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托尔斯泰夫人的说不尽 卢 岚 1910年10月27日...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托尔斯泰夫人的说不尽

卢  岚

1910年10月27日,托尔斯泰给妻子留下一封信,在雪夜中静悄悄地乘了一辆马车,由医生和女儿陪同,背着妻子秘密离家出走。途中一波三折,时年82岁的老人终于病倒,只好放弃马车,匿名改乘火车,最后躺倒在阿斯达波沃火车站的站长室里。消息传出后,家属赶到了,朋友来了,警察来了,读者来了,农夫来了,学生也来了。大家只想知道托尔斯泰的情况。

小站上有一列火车,在一个车厢里,住着一位老妇人,已经好几天了。她不时从车厢下来走向红房子,人显得疲惫、迟钝,举步维艰。她就是索菲亚,托尔斯泰的妻子。数天前得知丈夫离家出走,一度精神失衡,企图自杀。她与家人赶来,但被医生和女儿拒绝进入站长室。理由是,怕刺激老人家。她只好绕着红屋转来转去,不时敲一下窗子,让女儿出来,询问丈夫的病况。

丈夫逝世后,索菲亚孤独地生活。孤寂的日子使她有机会反省,深感有必要说些什么。她选择了不再沉默,她要写她的人生。写出来,是一件极为重要的事。《 我的人生》厚达千页。这部资料丰富的作品一经面世,马上引人注目。她写得真诚、委婉,流露出丰富的内心世界。她对命运既有所意识,也企图明白自己作为一个女性的原本性情。她忠于事实,直至使你感到不忍。她痛心地说:“我们分居地生活在一起。”但能够生活在丈夫身边,她感到骄傲,“这是我的使命,我的命运,我的目的,换句话说,这是上帝的旨意”。

索菲亚有着怎样的一生?她一生共生下13个孩子,另外数次流产,直到43岁还在怀孕,导致坐骨神经痛。13个孩子,养活了8个,她经历过5个孩子夭折的伤痛。她的一生就是为托尔斯泰无穷无尽地抄写。无穷尽,就像一个透了底的水桶,永远装不满。“《战争与和平》,我不知抄过多少回。”

她的一生就是从早到晚为家务、为庄园事务忙个没完没了;管教越来越多的孩子,要组织马夫、厨子、仆人等20多个下人的工作、生活,平息他们之间的不满和争执;还要为丈夫缝制衣服,他永远不穿外边制作的衣裤。孩子越来越多,开支也越来越宠大,而这个贵族之家,虽然拥有宽广的领地。却并非你想象中那么富有,要靠版税来支撑,不时以马铃薯来待客。作为一个御医的女儿,索菲亚从小在克里姆林宫长大,生活在围绕着皇室的上流社会中,结婚后突然来到乡间,进入一个小王国般的417公顷的领地,感到迷失。她很快发现,这种乡村生活不是她想要的。但她必须直面现实,一丝不苟地尽着妻子和母亲的职责。

当初列夫还是一板一眼管理庄园,饲养各种家畜,剪下羊毛送到莫斯科,种菊苣,事事亲力亲为。后来将这些事务逐渐转移到索菲亚肩上,他就有时间去实现他的文学野心——“写一部我们这个世纪的,有着欧洲本真的真正历史故事”,

索菲亚全心投入到这部巨著的抄写工作之中。不管情绪如何,身体状况如何,是否疲倦,每天晚上去取他日间写下的草稿,抄写得清楚利落才送回去。一部书稿要修改7次。托尔斯泰在日记中写道:“一个诗人把生活中最美好的东西提取出来。放到他的作品中去,这就是为什么他的作品美,而人生并不美。”又说:“一个真正的诗人在痛苦中衰竭的同时,也烧毁了别人。”那么,第一个被烧毁的,还不是近在身边的妻子吗?

外界对他们夫妇谣诼纷纭,对索菲亚不利。

索菲亚逝世前不久说:“我跟列夫•托尔斯泰共同生活了48年,但我不知道他是一个怎样的人。”作为他的妻子也不知道,还有谁能够知道呢?但她毕竟知道极其重要的一点,一个伟大的艺术家,只有当他在创作的时候才是伟大的,一旦离开了笔杆,就与常人无异。索菲亚也是常人,同样矛盾,火气,嫉妒,最终还是通情达理,“当我意识到我在服侍一个伟人的时候,我就有力量承受一切”。

索菲亚的晚年生活孤寂,担当着“恶神”和“剥削者”的罪名,忍辱负重,将屋子里所有的书籍和物品进行了大盘点,详细地做了厚厚的一大册记录,使绝大部分物件得以保存下来,故居得以保留当年的原样。所有这些,都是这位伟大的女人“承受一切”的结果。这位尊贵的夫人,让人明白了俄罗斯的伟大女性是怎样的,什么叫作“忍辱负重”。这不也就是索 菲亚•托尔斯泰的魅力所在吗?

(选自《读者》,2013年第2期)

相关链接:

①索菲亚是沙皇御医的女儿,年轻聪慧,富于活力,兴趣多样。能画画,善织绣,喜欢写作,热爱音乐,会裁衣缝衣。(冯骥才《托尔斯泰妻子索菲亚是个怎样的女人》)

②托尔斯泰在19世纪60年代末陷入“精神危机”,发表《安娜•卡列尼娜>之后,他完全放弃了小说的写作,陷入对哲学和宗教的沉思,并发表了一系列论战作品,其中大部分都被查禁了。他也因此和教会发生了决裂。(《100年前托尔斯泰离家出走遗弃结婚48年妻子》)

1.下列对传记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    )

A.当托尔斯泰躺倒在阿斯达波沃火车站的站长室的消息传出时,来了很多人,大家只想知道托尔斯泰的情况,因为他们都非常关注这位伟大的作家。

B.当索菲亚得知丈夫离家出走时,她一度精神失衡,企图自杀,因为她知道自己做得不好,有很多地方对不住自己的丈夫。

C.索菲亚的《我的人生》真诚、委婉,把自己丰富的内心世界表达出来,这部作品因为资料丰富,一经面世马上引人注目。

D.当初的列夫•托尔斯泰一板一眼管理庄园,事事亲力亲为,后来他为了实现自己的文学野心,把各种事务转移到索菲亚的肩上。

E.虽然索菲亚担当着“恶神”和“剥削者”的罪名,但她还是把托尔斯泰的书籍和物品进行了大盘点,她用自己的行动诠释什么叫作“忍辱负重”。

2.文中多处引用索菲亚的话,这些引用有什么作用?

3.文章结尾处说:这不也就是索菲亚•托尔斯泰的魅力所在吗?结合文章内容概括索菲亚的魅力是什么。

4.文章虽然主要写的是索菲亚,但对托尔斯泰也有涉及,通过文章中对托尔斯泰的描写,你对托尔斯泰有什么样的认识?

 

1.答E得3分,答A 得2分,答D得1分,答B.C不得分。 2.使内容更真实,增强文章的说服力。能够表现其内心世界,使人物形象骨肉丰满。充实文章的内容,引出下面关于事件的记述或议论等。 3.索菲亚是一位忍辱负重而又通情达理的俄罗斯女性。她深爱着自己的丈夫;为了丈夫甘愿牺牲自 己的一切;她爱自己的孩子;她不畏艰辛,勇挑家庭的重担。 4.①托尔斯泰在一般人的心目中就是一位大文豪,但通过文章内容我们可以知道,他其实也有很多的缺点和不足。②他把家庭的重担都放在索菲亚的肩上,把自己的精力全都投入到文学创作之上。③虽然索菲为他付出了那么多,但他总要伤害索菲亚,把自己的痛苦转嫁到索菲亚的身上。④托尔斯泰还应该是一个喜怒无常的人,与索菲亚生活了48年,但索菲亚并不知道他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解析】 1. 试题分析:题综合考查文章的内容和手法。题干问的是“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考生应重点分析选项内容与文章内容的吻合度。B项,"因为她知道自己做得不好,有很多地方对不住自己的丈夫"错,她之所以精神失衡,企图自杀,是因为她深爱自己的丈夫,这是对丈夫的担心。C项,并不是因为"资料丰富"就"马上引人注目"。D 项,因果倒置,原文是"将这些事务逐渐转移到索菲亚肩上,他就有时间去实现他的文学野心"。 【考点定位】分析作品体裁的基本特征和主要表现手法。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名师点睛】解答此类题的方法:①读全文,概括主要内容;②抓标题,概括主要内容;③辨文体,概括主要内容;④找线索,概括主要内容;⑤理层次,概括主要内容。第一步:整体感知。明确文章主旨和作者的写作意图是评价的基础。文章的主旨是指文章的主要意义或目的,整体把握中要抓住文章的主旨,这是评价的根本。要认真阅读和深入分析文章,理清内部的相互关系,取得对作品的全面认识和深刻理解,才能真正避免在评价中出现以偏概全、主观片面等问题。第二步:筛选文中的关键信息。无论写人记事还是发表看法,关键性的语言最能显示文章的思想内涵或作者的观点,可以帮助我们对文章的内容进行评价。第三步:评价要具体、客观,不可含糊笼统。分析和评价都必须紧密结合文学作品实际,避免离开作品去进行漫无边际的分析。分析和评价要以正确的思想为理论基础,以辩证法为基本的分析法,并结合文学作品创作特有的艺术规律,对作品进行分析和评价,而不应依据个人的好恶去随意评说。 2. 试题分析:题干问的是“文中多处引用索菲亚的话,这些引用有什么作用”这是考查引用的作用。可从文本内容、传主等方面考虑,本文传主是“索菲亚”,在叙述时引用她自己的话,使内容更真实,增强文章的说服力。而且通过传主的言行,可以很好地表现其内心世界,使人物形象骨肉丰满,性格特征明显,才会有下文传主的事件,有利于读者对人物做出客观公正的评价。 【考点定位】分析文本的主要表现手法。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名师点睛】(1)传主:使人物形象的塑造更加丰满,突出传主的精神面貌,增强作品历史深度和情感力度。(2)文本:丰富文章内容、增强文章的真实性、可读性、典雅性,增添文学底蕴。(3)结构:照应(呼应)标题、设置悬念埋下伏笔、对比衬托、总结上文深化主旨。(4)读者:有助于读者全面而深刻了解传主的精神和影响(提升了传记的阅读价值)。注意区分引用内容不同,其作用也不同:①在传记中,直接采用大量原始材料——引用,可以增加作品真实性,更好地突出人物的特点,揭示人物的精神面貌,对人物做出客观公正的评价。②引用诗词,可以从侧面烘托和丰富撰著的思想精神,使传记显现出一种古朴文雅的风格。 ③引用故事,可以增强文章的活泼度,使文章更具有可读性。④引用传主在书信、日记中的表白,它可以印证作者的观点,也可以使传记具有更为真实感人的力量。⑤引用他人的评述(话):评述更加全面客观,真实可信;从侧面塑造传主的品质;与作者的详述相结合,有助于读者全面而深刻的了解传主的精神和影响等。 3. 试题分析:题干问的是“文章结尾处说:这不也就是索菲亚•托尔斯泰的魅力所在吗?结合文章内容概括索菲亚的魅力是什么。”此类题目与小说阅读中的人物形象题有相通之处。首先到文中找到写索菲亚的内容,尤其要注意人物的言行;同时还要关注他人以及作者的评价。“但能够生活在丈夫身边,她感到骄傲,‘这是我的使命,我的命运,我的目的,换句话说,这是上帝的旨意’”“但她必须直面现实,一丝不苟地尽着妻子和母亲的职责”“索菲亚全心投入到这部巨著的抄写工作之中。不管情绪如何,身体状况如何,是否疲倦,每天晚上去取他日间写下的草稿,抄写得清楚利落才送回去”“忍辱负重,将屋子里所有的书籍和物品进行了大盘点,详细地做了厚厚的一大册记录,使绝大部分物件得以保存下来,故居得以保留当年的原样。所有这些,都是这位伟大的女人“承受一切”的结果。这位尊贵的夫人,让人明白了俄罗斯的伟大女性是怎样的”据此概括即可。 【考点定位】欣赏作品的形象。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名师点睛】解答此类题目,要通读全文,把握与传主相关的重要事实,了解传主的生活经历或人生轨迹;把握传主的性格特征或人生追求、思想个性;把握传主的历史地位和作用;把握作者对传主的态度与评价;把握传主的自我认识和评价等。(归纳概括传主的主要经历、重要事迹(事件))掌握归纳人物经历(事件)的基本方法,1.时间变化2.地点变化3.职位(工作)变化4.注意关键句子提示(过渡句)5.注意题目的附加条件(对归纳内容的限制)筛选归纳传主的主要性格特征(特质、与众不同之处等)。方法归纳:1.从事件(人物的言行)中概括传主的性格。本题就可以到文中找到索菲亚•托尔斯泰所做的事以及在这些事件中索菲亚•托尔斯泰的表现,然后再概括索菲亚•托尔斯泰的人格魅力即可。2.注意作者对传主的议论性描述。3.注意文章引用的他人对传主的评价。4.关注文章的过渡句。 4. 试题分析:题干问的是“文章虽然主要写的是索菲亚,但对托尔斯泰也有涉及,通过文章中对托尔斯泰的描写,你对托尔斯泰有什么样的认识”也是考查人物形象,因为不是传主,只能通过与索菲亚有关的事件或评价中去概括,如“当初列夫还是一板一眼管理庄园,饲养各种家畜,剪下羊毛送到莫斯科,种菊苣,事事亲力亲为。后来将这些事务逐渐转移到索菲亚肩上,他就有时间去实现他的文学野心——‘写一部我们这个世纪的,有着欧洲本真的真正历史故事’”他把家庭的重担都放在索菲亚的肩上,把自己的精力全都投入到文学创作之上;“由医生和女儿陪同,背着妻子秘密离家出走”“但被医生和女儿拒绝进入站长室。理由是,怕刺激老人家”“她的一生就是为托尔斯泰无穷无尽地抄写。无穷尽,就像一个透了底的水桶,永远装不满。‘《战争与和平》,我不知抄过多少回。’”“索菲亚全心投入到这部巨著的抄写工作之中”“那么,第一个被烧毁的,还不是近在身边的妻子吗” 虽然索菲为他付出了那么多,但他总要伤害索菲亚,把自己的痛苦转嫁到索菲亚的身上;“我跟列夫•托尔斯泰共同生活了48年,但我不知道他是一个怎样的人。”托尔斯泰还应该是一个喜怒无常的人;“当我意识到我在服侍一个伟人的时候”托尔斯泰在一般人的心目中就是一位大文豪。 【考点定位】欣赏作品的形象。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思路点拨】第一步,抓显性形象。“性格特点”是通过人物的具体作为来体现的,因此,要从文本中的具体事例中去概括,所以,先梳理事迹。第二步,挖隐性形象。(1)从文中人物的细节话语中去概括。(2)从他人的评价概括人物性格特点。本题也是考查人物形象,因为不是传主,只能通过与索菲亚有关的事件或评价中去概括。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父子行

李健

一个饥荒年代,艾德罗与儿子乔伊要去一个富足的地方谋生。

中午,他们填饱肚皮,正待继续赶路,几辆色彩斑斓的马车从身边驶过,原来是个杂技团。乔伊被探出车窗并不时挥动着帽子的小丑吸引,他的视线一直跟着马车,父亲叫他,他都没有听见。马车在一个广场中间停了下来,一个留着浓密胡子的胖老头正指画着吩咐人们架起围栏,搭上帐篷。乔伊不由自主地走了过去,父亲默默地跟着。行至围栏边,乔伊抬头看了看父亲,又用手拉了拉他的衣角,然后小声地说:“看场表演吗?看场表演吗?”

父亲没有回答,好像在思索着什么。是的,在家乡时,儿子一直迷恋杂技,梦想成为杂技演员。他只带儿子看过一场表演,没有围栏没有帐蓬,那最多是乡里人组织的一场义演,可他一直无力满足孩子的要求。艾德罗摸了摸衣兜,摇了摇头,拉起儿子转身走去。孩子不住地回头,脚下拖起层层尘土。

走到围栏拐角,父亲发现土道上积了很多污水,他们不得不从围栏里钻过,可在他们要从另一端钻出的时候,竟有一个人站在了围栏的边上。

这个人是杂技团的那个胖老头,他叼着黑色烟斗,挺着他那特有的大肚子,一脸严肃地说:“先生,我在那边已注意你们很久了,我想……”

“您可不要误会……”艾德罗神色慌张。

胖老头只注意乔伊,并走过来,用手摸了摸乔伊的双臂与胯骨,然后喃喃说道:“没想到,在这儿还能遇到一块做杂技演员的上好材料!”他转身对艾德罗说道:“先生,我叫费斯勒,是这个杂技团的老板。如果您想让您的孩子做一名杂技演员,并不至于忍饥挨饿,那么,我可以满足您的愿望。”

乔伊听到这句话,眼中立刻出现了异样神采。可父亲一把拽过乔伊。

“等等,先生。”费斯勒拦住去路,说道,“我刚才听您说,您的孩子很想看这场表演,是吗?”

“啊……是的,可……”

“好了,跟我来,今天我就让你们看一场真正的杂技表演。”说完,他转身朝围栏的门口走去。儿子眼中充满了恳求的目光,父亲很难地下了决心:“好吧。”乔伊听后,撒欢似的追着费斯勒去了。

费斯勒把他们安排在了一处非常适于观看表演的位置,等他要离开时,乔伊忽然提出要参观一下后台。费斯勒欣然同意了。

其他座位上都已坐满了人,乔伊还是没有回来。这时,一个头戴草帽的男孩从人缝中挤了进来,看样子与乔伊年龄相当,他很有礼貌地问道:“先生,请问,我可以坐在这里吗?”

“这里有人,孩子。”那孩子一脸可怜相,说:“我能先坐一会儿吗?”艾德罗为难,还是点了头。表演快开始时,乔伊回来了,当他看到坐在他位置上的男孩时,便责问起父亲。那个男孩好像要自觉地离开。乔伊犹豫一下,说:“不,不,我们可以挤一挤。”两个孩子相互“嘿嘿”一笑。

两个小时的表演很快就结束了。

退场时,艾德罗本能地摸摸腰间,他的钱袋不翼而飞了。他猛然想起了那个草帽男孩,可那男孩已不知所踪了。艾德罗知道,没有了那些钱,就等于被判了死刑。但他在儿子面前只是装作在整理衣服的样子。过了一会,他突然对乔伊说:“你看,孩子。我竟然忘了一件重要的事情,免费看了一场表演,不说声谢谢就走,很不礼貌。”“是的,那我们赶紧去吧。”乔伊说道。“不……不,用不着这么兴师动众,我自己去就可以了。”

但艾德罗却没有向费斯勒道谢,而是对他说了丢钱的事。费斯勒听后,冷言说道:“先生,您要知道,我们从来不负责观众财物安全。”

“您听我说,我可没那个意思。我记得,演出前您曾对我说,我儿子是块做杂技演员的好材料……”

“你是想把他卖给我?”

“不,我怎么会把儿子卖给别人呢。我……我只是想去开个小店,可现在没有钱了,您……等我有了钱,我肯定会来偿还的。”

费斯勒犹豫了一下,就给他一笔贷款。

十年后,乔伊已是马戏团最有名的杂技演员。有一天,艾德罗父子相聚,又被安排看戏,身边竟坐着乔伊和戴草帽的人。只见戴草帽的人说:“先生,我可不是什么技艺高超的小偷,我是费斯勒的儿子。当时,是您的儿子把这个钱袋绕过您的后背递给我的。”他从怀中掏出了那个钱袋。艾德罗接过一看,的确是他的,里面的钱分文没动。

1.下列对作品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A.艾德罗知道儿子喜爱看杂技团 的表演,但是一直没有出钱让儿子看一场像样的表演可见他并不支持儿子发展爱好。

B.“看场表演吗?看场表演吗?”的恳求,“脚下拖起层层尘土”的细节,主要表现的是乔伊不知生活艰辛的顽童心理。

C.费斯勒拦住艾德罗父子,不听艾德罗根本就不是想逃票看演出的解释,所以艾德罗内心很气愤,就拽着儿子要快速离开。

D.艾德罗很爱面子,他即使钱袋丢失,也不愿让儿子知道他内心的慌张,即便需要费斯勒资助,也不好意思直接开口。

E.作品通过乔伊意外走进杂技团的故事,深刻揭示了生活充满变数的现象,也表现出乔伊努力追求梦想的勇气和机智。

2.作品中的费斯勒这一形象具有哪些特点?请简要分析。

3.乔伊这一形象在文中有何作用?请简要分析。

4.作品以十年后的再相聚来结尾,有什么用意?请结合文本,谈谈你的看法。

 

查看答案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故木受绳则直,                        ,则知明而行无过矣。(《苟子•劝学》)

(2)元嘉草草,                       。(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3           ,将登太行雪满山。              ,忽复乘舟梦日边。(李白《行路难》)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两首诗歌,完成小题。

江上渔者

范仲淹

江上往来人,但爱鲈鱼美。

君看一叶舟,出没风波里。

农家望晴

雍裕之

尝闻秦地西风雨,为问西风早晚回?

白发老农如鹤立,麦场高处望云开。

1.两首诗所表达的内容与思想感情有什么异同之处?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

2.请分别指出两首诗后两句使用的修辞手法,并加以赏析。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

蔡子英,永宁人,元至正中进士。察罕开府河南,辟参军事,累荐至行省参政。元亡,从扩廓走定西。明兵克定西,扩廓军败,子英单骑走关中,亡入南山。太祖闻其名,使人绘形求得之,传诣京师。至江滨,亡去,变姓名,赁舂。久之,复被获。械过洛阳,见汤和,长揖不拜。抑之跪,不肯。和怒,爇火焚其,不动。其妻适在洛,请与相见,子英避不肯见。至京,太祖命脱械以礼遇之,授以官,不受。

退而上书曰:“陛下乘时应运,削平群雄,薄海内外,莫不宾贡。臣鼎鱼漏网,假息南山。曩者见获,复得脱亡。七年之久,重烦有司追迹。而陛下以万乘之尊全匹夫之节不降天诛反疗其疾易冠裳赐酒馔授以官爵陛下之量包乎天地矣。臣感恩无极,非不欲自竭犬马,但名义所存,不敢辄渝初志。自惟身本韦布,智识浅陋,过蒙主将知荐,仕至七命,跃马食肉十有五年,愧无尺寸以报国士之遇。及国家破亡,又复失节,何面目见天下士。管子曰:‘礼义廉耻,国之四维。’今陛下创业垂统,正当挈持大经大法,垂示子孙臣民。奈何欲以无礼义、寡廉耻之俘囚,厕诸维新之朝、贤士大夫之列哉!臣日夜思维,咎往昔之不死,至于今日,分宜自裁。陛下待臣以恩礼,臣固不敢卖死立名,亦不敢偷生苟禄。若察臣之愚,全臣之志,禁锢海南,毕其余命,则虽死之日,犹生之年。或王蠋闭户以自缢,李芾阖门以自屠,彼非恶荣利而乐死亡,顾义之所在,虽汤镬有不得避也。渺焉之躯,上愧古人,死有余恨,惟陛下裁察。”

帝览其书,益重之,馆之仪曹。忽一夜大哭不止。人问其故,曰:“无他,思旧君耳。”帝知不可夺,洪武九年十二月命有司送出塞,令从故主于和林。

(选自《明史》卷一百二十四列传第十二)

1.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    )

A. 而陛下以万乘之//尊全匹夫之节//不降天诛反//疗其疾//易冠裳//赐酒馔//授以官爵//陛下之量包乎天地矣//

B. 而陛下以万乘之尊//全匹夫之节//不降天诛//反疗其疾//易冠裳//赐酒馔//授以官爵//陛下之量包乎天地矣//

C. 而陛下以万乘之尊//全匹夫之节//不降天诛反//疗其疾//易冠裳//赐酒馔//授以官爵陛下//之量包乎天地矣//

D. 而陛下以万乘之//尊全匹夫之节//不降天诛//反疗其疾//易冠裳//赐酒馔//授以官爵陛下之量//包乎天地矣//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元、明、清时,贡士经乡试后,及第者皆赐出身,称进士。且分为三甲:一甲三人,即状元、榜眼和探花,赐进士及第。

B. 长揖,古代汉族交际礼仪风俗,流行于全国大部分地区,即拱手高举,处上而下(双手抱拳举过头顶,鞠躬)。

C. 古代中原人通常称胡须为“须”,“胡”是对北方和西方少数民族的称呼,后天下一统,汉胡一家,遂称“胡须”。

D. 士大夫是古代对于社会上具有声望、地位的知识分子和官吏之统称。“士人”,是指没有官衔、介乎官民之间的读书人。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蔡子英仕途多舛。在元朝时,曾担任过各种职务,终官至行省参政,后跟从扩廓到定西,明军攻克定西,蔡子英只好独自逃入南山。

B. 蔡子英机智灵敏。明太祖派人找到了他,传令用驿车将他送到京师,但到长江边时,他逃走了,后变换姓名,受雇替人舂米。很久以后,又被抓获。

C. 蔡子英知晓廉耻。经押解路过洛阳时,他的妻子恰巧在洛阳,请求和他相见,蔡子英因为被俘而失去了气节害怕妻子骂他只好躲避不肯相见。

D. 蔡子英不卑不亢。到京师后,皇上授予他官职,他誓不相从,还上书给皇上,太祖看了他的信后更加看重他。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陛下乘时应运,削平群雄,薄海内外,莫不宾贡

(2)若察臣之愚,全臣之志,禁锢海南,毕其余命,则虽死之日,犹生之年。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题。

唐代乡村社会的权力网络

耿元骊

在唐代官府的文书格式中,“尚书省下于州,州下于县,县下于乡,皆曰符”。这意味着,乡在中央政府看来就是最低一层的管理层级。但是“乡”的地位,在唐代也有比较大的变化。武德七年,唐朝律令规定:“百户为里,五里为乡,四家为邻,四邻为保。”其中对乡里的地位,没有明确说明。《通典》则提到:“大唐百户为里,里置正一人;五里为乡,乡置耆老一人。……贞观九年,每乡置长一人,佐二人,至十五年省。”由此可见唐初延续了汉魏以来的“乡官”之制,里正、耆老或者乡长都算是正式(或比照)的官府成员。但是随着承平日久,到贞观十五年,就不得不废罢“乡长”及属官(佐),废除了乡官之制。“乡长”及乡的建制虽然废除,但是县以下的地域仍然需要管理,“乡”作为区块名称仍得以继续存在。只不过将管理“乡”的权力转到了“里正”身上,“里正”一词也逐渐转变为职务名称。

“里正”成为乡领导的称呼的同时,“里”本身却逐渐消失,取代“里”地位的则是村。唐初的乡里制,在贞观十五年以后就逐渐向乡村制转化。“乡”和“里”都是设计概念,由上至下加以推行,试图把县以下地域的居民纳入一个统一的网络当中。但是这种由“五”“百”之类整数所构成充满结构感的设计规划,却很难与乡村居民的居住实情相吻合。由非正式纳入官府序列但又受官府严密掌控的“乡”直接面对自然形成的聚落“村”成为相对合理的选择。

在赋役征派过程当中,乡村社会中的权力网络得以高效运转起来。当然,乡村文化习俗活动、纠纷调解等等也都是乡村权力运作的载体,但是最基本的运作模式还是通过赋役征派而得以展现。唐代里正的四项职责“按比户口,课植农桑,检察非违,催驱赋役”当中,最关键也最重要的就是“催驱赋役”。官府为了尽可能多和快地取得赋役收入(包括劳力),多倾向于直接派人下乡征收选派。其正常程序为“刺史……下文帖付县……县令付案,案司出帖,分付里正”,而里正常常借机谋私,“赤帖怀中藏却,巡门掠敛一遍”,在乡村中造成“忽闻扣门急,云是下乡隶”的惊恐局面。

在由县级官员主导而成的乡村社会权力网络中,里正、村正这样的基层实际管理者成为重要的网络节点。经由里正、村正的上传下达、左右协调,权力网络得以运转并最大程度地为朝廷管理县以下地域。对村民来说,里正、村正代表国家意志对乡村百姓进行管理;对朝廷来说,里正、村正生活在乡村社会当中,是村民的一部分。所以他们处于一个微妙的境地,既不敢也不想与朝廷对抗,又不能完全站在朝廷的立场。从朝廷的角度,既不得不依赖于他们,又经常借机加以惩处打压。里正、村正处于乡村社会事务、经济事务的中心,上下有事均责成在他们身上,是朝廷、州县和村民的交汇点。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从官府的文书格式看,乡被中央政府看作是最低一层的管理层级,并纳入官府序列,但受官府严密掌控。

B.到了贞观十五年,虽然乡作为区块名称仍存在,但是乡官之制被废除,而赋予里正以管理“乡”的权力。

C.“乡”“里”作为一种设计概念,是自上而下推行的,力图把其居民纳入统一网络,遭到乡村居民的抵触。

D.贞观十五年,乡里制逐渐向乡村制转化,官府直接面向“村”,而其办理事务还是通过“乡”来进行相关处理。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文章由乡在唐代地位的变化,引出乡官之制的废除,管理乡的权力转到了“里正”身上,里正逐渐转变为职务名称。

B.文章由“里正”引出“里”,介绍唐代乡里制向乡村制的转化,并解释了乡里制的不合理之处与乡村制出现的必然。

C.经由里正、村正的上传下达、左右协调,权力网络得以运转并最大程度地为朝廷管理乡以下地域。

D.文章介绍了里正、村正在权力网络中的重要作用,并从里正、村正的身份角度揭示朝廷与里正、村正之间的微妙关系 。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唐代的官府文书,由尚书省下发到州,再到县再到乡,都称为“符”。武德七年,唐朝律令没有明确规定乡里地位。

B.在赋役征派过程中,乡村的权力网络得到高效体现,同时乡村文化习俗活动、纠纷调解也是乡村权力运作的基础。

C.乡村社会权力网络由县级官员主导,里正职责是“按比户口,课植农桑,检察非违,催驱赋役”。“催驱赋役”最为重要。

D.对朝廷来说,里正、村正代表国家意志进行相关管理,既是依赖的对象,又是需要惩处打压的对象,有事责成他们办理。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