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针对现在“低头族”“手机控”数不胜数的现象,根据下列句式仿写两个句子。(不要求字...

针对现在“低头族”“手机控”数不胜数的现象,根据下列句式仿写两个句子。(不要求字数绝对相同)

世界上最远的距离,不是树与树的距离,而是同根生长的树枝,却无法在风中相依;

世界上最远的距离,不是树枝无法相依,而是相互了望的星星,却没有交汇的轨迹;

 

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不是生与死,而是我在你身边,你却在低头玩手机。 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不是我们隔着手机的距离,而是原本默契的人儿,心与心的疏离。 【解析】 试题分析:仿写句子,应当结合例句分析,根据例句来看,仿写的句式为“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不是......,而是......,却......”,然后根据题干要求和自己平时积累确定仿写内容即可,内容要合理,前后要相关。 考点:选用、仿用、变换句式。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请提取下面几句话的信息,用一个单句为“嫉妒”下定义。

①嫉妒是一种缺陷心里。

②嫉妒是人人都具有的。

③嫉妒是不足为奇和无可厚非的。

④嫉妒是由于羡慕一种较好的生活,想获得一种较高的地位或是想得到一种较贵重的东西而产生的。

 

查看答案

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于是贾赦贾政等在前导引,又是两个老婆子秉着两把羊角手罩,鸳鸯、琥珀、尤氏等贴身搀扶,      ,便是这座敞厅。因在山之高脊,故名曰凸碧山庄。

A邢夫人等在后围随,从下逶迤而上,不过百余步,至山之峰脊上

B至山之峰脊上,不过百余步,邢夫人等在后围随,从下逶迤而上

C不过百余步,从下逶迤而上,邢夫人等在后围随,至山之峰脊上

D从下逶迤而上,邢夫人等在后围随,至山之峰脊上,不过百余步

 

查看答案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推行有偿使用塑料袋,主要是通过经济手段培养人们尽量减少使用塑料袋,这无疑会对减少白色污染、净化环境产生积极作用。

B.韩剧重视家庭亲情,尊敬老人,待人接物彬彬有礼,很少有色情或暴力的场面,洋溢着含蓄之美,能让人产生道德的认同感。

C.《西游记》重播了约3000多次,是世界上重播率和收视率最高的电视剧。一部《西游记》孤独地存在着,它的辉煌恰恰见证了国产剧的无奈。除了孙悟空,我们还能找出像蜘蛛侠、超人、钢铁侠这样的人物吗?

D.如果不重视网络道德建设,一些道德败坏现象及消极落后思想就可能通过网络影响人们的身心健康,扰乱正常的社会秩序,损害改革发展的大局。

 

查看答案

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成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A正所谓虎父无犬子,虽然宫崎骏一直不想让儿子学他走上动画之路;但是幼承庭训,耳濡目染,功夫想必差不到哪里吧?

B 一个偶然的机会,他来到了苏北农村,其间耳闻目睹了当地的一些怪异之事,经历了种种不曾遭遇的事件。

C桂林山水甲天下,这是大自然的鬼斧神工。

D奥运会开幕式的烟花美轮美奂,点亮了整个夜空。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题。

院子里的杨绛先生

严欣久

初识钱钟书、杨绛先生是在1988年夏。那年,我刚调回北京,院子里的月季花开得正艳,婆婆吴瀚将每种颜色的月季剪下一根,扎了一把,要我送给钱钟书、杨绛夫妇。两位老人非常高兴,笑吟吟地把我迎进了屋。先生说:“你送我们的礼物,我们也要送礼物给你。”说着取出一本《围城》,用毛笔写上“欣久通知览存钱书奉”,杨绛先生送了我一本她的译作《小癞子》,是用圆珠笔签的字。我真是喜出望外,连声道了好几声谢谢。见两位老人如此平易近人,我提出有机会想写写他们。这时,先生显得有些严肃起来,郑重地说:“不要,我们是朋友,不要搞这套东西。”我这才知道,他们谢绝一切采访,以集中精力做该做的事。

《我们仨》出版后,引起了读者的关注。出于对杨先生的尊重,有几天先生家的电话快打爆了,使这位92岁的老人感到很疲惫。7月5日,她本要吃完晚饭,散步时顺便到我家,看望一下我婆婆,并取一张她要的报纸,可那晚,她没来。阿姨来取报纸时说,先生太累了,一天接了太多的电话,又忙着查出版社要的资料,就不出来了。我们都很理解,也并未在意,谁知第二天晚上,先生在阿姨的陪同下真的来看望她的老学友了。我们说她客气,她则说,说了的事一定要做到。两位老人手拉着手坐到了一起,我和婆婆称赞《我们仨》写得好,真挚、感人,特别是第二部分最艺术化,非常打动人心。先生连声说:“谢谢,谢谢你们欣赏这本书。”

《我们仨》面世前,我在报上看了部分摘登,其中写道1949年,钱杨夫妇应聘于清华,先生考虑到爱女钱瑗身体赢弱,需要恢复,决定让她休学,自己来教她初中的课程。我感到这是件很不容易的事,先生是个文人,数理化也能教得了么?恰好那天看了文章,散步时遇见了先生,便问她,“您让钱瑗休学,自己给她当老师,您年轻的时候理科一定很好吧?”先生笑了,说:“我上学的时候,家里人老师都认为我是学理科的料呢,后来我选择了文科,老师们都感到很遗憾。”“那您为什么要从文呢?”“因为我喜欢文学,喜欢读书,而我父亲主张最喜欢什么就学什么。”先生的父亲杨荫杭是江南有名的才子,精通音韵学,并是一位著名的律师,思想民主、激进,家传的博学,培养出杨先生这样的才女。“只要我对什么书表示兴趣,我父亲就把那部书放在我书桌上,假如我长期不读,那部书就不见了……”

先生记忆力惊人,对北京发生的重大历史事件如“张勋复辟”、“五·四”运动都还有印象,尽管当时她还是个小孩子,由于她的父亲经常在家议论时政,在她幼小的心里也早早地萌发了民主与科学的种子。

先生很注意锻炼,只要天气好,她一定会出来走走。院子里的人说她能活120岁,她听了笑笑说:“活那么久太苦。”可见她对生死的豁达。

先生散步时,遇上人总是笑眯眯地打招呼。她对小孩子尤为喜爱,见了孩子会停下脚步,与他们玩玩,遇上院子里的绿化员工,她也会提个建议,指出哪些树的布局不够合理,相互遮挡阳光,枝叶枯萎了,应该梳理。

体力好的时候,先生有时也会走出院子,看休闲的老人放风筝,也要亲手放一放。

我还知道的一件事就是,先生在全力完成了钱先生的遗著遗稿出版善后之事,捐出毕生积蓄给清华,设立了“好读书”基金,以激励好读书的年轻人,使好读书的精神永远承传下去。这里,我想引用一段杨先生《回忆我的父亲》的文字,以彰显先生的读书精神。“父亲一次问我:‘阿季,三天不让你看书,你怎么样?’我说,‘不好过’。‘一星期不让你看书呢?’我说,‘一星期都白活了……’”至今,她依然如此。

(摘自《中国艺术报》,有删节)

1.下列对文章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A.这篇传记的标题是“院子里的杨绛先生”,所记叙的传主事迹也是发生在院子里,标题在结构上有统帅全文的作用。

B.钱钟书夫妇拒绝接受采访,是因为他们认为朋友之间应该以诚相待,搞这套东西太虚伪。

C.《我们仨》出版后,杨绛先生家的电话快被打爆了,一方面看出读者对杨先生的尊重,另一方面也从侧面写出了读者对这本书的喜爱。

D.本文介绍杨绛先生的父亲,不仅丰富了传记的内容,更主要的是说明了杨先生成功的原因。

E.杨绛先生从小就具有民主与科学的思想,参加过北京发生的重大历史事件如“五·四”运动。

2.从文本来看,杨绛身上体现出了哪些人格魅力?请概括分析。

3.这篇传记选材独特,作者没有介绍传主在文学方面的巨大成就,而是选取生活中的几件小事来写,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4.请结合本文,谈谈“读书精神”对你的启示。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