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成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①父母是孩子的启蒙老师,也是孩子成...

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成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①父母是孩子的启老师,也是孩子成长的终身老师。如何维持老师身份的新鲜感,大家     ,互不相让,这使得年轻的父母们无所适从。

②对于什么是企业人才,与会者      ,但有一点得到公认:引领未来企业发展的人才必须具备领导才能、谈判能力和全球思维三大条件。

③蒙娜丽莎的神秘微笑为什么是最美的?500多年来,人们一直对此    ,即使是同一个观者,在不同的时间去看,感受似乎都有所不同。

A.莫衷一是    各抒己见     各执一词

B.各执一词    各抒己见     莫衷一是

C.莫衷一是    各执一词     各抒己见

D.各抒己见    莫衷一是     各执一词

 

B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词语的运用。“各执一词”指各人坚持各人的看法,不肯相让。“各抒己见”,各自发表自己的意见或见解。莫衷一是,不能得出一致的结论。第一句中,从后面的“各不相让”可以知道,大家应是各人坚持个人的看法,应使用“各执一词”。第二句中,从后面“但有一点得到公认”这句话可以得知,前面与会者应是发表自己的看法,应使用“各抒己见”。第三句中,从“即使是同一个观者,在不同的时间去看,感受似乎都有所不同”这一内容可以知道,这么多年人们难以得出一致的结论,应使用“莫衷一是”。 【考点定位】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技巧点拨】对于词语题,第一要辨析词义,包括词语的语义侧重点、词语的词义轻重、词义范围的大小等。各执一词侧重坚持自己的看法;“各抒己见”主要强调发表自己的看法;莫衷一是侧重结论。第二,辨析感情色彩。第三,辨析用法。包括搭配习惯、语法功能、使用对象等方面。解答词语题,第一、逐字解释词语,把握大意;第二、注意词语潜在的感情色彩和语体色彩;第三、要注意词语使用范围,搭配的对象;第四、弄清所用词语的前后语境,尽可能找出句中相关联的信息;第五、从修饰与被修饰关系上分析,看修饰成分跟中心词之间是否存在前后语义矛盾或者前后语义重复的现象。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面这篇小说,完成文后各题。

掌眼

刘志学

好字画的陈四仙,是骑河镇上唯一的看病先生,因为诊病、进药、买字画一类的事儿,常到七十里外、黄河对岸的省城开封去。因而,很多外边的消息,都是陈四仙带到镇上来的,但这次,陈四仙却从城里带来了一个旗人。

旗人是陈四仙多年的老朋友,汉名叫金辨芝,三十多岁,随手端着一个银制的大水烟袋,说起话来,一口的“里城音儿”,一听就知道是从北京城里出来的。 金辨芝见多识广,过手的名人字画不计其数,自小练成了一双法眼。开封城里的官宦商贾,手里有了货又拿不准时,都要请金辨芝去搂一眼。前段日子,陈四仙用古方治愈了自己的肺痨,一高兴,去大相国寺后头捡漏,花二百现洋买了一副徐渭的《古道青藤图》,正有心想请金辨芝给看看,碰巧冯玉祥在开封遣散旗营,于是, 俩人就到了骑河镇。

好茶好酒为伴儿,与金辨芝神聊了几日后,陈四仙终于挂出了那副《古道青藤图》:“辨芝兄,您给搭个眼儿。”

金辨芝端着自己那个大水烟袋,咕噜咕噜地抽了几口烟之后,在那幅画前踱来踱去,眯着眼睛,看款识、看笔韵、看墨色;再踱一阵,再看……

陈四仙屏着气,看金辨芝走来走去,只看不语,顿时呼吸粗了起来

终于,金辨芝扭过身来,呼噜呼噜又抽了几口烟,问:“四哥,您多少钱到手的?”

“二……二百块钢洋!”陈四仙伸出俩手指,冲金辨芝晃了晃,另一只手抚着胸口,嗓子里嘶嘶地开始发喘。

“缘分!能在这小镇上见到徐渭神品,缘分啊!”金辨芝这些话出口后,陈四仙嗓子里的嘶嘶声渐渐落了。

在骑河镇小住了几个月后,金辨芝要走了。临走,他要了陈四仙灸病用的几根银针,说:“四哥,行里规矩,替人掌眼,不能落空。这针,算是我的酬劳吧。”

金辨芝这一走,陈四仙就再也没见过他。听开封城里人说,他去了天津卫。

十六年过去了,日本人打开封。骑河镇被日本人占了后,陈四仙被日本人扣了,要他给受伤的日本兵治刀枪伤。日本人在搜查他的诊所时,发现了那幅《古道青藤图》。陈四仙见了,胸口忽地一闷,嗓子嘶嘶地响,肺痨犯了。

一个日军大佐看到那画时,立即惊呼:“徐渭,支那明朝大画家!金辨芝的,有请!”

一听“金辨芝”三个字,陈四仙心里咯噔一下,刺疼!

不一会儿,一个日军下士跑来,伏在大佐耳朵上说了一通陈四仙听不懂的日本话之后,大佐的脸色突然变了。

等陈四仙再见到金辨芝时,他已经瞎了,但他手里,依然端着那个银制的大水烟袋。

夜里,陈四仙和金辨芝被关在一起,这才知道,还在天津卫的时候,金辨芝就被日军抓住来为他们劫得的古玩珍宝掌眼,一路到了骑河镇,他听说日军掠了《古道青藤图》,就趁人不备,用当年从陈四仙这儿拿走的银针刺瞎了双眼。

“辨芝兄弟,你这是……”陈四仙不解。

“我如果说实话,他们就会杀了你!”十余年没见,金辨芝还是一口的“里城音儿”。

“啊?”陈四仙猛咳了几声,吐出一口血来。

“那幅画,是新活儿!”金辨芝忽然说。

“你说啥?!那你当年……”陈四仙忽然觉得心里一阵轻松,呼吸也畅快了不少。

“我那时要说实话,你肺痨刚好,又花了二百块现洋,会经受不起,有性命之虞。”金辨芝一只手捂着还在作疼的眼睛,另一只手托着水烟袋,慢吞吞地说。

“那这次,你何苦刺目?还那样说,不就得了?”陈四仙已经不喘了,他抚摸着老友的盲眼。

金辨芝苦笑了一声,说:“这次?日军中也有不少行家。我说实话,你一个人活不成;我说假话,咱俩都得送命!唉……掌眼,掌眼,给畜生掌眼,不如瞎掉!”

陈四仙长叹一声,落下泪来。

1.下列各句对文章内容的分析与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试题分析:

A.小说开篇即介绍陈四仙是小镇上“唯一的看病先生”,意在为后文交待他带金辨芝回小镇以及被日军逼迫给伤病治疗作铺垫。

B.陈四仙以好茶好酒招待初到骑河镇的金辨芝,目的是请他为自己重金求购的名画掌眼,有求于人,故而态度热情谦和。

C.作者善于大量运用动作、语言、心理等细节描写来塑造人物形象,人物的内心得到充分的展现。在故事情节安排上,又设有诸多伏笔。

D.陈四仙和金辨芝是多年的朋友,朋友分别时要他的银针,他就应该警觉,意识到画可能是赝品,那样就不会有那么大的牺牲了。

E.小说以“掌眼”为题,是因为故事情节围绕两次掌眼展开,“掌眼”是贯穿开端、发展、高潮和结局的线索,而“不为畜生掌眼”又凸显出主题。

2.小说的描写意蕴丰富,请分析文中两句分别表达了陈四仙哪些情感。

(1)陈四仙屏着气,看金辨芝走来走去,只看不语,顿时呼吸粗了起来。试题分析:

(2)一听“金辨芝”三个字,陈四仙心里咯噔一下,刺疼!

3.请结合全文,分析金辨芝的人物形象。试题分析:

4.这篇小说以金辨芝自刺双目收尾,有人认为这样的结局并不合理。请结合文本,谈谈你对此的看法。

 

查看答案

默写

(1)《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感叹强盛的东吴、意气风发的孙权都湮灭于历史长河中,只留下京口供后人凭吊的两句是“                       ”。

(2)古人诗词中写花,可以不以一字言花,而尽得花之气韵。李清照在《醉花阴》里便有如此描绘菊的名句,是“                       ”。

(3)《廉蔺列传》中,舍人用“                       ”表明自己甘心追随蔺相如的原因,并指出蔺相如对廉颇的畏惧,即使是普通人都感到羞耻。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后面各题。

望江南·超然台作

苏轼

春未老,风细柳斜斜。试上超然台上望,半壕春水一城花,烟雨暗千家。

寒食后,酒醒却咨嗟。休对故人思故国,且将新火试新茶,诗酒趁年华。

【注】宋神宗熙宁七年(1074)秋载,苏轼由杭州移守密州(今山东诸城)。次年八月,他命人修葺城北旧台,并由其弟苏澈题名“超然”,取《老子》“虽有荣处超然”之义。

1.有人认为这首词上阕末句与整阕的情感基调不符,你同意吗?请说明理由。试题分析:

2.作者在这首词中表达了哪些情感?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试题分析:

 

查看答案

翻译下列句子。

(1)相如虽驽,独畏廉将军哉?试题分析:

(2)单于使使晓武,会论虞常,欲因此时降武。试题分析:

(3)安帝雅闻衡善术学,公车特征拜郎中。试题分析: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各题。

马芳,字德馨,蔚州人。十岁为北寇所掠,使之牧。芳私以曲木为弓,剡矢射。俺答猎,虎琥其前,芳一发毙之。乃授以良弓矢、善马,侍左右。芳阳为之用,而潜自间道亡归。周尚文镇大同,奇之,署为队长。数御寇有功,当得官,以父贫,悉受赏以养。

嘉靖二十九年秋,寇犯怀柔、顺义。芳驰斩其将,授阳和卫总旗。寇尝入威远,伏骁骑盐场,而以二十骑挑战。芳知其诈,用百骑薄伏所,三分其军锐,以次击之。奋勇跳荡,敌骑辟易十里。寇营野马川,克日战。芳度寇且遁急乘之斩级益多众方贺芳遽策马日贼至矣趣守险而身断后顷之寇果靡至芳战益力寇乃去。累迁指挥佥事,复以功,超迁都督佥事。

已,袭寇有功,进二秩,为右都督。寻以功进左,赐蟒袍。

三十六年,迁蓟镇副总兵,分守建昌。土蛮十万骑薄界岭口,芳与总兵官欧阳安斩首教十,荻骁骑猛克兔等六人。寇不知芳在,芳免胄示之,惊曰:“马太师也!”连却。

四十五年七月,辛爱以十万骑入西路,芳迎之马莲堡。堡圮,众请塞之,不可。请登台,亦不可。开堡四门,偃旗鼓,寂若无人。比暮,野烧烛天,嚣呼达旦。芳卧,日中不起,敌骑窥者相,莫测所为。明日,芳蹶然起,乘城,指示众曰:“彼军多反顾,且走。”勒兵追击,大破之。

芳有胆智,谙敌情,所至先士卒。一岁数出师捣巢,或躬督战,或遣裨将。家蓄健儿,得其死力。尝命三十人出塞四百里,多所斩荻,寇大震。

芳起行伍,十余年为大帅,身被数十创,以少击众,未尝不大捷,威名震边陲,为一时将帅冠。石州城陷,副将田世威、参将刘宝论死,芳乞寝己荫子,赎二将罪,为御史所劾,敕戒谕。后世威复为将,遇芳薄,芳不与校,识者多之。

(节选自《明史·列传第九十九》)

1.下列对句子中加横线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寇营野马川,日战    克:约定(时间)

B.暮,野烧烛天        比:等到

C.敌骑窥者相          属:通“嘱”,叮嘱

D.识者之              多:称赞

2.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芳度寇且遁急/乘之/斩级益多/众方贺/芳遽策马曰/贼至矣/趣守险/而身断后/顷之/寇果麇至/芳战益力/寇乃去

B.芳度寇且遁/急乘之/斩级益多/众方贺/芳遽策马曰/贼至矣/趣守险/而身断后/顷之/寇果靡至/芳战益力/寇乃去

C.芳度寇且遁急/乘之/斩级益多/众方贺/芳遽策马曰/贼至矣/趣守险/而身断后/顷之/寇果麇/至芳战益力/寇乃去

D.芳度寇且遁/急乘之/斩级益多/众方贺/芳遽策马曰/贼至矣/趣守险/而身断后/顷之/寇果麇/至芳战益力/寇乃去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马芳年少英勇,忠于国家。他年少时被北寇掳去做了牧童,后来一箭射杀猛虎救了俺答,俺答让他随侍左右,他却找机会从小路逃回明朝。

B.马芳巧破敌谋,名震边陲。威远之战,他识破敌人诡计,将计就计大破敌军;界岭口之战,敌寇原本不知马芳坐镇于此,后来见到他的盔甲就惊吓而退。

C.马芳智勇双全,多次建功。马莲堡之战,他先采用疑兵之计,大开堡门,通宵鼓噪,次日中午又卧床不起,麻痹敌军,最后一举击破敌人。

D.马芳有胆有识,宽以待人。家中蓄养的骁勇善战的“敢死队”,在战争中颇有建树。而面对恩将仇报的旧属田世威,马芳也并不计较。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芳知其诈,用百骑薄伏所,三分其军锐,以次击之,敌骑辟易十里。

(2)芳乞寝己荫子,赎二将罪,为御史所劾,救戒谕。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