也可侧面烘托,以显神韵。正面描摹,即对作文中要写的人物、事件、环境等进行正面而直接的、具体、生动、形象的刻画。侧面烘托,则是借他人他物或环境,以衬托此人此物此景而显出精神的一种方法。这样,写事件则场面活现,写人物则栩栩如生。 要领四、抒一段动人的情感 抒情,简单地说,就是用真挚的语言来抒发内心的情感。在记叙的过程中,恰到好处地对所记叙的人和事抒发感情,可以让平白的叙事锦上添花,引起读者的共鸣。抒情的文字有时渗透在文章的字里行间,作者凭借所描述的人、事、景、物来传情达意,即间接抒情,常见的间接抒情方法有叙事抒情、借景抒情、托物言志三种。抒情文字有时在叙述和描写的基础上直接抒发,也就是直抒胸臆。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面的信息,总结微信的几个特点。总字数(包括标点符号)不得多于20字。

微信是一款即时通讯服务应用软件。微信支持跨系统平台操作,多款系统平台均可使用。用户可通过网络用手机、平板或网页快速发送语音、视频、图片、文字。微信还附带“摇一摇”“漂流瓶”“朋友圈”“公众平台”“语音记事本”等多个服务插件。微信不仅软件本身完全免费,而且大部分功能都不会收取费用。

 

查看答案

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2个字

水是植物主要的组成成分,植物体的含水量一般为60%-80%,有的甚至可达90%以上。              ,土壤中的矿物质、氧、二氧化碳等都必须先溶于水后,        。水还能维持细胞和组织的紧张度,以利于各种代谢的正常进行。水是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的原料,它还作为反应物参与植物体内很多生物化学过程。因此,           

                                   

                                   

                                   

 

查看答案

阅读下文,完成

衰年变法——齐白石是如何成为第一流大画家的

①有这样一个人,活到高寿九十四岁,一生作画四万多幅,“为万虫写照,代百鸟传神,只有天上之龙,无从见得,吾不能画也”。如今,称他为百代宗师、伟大的艺术家,都已决然无疑,可他五十七岁时,国内还只有寥寥几位别具慧眼的大师能评估出他的真实价值。—— 这大器晚成者是谁?他就是齐白石,一位实打实的山民老艺术家。

②齐白石,原名齐纯芝,人称“芝木匠”,在湘潭四乡揽些雕花的木工活儿做,因为心灵手巧,渐渐有了名声。他也是个不安分的小伙子,看见别人画像,不过瞟学了几招,便去写真,居然形似,还能神似。鼎鼎大名的本乡绅士胡沁园,主动找上门来,问他你愿不愿意学习正宗的绘画,芝木匠犹豫不定,来人说,你可以一面读书学画,一面靠卖画养家。芝木匠一听二话没说,当即焚香,纳头便拜。

③师傅给他改名齐璜,当时他已二十七岁,学习篆刻。有一天,他问好友铁安:“我总刻不好,怎么办?”铁安说:“南泉冲的础石,挑一担归,随刻随磨去,尽三、四点心盒,都成石浆,就刻好了。”他真就这么下了一番苦功夫和笨功夫,直弄得满屋子水,满屋子泥,仿佛遭了灾似的。

④齐璜中年治印“白石山人”,以此名世,世称齐白石。他一生作画不辍,几乎没有节假日可言,惟有抗战时滞留南京,听说母亲去世,悲痛不已,停工三天。老舍夫人曾深有感慨地说:作家能著作等身,至于白石老人,则要用“画作等屋”甚至“等楼”方足以形容。

⑤齐白石的性情也如他的画,不拘一格,饶有变化。王森然先生是这样描写的:“先生性柔时如绵羊,暴躁时如猛虎,无论其如何暴躁,过时无事。其情常似闲云,其心极如烈火。”北京艺专的曾一橹教授与白石老人时相过从,前者给后者画过一张维妙维肖的头像,齐白石的自嘲颇为风趣:“曾君一橹,工于画,此头颅,能得衰老之神,见者必曰:此不合时宜之齐白石也。余曰:是矣!先生真能识人。白石记。”他自认为是个不合时宜的人。1903年,齐白石的好友夏寿田劝他去京城发展,诗人樊樊山也答应荐他去做宫廷画师,给慈禧太后画像,这无疑是平步青云的好机会。然而,对他们的好意,齐白石敬谢不敏。在他心目中,绘画是寂寞之道,必须心境清逸,于绘事才能精益求精。他出身卑微,但从未因此自惭形秽,我们从其闲章便能看出齐白石的志趣,“木人”“木居士”“大匠之门”“芝木匠”“白石山人”“湘上老农”“有衣饭之苦人”“立脚不随流俗转”“我行我道”“自成家法”“三百石印富翁”,诸如此类闲章,透露了十分丰富的信息。

⑥而让人更佩服的,是他在五十七岁的年纪上,仍有衰年变法的勇气。

⑦白石老人衰年变法,起因于他对自己的工笔画越来越不满意。“余昨在黄镜人处获观画册,始知余画过于形似,无超凡之趣,决定从今大变。人欲骂之,余勿听也;人欲誉之,余勿喜也。”

⑧齐白石勇于衰年变法,强有力的赞成者和推动者是同时代的大画家陈师曾。陈师曾在欧洲学习西洋油画,但中国画的造诣也颇高。他凭慧眼看出,齐白石有天纵之才,若打破定式,往大写意方向发展,成就未可限量。几经琢磨,白石老人霍然悟出“大笔墨之画难得形似,纤细笔墨之画难得传神”,“作画妙在似与不似之间,太似为媚俗,不似为欺世”。陈师曾是齐白石的益友和畏友。他对齐白石的绘画也不是一味猛夸,他曾在齐白石的《借山图》上题诗,劝这位山民老艺术家“画吾自画自合古,何必低首求同群”。

⑨赞成齐白石衰年变法的还有著名的大师徐悲鸿。在京城,他们曾多次合作,而且是大幅大幅地泼墨渲染,画完了,相对莞尔一笑,“仿佛宇宙之大,惟使君与我耳”。有陈师曾和徐悲鸿这样当世无几的国手在一旁大力鼓动,白石老人衰年变法就底气十足,信心十足了。

⑩齐白石衰年变法终于大功告成,真正达到了外师造化,中得心源的自由之境。他从自发而迄于自觉地追求“自然的精神”,他追求到了,脱却了一身匠气,直抵造化之美神秘的殿堂。一个人要衰年变法,勇气之大,并不比“虽千万人吾往矣”的侠士小,因为没有几位两鬓星星的老人肯拆掉自己多年营建而成的八宝楼台,哪怕只是几间破落的草庵茅庐,他们也要苦苦守成,又何尝有什么再建华宇的胆气和心劲?

如此,齐白石的伟大之处便愈加鲜明地凸显出来。真正的天纵之才,其强大的创造力只受风格的羁縻,而不受年龄的限制。齐白石暮年获得的由世界和平理事会颁发的“国际和平奖”,也不过是飘落在珠穆朗玛峰顶的一片雪花,根本不足以增添其高度。至于“文革”中革命小将仆毁其墓碑,则说明,艺术家在这个国度不仅生前得不到应有的尊重,死后也得不到必要的安宁。然而即便官方纵虐如此,仍无损其凤凰一毛。

(选自王开林博客,有删节)

1.下列对传记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  

A齐白石作为一流的大画家,特点鲜明,他心灵手巧,绘画天赋高,勤奋多产,尤其在57岁的年纪上,勇于改变画风。

B文中说“他一生作画不辍,几乎没有节假日可言,惟有抗战时滞留南京,听说母亲去世,悲痛不已,停工三天”是为了说明齐白石是一个极重感情的人。

C对北京艺专的曾一橹教授给自己画的头像,齐白石不乏自嘲,但内心还是颇为满意。

D一个人的成功离不开他人的帮助,齐白石也不例外。在他的成功中,胡沁园、铁安、夏寿田、樊樊山、徐悲鸿等都给予他很多帮助,尤其是陈师曾,敢于规劝更加难能可贵。

E文章结尾一段写齐白石暮年获“国际和平奖”,写他死后“‘文革’中革命小将仆毁其墓碑”的事情,是交代传主的人生遭际和最后的结局,不无同情和惋惜之情。

2.传记开头一段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

3.大画家齐白石的“衰年变法”具体指什么?他变法成功的因素有哪些?请简要概括。

 

查看答案

默写

(1)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                                    

(2)在雨的哀曲里,              消散了,甚至她的太息般的眼光,丁香般的惆怅。

(3)但我不能放歌,                    ;夏虫也为我沉默,                  

(4)惨象,                           ;流言,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后面的题目

狮子林竹下偶咏

(明)徐贲

客来竹林下,时闻涧中琴。

经房在幽竹,庭户皆春阴。

孤吟遂忘返,烟景生逾深。

1.从体裁上看,这是一首(  

A绝句     B.律诗

C.古体诗   D.近体诗

2.对本作品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诗中写溪涧、琴声,以声衬静,更加显现出竹林的幽静。

B本诗写诗人访友所见,通过对友人居住环境及活动的描写,表现了友人高雅的情趣。

C诗人陶醉在如此美好的景致之中,不知不觉走到了烟雾缭绕的竹林深处,以致于迷途忘返。

D诗人即景抒情,表达了对清幽的环境、闲适生活的喜爱之情。

3.诗人徐贲也是明代著名的画家,擅长山水。这首诗中诗人运用了哪些意象,为我们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