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各题。 屠呦呦与青蒿素 2015年10月5日,从瑞典斯德...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各题。

屠呦呦与青蒿素

2015年10月5日,从瑞典斯德哥尔摩传来令人振奋的消息中国女科学家屠呦呦获得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理由是她发现了青蒿素,这种药品可以有效降低疟疾患者的死亡率。屠呦呦是第一位获得诺贝尔科学奖项的中国本土科学家、第一位获得诺贝尔生理医学奖的华人科学家。10月6日上午一直不愿意接受采访的屠呦呦终于把记者请进家门,一再强调“也没什么好讲的”她还通过央视发表自己获奖感言,她说,作为一名科技工作者,获得诺贝尔奖是一项很大的荣誉,青蒿素这项生物研究成功是多年研究集体攻关的成绩,青蒿素获奖是中国科学家集体的荣誉。

在诺贝尔奖之前,大部分人或许都不知道屠呦呦是何许人,一夜之间她蜚声国内外,而以她为领导的研发小组研制的新型抗疟疾药青蒿素也被大家所熟知。

屠呦呦1930年12月30日出生于浙江省宁波市。“呦呦鹿鸣,食野之苹”《诗经·小雅》的名句寄托了屠呦呦父母对她的美好期待。她自幼耳闻目睹中药治病的奇特疗效,立志探索它的奥秘。1951年屠呦呦如愿考入北京大学医学院药学系选择了当时一般人缺乏兴趣的生药学专业。在专业课程中,她对植物化学、本草学和植物分类学最感兴趣。大学毕业后,屠呦呦就职于中国中医研究院。那时该院初创,条件艰苦。屠呦呦在设备简陋连基本通风设施都没有的工作环境中,经常和各种化学溶液打交道,一度患上中毒性肝炎,但她心无旁骛,埋头从事中药研究,取得了许多骄人的成果。其中,研制用于治疗疟疾的药物——青蒿素,是她最杰出的成就。当年轻的屠呦呦开始这项研究的时候,她当然不会意识到,在漫长而曲折的研究“抗疟”的道路上,有一顶金光闪闪的王冠正在等待她来摘取。

疟疾是一种严重危害人类生命健康的世界性流行病。世界卫生组织报告,全世界约数10亿人口生活在疟疾流行区,每年约2亿人患疟疾,百余万人被夺去生命。特别是上世纪60年代初,全球疟疾疫情难以控制。当时正值美越交战,在越美军因疟疾减员80多万人。美国不惜投入,筛选出20多万种化合物,却未找到理想的抗疟新药。因疟原虫对喹啉类药物已产生抗药性,所以,防治疟疾重新成为各国医药界攻克的目标。继美国之后,英、法、德等国也花费大量人力物力,寻找有效的新结构类型化合物,但一直未能如愿。我国从1964年重新开始对抗疟新药的研究,从中草药中寻求突破是整个工作的主流,但是,通过对数千种中草药的筛选,却没有任何重要发现。在国内外都处于困境的情况下,1969年,39岁的屠呦呦临危受命,出任该项目的科研组长。她从整理历代医籍着手,四处走访老中医,搜集建院以来的有关群众来信,编辑了以640方中药为主的《抗疟单验方集》。然而筛选的大量样品,对抗疟均无好的苗头。她并不气馁,经过200多种中药的380多个提取物进行筛选,最后将焦点锁定在青蒿上。但大量实验发现,青蒿的抗疟效果并不理想。她又系统查阅文献,特别注意在历代用药经验中提取药物的方法。当她再一次转向古老中国智慧时,东晋名医葛洪《肘后备急方》中称:“青蒿一握,以水二升渍,绞取汁,尽服之”可治“久疟”。琢磨这段记载,她认为很有可能在高温的情况下,青蒿的有效成分被破坏了。于是她改用乙醇冷浸法,所得青蒿提取物对鼠疟的效价显著提高;接着,用低沸点溶剂提取,效价更高,而且趋于稳定。终于,在经历了190次失败后,青蒿素诞生了。这剂新药对鼠疟、猴疟疟原虫的抑制率达到100%。

疟疾,一个肆意摧残人类生命健康的恶魔,被一位中国的女性科学家制服了。

屠呦呦,以百折不挠的拼搏精神在中华科技史上谱写了一部精彩的人生传奇。

“这一医学发展史上的重大发现,每年在全世界,尤其在发展中国家,挽救了数以百万计疟疾患者的生命。在基础生物医学领域,许多重大发现的价值和效益并不在短期内显而易见。但也有少数,它们的诞生对人类健康的改善所起的作用和意义是立竿见影的。由屠呦呦和她的同事们一起研发的抗疟药物青蒿素就是这样一个例子。”这是2011年度拉斯克奖的颁奖词。

2015年的诺贝尔奖虽然有些姗姗来迟,但毕竟是令人庆幸的。当颁奖词的庄严声韵回响在地球上空的时候,各种肤色的人都在向这位耄耋老人表达深深的敬意。

1.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   

A.屠呦呦毕业于北京医学院药学系生药学专业,其后分配到中医研究院工作。时值中医研究院初创期,条件艰苦,设备奇缺,实验室连基本通风设施都没有,她因此患上中毒性肝炎。

B39 岁的屠呦呦仅有大学本科学位,却也被召集加入“523”项目,是因为她具有中西医背景,而且勤奋。她耗时3个月,从两千多个方药中筛出640 个,又锁定到一百多个样本也证明了她的勤奋。

C屠呦呦决定用沸点只有35℃的乙醚代替水或酒精来提取青蒿素,是受到了葛洪的《肘后备急方》中记载的启发,而事实证明,温度正是青蒿素提取的关键,过高的温度将破坏青蒿素的性质,使其抗疟性丧失。

D在确认了青蒿素提取物对人体是安全的情况下,屠呦呦和同事在患有间日疟原虫和恶性疟原虫的病人身上试验该提取物的有效性。临床试验的结果激动人心:经治疗的病人疟疾症状迅速消失,这些症状包括高烧和血液中的寄生虫数量。而采用氯喹治疗的病人却没有效果。

E“呦呦鹿鸣,食野之蒿。我有嘉宾,德音孔昭。”诗句出自《诗经·小雅》,是一首迎宾之曲,该诗曾经被曹操化用入《短歌行》。文尾所说的“神奇的预言”是指诗句恰好将“呦呦”的名字与“蒿”联系在了一起。

2.屠呦呦在提取青蒿素过程中展现出她身上怎样的特点?请结合文章简要分析。

3.文章在开篇和结尾处引用《诗经》,有何作用?

4.屠呦呦对获得诺贝尔奖和提取青蒿素的功劳归属问题有何看法?请联系文本并实际谈谈你的思考。

 

1.C.E 2. ①具有中西医背景。既能在中医医书中寻找抗疟药物的线索,又能驾驭西医的实验操作。 ②勤奋。“耗时3个月,从两千多个方药中筛出640个,又锁定到一百多个样本”。 ③能够广泛吸收前人经验。吸取了葛洪《肘后备急方》中记载的经验。 ④勇于创新。用沸点只有35℃的乙醚代替水或酒精来提取青蒿素。 3. ①内容上,交代了屠呦呦名字的出处,凸显了屠呦呦和青蒿之间的联系,点明了文章的主旨。 ②结构上,首尾呼应,同时照应了标题,强化了对传主的赞美之情。 ③效果上,引用《诗经》增强了文章的文学性与可读性,丰富了文章的内涵。 4. ①她知道诺贝尔奖是崇高的荣誉,但并未将其放在心上,从她“这个刚闹完,又出来个诺贝尔奖”的慨叹和获奖后对媒体的态度上可以看出;她把功劳归于研究团队和国家,并未居功自傲,从她“是当年研究团队集体攻关的结果,是中国科学家集体的荣誉”的表述可以看到。 ②学者最值得尊敬的是一生的贡献和精神,而不是名誉或者头衔。(相关链接)像钱钟书一生没有很多的头衔,却是不妨碍他受到世人的尊敬,只要做出过突出的贡献,具有像屠呦呦那样为病患以身试药的精神,我们就应该给予充分的尊敬。 【解析】 试题分析: 1.本题是对文章的综合考查,可通读全文,筛选出相关信息逐一分析得到答案。A项,屠呦呦一度患中毒性肝炎是因为中医研究院初创期条件艰苦,设备奇缺,实验室连基本通风设施都没有,而她经常和各种化学溶液打交道,原因列举不全。B项“具有中西医背景,而且勤奋”是她被任命为研究组组长的部分原因,而不是召入项目的原因;后边的工作不是她个人完成,而是她的研究组。D项中“而采用氯喹治疗的病人却没有效果”错误,原文为“没有这些临床收益”。 考点: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2.这种题型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切入: (1)人物的身份、经历、教养、气质等; (2)人物的外貌、神态、语言、动作、心理等; (3)特定的社会历史背景; (4)作者对人物的感情倾向。人物形象结合文本用形容词概括出来。具有中西医背景,勤奋,能够广泛吸收前人经验,勇于创新。 考点:欣赏作品的形象,赏析作品的内涵,领悟作品的艺术魅力。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3.引用的作用有:1.可使所表达的语言简洁凝练;生动活泼,增添感染力;2.对说理表情达意都很有帮助,为自己的观点和看法提供有力的论据,增强说服力;3.使论据确凿充分,增强说服力;4.具有画龙点睛之效,能够启人心智、升华主题;5.引用,对说理表情达意都很有帮助,为自己的观点和看法提供有力的论据,增强说服力。一般还是从内容、结构和效果上表述。如本题内容上,交代了屠呦呦名字的出处,凸显了屠呦呦和青蒿之间的联系,点明了文章的主旨。结构上,首尾呼应,同时照应了标题,强化了对传主的赞美之情。效果上,引用《诗经》增强了文章的文学性与可读性,丰富了文章的内涵。 考点:分析作品体裁的基本特征和主要表现手法。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4.这是一道探究的题目,答题时有两个方向分别为向内挖掘和向外扩展,向内挖掘解释用文章中的内容答题,向外扩展要结合现实,如没有明确的要求不做向外扩展式答题。向内挖掘又有两种:第一就某一点作深入的探究,另一种方式多个角度列举,适用于文中叙述的较宽泛,但每点都不深入。本题适用第二种方式,答题时对每个段落进行归类,得出关键词语,一定要结合原文事例。 考点: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能力层级为探究F。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1)苏轼在《赤壁赋》中用“                  从侧面写出洞箫声的魅力和吹奏效果。

(2)“比兴”手法是《诗经》中重要的艺术手段,常常用自然事物生动形象地抒情,如《诗经·氓》中“                                 ”这两句用用黄叶落下比喻女子年老色衰

(3)前总理温家宝在一次答记者问时“在我担任总理期间,确实“谣诼”不断,我虽然不为所动,但是心里也不免感到有些痛苦。”“谣诼”一词来自于《离骚》中的“                            。”

(4)《孔雀东南飞》中,描写刘兰芝盛妆打扮的句子是“足下蹑丝履,头上玳瑁光。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后面题目。

浣溪沙

苏轼

软草平莎过雨新,轻沙走马路无尘。何时收拾耦耕身?

日暖桑麻光似泼,风来蒿艾气如薰。使君元是此中人。

1.这首词表达了什么样的感情?请结合诗句作简要分析。

2.词的下阕用了哪些表现手法?请结合诗句作简要分析。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各题。

李迪字复古,其先赵郡人。曾祖避五代乱,徙家濮。迪深厚有器局,尝携其所为文见柳开,开奇之,曰:“公辅才也。”举进士第一,擢知制诰。真宗幸毫,为留守判官,遂知毫州。亡卒群剽城邑,发兵捕之,久不得。迪至,悉罢所发兵,阴听察知贼区处,部勒晓锐士,擒贼,斩以徇。

尝归沐,忽传诏对内东门,出三司使马元方所上岁出入材用数以示迪。时频岁蝗旱,问何以济,迪请发内藏库以佐国用,则赋敛宽,民不劳矣。帝曰:“朕欲用李士衡代元方,俟其至,当出金帛数百万借三司。”迪曰:“天子于财无内外,愿下诏赐三司,以示恩德,何必曰借。”帝悦。

初,上将立章献后,迪屡上疏谏,以章献起于寒微,不可母天下,章献深衔之。天禧中,拜给事中。周怀政之诛,帝怒甚,欲责及太子,群臣莫敢言。迪从容奏曰:“陛下有几子,乃欲为此计。”上大寤,由是独诛怀政。

仁宗即位,章献太后预政,贬寇准雷州,以迪朋党傅会,贬衡州。丁谓使人迫之,谓败,知河南府。来朝京师,时太后垂帘,语迪曰:“卿向不欲吾预国事,殆过矣。今日吾保养天子至此,卿以为何如?”迪对曰:“臣受先帝厚恩,今日见天子明圣,臣不知皇太后盛德,乃至于此。”太后亦喜。

知徐州,迪欲行县因祠岳为上祈年,仁宗语辅臣曰:“祈祷非迪所宜,其毋令往。”元昊攻延州,武事久弛,守将或为他名以避兵,迪愿守边,诏不许,然甚壮其意。

李迪贤相也方仁宗初立章献临朝颇挟其才将有专制之患.迪正色危言能使宦官近习不敢窥觎而仁宗君德日就章献亦全令名古人所谓社稷臣于斯见之。

(选自《宋史·李迪传》,有删改)

1.对下列句子中加横线词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A.开之,曰:“公辅才也。”              奇妙

B.以章献于寒微                        出身

C.上大寤,由是独怀政                  惩罚

D.元昊攻延州,武事久                  延缓

2.下列句子中,都能表现李迪“胆量非凡”的一组是     

深厚有器局

②部勒骁锐士,擒贼,斩以徇

③上将立章献后,迪屡上疏谏

④以迪朋党傅会,贬衡州

⑤迪欲行县因祠岳为上祈年

⑥守将或为他名以避兵,迪愿守边

A.①②⑥   B.②③④

C.②③⑥   D.③⑤⑥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正确的一项是       

A.李迪本来是赵郡人,为了躲避五代的战乱,他与家人搬家来到濮地,并以文为媒,结识了柳开。

B.李迪不同意章献做皇后,因为这件事,他立即遭到了章献的打击报复,所以贬官衡州。

C.周怀政事件使皇帝非常生气,他想惩罚太子。李迪不畏众怒,挺身而出,说服皇帝改变了初衷。

D.仁宗登基,章献成了太后。她曾经与李迪有嫌隙,但两人为了朝廷的利益,最终还是和好了。

4.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时频岁蝗旱,问何以济,迪请发内藏库以佐国用,则赋敛宽,民不劳矣。

(2)语迪曰:“卿向不欲吾预国事,殆过矣。”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各题。

散文不能没有文化担当

当下的文化散文不仅要从文化形态上反省古代知识分子的人格构成,而且要从文化本源上复原千年回响的人文精神,引导新的人格理想重建;要站在古老的城楼高处去体验先人苦难而悲壮的生命状态,去体验一代代先人漫长的无奈与渴望,去作思想者的抒情与言说,去完成对历史的思辨。

在新旧世纪之交的年代,一批作家以散文步入历史领域,把笔触探向遥远的古老时空,探向历史深处,对历史文化进行深层思辨,从而把历史话题引入了变革时代的思想沙龙,为散文艺术的发展开拓了新的空间,提供了新的动力,并且以它理性的光芒照亮了整个散文艺术领域。文化散文在新时期的中国文坛异军突起,是时代因素使然,它已经完成了从自发形成到自觉创造的艺术进程,促成了一个颇具新意的散文时代。

我不大主张将散文分为山水散文、亲情散文、智性散文等等。至于文化散文普遍被称为学者散文或学术散文,也不一定很准确,无论怎样“定位”,它根本上还是文学品质,最主要的价值要素也不在其学术深度,而在思辨的深度,在于它对历史的准确把握和真切审视,在于它对现实的思考。对文化散文的作者来说,“先器识而后辞章”应该是座右铭。

回顾文化散文的成败得失,要想它今后仍然保持一定的繁荣,最为重要的一点,还是必须坚持文化散文的价值理念和艺术指向,立足现实,关注时代,反映现实诉求,以更加独到的历史书写,展示其鲜明的文学个性,唤起文化觉醒,表现出散文应有的文化担当。历史学界的考古,主要目的在于实物发掘,文化散文的“考古”,则注重的是在更深的精神层面上的文化发掘。这种发掘,需要深厚凝重的理性思考,也需要艺术想象的诗性激情,更需要作者具备坚定的精神信仰和价值立场。

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给我们留下了许多不可再造的文化财富和精神遗产,但这种悠久历史也可能成为一种无法摆脱的精神沟谷和文化包袱。稍加回望就能够发现,中华民族过去五千年的脚步基本上是在一个迂回的轨道上走过来的,多少代先人以数不清的生命为代价,为后世创造了有趣味或没有趣味的往事,演绎了有文字或没有文字的历史,尽管他们无法超越各自生活的遥远时空。因而,当我们返回到这片土地上演绎历史的一个个故事现场,往往感到看得很清晰却又无法靠近,有几分神奇,也有几分美妙,但更多的往往是迷茫、遗憾和痛苦,全然没有古装戏里帝王将相或才子佳人故事的那种大结局的鼓锣欢喜,也全然没有某些高人心态中的疯狂剥夺者和辛勤劳动者谁都可敬可爱的那种“博大胸怀”。这就是说,我们的文化散文最需要的也正是一种冷峻、理性和批判意识。

历史是既往的生活,是凝固了的社会、事件、生命和声音,具有高度的固定性,不可更易,更不可逆转。即便是对某个历史事件或历史人物有一千种不同的记述,无论它出自于恶意还是善意,我们也要努力剥去层层或褒或贬的涂抹。文化散文的介入,就是力求以文学方式对历史作出正确的解读,就是要立足人性的视角,坚定地面向社会人生,以冷隽的眼光和理性思维去反思几千年的历史辉煌和历史苦难,去发掘我们伟大民族的前人用艰辛的步履在这块土地上留下的精神信息,去展示文化的力量和生命的力量。

文化散文的现实担当,同时要体现出对民族历史文化的高度认同,体现出这块深厚的文化土壤赋予我们的文化情怀,体现出对优秀文化精神的捍卫与继承,通过探寻历史前贤的生命历程,去追寻人生应有的壮美与崇高;通过展示文化先哲所创造的精神遗产,去感悟古老文化的辉煌与博大,去领略古代文明透射的精神强光,从而使我们保持一种文化敬畏,更加敬奉真理,更加敬奉正义,更加敬奉创造与崇高。

还有,文化散文的文学使命,不但要求我们在书写时坚定地拒绝油滑、世故和肉麻,而且要远离矫揉造作和装腔作势,在“故纸堆”旁高扬现代意识和精神的理性,努力保持与社会和时代共进,以实现散文的文化担当。

1.下列各项表述,不属于对“文化散文”内涵的理解的一项是(   )

A.文化散文最主要的价值要素在于它的思辩深度,即它对历史的准确把握和真切审视,对现实的思考。

B.文化散文既要立足现实,关注时代,反映时代诉求;也要唤起文化觉醒,注重深层次的精神层面的文化挖掘,

C.文化散文在新时期的中国已经完成了从自发形成到自觉创造的艺术进程,它的异军突起,是时代因素使然。

D.文化散文要立足人性的视角,坚定地面向社会人生,冷静地反思历史,发掘民族精神,展示文化力量和生命力量。

2.下列各项表述,不属于对文化散文的“文学使命”的一项是(    )

A.文化散文写作要坚定地拒绝油滑、世故和肉麻。

B.文化散文写作要远离矫揉造作和装腔作势。

C.文化散文要高扬现代意识和精神的理性,与社会和时代共进。

D.文化散文要展示其鲜明的文学个性,精心锤炼辞章之美。

3.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内容的一项是(  )

A.文化散文要从文化形态上反省古代知识分子的人格构成,从文化本源上复原人文精神,引导新的人格理想的重建。

B.新旧世纪之交,一批散文家以散文步入历史领域,把历史话题引入变革时代的思想沙龙,开拓了散文艺术的发展新空间。

C.文化散文最需要的是一种冷峻、理性和批判意识,要以以文学方式对历史作出正确的解读。

D.文化散文的现实担当就是立足现实,关注时代,反映现实诉求,坚定地面向当下的社会人生和现实苦难。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在伊甸园,一棵大树对一朵玫瑰花说:“你虽然很漂亮却没什么用。要想活得有意义,光有美丽的外表是不行的。”

于是这朵玫瑰花找到上帝说:“请把我变得有用一些吧。”上帝同意了。

于是,世界上有了第一棵卷心菜。

读了上述文字,你有何感想?请根据阅读材料所体会到的意思或道理,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与阅读积累写一篇文章。你可以发表见解,也可以讲述故事,抒发情感。

要求:

角度自选,立意自定,题目自拟;

诗歌除外,文体不限;

不少于800字;

不得抄袭。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