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我们应该发挥广大教师的充分的作用,让他们...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我们应该发挥广大教师的充分的作用,让他们在落实新版课程标准的教学期间各显其能,使我们的课程改革顺利渡过深水区。

B.许多高中毕业生填报志愿时,是优先考虑专业还是优先考虑学校,很大程度上受市场需求、社会动向、父母意愿、个人喜好等因素的影响造成的。

C.渐进式延迟退休就是采取比较缓慢而稳妥,逐步延长退休年龄,尽量减小退休政策调整对社会和有关人员所带来的影响。

D.2014年是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的一百周年,一些欧洲国家正在积极准备,试图利用这一机会吸引游客,发一笔战争旅游财。

 

D 【解析】 试题分析:此类考查句子语病的题目,在分析思考时,要注意句子成分在搭配,句式杂糅等方面的错误,要仔细琢磨,推敲。A应将“充分”放在“发挥”前。B句式杂糅。C“采取”缺少宾语,应在“稳妥”后加上“的方式”。 考点:辨析并修改病句。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下列各句中,加下划线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A.在2014年巴西世界杯上,西班牙队被智利队打败,曾经的黄金一代跌落神坛,这结局让许多球迷 大快人心

B.生养孩子的成本越来越高,这使年轻的父母入不敷出。这就要求家长过日子要精打细算, 如数家珍不能盲目跟风攀比。

C.他不能同人 锱铢必较的算账,不过单是这缺点,也就使这人变成更可爱的人了。

D.金色的松林、碧绿的峡谷、雪白的冰川……组成一个童话世界。这样的景致,让任何一个 设身处地的人都会深深感动。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宿白的特别之处

(1)“我没什么特别的嘛。”每当问及学术成就,中国考古学界的泰斗级人物——宿白总是摆摆手。

(2)北京蓝旗营,普通的住宅,不大的房间,老式沙发,木头桌子,一切就像宿白的口头禅那样——“没什么特别的”。虽然之前有过电话沟通,但说起考古生涯,老先生还是连连退缩:“都是些该做的事儿,没什么好采访的啊。”面对记者不依不饶的“纠缠”,宿白笑了,开始用略带东北味儿的口音讲起了自己的“想当年”。

(3)1922年,宿白出生在辽宁沈阳。20世纪20年代,中国考古学初创,宿白“应时而生”。后考入北京大学考古系学习。年轻的宿白想文史哲“通吃”,于是经常跑去听外系的专业课。后来,他在古代城市、墓葬、建筑、佛教考古、版本目录学、印刷史等多个领域取得成就,无不得益于此。

(4)1951年,淮河支流颍水上游要修建白沙水库,库区内各类遗址的抢救性发掘紧锣密鼓。宿白回忆起关于这“第一铲”的感受简洁直白:“那时正值冬季,但在深埋于地下的墓穴中竟也未觉寒冷。当时大家的热情很高,很专注,也就不觉得冷了。”

(5)1952年1月中旬,发掘工作结束。如果说田野发掘是考古学的基础,发掘报告则是将基础材料与研究相连接的桥梁。1957年,宿白执笔的发掘报告《白沙宋墓》出炉,成为新中国考古报告的奠基之作。当时,历史考古学草创,研究方法与报告编写无例可循,宿白在书中确立起一套开创性的标准,严格区分报告主体与编写者的研究。

(6)20世纪50年代,国家希望对全国的文物状况做一次普查。1959年宿白的实地走访成为西藏历史上第一次正规的文物调查。调查期间,他留下的文字记录、测量数据、绘图与照片成为研究藏传佛教的重要材料。

(7)“1988年,西藏的同志告诉我,近三十年来部分寺院损坏严重,让我赶快整理之前的调查笔记,以备日后重建文物时作参考。”宿白解释他的另一部名作——《藏传佛教寺院考古》的由来。宿白在前言中写道:“写的时间,实际也是我读书学习的时间,边读边写,临时抱佛脚,差错难免,只盼能有益于以后的工作,也就不顾及其他了。”话很谦虚,但学界一直将其视为藏传佛教考古的经典之作。

(8)采访中,巧遇宿白的一位高足——安家瑶,当今考古界主心骨级的专家。作为宿白79级的硕士研究生,聊起和恩师在敦煌石窟做调查的经历:“老师对学生很严格,我们在石窟里做调查的时候,天天都要写记录、画图,老师还要把记录收上去批改,连字写得不端正都批评,天天如此。”对于读史书,安家瑶也说:“老师要求我们天天读史书,读的时候可能记不住什么,但一旦遇到相关的遗迹遗物就会马上回想起来。”

(9)“那你现在还读吗?”宿白突然插话问道。

(10)“读的读的。”这位已是花甲之年的学生连忙从沙发上欠起身子回答。

(11)宿白的“要求”不单在专业学习和研究中,在生活细节上,他也经常“管闲事”

(12)“他就像一个家长。”安家瑶这样评价老师宿白,“学习他要管,日常习惯也要管。先生严格要求我们,自己也身体力行。”她告诉记者,出去实习,宿白和学生们一样到食堂打饭,从不开小灶。有人想请发掘队吃饭,他也极少答应,在他看来,考古发掘是脚踏实地的工作,不是吃吃喝喝拉关系。

(13)“面对这样严格的老师,学生有了不同意见该怎么办?”记者问。

(14)宿白插话:“有不同意见就讨论呗。”

(15)安佳瑶坦言:“他对学生管得很严,但从不把自己的意见强加于人。他不认为自己的观点就是定论,一直鼓励学生有新想法,只要能找到确凿证据证明想法,他都会接受。”

(16)记者想让宿白对现在的青年学生说一点寄语。老先生语重心长地说:“一定要珍惜做学生的时光,多读书。想做其他事情,毕业之后有的是时间,但可以踏踏实实读书的时间只有学生时代,过了就没有了。所以一定要抓紧时间,多读些有用的书。”

1.下列对文章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准确的两项是(   

A.宿白家相当清贫,住宅普通,房间不大,老式沙发,木头桌子,这样写既表明当代社会学者不富有,又与宿白的考古专家身份相符。

B.文章对宿白考取北京大学之前的事情几乎没有写,而是重点叙述他参加工作以后的事,这样其实不能全面彰显宿白这个人物形象。

C.作者在记叙宿白的事迹时,按照时间的先后顺序来写,这能使我们对于事情的发展脉络有一个清晰的了解,也符合人们的认识习惯。

D.文章运用了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相结合的方法来塑造宿白,其中正面描写主要通过人物的语言、动作、肖像、心理活动来进行。

E.最后一段写宿白先生对青年学生的寄语,这些寄语既是宿白先生人生经历中的感悟,又富有现实意义,对当前青年学生也有教益。

2.宿白的特别之处表现在哪些方面?请分析说明。

3.文中第(11)段画横线的句子有什么作用?请概括分析。

4.现代教育中,教师与学生之间应具有怎样的关系?试结合本文材料谈谈你的看法。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题。

邂逅

[俄罗斯]克拉夫琴科

1964年春天的一天,我在一位战友家做客后,从农村回到城里。离城里已经没多远了,这时我看见前面有一个人。他穿着一件破旧的短皮大衣,脚上套着一双胶皮毡靴,头上戴着护耳皮帽。他沿着路走,小心翼翼地。我迈大了步子,赶上了他。我把大衣敞开,让胸前的奖章都露在外面,向他打招呼。

“进城吗,大伯?”我问道。

“是啊,孩子,进城去。”他点点头。

“那正好,我们同路。办什么事情?不保密吧?”当我们并排走时,我好奇地问。

“去打证明,孩子,我需要打张证明。”他叹口气说。

“什么证明呀?”

答话之前,他先用手捂着嘴咳嗽了一声,又聚精会神地望了我一眼,再悄声细语地对我说:“孩子,我要一张写着我儿子格里沙还活着的证明,还要盖上大印。”

“既然还活着,那要证明干什么?”我感到很诧异。

“一切的不幸,都是由于……”沉默了片刻之后,他低声说,“我的格里沙已经不在了。他牺牲了。阵亡通知单我都收到了。”

“既然牺牲了,那你为什么……”我惊讶的问道。

“我这就告诉你,孩子,一五一十地对你讲,”他匆匆忙忙地说,“我这就……”

又有一段时间,我们默默地走着。

“阵亡通知单是谢苗给我送来的,他是我们的乡邮员,”老人突然说起话来,“有一天,我在院子里面整修草棚,我的老伴生病了,躺在小木屋里。就是这样,我只读到他牺牲得很英勇,就再也读不下去了。再往下读,又有什么意思呢?我虽说是个庄稼汉,但也懂得,没有死亡的战争是不存在的,我自己也参加过战斗,尽管,我悲痛得都要大声疾呼了。而对老太婆,你要怎样去解释呢?这是没法向她解释清楚的。她是做母亲的人……这你知道,对于做母亲的人来说,活着的意义也就是为了孩子。于是,我把阵亡通知单撕掉了,并告诉谢苗,这件事情叫他不要声张。战争还在进行。在农村,得到了阵亡通知单的人,就不可能再知道部队的消息了。可我的老伴还在等,我也和她一起在等。战争结束了。有的人回来了,有的人不在了,”老人心情沉重的叹口气,“后来,我想出一个主意,——是谁指点的,我自己都不知道,——我就对老太婆说,我们格里沙没有回家,因为要在部队继续服役。把他留在部队是工作需要,因为他大学毕业了,会说外国话。也正是这个原因,他才没有写信,这是规定,是部队纪律。开始时,她不相信,久而久之,也就信以为真了。医治母亲心病的良药,莫过于期望了。而这事……”老人绝望地摆了摆手,“在我们那个村子,每到晚间,老太婆们便喜欢聚集在一起叙谈。有一次,当我的老太婆谈起格里沙的时候,一个小孩插话,听说有一种专供侦察兵使用的通信系统,据说通过这个系统可以寄信回家,不会损坏。他还拿出一本什么样的书,说书上写得清清楚楚。于是,老太婆马上热泪盈眶。只要一提到儿子,她不是哭诉不停,就是默默发呆。昨天她又病倒了。要是我没有给她带去这张证明,她肯定活不成的。”老人悲伤地摇摇头,“要能开到这张证明就好啊……”他沉默一会儿,“要开个证明,证明上应该这样写:尊敬的阿格里宾娜·玛克西莫夫娜,您的儿子格里沙在部队服役……还要盖上大印。你看怎样,孩子,他们能给我开证明吗?”

我掩上大衣衣襟,用肯定的口吻说了一句:“会给你开的,大伯。”

1.下面对文章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正确的两项是(    

A.小说中的“我”是一位多次立下战功的军人,不仅喜欢长时间在别人家做客,而且喜欢把大衣敞开,让胸前的奖章都露在外面。

B.老人在说要打一张儿子还活着的证明时,先捂嘴咳嗽,再望“我”一眼,最后悄声细语,表明老人谨慎、不愿张扬的心理。

C.老人在收到儿子阵亡通知书后,虽然很悲痛,但他知道儿子为谁而死;而其妻子不通情达理,于是老人没有办法只好瞒着她。

D.小说结尾写“我”“用肯定的口吻”回答老人问题,说明“我”一定能帮助老人打一张其儿子还活着的证明,哪怕与法规不符。

E.本篇小说的主体部分主要是由“我”与老人的对话构成,这样写可以使得情节紧凑集中,节省了解说相关事件的笔墨

2.小说开头从路遇老人写起有什么好处?

3.小说中“我”的情感从前到后有哪些变化?请概括分析。

4.有人建议把标题“邂逅”改为“证明书”,你认为哪一个更好?请说明理由。

 

查看答案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在《蜀相》中杜甫用“                   ”概括了诸葛亮一生的功业。

(2)王国维认为周邦彦的《苏幕遮》中“                   ”两句,“真能得荷之神理者”。

(3)鹤汀凫渚,          ;桂殿兰宫,        

 

查看答案

诗歌鉴赏。

晓巡北圃七绝

白玉蟾

蜂蝶如知春欲归,雨余莺亦缕金衣。

东风尽把杨花剪,吹作满城轻雪飞。

池边弄水手犹冰,藕臂风寒更粟生。

柳叶春深槐叶浅,桃花夜暗李花明。

1.第一首诗描绘了一幅怎样的图景?诗人借此表达了怎样的情感?请简要赏析。

2.两首诗都描写了春天景色,在表现手法上有何不同?请简要赏析。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