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某企业举办创意设计大赛,大...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某企业举办创意设计大赛,大学生小云经过反复酝酿,确定了创意主题和设计方案,并邀请小宏、小腾两位同学参与相关事务。最终,小云领衔设计的参赛作品荣获了特等奖,获得3万元高额奖金。

某报记者就奖金分配问题采访了他们。小云认为荣誉是三人集体合作的结果,表示要一起协商,合理分配奖金;小宏已决定把自己的那部分奖金让给小腾,帮助小腾缓解家庭的经济压力;而小腾则建议大家把奖金都拿出来,设立创新驱动基金,以便鼓励更多同学参与创新活动。

对于三人的不同想法,如果你是老师、企业家或家长,你倾向于哪一种?请综合材料内容及含意作文,体现你的思考与选择。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集体成功,荣誉共享 近日,在企业举办的创意设计大赛中,以大学生小云为创意设计核心,以小宏、小腾为辅助的创作团队荣获了特等奖,获得了万元奖金。在如何分配奖金的问题上,三人有各自不同的见解。 我认为,小宏与小腾的想法都有值得赞许的地方,可以看出两名学生身上的闪光点。小宏决定将自己的奖金让给小腾,帮助他缓解家庭经济压力,这是朋友之间深厚的友谊;小腾则决定将大家的奖励都拿出来设立基金,给更多人创新机会,这是一种大爱。 也许,小宏同学的善意也许不会为小腾所接受,况且区区奖金也无法使他的家庭有明显改善,而小腾同学的想法是“舍小家为大家”,没有顾及同伴的想法。 所以,我认为,集体成功,荣誉应该由成员共同协商,小云的想法就十分妥当。 在荣誉的背后,是小云的智慧,是小宏与小腾的辛劳,是三个人为之共同付出的汗水,三个人的携手铸就了成功,如若缺少其中之一,则可能无缘荣誉,无缘奖金,更无缘谈及分配问题。三个人的团结合作好比旧时会打更的大钟,钟声在十二点准时打响,清幽、宏亮。当你透过表面向里看,则是许多齿轮共同的运作,或大或小,但缺一不可。 我认为小云的思想难能可贵,他没有说平均的分配或按照贡献参与分配,而是说与小宏小腾协商分配,这样不仅体现了他对同学的关切与尊重,更体现了他为人处事的大度、得体。按理说,作为一个团队的领导核心,他有权支配发展成果,也有权得到奖金中的大部分,但是他并没有这样做,在参与比赛时三人团结合作,共同协商,善始善终,对朋友抱以尊重,对团队抱以感恩,在高额奖金面前仍然顾及团队及成员的利益。 奖金是在三个人的共同努力下获得的。合作下的成果应由全体成员共同商议,他们可以分配个人获得的奖金的比例,然后再用自己所得的部分做自己想做的事,分配后的奖金就成为他们的私有财产。其用途与他人不大相干。或者他们可以共同协议奖金的去处,或是帮助某一朋友,或是为更多的学生提供创新机会,但是前提是三人共商,因为奖金是他们的共同成果,每个人都有一定的支配权利。 在集体荣誉的背后,是三个人的共同参与,每个人都有一定的支配权,而分配结果要共同商议,才能不忘“集体”的初心。而在我教书生涯中,小云同学不仅有创新的智慧,更有奖金分配面前的大器,所以我认同他的观点——集体成功,荣誉共享。 【解析】试题分析:1.小云的想法:小云认为荣誉是三人集体合作的结果,表示要一起协商,合理分配奖金。考生如果认同小云的方案,即“合理分配奖金”。这句话包含以下几层意思:一是所谓的“合理分配”是在三人内部合理分配;二是“合理分配”的基础是“集体成果”;三是“合理分配”并非平均分配,而是根据贡献大小进行公平分配,这也是“公正”的内在要求。考生选择了这个点,应该在“集体协作”“团队精神”等方面进行原因分析。 2.小宏的想法:小宏已决定把自己的那部分奖金让给小腾,帮助小腾缓解家庭的经济压力。这是一种人性温暖的折射。值得注意的是,小宏仅仅是把“自己的那部分奖金”让给小腾,从原则上讲,他并没有支配他人奖金的权利。如果考生选择了这个点,那就应该在“友善”“帮助”“爱心”这个原因上进行阐发。 3.小腾的想法:小腾建议大家把奖金都拿出来,设立创新驱动基金,以便鼓励更多同学参与创新活动。应该说,从社会意义上讲,小腾的方案更有价值。如果考生选择了这个点,那就应该在“鼓励创新”这个原因上进行阐发。 4.“综合材料内容及含意”:要求考生全面理解材料,把握写作核心对象。本材料的核心对象是“三人的不同想法”,所谓的“不同想法”,是“奖金分配问题”方面的不同想法。也就是说,核心话题是“奖金分配方案”,而集体协作、团队精神、友善、创新是“奖金分配方案”的原因层面的东西。如果考生不能就事(“分配”)来论述,只谈创新或协作,那就算是偏离题意了。 5.身份驱动。不同的身份,代表着不同的视角,也代表着不同论证角度,狼卷提供了三个身份选择,就是驱动学生转换角色,懂得换一种眼光看问题,这就大大削弱了“泛泛而谈”“宿构套作”的可能性,考生必须结合具体身份来思辨和论述。如果不能确定自己的身份(老师、企业家或家长),只是泛泛而谈,也属于偏离题意。考点:能写论述类、实用类和文学类文章。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2个字。

一个人总是上网,不读书,我认为他是没有文化的。  ?文化就是进入到人类精神生活的传统中去进行思考,而这个传统主要就存在于书籍之中。网络的长处是迅速传递当下的信息,它不让人思考。当然如果你素质好,你上网的时候也会思考。 ?我相信不是从网络上得来的,而是 ,有了这个底蕴,这样的人上网不怕,他不会为网络上铺天盖地的信息所左右,所淹没,他有自己的独立思考。

 

查看答案

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最恰当的一句是(   

对于大范围雾霾来说,除了工厂污染,每辆汽车、每个采暖炉等也是污染源。          。雾霾面前,没有人能“自强不吸”,解决污染问题固然需要政府的力量,但也需要每个公民切实身体力行、有所担当。

A作为社会公民,既要自查自省,减少排污的行为,更要有勇气指责政府治污不力。

B很多公民忽略自己排污,只把眼睛盯着政府,指责政府不作为,显然是不恰当的行为。

C作为社会公民,如果只指责政府治污不力,却自顾自继续排污,显然是不恰当的行为。

D每个公民只有停止了自顾自排污的行为,才能有资格指责政府治污不力。

 

查看答案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是指采用数字处理、数字存储、数字采集、数字展示和传播等技术,将非物质文化遗产转换成可共享的数字形态并加以保存。

B运营商自从宣布实施流量不清零政策以来,不少网友吐槽流量消耗速度太快,中国移动相关负责人对此表示,相关报道不属实,手机流量不会“跑得快”。

C12306网站提醒登录网站或使用手机客户端购票的旅客,不要将个人信息提供给第三方网站和手机客户端,以免给个人信息泄露带来风险。

D“路遥热”的出现是一件鼓舞人心的好事情,它说明文学需要有大情怀和大境界,朴实无华而充满道德诗意的现实主义作品是有生命力的,是不会过时的。

 

查看答案

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成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①大批中东难民持续涌入欧洲,欧洲各国态度          。有些欧洲国家接纳他们,有些欧洲国家拒绝接纳。

②吉尼斯世界纪录官方对记者说,扬州举行的“最大份炒饭”挑战活动存在浪费食物情况,与文明          ,其挑战纪录无效。

③有的城市实行公交限行政策,这是彻头彻尾的错误策略,不但不能治污,反而给治污添堵,与治污初衷         

A背道而驰   大相径庭   南辕北辙

B.大相径庭   背道而驰   南辕北辙

C大相径庭   南辕北辙   背道而驰

D.南辕北辙   背道而驰   大相径庭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题。

开国部长梁希:共和国绿色事业的先行者

宋凤英

1949年9月21日,梁希作为科学界的代表出席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国委员会,被任命为林垦部(后改为林业部)部长。这是梁希没有想到的。他一生淡泊名利,在国民党统治时期,国民党多次以高官相诱,他坚决拒绝。而共产党任命他为林垦部部长时,梁希说:“为人民服务,万死不辞。”新中国的林业建设,就是从这里起步,走向了大江南北、长城内外。

身为林垦部部长,梁希面临的任务是艰巨的。对于中国林业的现状和家底,他心中有一本非常清楚的账。他知道,在国民党统治时期,森林的遭遇只有摧残,没有抚育;只有破坏,没有建设。按照当时的估算,我们面对的是40多亿亩的荒山荒地,是年年有不同程度的种种自然灾害的袭击,仅存的只占国土面积5%的残破林相。梁希下定决心要改变这种局面。   

新中国的一切都要从头开始,梁希和李范五等商量,决定首先抓3件事:一是搭架子,组建林垦部机关和在全国范围内建立健全林业机构;二是摸清情况,查明全国现有森林资源;三是打好基础,为林业事业的大发展做准备。为了办好这几件事,梁希常常是亲自动手,细查、细问、细算,并和周围同志反复研究。

梁希非常注意深入实际调查研究。1950年至1955年,他先后6次,用300多天时间亲赴西北、东北及浙江等地林区进行实地考察,其中花时间最多、下工夫最大的是对黄河流域水土保持和林业建设问题的考察。

1950年9月,梁希率领6名林业科技人员,赴渭水和小陇山林区调查。为了弄清在小陇山林区东岔河右岸修筑一条森林铁路进行采伐是否科学合理,梁希在考察完渭水后又赶赴小陇山。小陇山在渭水南岸,那里的森林起着保土作用,流出的水透明见底。如果大规模采伐,可能会导致河水变浊。林区道路十分难行,梁希先乘牛车,后又换骑小毛驴,行走20公里才到伐木现场。他在现场连续考察好几天,早出晚归,进行调查,最后做出决定:停建即将开工的为运输木材而修的窄轨铁路,设立育林实验站,把秦岭林场在小【来源:学*科*网】陇山的业务范围扩充到护林造林,伐木为副业,调东北枕木支援大西北。梁希离开小陇山时为伐木场负责人题写了两句唐诗:“却愿所来径,苍苍横翠薇。”

梁希从事教学30多年,讲授森林利用学、林产制造化学、木材学和木材防腐学等课程,培养了一批又一批林业专门人才。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他继续为新中国的林业教育事业做出了重大贡献。

梁希在30多年的教学实验中,编写了许多讲义。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是他花了一生心血编写成的《林产制造化学》,这是一本60多万字的教科书。遗憾的是,他生前未能见到该书的出版,直到他去世后,1983年才由他的学生们将原稿加以整理出版。该书内容充实,体例严密,立论精辟,是一本价值很高的林业科学巨著,对当前中国林产化学生产的发展仍有重要指导作用。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林业得到了发展,林业技术人才匮乏问题凸现出来。梁希身为林业部部长,深感培养新中国林业技术干部的重要性,立即与林业部几位领导商议,提出了尽快发展林业教育,解决干部缺乏问题的意见。1952年,在梁希的建议下,经国务院领导同意,林业部配合教育部,对农林高等院校做了调整,分别在北京、哈尔滨、南京成立了3所独立的林学院,并在13个农学院扩大了森林系,增加了招生名额。从此,林业界形成了“办学热”。

作为民主党派成员,梁希担任中华人民共和国林业部部长长达9年,他十分尊重和信赖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同中国共产党真诚合作。不但对中央的林业方针政策能诚恳地提出建议,对中央在政治方面的政策也能直言不讳地发表意见。1983年12月15日,梁希百年诞辰前夕,全国政协、九三学社中央、中国科协、林业部、中国林学会、中国农学会在北京联合举行纪念大会,回顾了梁希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的一生,高度赞扬他是“中国共产党的真诚朋友,我国林业界的一代师表,我国科技界的一面旗帜”。

(摘编自《党史纵览》 )

相关链接

暮从碧山下,山月随人归。却顾所来径,苍苍横翠微。

相携及田家,童稚开荆扉。绿竹入幽径,青萝拂行衣。

欢言得所憩,美酒聊共挥。长歌吟松风,曲尽河星稀。

我醉君复乐,陶然共忘机。

(李白《下终南山过斛斯山人宿置酒》)

留下的东西有:一张病假条、一支派克钢笔、一个用了一半的笔记本、一个半旧的牛皮公文包、一架老花镜、一叠厚厚的诗稿。他的秘书周惠明含着泪水,把那些遗物交给组织,而诗稿则放进自己的抽屉里,悄悄保存起来。

(李青松《记新中国第一任林垦部部长梁希》)

1.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A.梁希一生淡泊名利,所以他根本没想到自己会出席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国委员会,并被任命为林垦部部长。

B.梁希上任伊始,首先抓了建立健全林业机构等三件事,这表明梁希在林业建设工作方面既有高瞻远瞩的战略思想,又善于掌握要害。

C.通过实地考察,梁希判定在小陇山林区修筑一条森林铁路进行采伐是不科学的,并要求秦岭林场在小陇山的一切业务就是护林造林。

D.梁希所编写和讲授的《林产制造化学》讲义是一部内容充实,体例严密,立论精辟的林产化学著作,最能代表他的教育成就。

E.梁希作为民主党派成员,担任林业部部长长达9年,这足以证明他是中国共产党的真诚朋友,我国林业界、科技界的一面旗帜。

2.为什么说梁希是“共和国绿色事业的先行者”?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

3.“却愿所来径,苍苍横翠薇。”梁希离开小陇山时所题写的这两句诗化用了李白《下终南山过斛斯山人宿置酒》中的“却顾所来径,苍苍横翠微”的诗句。它们所写内容有何不同?这里引用“却愿所来径,苍苍横翠薇”有何作用?请结合材料,谈谈你的理解。

4.作为开国部长,梁希有哪些优秀品格?请结合材料谈谈自己的看法。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