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下图是法律援助中心的图标,命名为“携手同心”。请仔细观察,说明图标的构图特点并揭...

下图是法律援助中心的图标,命名为“携手同心”。请仔细观察,说明图标的构图特点并揭示其寓意。

 

 

图标由盾牌、一颗心、两只握在一起的手和“法律援助”四个字四部分组合而成。寓意是法律援助中心伸出法律援助之手,献出一片爱心,突出了法律帮助、亲和的一面和爱心的汇聚。 【解析】 试题分析:这是一道漫画题,考查图文转换能力。首先对图画进行简单的介绍。如此图整体是一个盾牌,然后具体说明由哪几部分构成。最后写出其寓意:伸出手代表帮助,代表爱心。一只手握着另一只手,代表当你需要帮助的时候,法律援助中心会伸出它的爱心之手为你解忧,让被需要的人和提供法律帮助的人一起携手迎接问题,解决问题。 【考点定位】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技巧点拨】图文转换答题方法:随着高考突出对考生综合能力的考查,试题内容更贴近现实生活,图文转换题在高考中得到重视。但这类题由于涉及面很广,解题技巧不能好好把握,就会变得手足无措。为此,了解并掌握这类题的解题步骤及技巧就显得很关键。图文转换就是将图表、图画等材料转换为文字表述。图文转换题是综合考查考生对材料的分析能力,要求考生从原始材料中筛选信息,进行分析、综合,并运用简明的语言概括出观点。由于这类题涉及的面很宽,如果在解题中不能很好掌握解题技巧,就会变得手足无措,让很多考生不能适应。1.图文转换题就是要求考生将图表中的信息转换成语言文字信息,但一般不需要也不允许我们进行想象甚至虚构。从近几年的考题情况看,有时只需将图表所包含的一般信息用文字表述出来即可,有时则需要将图表中所蕴涵的内在信息用语言表述出来,且往往表现为一些观点型或结论型的句子。由此可见,这种题型对考生敏锐捕捉信息,精确分析信息和准确精炼概括的能力有着较高的要求。2.设题方式:第一题往往是对图表画面内容的概述。要求考生要把握重点内容,主要信息。第二题往往是对图表所蕴涵的信息进行概括表述。要求考生要注意和图表直接相关的内容,尽量不要跳过图表内容,进行随意的推测。一般表述内容是和图表相关的最直接的内容。3.图文转换题的题型 (一)从所供材料角度分为:1.表(格)文(字)转换题;2.图文转换题;3.(漫)画文(字)转换。(二)从表达角度分为:直接表述图表信息和对图表信息推断总结题两种。如本题分析图标的题目要注意图表中的抽象的变形图案,中间的文字,尤其注意汉语拼音、英文额所写,答题时先概括图标的画面内容,然后总结抽象的意义。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在下而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

现在很多人提起家风就想起“家教”这个词,       。首先是层次不同。家教是寓于家风当中的,因而家教的成败要看家风的好坏。其次是程度不同。家风深深植根于一个家庭当中,因而具有很强的稳定性,家风一旦形成,往往世代相传,成为一种无言的教诲,无形的凝聚力量。

         ,一个家庭可以根据孩子的表现或者自身对教育的理解采取不同的家教方法,在小孩成长的不同阶段家教也有所不同。          。家风是家庭的精神标杆,对家庭及小孩的成长发挥着引领作用,而家教则解决小孩成长过程中的一些具体问题。

 

查看答案

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填入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一首好诗写出来之前,往往会有一种焦虑不安的感觉,                                。突然,你欣喜若狂了,一个准确无误的声音在你的心里喊道:“对,这就是我要找的!”

①最贴切的词句是找出来的,而不是造出来的

②它躲藏着,问题是要把它找出来

③必须立即把它找到、抓住,否则就会永远消失

④你一再尝试,配上不同的词眼,还是觉得不对劲

⑤似乎知道已经有某种东西产生了,存在了

⑥甚至有一种信念:连词句也已经存在于某个地方,那是独一无二、非此不可的词句

A.⑥①③②⑤④                  B.⑤②④①③⑥

C.⑤③⑥②①④                  D.④③⑥②⑤①

 

查看答案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英国的桂冠诗人任期比美国的长,美国的桂冠诗人每年评选一次,也可能是两年一次。我想原因之一是美国文化多元造成的,他们希望大家听到不同的声音。

B.所谓“批发银行”,是指主要客户为大型企业或机构,并提供规模化金融服务,如美国的信孚银行、欧洲的德意志银行以及英国所称的“商人银行”。

C.德国工业4.0与中国制造2025衔接,对中国更是具有特别的意义,因为它不仅把两国经济捆绑到一起,成为牢不可破的经贸关系,而且还促进中国企业的升级转型。

D.在挑选制造工厂的时候,他会教不懂中文的创客们,通过观察工厂的洗手间是否干净、员工是否开心等细节来判断工厂的制造水平。

 

查看答案

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①许多流行词汇的来历背景并不好,但是,在媒体的反复操作下,一些        的年轻人已经习惯把这些词挂在嘴边。

②年初,一幢3D打印的建筑在苏州正式亮相,建筑墙体上的波浪形纹理层次分明,层与层之间过渡自然,看上去      

③多读而不求甚解,譬如驰骋十里洋场,虽奇珍满目,徒惹得        ,空手而归。

A.不明就里     水乳交融     心花意乱

B.不明事理     水乳交融     心猿意马

C.不明就里     浑然一体     心花意乱

D.不明事理     浑然一体     心猿意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题。

傅惟慈——打完最后一手牌

施雨华

跟傅惟慈先生结缘,是七八年前的事了。

当时我编辑《南方人物周刊》“怀念”栏目。2005年9月梅绍武先生病逝后,主编约人写纪念文章。梅先生是梅兰芳之子,也是著名的翻译家。我给梅先生的老友李先生打电话,李先生说写过文章,没必要重复,但他可以介绍一位跟梅先生也很熟的老友给我,便是傅惟慈先生了。

傅先生爽快地答应了我,语气中透着老北京的爽朗。我趁便向他表达了敬意——我读过他不少译著,受益匪浅,尤其喜欢毛姆的《月亮和六便士》、格林的《权力与荣耀》。傅先生很意外,也很高兴,他原以为爱读外国文学的人已经很少了。

傅先生又说,格林的小说他个人最喜欢的是《一个自行发完病毒的病例》。我不揣冒昧地说,国内已有的格林译本中《布赖顿硬糖》令人读不下去。傅先生表示赞同:“第一句就错了!”并说他的学生有个比较好的译本,他会在校改后交给上海译文出版社。

后来读了傅先生的文集《牌戏人生》,才知道1981年10月他曾和格林在伦敦会面。此前,他还在以出产棒糖闻名的布莱顿住过两天。“书本里探索了二十余年格林创造的奇妙的国土后,我已经踏上了其中一个小小的角落了。”傅先生告诉格林,中国已经有人译出《一个自行发完病毒的病例》,但尚未出版。

没过多久,傅先生如约寄来一封邮件。除了怀念梅先生的文章,还附上一本《月亮和六便士》,稿子是手写的,字迹清晰而秀逸。我小心翼翼录入电脑中,又仔细查对了几遍,发在2006年9月下旬那期杂志,并给傅先生寄去了邮件。

不想几天后接到傅先生电话,问我为何迟迟不发稿件。我表示再寄一次也无妨。直到傅先生告诉我,两次寄的样刊先后送到,我心里一块石头才落了地。

此后,我们偶尔会通个电话。

2008年,译林出版社推出容纳了格林5部作品的一个集子,收入了傅先生所译的《问题的核心》。

2010年,一直想做一个翻译家系列访谈的我,头一个想到了傅先生,终于跟他约定,10月下旬时去拜访他。

老先生有午睡的习惯,我们约在了下午3点半。上午先去采访了主编《海外中国研究丛书》的刘东老师,下午如约来到傅府。

傅先生直接把我领进了他的卧室。那是一个不算很大的房间,摆下一张床、一个书架、一张小桌子,已经令人感觉局促。傅先生坦言不喜欢采访,最好是像朋友一样闲聊,但当我把录音笔搁在小桌子上时,他还是默许了。

他送了我两本格林小说译著:《一支出卖的枪》和《布赖顿棒糖》——Brighton Rock是当地流行的一种30厘米长的薄荷味棒棒糖,译为“硬糖”是不准确的。让我吃惊的是他一开始就说自己已经不想再搞翻译,一则他原本就不算用功的人,二则当初他搞翻译是不甘心做机器上的齿轮,总被外力推动,翻译虽然只是文字游戏,却也需要一点独立思考和创造性,他想借此夺回一点点人的自由和尊严。

对于文学,傅先生似乎失去了一直怀有的在我想象中依然炽烈的感情。他倒是很真诚地向我推荐刚读过的一本书:《赵俪生高昭一回忆录》。在他看来这对比他年长的夫妇,才真活明白了,写下的文字才真有力量。我现在已经记不清,是不是傅先生主动提起了生死这个话题。我说上午采访刘东老师,他还引了宋人张载那句“存,吾顺事;没,吾宁也”。傅先生问我是哪几个字,并取出一个小本子。他说他喜欢陶渊明的诗:“纵浪大化中,不喜亦不惧。应尽便须尽,无复独多虑。”为他写下那句出自《西铭》的话时,我留意到本子上还有些他自己抄录的关于生死的只言片语,猛然省悟,傅先生已经进入生命的某一个阶段。对他而言这不是一个观点,而是时刻要面对的真问题了。

聊了大约3个小时,傅先生留我吃晚饭。他和老伴吃得很少,却特意让保姆做了一大碗炖肉,那是他年轻时钟爱的食物。我们的口味不只在文学方面相近,但在我心里却有种异样的感觉——好好陪前辈聊聊天,或许比采访更重要。

回到广州后,我没整理那天下午的录音,仿佛是在遵守不写稿的默契。倒是买了赵俪生先生的另一本书《桑榆集》,寄给了傅先生。现在想来我是“直译”了他那句“不喜欢采访”的话,假如“意译”又会如何?

昨天得知傅先生辞世,翻来覆去怎么也找不到那段录音,或许这也是冥冥之中有天意。

傅先生喜欢尼赫鲁的比喻:“人生如牌戏,发给你的牌代表决定论,如何玩手中的牌却是自由意志。”如今他打完了最后一手牌,祝愿这位爱远行的人一路上“不喜亦不惧”。

(选自《南方周末》,文章有删改)

【相关链接】傅惟慈,著名翻译家,生于1923年,2014年3月16日在北京去世。傅先生精通英、德、法、俄等多国语言,翻译多部经典文学作品,影响巨大。

1.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   

A.与傅老的最后一次会面是全文的重点,因为“我”能够理解傅老的人生态度,所以傅老倍感高兴,虽然自己不宜吃炖肉,但仍让保姆为“我”做了一大碗。

B.虽然是为著名的翻译家作追怀文章,但作者并非一味强调傅老在翻译领域的成就和影响,而是以对待一位平凡老人的态度架构,平中见奇,淡中显情。

C.这篇纪念文章,作者以与傅老的交往为线索,回忆了两人之间的交往过程,表达了真切的缅怀之意。

D.“布赖顿棒糖”在文中两次出现,虽然“硬糖”“棒糖”只一字之差,但作者的意图却非常明显:在对待翻译上,傅老有着一般从事翻译工作的人所不具备的认真态度。

E.卧室的简朴、局促,使作者感受到了傅老生活的窘迫,虽然物质上并不丰裕,但傅老仍旧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

2.文章划线的句子有什么含义?在文中起什么作用?

3.傅惟慈在文学翻译领域成就斐然、影响巨大,试结合文本,说明其原因。

4.文章以尼赫鲁的话作为结尾,这样写有什么好处?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