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古代诗歌阅读 悲陈陶① 杜甫 孟冬十郡良家子,血作陈陶泽中水。 野旷天清无战声,...

古代诗歌阅读

悲陈陶①

杜甫

孟冬十郡良家子,血作陈陶泽中水。

野旷天清无战声,四万义军同日死。

群胡归来血洗箭,仍唱胡歌饮都市②。

都人回面向北啼,日夜更望官军至。

注:①陈陶:地名,在长安西北。公元756年唐军跟安史叛军在此交战,几乎全军覆没。②都市:指唐都城长安。

1.本诗以一“悲”字贯穿全篇,请对此作具体说明。

2.请结合这首诗谈谈杜甫是如何体现“以史入诗”的。

 

1.①首联:对战事惨败的悲痛;②颔联:对阵亡义军的悲悼;③颈联:对群胡骄横的悲愤;④尾联:对官军到来的悲切呼唤。 2.这首诗叙写了战争的时间、地点和结果,以及阵亡将士的籍贯、身份,描写了得胜者的骄狂、百姓的悲伤和期盼,具体真实地再现了陈陶之战的历史。 【解析】 1. 试题分析:题干问的是“本诗以一‘悲’字贯穿全篇,请对此作具体说明”这是考查诗歌情感。《悲陈陶》一诗,即写对陈陶战事之深悲。题为“悲陈陶”,“悲”即诗之“题义”。对此,作者于诗篇中表现得确是十分充分而有力。血染河水,点明了战争的惨败结局。“血”是“良家子”的血,“十郡良家子”的鲜血已与陈陶河水长流天地,悲痛之情已溢于篇外。开篇便以“悲”警人,庄肃而沉重。次二句紧承前二句,写战场,写具体的惨败结果,进一步写“悲”。战事已息,原野空旷寂冷,战场肃穆无声,大战过后,天地同悲!初冬的天气令人感到格外的肃杀凄冷,难抑的悲痛与无言的哀悼深浸诗句之中。“四万义军同日死”,乃现实主义的夸张,极写惨不忍睹的战争结局,十分惊警有力。前四句可谓悲而复悲。五、六两句变换角度,仍是写“悲”。得胜归来的叛军,箭头上沾满鲜血,那是“四万”“良家子”的鲜血,这景象令人触目惊心! “仍唱胡歌饮都市”,毕现叛军的猖獗骄横与野蛮兽心。“群胡”的血洗之箭与浪酗狂歌,更令人无法接受义军惨败的现实。“仍”字下得力重千钧,饱含着撕心裂肺的悲愤之情。结尾两句又换角度,还是写“悲”。长安城中的民众不堪战争惨败带来的心灵重创,不堪横行跋扈的叛军铁蹄的残暴践踏,回面北向,向陈陶战场,向肃宗所在的灵武方向悲啼。他们深深地悲悼亡灵,更深切地渴望官军早日复归,收复长安,救民于水火。这是怎样的一种浸透悲伤的渴望! “都人”之“啼”与“群胡”之“唱”,对比强烈;“更望”遣词有力,表情深切。结尾两句,已不是作者的一己之悲,而是民心的普遍性反映了。诗篇至此收束,“悲”情已无以复加了。 【考点定位】评价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思路点拨】诗眼【解题方略】步骤一:指出该字(词)的基本含义;步骤二:结合诗句进行梳理,列举全诗围绕该字(词)写了哪些内容;步骤三:考虑该字(词)对主旨的表达以及在诗的结构上所起的作用。解答此题,需要学生抓住“悲”这个情感核心,逐联进行分析归纳概括。要抓住诗歌中的意象来揣测作者的感情,另外要通过注释了解写作背景,达到对作者思想感情的全面理解。首联写对惨败的悲痛,颔联悼念阵亡将士,颈联抒发悲愤之情,尾联抒发对官军的盼望。 2. 试题分析:题干问的是“请结合这首诗谈谈杜甫是如何体现‘以史入诗’的”这是考查诗歌的艺术手法。所谓“诗史”是就杜甫的创作题材来说的,指的是唐代当时发生的大事件几乎都会在杜甫诗的内容找到反映。还就是针对杜甫创作的现实主义特点来强调的。杜甫这首诗中首二句说明战争的时间( 孟冬,即初冬)、地点 ( 陈陶泽)、参战人员 ( 良家子),是杜诗特有的诗史笔法,涉及了陈陶之战的时间、地点、战况、影响等。 【考点定位】鉴赏文学作品的表达技巧。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技巧点拨】【解题方略】步骤一:用一两个词或一两句话,准确点明语言特色(豪迈雄奇、沉郁顿挫、悲壮慷慨、朴素自然、婉约细腻、含蓄委婉、清新明丽、幽默讽刺等);步骤二:结合诗中有关语句具体分析这种特色;步骤三:阐述诗中用语言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如本诗,杜甫不是客观主义地描写四万唐军如何溃散,乃至横尸郊野,而是第一句就用了郑重的笔墨大书这一场悲剧事件的时间、牺牲者的籍贯和身份。这就显得庄严,使“十郡良家子”给人一种重于泰山的感觉。因而,第二句“血作陈陶泽中水”,便叫人痛心,乃至目不忍睹。这一开头,把唐军的死,写得很沉重,显示了他惯有的现实主义风格。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题。

郭璞,字景纯,河东闻喜人也。父瑗尚书都令史时尚书杜预有所增损瑗多驳正之以公方著称终于建平太守。璞好经术,博学有高才,而讷于言论,词赋为中兴之冠。好古文奇字,妙于阴阳算历。有郭公者,客居河东,精于卜筮,璞从之受业。公以《青囊中书>九卷与之,由是遂洞五行、天文、卜筮之术,攘灾转祸,通致无方,虽京房、管辂不能过也。

惠怀之际,河东先扰。璞筮之,投策而叹曰:“嗟乎!黔黎将湮于异类,桑梓其翦为龙荒乎!”于是潜结姻昵及交游数十家,欲避地东南。抵将军赵固,会固所乘良马死,固惜之,不接宾客。璞至,门吏不为通。璞日:“吾能活马。”吏惊入白固。固趋出,曰:“君能活吾马乎?”璞曰:“得健夫二三十人,皆持长竿,东行三十里,有丘林社庙者,便以竿打拍,当得一物,宜急持归。得此,马活矣。”固如其言,果得一物似猴,持归。此物见死马,便嘘吸其鼻。顷之马起,奋迅嘶鸣,食如常,不复见向物。固奇之,厚加资给。

王敦之谋逆也,温峤、庾亮使璞筮之,璞对不决。峤、亮复令占己之吉凶,璞日:“大吉。”峤等退,相谓曰:“璞对不了,是不敢有言,或天夺敦魄。今吾等与国家共举大事,而璞云大吉,是为举事必有成也。”于是劝帝讨敦。初,璞每言“杀我者山宗”,至是果有姓崇者构璞于敦。敦将举兵,又使璞筮。璞曰:“无成。”敦固疑璞之劝峤、亮,又闻卦凶,乃问璞曰;“卿更筮吾寿几何?”答曰:“思向卦,明公起事,必祸不久。若住武昌,寿不可测。”敦大怒曰:“卿寿几何?”曰:“命尽今日日中。”敦怒,收璞,诣南冈斩之。时年四十九。及王敦平,追赠弘农太守。

(节选自《晋书·郭璞传》)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父瑗/尚书都令史/时尚书杜预有所增损/瑗多驳正之以公/方著称/终于建平太守

B.父瑗/尚书都令史时/尚书杜预有所增损/瑗多驳正之/以公方著称/终于建平太守

C.父瑗/尚书都令史时/尚书杜预有所增损/瑗多驳正之以公/方著称/终于建平太守

D.父瑗/尚书都令史/时尚书杜预有所增损/瑗多驳正之/以公方著称/终于建平太守

2.下列对文中加横线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河东,古地区名。黄河流经山西、陕西两省,白北而南的一段之东部,指今之山西省。

B.卜筮,古时预测吉凶,用龟甲称卜,用蓍草称筮,合称卜筮。古代也称以占卦为业的人。

C.五行,即儒家所说的“五常”:仁、义、礼、智、信。又可指孝的五行,即庄、忠、敬、笃、勇。

D.黔黎,即黔首和黎民的合称,指百姓。黔,黑色;黎,古通“黧”,亦指黑色。也有“众多”的意思。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郭璞喜好经术,博学有高才,但不善言论,擅长辞赋,且好古文奇字,精通阴阳占卜之术,曾经跟随客居河东的郭公学习,郭公送给他《青囊中书》九卷。

B.惠帝、怀帝之际,河东发生骚乱。郭璞占卜后,想要去东南避难,途中到了将军赵固那里,郭璞设法将赵固已死的马救活了,赵将军很惊奇欣喜,给了他很多财物作为报答。

C.王敦将要叛乱的时候,温峤、庾亮让郭璞占卜,温峤退下后,郭璞对庾亮说上天要夺王敦之魄,我们为国家办大事举事必定会成功,于是劝皇帝讨伐王敦。

D.王敦将要起兵时,让郭璞占卜。王敦本来怀疑郭璞,又听他报的凶卦,说起兵不会成功,后来又说若是起兵,不久就有大祸,王敦恼怒,把他抓起来,命令押到南冈处死了。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于是潜结姻昵及交游数十家,欲避地东南。

(2)初,璞每言“杀我者山宗”,至是果有姓崇者构璞于敦。

(3)臣以险衅,夙遭闵凶。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题。

对于哲学来说,“自知无知”乃智慧之母。两千多年前,西方哲人苏格拉底就说到:自知自己的无知,乃是智慧的开端。中国先哲孔子也说“知之为如之,不知为不 知,是知也”,同样强调“自如无知”作为智慧源头的重大意义。“自知无如”作为哲学智慧的开端,包含着如下两层最为重要的意蕴。第一,它给哲学的功能划定 了一个明确的界限,或者说为哲学颁布了一个“禁令”:哲学是人以人的眼光对凡与世界的一种追问和探索,而不能僭越为以神的目光来确立世界的终极原理,关于人与世界的终极原理的答案,超出了人的认识能力因而是哲学不可能提供的,它属于‘神学’而非“哲学’。自觉避免扮演先知或上帝的角色,这应成为哲学和哲学家基本的“自律”。第二,哲学不仅禁止自我僭越,而且把审查和批判一切“全知全觉”的先知或神的僭越作为自己的重要工作方式和使命。苏格拉底在雅典街头和市井中与“聪明人”的对话和辩难给哲学确立了典范:通过这种对话与辩唯,他使一切自诩拥有真理的人陷入了自相矛盾,迫使其承认自己的无知,在这种怀疑、审查和否定的哲学反思批判活动中,任何把“有限之知”膨胀为“无限之知”的倾向都特显现其有限性,暴露其可疑性和内在困境。

但是,在哲学的发展十中,上述本应作为智慧开端的对“无知”的自觉却恰恰最先被遗忘了。哲学变得趟来越自负和自大,它不但不再承认“无知”是人的本性和哲 学智慧之母,而且把“无如”视为人最大的耻辱并因此把哲学的使命定位于一劳永逸地摆脱和消灭无知。这最集中地体现在哲学对于“第一哲学”的追求上。

哲学对于“第一哲学”的追求,表达着两层不断递进的野心:第一,它要成为统率一切具体学科和具体知识的超级学科;第二,它还要求成为统率一切哲学问题和哲学领域的基础和支点,也即是说,它不仅要成为“科学之科学”,还求成为“哲学之哲学”,不仅要求拥有对“知识”,还要求拥有对“思想”的最高立法权。很清楚,“第一哲学”的抱负和理想完全背弃了“无知是智慧之母”的信念而走向了另一与之完全不同的极端,即紧紧地拥抱“全如是智慧之母”的教条。这是哲学的最大妄想,也是它陷入不可摆脱的深刻困境的根源。

哲学对“全知”的追求犹如一个人拔起自己头发离开地球,实际上在追求一个根本不可能企及和无法实现的目标。当代哲学最重要的成就之一就是戳穿了哲学的这一幻象,把哲学从这一幻象的迷梦和独断中唤醒过来。在此方面,康德无疑是先驱者,他通过“理性批判”获得了这样的洞见:试图通过理论理性去获得关于存在本身的普遍性原理,实质上是把“有限”当成“无限”,其结果必然导致“先验幻豪”和自相矛盾。康德的“理性批判”承认了人在把握“世界总体”上的无能,这使得哲学又一次回到“无知乃智慧之母”的思想原点。康德的谦逊比那些自负狂傲的自恋哲人们更加明智而深刻。虽然他被“全知论”哲学家指责为“不可知论”者,但其回归“自知自己无知”这一原始的哲学精神的观念影响至深。20世纪以来,分析哲学家们指出传统形而上学所欲建构的“第一哲学”实际上是把语言和逻辑误用的结果,按维特根斯坦的说法,传统哲学试图用理胜和逻辑的方式去获取“整个世界”的知识,根本谬误在于跨越了不应被跨越的边界,侵入了本应保持“沉默”的领域。唯意志主义哲学、生命哲学等,也都从不同视角揭示了传统形而上学的全知主义的无根性与独断性。

(选自《新华文摘》2014年第8期,有改动)

1.下列关于“自知无知”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从起源看,“自知无知”作为哲学智慧的开端,可以追溯到两千多年前西方的苏格拉底和中国先哲孔子。

B.从内涵看,“自知无知”给哲学的功能划定了界限,以人的眼光对人与世界的终极原理进行追问和探索。

C.从发展看,“自知无知”最先被遗忘,哲学开始自负自大地追求“全知”,因而陷入不可摆脱的深刻困境。

D.从结果看,许多哲学家从不同角度批判了“第一哲学”的独断性,让“自知无知”的哲学精神得以回归。

2.下列对原文思路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①段先简要回顾了“自知无知”的起源,然后阐释了它的两层意蕴,接着列举苏格拉底的例子说明他给哲学确立了典范。

B.②段语意发生转折,指出对“无知”的自觉已被遗忘,哲学追求消灭无知,“第一哲学”最集中地体现了哲学的这种自负。

C.③段承接上文,首先阐释了“第一哲学”两层不断递进的野心,然后分析了它追求“全知”的本质,最后指出它的虚妄。

D.④段采用总分总的结构,先指出当代哲学戳穿哲学追求“全知”的迷梦,然后用康德等人理论加以例证,最后总结全文。

3.下对原文观点的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揭穿传统形而上学的全知主义,是为了让哲学真正以“人的目目光”而非“神的眼光”来重新理解和规定哲学的性质和功能。

B.摒弃“第一哲学”的“全知主义”幻想,这是哲学的觉醒,它意味着哲学在经历了先知或上帝的自恋后,回到了“自知无知”纳古老智慧。

C.“第一哲学”要成为“科学之科学”和“哲学之哲学”,这是哲学的最大妄想,是一个根本不可能企及和无法实现的目标。

D.康德是批判“第一哲学”的先驱者,他的“理性批判”理论揭示了传统哲学的谬误,而维特根斯坦认为康德是“不可知论”者。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子曰:“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论语.里仁》)

马克思说:“’思想’一旦离开’利益’,就一定会使自己出丑。”(《马克思恩格斯全集》)

综合上述材料,结合你的所感所思,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注意

①选好角度,确定立意,题目自拟。

②不得脱离材料内容及含义的范围作文。

③明确文体,但不得写成诗歌。

④不得抄袭、套作。

 

查看答案

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的空缺部分。(只选3小题)

(1)                              ,雨打风吹去。(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2)               ,燕子双飞去。               ,斜光到晓穿朱户。(晏殊《蝶恋花》)

(3)               ,齐人勿附于秦,刺客不行,良将犹在,则胜负之数,存亡之理,              

或未易量。(苏洵《六国论》)

(4)               ,材木不可胜用,               (《孟子》)

(5)积雨空林烟火迟,               。漠漠水田飞白鹭,               。(王维《积雨辋川庄作》)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以下小题。

不闻不若闻之,闻之不若见之,见之不若知之,知之不若行之。学至于行之而已矣……圣人也者,本仁义,当是非,齐言行,不失毫厘。无它道焉,已乎行之矣。

(《荀子·儒效》)

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有弗学,学之弗能弗措也;有弗问,问之弗知弗措也;有弗思,思之弗得弗措也;有弗辨,辨之弗明弗措也;有弗行,行之弗笃弗措也。

(《中庸》)

1.概括材料二“有弗学……行之弗笃弗措也”句的主要观点。

2.两则材料的“知行观”有何异同,请简要说明。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