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写一篇作文。 等了好久,终于有公交车来了。一团人争先恐后地...

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写一篇作文。

等了好久,终于有公交车来了。一团人争先恐后地涌进车门,车里拥挤不堪。公交车摇摇晃晃地走了。几分钟后,又一趟车过来,车里人很少,那些没挤上或没赶上前趟车的人,从从容容上了车,而且都有座位。十几分钟后,这趟车超过了前趟车。

假如你也是等车人,你会有怎样的选择和思考?

请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诗歌除外),自拟标题;不要套做,不得抄袭,不得透露个人相关信息;书写规范,正确使用标点符号;不少于800字。

 

欲速则不达 一位画家幼时兴趣广泛,极强的好胜心使他急于求成却已无所获;玉米数目极多,想要一次性收获,其结果只能是相互挤压,无一掉下,而一个一个放入却都可滑落。这则故事告诉我们:“欲速则不达”,只有踏踏实实地走好每一步,才会到达成功的彼岸。 每一成功事例的背后,都有着一次次的尝试与一次次的失败;成功,是酝酿了一次次的累积最后喷薄而出的朝阳,没有夜的暗,何来日的明?十年磨剑,那个听闻鸡叫便起床舞剑的痴狂少年,最终成长为成熟内敛的一代英雄;三十年寒窗,那个老当益壮始发奋的老者,最终成为名列唐宋八大家之一的文坛奇才。旧时杜子美提出“安得广厦千万间”的愿望,不也是时至今日才实现的梦么?由此可见,只有经过时间的累积,才能实现理想,叩开成功的大门。 还记得吗,那个埃塞俄比亚的民族英雄,曾蝉联马拉松冠军的赤脚小伙——贝基拉,在近十年残酷的赤脚奔跑训练中,他始终坚定执着,最终他收获了成功。这说明,成功是需要毅力的。多少人因面对无止尽的征程而心怀畏怯?多少人在漫长的旅途中自己放弃前行?人人都懂得欲速则不达,而真正能十几年如一日苦练书法的有几个王羲之,真正能熬住寂寞痛苦,沥尽心血著一曲红楼的有几个曹雪芹,真正能不辞劳苦一生讲学只为实现自己思想的有几个孔子?不要绞尽脑汁地去寻找成功的捷径,这是不现实的,只有一步一个脚印,坚定前行,才能成功。 同样的,好酒陈酿的时间越长越香醇,音乐谱写得越久越唯美,成功酝酿的越久越辉煌。司马迁为著《史记》,用近三十年遍访古迹,广交天下豪杰,终成“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李时珍一生游历山水,走遍名山大川,阅尽奇花异草,终成一本《本草纲目》;释迦牟尼修行多年,终在菩提树下修成正果,从此佛教道义传遍天下;居里夫人十几年寻找放射元素,含辛茹苦,终在几十吨煤中找到几克放射元素……如此事例,不胜枚举。 骐骥千里,非一日之功;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朋友,请牢记——欲速则不达!请在泥泞的小路上留下你坚实的脚印,在历史的书页里留下你泛黄的足迹。坚定向前,成功就在不远方。 【解析】 试题分析:故事性材料作文题,理解材料的内容是寻找立意的角度的关键之所在。从材料抓住关键要素,如等车人、乘头趟车、后一趟车、“十几分钟后”两趟车行驶的结果、它们之间的关系等。当头趟辆开来时,人们之所以“你争我抢涌上车门”,就是因为人们急于上车,以便尽快到达目的地;后一趟车过来时,之所以“很空”,就是因为人们都“挤上”了头趟车。可是,其结果却恰恰相反,后一趟车超过了头趟车。 一般而言,可以从人物的角度切入,有几个有效人物就有几个切入的角度。从材料看,人物主要有前趟车的乘客、后趟车的乘客,立意就可以从这两个角度切入。 经常乘坐公交车的人都有这样的经验:等了较长一段时间后还没有车来,车站的人会越聚越多,好不容易来了一辆车,大家都争先恐后地往上挤,等这辆车开走不久,就会有第二辆、第三辆接踵而至。材料中不就有“几分钟后,又一趟车过来”这样的叙述。不仅有座位,经过几站后,后面的车就超过了前面那辆车;是因为前面那辆车是间隔了好长一段时间后才来的,每个车站都可能聚集了不少乘客,已经满载的车由于人的不断拥挤上车挤下车,就会耽误时间,速度也会慢些,经过几个站后就被后面的车超过了,这也是合乎常理的事。但后面的乘客不要高兴,如果有足够长的距离,这种情况会在后面的第二辆或第三辆车中循环出现。当然,材料中并没有的叙述,所以,只需要就前后两辆车的关系来分析,也就是还可以从二者之间关系的角度来立意。 (1)乘坐头趟车乘客的角度:①盲目的一拥而上只能会弄巧成拙,欲速则不达;②凡事预则立,不善于运用经验,或对事情缺少预判,往往不容易取得成功等。 (2)乘坐后一趟车乘客的角度:①智慧避让,寻找机遇;②瞻前顾后,放眼未来;③塞翁失马,焉知非福;④从等待需要耐心、等待需要智慧、等待需要坚持的角度展开,或从学会等待的角度展开,切合材料的意义。 (3)两趟车乘客关系的角度:①着眼于快与慢的关系:头趟车拥挤,车速度慢;后一趟车很空,速度快。②着眼于先与后的关系:一时领先未必时时领先,抢先不一定能领先,迟后未必真的落后。③着眼于表象与实质的关系:善于运用经验,不要被事物的表象所欺骗等。 生活工作中,抢先不一定真能领先;暂时落后,也未必真的落后。后来居上者,需要运气,也需要智慧。 【考点定位】能写论述类、实用类和文学类文章。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技巧点拨】新材料作文有高度的开放性。表现为“四自”:自主确定角度,自主确定立意,自主确定文体,自主确定标题。有严格的限制性。表现为“三不”:不要脱离材料的含意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这种命题形式从本质上讲,是材料作文,但是从表现形式上讲,又是话题作文;它给定材料,但不给定话题,要求“全面理解材料,但可以选择一个侧面、一个角度构思作文”。 “材料既是审题的第一出发点,又是作文符合题意的终极范围。”因此,准确地审题立意是写好新材料作文的关键一步。新材料作文的审题要注重整体性原则,审题要有全局意识,要从材料的整体着眼,不能纠缠局部的细节,否则很有可能出现偏题走题现象。多向性原则,一般来说,新材料作文中材料所蕴涵的观点并不是唯一的,从不同的角度可以得到不同的结论,因此,要学会多角度审视材料。筛选性原则,因为我们从材料中获得的观点具有多样性,因此,在进入写作时对所得到的观点还要进行适当的筛选。 审题时要抓住关键词句。关键词语是材料中议论性、总结性的词句、材料中反复出现的词句、人物之间的对话。如果是并列相关类材料,要做到求同存异,辩证分析。找出多则材料内涵上的相同点或相似点,同时也不能忽略他们之间的差别。辩证分析几则材料之间的关系(相互补充、相互对立等),同时又要有侧重点。如果是人物叙事类材料,要做到概括情节,以果推因。①整体概括材料的主要情节。②联系生活实际,从人物事件的结果分析其原因。如果是寓意象征类,要做到透过表象,联想到人。透过材料的表象,理解寓意。进行“由物及人”、“由事及人”的联想,即由材料中的物联想到人,由材料中的行为事件联想到人的生活实际,进而联想到与材料内容相类似的人生哲理、社会现象等,挖掘其真正的内涵,从而确立论点。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下列图表是对汉字“书写”现状的调查请阅读完成后面的题目。

 

1.从图中汉字“书写”的现状可以得出怎样的结论?(要求:不出现数字,字数10~20字)

2.针对这一现状,请从社会和学校角度指出其产生的原因。(字数分别在10~20字)

①社会:                                     

②学校                                     

 

查看答案

在下面横线处补写恰当语句,使文段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

在当今社会中,有不少人也知道小事重要,       ,但时间一长,锐气消磨,热情减退,再加之有时看不到希望,于是便懈怠了,敷衍了。这种人多半因为不理解小事的价值,      ,所以,半途而废,终无所成。而对于目标明确的敬业者来说,工作无小事,每天       ,并坚持下去,就不简单了。

 

查看答案

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理查德·怀斯曼和诸多卓越的心理学家共同研究创作了心理励志书《正能量》。通过种种实验和数据                                 每个人身上都是带有能量的,而只有健康、积极、乐观的人才有正能量,和这样的人交往能将正能量传递给你。

①理查德·怀斯曼向我们阐释了伟大的“表现”原理

②破除了我们过去秉持的“性格决定命运”“情绪决定行为”等认知

③运用“表现”原理激发出的正能量

④让我们变得更加自信、充满活力、也更有安全感

⑤使我们产生一个新的自我

A.①②③⑤④

B.③①④②⑤

C.③⑤①④②

D.①③②④⑤

 

查看答案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在居民身份证中加入指纹信息,不仅有助于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而且有利于提高工作效率,有利于金融机构落实存款实名制。

B.在过去,类似“很淑女”这样的词汇并不多,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与人们价值观念的提高,语言王国的“很+名词”的词语逐渐多了起来,如很德国、很男人、很雷。

C.从“超级女生”到“中国好声音”,短短七八年时间,使热播节目繁荣了中国电视内容表现,将观众带入了前所未有的视听视界。

D为进一步保障百姓餐桌安全,国家对施行已超过5年的《食品安全法》作了修订,该法律因加大了惩处力度而被冠以“史上最严”的称号。

 

查看答案

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成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①她基本上没读多少书,但单凭        ,也认得了一些字,能够背出一些简单的古诗。

进入思中,校歌成了同学们         的歌曲,只要伴奏响起,同学们几乎都能唱得出来

③我从乡下跑到京城,一转眼已经六年了。其间        的国家大事,算起来也很不少

A.耳闻目睹    耳熟能详    耳濡目染

B.耳濡目染    耳熟能详    耳闻目睹

C.耳濡目染    耳闻目睹    耳熟能详

D.耳熟能详    耳闻目睹    耳濡目染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