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题 病 人 每天下午,她都要准时来到医院大门口左侧台阶上,铺...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每天下午,她都要准时来到医院大门口左侧台阶上,铺下一张报纸,静静地坐在那儿看书。那是一本很厚的书。她的面前是一个花坛,红色的郁金香正在灿烂地开放。在她若有所思的时候,能看到她的那双大眼睛,平静而清澈。虽然病号服并不合身,但并不能掩盖住她的典雅的气质。

    她很友善,每当有人找她问事的时候,她表现得非常耐心。我想,她可能是位教师或幼儿园阿姨。

    起风了,她轻轻地合上书,又整整齐齐把那张报纸叠好,转身走进了大楼。

    楼里的人渐渐多了起来,有上班的也有下班的,正好又是探视的日子,电梯刚停下,人们争着拥了进去,电梯马上有了反应,发出“受不了”的报警声,最后上来的人没有下去的意思,她就从中间挤了出来,等下一趟。

    下一趟的人照样很多,不过还好,电梯没有报警,人们纷纷选择自己要去的楼层数。有个农民模样的大伯触动数字7的时候,那数字就是不亮。他有些着急,还有些紧张。一遍一遍地摁。但没有人告诉他为什么。她发现后,急忙说:“大伯,这部电梯双层停。”大伯仍然没有明白什么是“双层停”。说话间已经到了8层。大伯不知道该怎么办,不肯下。她非常客气地对电梯内的人说:“请等一下,我把他送到楼梯口。”她让大伯从8层走到7层。其实楼梯离电梯也就四五步远,她很快就回来了,电梯内的不少人只是表情严肃,并没有说什么。当然,肯定有人心里想:这人真多事。

    电梯慢慢上行,一位手捧花蓝的小伙子自言自语:口腔科病房是不是在12层呢?她主动接过来说,是的,往左拐。

    电梯到了14层,一位急忙下电梯的姑娘不小心丢下了插在塑料袋里的一枝玫瑰。塑料袋里有几盒营养品,但只有这一枝玫瑰。这时电梯门将要关上,她迅速触动开门钮并捡起那枝玫瑰,还没有说完“请来源学科网Z-X-X-K等我一下”就跨出了电梯。她一定想把这枝玫瑰还给那位姑娘。对于要看望的人,那肯定是一枝温馨的玫瑰,可以疗伤的玫瑰。

     但她没有想到,她的后脚刚刚迈出电梯,电梯内一位戴眼镜的女士“啪”的一下就把电梯给关上了,并且触动了上行按钮。“神经病!”女士似乎憋了一肚子的火气没有发泄干净,继续说,“真的,这个人我知道,在这里住了一个多月了,精神病人。”

    “噢,我觉得她的行为不太正常。”另一个人接着说。

    电梯内剩下的十余人恍然大悟。

1.在第(1)段中,“她的面前是一个花坛,红色的郁金香正在灿烂地开放”这一句描写在文中有什么作用?

2.小说为了塑造“她”这个鲜明形象,凸现主旨,重点描写了电梯中的几个场景,请加以概括。

3.结尾处“电梯内剩下的十余人恍然大悟”在表达上有什么作用?

4.小说以“病人”为题,有什么深刻含义?谈谈你的看法。

 

1.通过环境描写衬托出主人公的性格与精神。衬托出她对生命的热爱、心灵的美好和典雅的气质 。 2.四个场景:在电梯发出超载警报时,“她”从人群中主动挤出来,等下一趟;“她”帮农民模样的大伯上楼,可是电梯内不少人只是表情严肃,并不回应“她”的请求;热心告诉小伙子口腔科病房的地点;“她”帮一位姑娘捡起一枝玫瑰,被人关在电梯外,被某些人称为精神病人。 3.用对比手法表现了世俗的评价,把作为病人的“她”与作为健康人的“大家”放在鲜明的对照中,暗示并深化了主题。 4.通过鲜明的对比,表明思想、道德上的欠缺比生理上的疾病更可怕、更危险,因而更需要治疗。结合文本分析 【解析】 试题分析: 1.此句是景物描写,环境描写的作用主要有以下几点:渲染营造某种氛围或气氛;展开、推动故事情节发展;交代人物身份,暗示人物命运,表现人物性格;衬托人物心情等。小说中的环境描写一般都跟小说塑造的人物,营造的环境有关,而本篇“她的面前是一个花坛,红色的郁金香正在灿烂地开放”环境清静、美丽,为人物的出场营造一个诗意的氛围,衬托出主人公的性格与精神,衬托出她对生命的热爱、心灵的美好和典雅的气质。 考点:分析作品主要表现手法。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2.根据题干要求锁定答案范围,即文章的四、五、六、七、八自然段。基本上是一段一件事,如四段写电梯超载,她“挤”出来,等待下一趟;五、六段写她热情帮助一位没有坐过电梯的老农;七段写她主动帮助遇到难题的小伙子;八段写一位姑娘失落了唯一的一枝玫瑰,她毫不犹豫地追出了电梯。 考点:分析作品结构。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3.写其它人是为了与“她”形成对比,“对比”的作用即是为了突出,本文是为了突出“她”的善良、热情,突出她有一颗美好的心灵。同时也表达了对人们自私、冷漠的谴责。 考点:分析作品主要表现手法。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4.文章的标题为“病人”,但文中的“她”不是“病人”,冷漠、麻木,无视别人的困难,对别人的善行说三道四的人才是真正的“病人”。因此,标题“病人”既暗示了文章的中心,又具有强烈的讽刺效果,表达了对冷漠、麻木,无视别人的困难的人的谴责。文章题目的作用要结合全文内容作答。题目一般概括主要内容,点明文中的主要人物、事物或事件,暗示文章的主旨,运用修辞(手法)的形式新颖的标题还能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等。小说的题目,一般会语带双关,具有深层含义和作用。 考点:赏析作品的内涵,领悟作品的艺术魅力。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名句名篇默写

(1)羌管弄晴,菱歌泛夜,          

(2)执手相看泪眼,          

(3)人生如梦,          

(4)           ,归去,也也无风雨也无晴。

(5)           ,尽西风,季鹰归未?

(6)           ,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7)           ,杨柳岸,晓风残月。 

(8)《醉花阴》中化用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中“每逢佳节倍思亲”的诗句是           ;化用陶渊明“采菊东篱下” 的诗句是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完成后面各题。

画堂春 秦观

落红铺径水平池,弄晴小雨霏霏。杏园憔悴杜鹃啼,无奈春归。

柳外画楼独上,凭栏手捻花枝,放花无语对斜晖,此恨谁知?

1.上阙的景物描写是如何表现无奈之情的?请作简要分析。  

2.“凭栏手捻花枝”“ 放花无语对斜晖”两句主要使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表现了词中人物怎样的感情变化?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后面各题。

赵奢者,赵之田部吏也。

秦伐韩,军于阏与。王召廉颇而问曰:“可救不?”对曰:“道远险狭,难救。”又召乐乘而问焉,乐乘对如廉颇言。又召问赵奢,奢对曰:“其道远险狭,譬之犹两鼠斗于穴中,将勇者胜。”王乃令赵奢将,救之。

兵去邯郸三十里,而令军中曰:“有以军事谏者死。”秦军军武安西,秦军鼓噪勒兵,武安屋瓦尽振。军中候有一人言急救武安,赵奢立斩之。坚壁,留二十八日不行,复益增垒。秦间来入赵奢善食而遣之间以报秦将秦将大喜曰夫去国三十里而军不行乃增垒阏与非赵地也

赵奢既已遣秦间,乃卷甲而趋之,二一夜至,令善射者去阏与五十里而军。军垒成,秦人闻之,悉甲而至。军士许历以军事谏,赵奢曰:“内之。”许历曰:“秦人不意赵师至此,其来气盛,将军必集其阵以待之,不然,必败。”赵奢曰:“请受令。”许历曰:“请就质之诛。赵奢曰:“胥后令邯郸。”许历复请谏,曰:“先据北山上者胜。后至者败。”赵奢许诺,即发万人趋之。秦兵后至,争山不得上,赵奢纵兵击之,大破秦军。秦军解而走,遂解阏与之围而归。

赵惠文王赐奢号为马服君,以许历为国尉。赵奢于是与廉颇、蔺相如同位。

(《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注】

候:哨兵,侦察兵。

胥:等待。

(yù):古邑名,在今山西和顺西北

1.对下列句子中加横线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秦军鼓噪                  勒:统率,率领、

B.秦伐韩,于阏与              军:军队

C.赵奢曰:“之”              内:通“纳”

D.秦人不赵师至此              意:料想到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横线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又召乐乘而问                      积土成山,风雨兴

B.遂解阏与之围                    卒庭见相如,毕礼归之

C.有军事谏者死                      不赂者赂者丧

D.将军必厚集其阵以待                二策,宁许以负秦曲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赵奢军纪严明军中有一个侦察兵建议火速援救武安,违反了赵奢发布的军令,结果被赵奢处死。

B.赵奢率领军队离开国都三十里就不前进,只忙于增筑堡垒,军中有人议论阏与将会被秦国吞并。

C.赵奢深知“兵贵神速”,在迷惑秦军获得成功后,就立即下令全军卸去甲衣,快步前进,两天一夜便赶到了前线

D.由于取得了阏与一战的胜利,赵奢深受赵王信任,从此,与廉颇、蔺相如的地位相等。

4.用“/”给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断句。

秦间来入赵奢善食而遣之间以报秦将秦将大喜曰夫去国三十里而军不行乃增垒阏与非赵地也

5.把文中画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1)其道远险狭,譬之犹两鼠斗于穴中,将勇者胜。

(2)坚壁,留二十八日不行,复益增垒。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后面各成题。

中国饮食文化蕴含生存之道

英国剑桥大学汉学教授胡司德在他本周出版的新书中指出,中国的饮食文化蕴含生存之道。他向记者披露了这份“隐藏的食谱”。

经过研究中国古代史的文字记载,他探讨了中国丰富的烹饪文化对古代和当代社会、政治与文化的重要性。据胡司德研究显示,许多为中国历代君主出谋划策的大臣、谋士和谏言者都是厨师或屠夫出身。他说:“厨师、屠夫和侍应这类职业将一些塑造领导力所需的才能具体化了。比如,为了不让任何一种味道太重而盖过另一种,所有烹饪调料都应该同比放入,这恰恰体现了我们常常所说的和谐、公正和平等。此外,切肉时等量下刀和送菜时恰当分配也表达了秩序和规范的观念。”

商朝的开国大臣伊尹是有史书记载以来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位贤佐。他本是一位烹饪技术高超的御厨,但有一段时间,给商汤王做的饭总是太淡或太咸。问及此事,他在解释时借机阐述了自己的治国主张:“做菜既不能太咸,也不能太淡,要调好作料才行。治国如同做菜,既不能操之过急,也不能松弛懈怠,只有恰到好处,才能把事情办好。”自此他得到了提拔重用。胡教授以伊尹为例,讲述了他是如何从一代名厨成为一朝贤相,并以自己的厨艺启发商汤王执政的。

与许多西方人不同,胡教授对中国饭局酒桌上的“哲学”十分了解,他说,“许多正式的晚餐或宴会,它的重点并不是吃饭或消费本身,而是以互动交流、了解对方、交换意见或介绍彼此为主”。“在中国,餐桌上座位的安排要体现宾客的身份地位;夹菜的时候也要按尊卑分先后顺序;无论是敬酒还是回敬,都要遵循来宾的贵贱等级;此外,贵宾与普通客人使用的餐具器皿也会有所不同”。胡教授介绍说,中国古代的宴会同样也是个社交场所,人们在用餐之余互相交换诗作、文章和乐谱。中国的饭局让这位英国教授不由地联想到剑桥大学的正式高桌晚宴,他认为这和中国的宴会很相像:“在当代社会里,如果你想与人沟通交流,最好的方式通常都是邀请他们吃饭。在餐桌上,‘礼’非常重要。如何在宴会中表现得体代表一个人的修养。带学生们参加这类正式晚宴,本身也是一种教育方式。”

“吃不言、睡不语”是中国家喻户晓的一句古训,而儒家学派创始人孔子“食不厌精”、粗茶淡饭的饮食哲学给教授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说,“我自己也喜爱粗茶淡饭,因为粗茶淡饭本身就体现了中国圣贤的理念,不暴饮暴食也体现了节制有度的概念”。“此外,中国的大思想家孔子是根据政治环境而调整自己饮食结构的典型例子。他在重要的官方场合,十分懂得把握饮酒分寸。虽然在宫廷中常常需要出席各类酒宴,但孔子从未让自己喝醉过”。

教授还相信,从食物中摄取的营养会影响一个人的道德品性。他表示,“有很多医学史书记载,未出生的胎儿会受到母亲饮食习惯的影响。这就是中国人现在也在提倡的‘胎教’”。

1.下列有关“中国饮食文化蕴含生存之道”观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英国剑桥大学汉学教授胡司德在他的新书中指出中国的饮食文化中蕴含着生存之道,并将这种生存之道生动地比喻为 “隐藏的食谱”。

B.中国丰富的烹饪文化对古代和当代社会、政治与文化十分重要。许多为中国历代君主出谋划策的大臣、谋士和谏言者都是厨师或屠夫出身。

C.宴会上的重点并不是吃饭或消费本身,而是以互动交流、了解对方、交换意见或介绍彼此为主,体现了一种酒桌上的“哲学”。

D.“有很多医学史书记载,未出生的胎儿会受到母亲饮食习惯的影响”。胡教授相信这种影响包括对道德品性的影响。

2.下列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所有烹饪调料都应该同比放入、切肉时等量下刀和送菜时恰当分配等做法能具体体现和谐、公正、平等、秩序和规范的观念。

B.商朝的开国大臣伊尹本是一位烹饪技术高超的御厨,他借做菜的道理阐述了自己的治国主张,自此他得到了提拔重用,成为一朝贤相。

C.在餐桌上,“礼”非常重要,如何在宴会中表现得体代表一个人的修养。胡司德认为在这些方面剑桥大学的正式高桌晚宴和中国的宴会很相像,

D.孔子“吃不言、睡不语”、“食不厌精”、粗茶淡饭、不暴饮暴食的饮食习惯都能够体现中国的饮食哲学,胡教授也喜欢这样做。

3.下列理解和分析,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有一段时间大臣伊尹总是有意把商汤王的饭做得太淡或太咸,目的是引起商汤的疑问,借此机会启发商汤王执政。

B.在中国,餐桌上座位的安排、夹菜的先后顺序、敬酒和回敬的规则、使用的餐具器皿,都与来宾的贵贱有关,胡教授对此不以为然,认为这都体现了严格等级观念。

C.中国古代的宴会上人们在用餐之余互相交换诗作、文章和乐谱,体现了中国饭局的社会交往功能。

D.孔子能根据政治环境而调整自己饮食结构,在重要的官方场合十分懂得把握饮酒分寸,在宫廷酒宴中从未让自己喝醉过,是圣贤理念的体现。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5月某晚自习,安徽某中学一女生把画着一只乌龟并写有我是乌龟,我怕谁的纸条贴在老师梁某身上。梁老师获知后深感受辱,并在该女生不愿写清事由、不愿撕掉纸条的情况下,打了该女生一巴掌。当晚,该女生报案,公安部门介入调查。

6月4日,当地教育局给予梁老师开除处分。此事一出在当地反响强烈,不少教师认为 处罚过重。6月8日教育局将对梁老师的处分决定从开除更改为降级”。

对于以上事情,你怎么看?请表明你的态度,阐述你的看法。要求综合材料内容及含意,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