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列两则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1】日前,上海六所高校自主招生测试,语文在其...

阅读下列两则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1】日前,上海六所高校自主招生测试,语文在其中4所高校中成了不考科目。对此,校方给出的解释是:“不是因为语文不重要,而是为了减轻考生负担”“自主招生考试并非高考,功能侧重于选拔专业人才”。

【材料2】很多年前,复旦大学老校长、我国著名数学家苏步青就曾表示,如果哪一天复旦大学要是能够自主招生的话,我第一天先考语文,如果语文不及格,就不用再参加其它的考试了。

1)请用一句话概括以上材料的内容。

2)对上述材料中所反映出的问题,你有什么看法?请简要阐述。

 

(1)在自主招生中是否考语文,不同时期有不同的认识和做法。 (2)示例一:支持在自主招生中要考语文,因为作为人文学科的基础,语文并不仅仅只是简单地教授学生学习母语、使用母语,它还传承了民族文化、民族精神,承载了民族的价值认同和本民族特有的思维方式,更重要的是,它在催生科学想象力,激发科学创造力上都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示例二:支持在自主招生中不考语文,因为这样可以不仅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而且还可以提高考试成绩的区分度,更好实现选拔考试的甄别功能,况且,自主招生要选拔的是某一领域的“专业人才”,考试中自然更加看重与这一“专业”发展关系密切的相关学科的测试,而语文素养的高低与之关系不大。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考生对于文段的的压缩、概括。"压缩语段、筛选要点"是指考生按照命题者所给出的语言文字或图表数据等材料,在理解的基础上,对材料中相关的信息进行筛选、提取,最后概括归纳为符合命题要求的语言表达的高考题型。压缩语段综合考查理解、分析、筛选、概括、语言表达等能力,有较好的区分度,是近年高考出现频率相对较高的题型之一。这类试题一般与社会生活结合得比较紧密,反映了学以致用的原则;另一方面,现代社会的信息量大,对信息准确、全面地提取与概括更显重要。题中考证紧抓关键词“自主招生中是否考语文”概括出答案。对于“对上述材料中所反映出的问题,你有什么看法?请简要阐述。”言之成理即可。 考点:扩展语句,压缩语段。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

有人说中国这次阅兵是在“秀肌肉”,言下之意是说               ,威胁别国,这是一种倒是为非、昧于事实的奇谈。判断一个国家展示军力是否“秀肌肉”,不是看其所展示的武器的多少与优劣,而要看其        :有的国家的确是通过军演等形式恐吓其所认为的对手,这是由其霸权主义发展战略和强权扩张政策决定的;而中国是通过阅兵展示自卫和维护正义与和平的力量,以鼓舞人民、威慑可能的入侵者,这是由中国所一直宣称的和平发展战略和防御性国防政策决定的。中国言出行随,         

 

查看答案

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最恰当的一句是(   

你是否羡慕过东坡的人生?是啊,他乐游赤壁,醉饮山林,写下光照千秋的激昂文字。然而,你是否看到他内心的累累伤痕?作为一个人,他肩负着出将入相,封妻荫子的期许,却接连惨遭贬谪。他的不平,他的郁闷,他的痛苦,他的无奈,你看到了吗?是啊,       ,于是羡慕他的生命,于是恨自己生命的苍白乏味。你何时才懂得去欣赏自己,去嗅一下窗棂旁栀子花的芬芳?

A你把人们对苏轼的敬重与赞扬忽略了,却只看到了他生命中的伤痛

B你只看到了世人对苏轼的敬重与赞扬,却忽略了他生命中的伤痛

C你把苏轼生命中的伤痛忽略了,看到了世人对他的敬重与赞扬

D你不仅看到了苏轼生命中的伤痛,也看到了人们对苏轼的敬重与赞扬

 

查看答案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CIP的科学家杨克鲁泽表示,他们希望通过这项实验找出适合在贫瘠环境中生长的土豆品种,从而帮助解决全球范围的饥饿和营养不良。

B与《太阳的后裔》争夺屏幕的,还有英国驻华大使馆推出了“做你自己”秒拍视频,一个外国姑娘对着镜头表示,中国人应该把“剩女”这样的词,扔进历史垃圾堆了。

C亚马逊中国联合新华网发起的“全民阅读”调查显示,大部分受访者保持阅读习惯,近半数受访者在过去一年内读书量超过10本以上,平均每个月1本。

D王振鹏的《江山胜览图》描绘了仲春季节江南的山水风光和人们的日常生活,不仅是研究元代绘画的重要图像,而且是研究元代社会的“百科全图”。

 

查看答案

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成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①为了顺利完成博士论文答辩,小李一个月来          ,争分夺秒,查阅了大量的文献资料,最终,他的答辩赢得了教授们的一致好评。

②唐太宗李世民尽心国事,          ,励精图治,重视吸收隋朝灭亡的教训,减轻赋税,发展生产,于是有了被史家称道的“贞观之治”。

③习总书记说:“我们一定要始终与人民心心相印,与人民同甘共苦,与人民团结奋斗,           ,勤勉工作,努力向历史、向人民交一份合格的答卷。”

A夙兴夜寐       宵衣旰食        夙夜在公

B宵衣旰食       夙夜在公        夙兴夜寐

C夙夜在公       夙兴夜寐        宵衣旰食

D宵衣旰食       夙兴夜寐        夙夜在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题。

学者兼艺术家的饶宗颐

李然

①饶宗颐字固庵,号选堂,从小便有“神童”之称的他,自学成才。他出身于富裕之家,父亲虽然经营钱庄,但一直执着于对学问的追求,这也影响了饶宗颐后来走上学问的道路。

②父亲壮年离世,饶宗颐继承其志,不足20岁时已完成父亲的遗志,续编《潮州艺文志》,这成为他踏入学术界的第一步。

③饶宗颐学术研究的范围之广,成果之多,在同时代学者中很少有人能与之相比。以时间来讲,饶宗颐治学所涉及的时代,从上古史前到明清,几乎没有一个时代是交白卷的。从地域上说,除我国本土外,还涉及印度、西亚、东南亚等。从语言工具上说,饶宗颐懂梵文、法文、德文、英文、希伯莱文等。

④饶宗颐既注重中国历史文化和典籍在海外流传的各种形态的研究,又对其在中国历史文化的源头不懈求索。在1956年发表的《敦煌本老子想尔注校笺》中,他将伦敦所藏的这部早期天师道思想秘籍公之于世,并做出笺注,从而引发了当年欧洲学界对中国古代道教研究的热潮。饶宗颐是第一个把古印度河谷的图形文字与汉语系材料进行比较的学者,他发现古印度这种不明语系的图形文字竟然与中国古代的陶文、甲骨文有着许多相似的迹象,为揭示该古老文化演进秘密和中印文化交流历史开辟了新途径。他又比较屈原《天问》与印度、伊斯兰古文献,发现“发问”文学在不同文化中都有存在,进而提出文字人类学和文学人类学的新课题,主张把史学研究的视野扩展到整个人类所创造的文化上来。因为他了解本民族文化,也了解其他民族的文化,因而他既不盲目自大,也不妄自菲薄。

⑤提起饶宗颐,必须要提到他的艺术,因为在近代学者中,像他这样以学者兼而为艺术家的突出人物极罕见。“我对已经在艺术上取得的成绩并不满足,因为我还有潜力可挖,希望接下来能腾出更多时间发挥我的艺术潜能。”

⑥饶宗颐教授的书画艺术秉承了中国明清以来文人书画的优秀传统,充满“士夫气”,是当今社会难得的“学者型”书画艺术家,他的山水画写生和人物白描,独具一格。他的国画题材广涉山水、人物、花鸟,有传统流派的摹仿,有世界各国的风光写生,更有自成风格的创作。书法方面,植根于古文字,而行草书则融入明末各家豪纵韵趣,隶书兼金农、邓完白之长,自成一格,草隶篆皆得心应手,从大幅中堂、屏条、对联到方寸空间小品,风格多样,沁人心脾的书卷气息洋溢于每件作品之中,是名副其实的文人书画。

⑦对于饶宗颐来说,年龄从来都不是绊脚石,90多岁高龄的他对书画艺术探索的脚步从没有停止过。2006年,91岁的饶宗颐在《敦煌研究》第100期发表《中国西北宗山水画说》,独到地提出了中国山水画“西北宗”论。他以比较的视野,从古代中国、印度地理知识的交汇融合出发,通过探讨古代的“地中”观念,确定了“西北宗”论的艺术地理区域,即陇坻今陕甘宁交界地区以西的大西北地区。饶宗颐通过旷远、窎远、荒远 “新三远”的艺术气魄,指出传统“三远”的平远、高远、深远已不足以描摹西北峰峦、丘壑的壮美。他还在继承传统绘画技法的基础上,提出了新皴法,“叠经试写,以为可用乱柴、杂斧劈及长披麻皴,定其轮廓山势,然后施以泼墨运色,以定阴阳。用笔宜焦干重拙,‘皴法纯以气行’”。饶宗颐不仅在理论上系统地阐述了中国山水画“西北宗”论,更是身体力行地参与到了中国山水画“西北宗”论的艺术实践中,创作了以《西岳》等为代表的一系列传世佳作。

⑧除了书画,饶宗颐在音乐上也有一定的造诣。音乐文学以及中国音乐史的研究,是饶宗颐的重要学问领域,建树甚多。然而,他不仅是一个音乐史方面的学者,还是一个资深的古琴家。也许是早年研究词曲音乐的关系,饶宗颐对于古琴艺术渐渐入迷,20世纪50年代在岭南古琴名家容心言先生那里学习指法,终有所成就。他还对琴谱、琴史产生研究兴趣,最重要的研究成果就是《宋季金元琴史考述》,此文可谓中国近现代第一部系统论述古琴艺术发展的断代史,发表后为海内外学者和古琴家所传诵。

(选自《光明日报》,有删改)

相关链接

①饶教授是学富五车,著作等身的学者。他知识渊博,在文学、语言学、古文字学、敦煌学、宗教学及华侨史料等方面都取得了卓越的成就。饶教授为国际汉学界及弘扬中华文化,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摘自《百度百科》)

②在他的世界里,东方与西方之间没有鸿沟,古代与现代之间没有裂罅。饶宗颐的学问、艺术与文化人格与香港本身有极为重要的相似性,是特殊的地缘所造就的学术文化史现象。这一范式所树立的标格,将对未来的中国学术具有重要意义。

(摘自《饶宗颐的学术地位及影响》)

1.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A饶宗颐出身富裕之家,自小声名远播,有“神童”之称,在学问上自学成才,可见一个人的出身和才学资质是成功的两大要素。

B91岁的饶宗颐在《敦煌研究》发表观点独到的文章,提出了中国山水画“西北宗”论,阐述了旷远、窎远、荒远 的“新三远”的主张。

C饶宗颐搞研究,对中国历史文化和典籍在海外流传的各种形态和国内历史文化的源头探寻并重,体现了他的比较研究的学术思路。

D饶宗颐充满“士夫气”, 是当今难得的“学者型”的书画艺术家,他秉承了中国明清以来文人书画的优秀传统,作品充满书卷气。

E文章从时间、地域和语言工具三个维度,分析并展示了饶宗颐学术研究的范围之广,成果之多,以至于同时代的学者无与之比肩者。

2.简要分析文章第五段的作用。

3.饶宗颐在书画方面有哪些建树?请简要概述。

4.请结合全文,谈谈饶宗颐取得卓越成就的原因。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