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下列各句中,加下划线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A.在2014年巴西世界杯上,...

下列各句中,加下划线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A.在2014年巴西世界杯上,西班牙队被智利队打败,曾经的黄金一代跌落神坛,这结局让许多球迷 大快人心

B.生养孩子的成本越来越高,这使年轻的父母入不敷出。这就要求家长过日子要精打细算, 如数家珍不能盲目跟风攀比。

C.他不能同人 锱铢必较的算账,不过单是这缺点,也就使这人变成更可爱的人了。

D.金色的松林、碧绿的峡谷、雪白的冰川……组成一个童话世界。这样的景致,让任何一个 设身处地的人都会深深感动。

 

C 【解析】 试题分析:此类词语使用判断的题目,要在整体把握句意的情况下,根据语境,结合着成语的解释来判断。A大快人心:坏人受到惩罚或打击,使大家非常痛快。B如数家珍:好像数自己家藏的珍宝那样清楚,比喻对所讲的事情十分熟悉。C锱铢必较:对极少的钱或很小的事都十分计较。D设身处地:设想自己处在别人的那种境地,指替别人的处境着想。 考点: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宿白的特别之处

(1)“我没什么特别的嘛。”每当问及学术成就,中国考古学界的泰斗级人物——宿白总是摆摆手。

(2)北京蓝旗营,普通的住宅,不大的房间,老式沙发,木头桌子,一切就像宿白的口头禅那样——“没什么特别的”。虽然之前有过电话沟通,但说起考古生涯,老先生还是连连退缩:“都是些该做的事儿,没什么好采访的啊。”面对记者不依不饶的“纠缠”,宿白笑了,开始用略带东北味儿的口音讲起了自己的“想当年”。

(3)1922年,宿白出生在辽宁沈阳。20世纪20年代,中国考古学初创,宿白“应时而生”。后考入北京大学考古系学习。年轻的宿白想文史哲“通吃”,于是经常跑去听外系的专业课。后来,他在古代城市、墓葬、建筑、佛教考古、版本目录学、印刷史等多个领域取得成就,无不得益于此。

(4)1951年,淮河支流颍水上游要修建白沙水库,库区内各类遗址的抢救性发掘紧锣密鼓。宿白回忆起关于这“第一铲”的感受简洁直白:“那时正值冬季,但在深埋于地下的墓穴中竟也未觉寒冷。当时大家的热情很高,很专注,也就不觉得冷了。”

(5)1952年1月中旬,发掘工作结束。如果说田野发掘是考古学的基础,发掘报告则是将基础材料与研究相连接的桥梁。1957年,宿白执笔的发掘报告《白沙宋墓》出炉,成为新中国考古报告的奠基之作。当时,历史考古学草创,研究方法与报告编写无例可循,宿白在书中确立起一套开创性的标准,严格区分报告主体与编写者的研究。

(6)20世纪50年代,国家希望对全国的文物状况做一次普查。1959年宿白的实地走访成为西藏历史上第一次正规的文物调查。调查期间,他留下的文字记录、测量数据、绘图与照片成为研究藏传佛教的重要材料。

(7)“1988年,西藏的同志告诉我,近三十年来部分寺院损坏严重,让我赶快整理之前的调查笔记,以备日后重建文物时作参考。”宿白解释他的另一部名作——《藏传佛教寺院考古》的由来。宿白在前言中写道:“写的时间,实际也是我读书学习的时间,边读边写,临时抱佛脚,差错难免,只盼能有益于以后的工作,也就不顾及其他了。”话很谦虚,但学界一直将其视为藏传佛教考古的经典之作。

(8)采访中,巧遇宿白的一位高足——安家瑶,当今考古界主心骨级的专家。作为宿白79级的硕士研究生,聊起和恩师在敦煌石窟做调查的经历:“老师对学生很严格,我们在石窟里做调查的时候,天天都要写记录、画图,老师还要把记录收上去批改,连字写得不端正都批评,天天如此。”对于读史书,安家瑶也说:“老师要求我们天天读史书,读的时候可能记不住什么,但一旦遇到相关的遗迹遗物就会马上回想起来。”

(9)“那你现在还读吗?”宿白突然插话问道。

(10)“读的读的。”这位已是花甲之年的学生连忙从沙发上欠起身子回答。

(11)宿白的“要求”不单在专业学习和研究中,在生活细节上,他也经常“管闲事”

(12)“他就像一个家长。”安家瑶这样评价老师宿白,“学习他要管,日常习惯也要管。先生严格要求我们,自己也身体力行。”她告诉记者,出去实习,宿白和学生们一样到食堂打饭,从不开小灶。有人想请发掘队吃饭,他也极少答应,在他看来,考古发掘是脚踏实地的工作,不是吃吃喝喝拉关系。

(13)“面对这样严格的老师,学生有了不同意见该怎么办?”记者问。

(14)宿白插话:“有不同意见就讨论呗。”

(15)安佳瑶坦言:“他对学生管得很严,但从不把自己的意见强加于人。他不认为自己的观点就是定论,一直鼓励学生有新想法,只要能找到确凿证据证明想法,他都会接受。”

(16)记者想让宿白对现在的青年学生说一点寄语。老先生语重心长地说:“一定要珍惜做学生的时光,多读书。想做其他事情,毕业之后有的是时间,但可以踏踏实实读书的时间只有学生时代,过了就没有了。所以一定要抓紧时间,多读些有用的书。”

1.下列对文章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准确的两项是(   

A.宿白家相当清贫,住宅普通,房间不大,老式沙发,木头桌子,这样写既表明当代社会学者不富有,又与宿白的考古专家身份相符。

B.文章对宿白考取北京大学之前的事情几乎没有写,而是重点叙述他参加工作以后的事,这样其实不能全面彰显宿白这个人物形象。

C.作者在记叙宿白的事迹时,按照时间的先后顺序来写,这能使我们对于事情的发展脉络有一个清晰的了解,也符合人们的认识习惯。

D.文章运用了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相结合的方法来塑造宿白,其中正面描写主要通过人物的语言、动作、肖像、心理活动来进行。

E.最后一段写宿白先生对青年学生的寄语,这些寄语既是宿白先生人生经历中的感悟,又富有现实意义,对当前青年学生也有教益。

2.宿白的特别之处表现在哪些方面?请分析说明。

3.文中第(11)段画横线的句子有什么作用?请概括分析。

4.现代教育中,教师与学生之间应具有怎样的关系?试结合本文材料谈谈你的看法。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题。

邂逅

[俄罗斯]克拉夫琴科

1964年春天的一天,我在一位战友家做客后,从农村回到城里。离城里已经没多远了,这时我看见前面有一个人。他穿着一件破旧的短皮大衣,脚上套着一双胶皮毡靴,头上戴着护耳皮帽。他沿着路走,小心翼翼地。我迈大了步子,赶上了他。我把大衣敞开,让胸前的奖章都露在外面,向他打招呼。

“进城吗,大伯?”我问道。

“是啊,孩子,进城去。”他点点头。

“那正好,我们同路。办什么事情?不保密吧?”当我们并排走时,我好奇地问。

“去打证明,孩子,我需要打张证明。”他叹口气说。

“什么证明呀?”

答话之前,他先用手捂着嘴咳嗽了一声,又聚精会神地望了我一眼,再悄声细语地对我说:“孩子,我要一张写着我儿子格里沙还活着的证明,还要盖上大印。”

“既然还活着,那要证明干什么?”我感到很诧异。

“一切的不幸,都是由于……”沉默了片刻之后,他低声说,“我的格里沙已经不在了。他牺牲了。阵亡通知单我都收到了。”

“既然牺牲了,那你为什么……”我惊讶的问道。

“我这就告诉你,孩子,一五一十地对你讲,”他匆匆忙忙地说,“我这就……”

又有一段时间,我们默默地走着。

“阵亡通知单是谢苗给我送来的,他是我们的乡邮员,”老人突然说起话来,“有一天,我在院子里面整修草棚,我的老伴生病了,躺在小木屋里。就是这样,我只读到他牺牲得很英勇,就再也读不下去了。再往下读,又有什么意思呢?我虽说是个庄稼汉,但也懂得,没有死亡的战争是不存在的,我自己也参加过战斗,尽管,我悲痛得都要大声疾呼了。而对老太婆,你要怎样去解释呢?这是没法向她解释清楚的。她是做母亲的人……这你知道,对于做母亲的人来说,活着的意义也就是为了孩子。于是,我把阵亡通知单撕掉了,并告诉谢苗,这件事情叫他不要声张。战争还在进行。在农村,得到了阵亡通知单的人,就不可能再知道部队的消息了。可我的老伴还在等,我也和她一起在等。战争结束了。有的人回来了,有的人不在了,”老人心情沉重的叹口气,“后来,我想出一个主意,——是谁指点的,我自己都不知道,——我就对老太婆说,我们格里沙没有回家,因为要在部队继续服役。把他留在部队是工作需要,因为他大学毕业了,会说外国话。也正是这个原因,他才没有写信,这是规定,是部队纪律。开始时,她不相信,久而久之,也就信以为真了。医治母亲心病的良药,莫过于期望了。而这事……”老人绝望地摆了摆手,“在我们那个村子,每到晚间,老太婆们便喜欢聚集在一起叙谈。有一次,当我的老太婆谈起格里沙的时候,一个小孩插话,听说有一种专供侦察兵使用的通信系统,据说通过这个系统可以寄信回家,不会损坏。他还拿出一本什么样的书,说书上写得清清楚楚。于是,老太婆马上热泪盈眶。只要一提到儿子,她不是哭诉不停,就是默默发呆。昨天她又病倒了。要是我没有给她带去这张证明,她肯定活不成的。”老人悲伤地摇摇头,“要能开到这张证明就好啊……”他沉默一会儿,“要开个证明,证明上应该这样写:尊敬的阿格里宾娜·玛克西莫夫娜,您的儿子格里沙在部队服役……还要盖上大印。你看怎样,孩子,他们能给我开证明吗?”

我掩上大衣衣襟,用肯定的口吻说了一句:“会给你开的,大伯。”

1.下面对文章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正确的两项是(    

A.小说中的“我”是一位多次立下战功的军人,不仅喜欢长时间在别人家做客,而且喜欢把大衣敞开,让胸前的奖章都露在外面。

B.老人在说要打一张儿子还活着的证明时,先捂嘴咳嗽,再望“我”一眼,最后悄声细语,表明老人谨慎、不愿张扬的心理。

C.老人在收到儿子阵亡通知书后,虽然很悲痛,但他知道儿子为谁而死;而其妻子不通情达理,于是老人没有办法只好瞒着她。

D.小说结尾写“我”“用肯定的口吻”回答老人问题,说明“我”一定能帮助老人打一张其儿子还活着的证明,哪怕与法规不符。

E.本篇小说的主体部分主要是由“我”与老人的对话构成,这样写可以使得情节紧凑集中,节省了解说相关事件的笔墨

2.小说开头从路遇老人写起有什么好处?

3.小说中“我”的情感从前到后有哪些变化?请概括分析。

4.有人建议把标题“邂逅”改为“证明书”,你认为哪一个更好?请说明理由。

 

查看答案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在《蜀相》中杜甫用“                   ”概括了诸葛亮一生的功业。

(2)王国维认为周邦彦的《苏幕遮》中“                   ”两句,“真能得荷之神理者”。

(3)鹤汀凫渚,          ;桂殿兰宫,        

 

查看答案

诗歌鉴赏。

晓巡北圃七绝

白玉蟾

蜂蝶如知春欲归,雨余莺亦缕金衣。

东风尽把杨花剪,吹作满城轻雪飞。

池边弄水手犹冰,藕臂风寒更粟生。

柳叶春深槐叶浅,桃花夜暗李花明。

1.第一首诗描绘了一幅怎样的图景?诗人借此表达了怎样的情感?请简要赏析。

2.两首诗都描写了春天景色,在表现手法上有何不同?请简要赏析。

 

查看答案

古文阅读

李朴,字先之,虔之兴国人。登绍圣元年进士第,调临江军司法参军,移西京国子监教授,程颐独器许之。移虔州教授。以尝言隆祐太后不当废处瑶华宫事,有诏推鞫。忌者欲挤之死,使人危言动之,朴泰然无惧色。旋追官勒停,会赦,注汀州司户。

徽宗即位,翰林承旨范纯礼自言待罪四十六日,不闻玉音,谓朴曰:“某事岂便于国乎?某事岂便于民乎?”朴曰:“承旨知而不言,无父风也。”纯礼泣下

右司谏陈瓘荐朴,有旨召对,朴首言: “熙宁、元丰以来,政体屡变,始出一二大臣所学不同,后乃更执圆方,互相排击,失今不治,必至不可胜救。”又言:“今士大夫之学不求诸己,而惟王氏之听,败坏心术,莫大于此。愿诏勿以王氏为拘,则英材辈出矣。”蔡京恶朴鲠直,他执政三拟官,皆持之不下,复以为虔州教授。又嗾言者论朴为元祐学术,不来源Z-x-x-kCom当领师儒,罢为肇庆府四会令。

有奸民言邑东地产金宝,立额买扑,破田畴,发墟墓,厚赂乃已,朴至,请罢之。改承事郎,知临江军清江县、广东路安抚司,主管机宜文字。钦宗在东宫闻其名,及即位,除著作郎,半岁凡五迁至国子祭酒,以疾不能至高宗即位除秘书监趣召未至而卒年六十五赠宝文阁待制官其子孙二人

朴自为小官,天下高其名。蔡京将强致之,许以禁从,朴力拒不见,京怒形于色,然终不害也。中书侍郎冯熙载欲邂逅见朴,朴笑曰:“不能见蔡京,焉能邂逅冯熙载邪?”居官所至有声。在广南,止其帅孙竢以文具勤王,不若发常赋助边。破漕使郑良引真腊取安南之计,以息边患,人称其智。朴尝自志其墓曰:“以天为心,以道为体,以时为用,其可已矣。”盖叙其平生云。有《章贡集》二十卷行于世。

推鞫:审问,审讯。     立额买扑:缴纳额定的赋税,租赁土地。

1.对下列句子中下划线的字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程颐独器            许:赞许。

B.追官勒停              旋:不久。

C.蔡京朴鲠直            恶:恶劣。

D.蔡京将强 之          致:招引。

2.下列对文中画线加线的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高宗即位/除秘书监/趣召/未至而卒/年六十五/赠宝文阁待制/官其子孙二人/

B.高宗即位/除秘书监/趣召未至/而卒年六十五/赠宝文阁待制官/其子孙二人/

C.高宗即位/除秘书监趣/召未至而卒/年六十五/赠宝文阁待制/官其子孙二人/

D.高宗即位/除秘书监/趣召/未至而卒/年六十五/赠宝文阁待制官/其子孙二人/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李朴鲠直刚正,敢于直言。因进言应当将隆祐太后废置于瑶华宫这件事,而遭受审讯。

B.李朴指陈时弊,认为不可败坏心术。他指出熙宁、元丰以来,政体多变,如不矫正,后患无穷。

C.李朴不畏权贵,拒绝高官。蔡京想招引李朴,答应让他担任帝王侍从,李朴却坚决拒绝,蔡京没有加害李朴。

D.李朴官位不高,但名扬天下。他先后担任过临江军司法参军、西京国子监教授、虔州教授、肇庆府四会县令、承事郎等职,就职之处都留下了好名声。

4.把文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朴曰:“承旨知而不言,无父风也。”纯礼泣下。

(2)钦宗在东宫闻其名,及即位,除著作郎,半岁凡五迁至国子祭酒,以疾不能至。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