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 教育部近日公布的2016年春季开学工作专项督...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 教育部近日公布的2016年春季开学工作专项督导报告指出,城区学校不仅“大班额”现象依然普遍,而且农村幼儿园“小学化”倾向依然明显。

B. 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第一次提到了“创客”这个网络新词进入了官方词汇,有着更多耐人寻味的深意。

C. 杂乱吵闹是喧嚣的外在表现,其本质则是浮躁,是人们内心的失衡、不沉稳。

D. 贵州省贵阳市中级人民法院公开开庭审理了一起“民告官”的行政诉讼案件,原来是贵州省人民政府驳回了一村民的行政复议申请,对此表示不服而起诉省政府。

 

C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语病。先抓典型的语病标志,比如两面词、判断词、并列动词;然后压缩句子,保留主干,看是否残缺、是否搭配。A “不仅……而且……”,关联词语顺序不当,应该在主语 “城区学校”、“农村幼儿园”的前边;B杂糅,“提到了”改为“提到的”;D偷换主语,最后一句的主语应是“不服的村民”。 【考点定位】辨析并修改病句。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技巧点拨】语病主要分为两大类:结构性语病和语义性语病,本题主要考查结构性语病。对于结构性病句,考生应多从语法角度分析,先压缩,再看搭配。经过压缩即可发现,D项偷换主语,最后一句的主语应是“不服的村民”。要认真细致审读每个选项,重点注意分析并列短语作句子成分与其他成分的搭配,可以将并列短语拆开逐一与其他成分搭配,验证其当否。对于句式杂糅的句子,先凭语感判定其不协调,再分别造成句子,再放回原文中,验证其当否。B杂糅,“提到了”改为“提到的”;对于语序不当的句子,先也要凭语感检测,再将不协调的词语或句子调换位置,看是否通畅自然。A “不仅……而且……”,关联词语顺序不当,应该在主语 “城区学校”、“农村幼儿园”的前边;对因不明词义而造成前后矛盾的语句,应尽力推敲出这个关键词语的含义,推敲方法是拆字组词。对逻辑概念方面的不协调,可以凭事理推断。注意题干的要求,究竟选择的是有语病还是无语病的一项。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成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①河北一中学就12名学生因携带手机被学校劝退一事作出回应,并非是___________的突然之举,而是在多次告知教育无效的情况下,为了维护大多数学生利益而做出的无奈之举。

②现在很多名人因在国内做了一些公益事业,受到了国人的赞赏,但又因他们有外国国籍遭到各方人士的___________。

③法院审理的暴恐分子,虽认罪态度较好,但用残忍手段作案多起,杀害多人,仍是___________。

A.口诛笔伐    罪不容诛    不教而诛

B.口诛笔伐    不教而诛    罪不容诛

C.不教而诛    口诛笔伐    罪不容诛

D.不教而诛    罪不容诛    口诛笔伐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题。

家国往事  诗词人生

2014年5月份,当南开大学为叶嘉莹举行90华诞生日庆祝会时,来自海内外的百余位专家学者不辞劳苦,千里赴会。在这场庆生会上,有人用一句话,概括了她一生的追求:“九畹兰滋,乐做诗词传灯人”。

1924年7月,叶嘉莹出生于北京的一个书香世家。察院胡同23号的四合院,是叶家的祖宅。叶嘉莹自小便在厚厚的宅门里长大,直到1948年南下上海结婚,才告别这座宅院。正是在这座祖宅里,叶嘉莹完成了诗词的启蒙。三四岁时,父母便教她背诵诗词。而她的伯父叶廷又,是一位有很深古典文化修养的中医。在伯父的引导下,深居大院的叶嘉莹常常把院子里的草木作为对象,吟诗作词。叶嘉莹的母亲和姨母也受过良好的旧式教育,而且都在外面教书。她们也常常教叶嘉莹背诵经典。在这样的家学氛围下,叶嘉莹的诗词功底日渐扎实。

1941年,叶嘉莹高中毕业,成绩优异的她,在报考大学时却费了一番思量。叶嘉莹在“出于实用考虑”的北京大学医学系和“出于兴趣爱好”的辅仁大学国文系间犹豫许久。最终,她选择了辅仁大学。

当年秋天,叶嘉莹进入辅仁大学,专攻古典文学专业。在辅仁大学,叶嘉莹遇见了她铭记一生的恩师顾随。顾随古典文化功底极为深厚,而且是融汇中西、兼容并包的一代名家。

顾随对诗歌的讲授,令叶嘉莹如痴如醉。与一般老师只讲书本上的知识不同,顾随讲课时旁征博引,“一片神行”。他重在感发而不拘泥于死板的解释说明,有时候一个小时内,甚至一句诗都不讲,却已将诗歌中最具启迪性的妙义讲给大家。叶嘉莹听课时常常极力心追手写,生怕遗漏了老师学问之精要。

叶嘉莹跟从顾随6年,与顾随结下深厚情谊。师生二人常常诗词唱和,被师友传为佳话。顾随希望叶嘉莹不仅要继承自己的衣钵,更要“别有开发,能自建树,成为南岳下之马祖”。

叶嘉莹在机缘巧合下,前往北美访问交流,在此期间接触到西方文学理论,这对她的中国古典诗词研究,也影响深远。在去国外之前,叶嘉莹对文学理论并没有很大兴趣,她认为,和充满灵动内容的诗词相比,文学理论实在太过枯燥。然而,当她接触到西方文学理论后,却发现它们与中国的传统词学理论有不少暗合之处。叶嘉莹兴趣大增,逐渐尝试用西方文学理论中的诠释学、符号学、接受美学等来诠释中国的古典诗词。

这种中西融合的理论很快为叶嘉莹的诗词研究道路打开了一片新的天地。以西方文学理论解析古典小词,成为叶嘉莹治学的重要特点。南开大学原副校长、文学院院长陈洪评价叶嘉莹说:“融合中西以推进词学研究,卓有成效者,海内外自是不做第二人想。”

顾随对叶嘉莹的影响不仅限于是她诗词道路的引路人。许多年后的人们,只要聆听过叶嘉莹的讲学,往往会有天马行空之感。叶嘉莹授课不用讲义,因为她觉得事先写好的文字会把思维限制住,不能尽情阐发诗词的绝妙。她自己称之为“跑野马”。

现在的陈洪和叶嘉莹是同事。在35年前,陈洪还是一个挤在几百人中听叶嘉莹讲课的学生。1979年,叶嘉莹回国教书,在南开大学授课,还在南开读研的陈洪便常常和同学们一起早早前去占座。陈洪说:“那时候我们的诗词评析,还没有完全摆脱旧有思维。拿到一篇词,首先要分析作者的阶级背景、经济地位,从这些政治属性出发,再去分析诗词。可想而知,当叶嘉莹先生出现在我们面前的时候,她既遵循传统又大胆创新的讲授,给我们带来多么清新的感觉。”

更让人难忘的,是叶嘉莹对教书的态度。

她从未因学生们的程度低而敷衍马虎,她说:“纵使我不考虑是否对得起学生,也要考虑是否对得起屈原、杜甫他们。”叶嘉莹曾开玩笑说:“我一生只有两个嗜好,一是好诗,二是好为人师。”

在她心里,有一种文化传承的迫切。她说:“每一代有每一代的责任,我们要承前启后,各自负起自己的责任来。不能让中国古代优秀的文化遗产和精神财富,在我们这一代损毁、丢失。”

在她的讲台下,不仅有高等学府的研究生、大学生,还有高级干部官员,转战南北的将军,也有乡镇中学的初中生,幼儿园的小娃娃。无论在上千人、数百人的大礼堂,还是在数十人、三两人的小课堂,无论对博士生洋洋十数万言的学位论文,还是小孩子寥寥数十字的诗词习作,叶嘉莹都是认真对待,一丝不苟。

1979年,随着中国走向改革开放,凭借一封寄给国家教育部的言真意切的信,叶嘉莹终于可以回国教书。1993午,她受邀担任南开大学中华古典文化研究所所长,并捐献出一半退休金约10万美元,设立“驼庵奖学金”和“永言学术基金”奖掖后学。没有人要求她这么做。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她的旅费都是自付,除了长时间聘请她任课的一两所学校曾付给过她讲课期间的生活费外,其余多年来在各地的讲学或讲座大都是没有报酬的,完全是义务劳动。

她自认,这一辈子,她完成了两件大事。

一是在当年顾随的课堂上,她埋首苦记,犹如录音机一般一字不差地把顾随的讲课“录”了下来,并在几十年后整理出版,而版税都给了恩师的女儿。另一件事,就是她去海外以后,托人把台湾大学教授戴静山先生的古近体诗歌吟诵录了下来,并最终在内地推广吟诵的过程中发挥作用。

这是她留给人们的两把钥匙。有了它们,人们要去领略中国古典诗词的意境,去感受中国古典诗词传统的吟诵之美,尽可以循迹而得。

如今,她也在打造自己的钥匙。她教书70年,留下来的讲课、讲演录音,有2000小时以上。学生们正在帮助她整理成书。等到出版之日,喜爱诗词的人们又将迎来一场精神盛宴。

她体会到了古典诗词里面的美好、高洁的精神,而现在的年轻人,他们进不去,找不到一扇门。她希望能把这一扇门打开,把不懂诗的人牵引到这里面来。“这就是我一辈子不辞劳苦做的事情。”“如果到了那么一天,我愿意把我的生命结束在讲台上。”

【相关链接】①叶嘉莹,号迦陵,20世纪50年代任台湾大学教授。1966年赴美,先后任美国密西根大学、哈佛大学客座教授,1970年,获聘加拿大英属哥伦比亚大学终身教授。1979年开始赴国内讲学。著有《迦陵论诗丛稿》《迦陵论词丛稿》等。叶嘉莹说:“我是在忧患中走过来的。诗词的研读并不是我追求的目标,而是支持我走过忧患的一种力量。”

②《离骚》:“余既滋兰之九畹兮,又树蕙之百亩。”种植秋兰、芳蕙比喻培养人才。

③佛教称佛法能像明灯一样照亮世界,指引迷途,所以用“传灯”比喻传授佛法。

1.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A.从忧患中走过来的叶嘉莹,一生热爱中国古典诗词,研读、讲学70余年而不倦,这既是她个人的兴趣爱好,更是传承文化的责任使然。

B.顾随对叶嘉莹的一生影响极大,叶嘉莹的讲课风格受老师影响,研究受到了老师寄语的鼓励,在南开大学设立奖学金、学术基金也是受老师影响。

C.叶嘉莹生于北京的一个书香世家。父母、伯母和姨母从叶嘉莹小时候就教他背诵诗词经典,并且教她用院子的草木为对象,吟诗作词。

D.叶嘉莹自认一生完成了两件大事:出版《驼庵诗话》,录下戴静山教授的古诗吟诵。这只是叶先生的白谦,她做成的事情应该远不止这些。

E.从南开大学文学院院长陈洪对叶嘉莹的评价里,可以感受到叶嘉莹对融合中西的词学研究的自信,这也是她“好为人师”的主要原因。

2.叶嘉莹一生的追求是“乐做诗词传灯人”,她为什么有这样的追求?请结合其人生经历简要分析。3.叶嘉莹的老师顾随希望她不仅要继承自己的衣钵,更要“别有开发,能自建树,成为南岳下之马祖”。请结合材料分析她是怎样“别有开发,能建树”的。

4.叶嘉莹一生“诗词传灯”的具体内容是什么?体现了叶嘉莹哪些美好的精神价值?请结合材料谈谈你的看法。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题。

渐渐消散的炊烟

老了。这是老木最近的发现。

慢慢的,就没了热度,还怕冷,把云彩当衣服裹在身上。还没了力气,直往西山里坠。老木挤巴几下眼睛,定定神,继续往山凹里望。

记得还是放牛娃的时候,也喜欢坐在这块大石头上,往山凹里望。那片竹林里,是二蛋、毛哥和三顺的家。那长有一大团雪白梨花的梨树后面,是瞎眼奶奶家,眼睛虽瞎着,却灵醒得很,还没靠近梨树呢,就戳着棍子叫骂开了:龟孙子,又磨牙了吗?但真到梨子大了熟了,每家每户的娃,人手一个是棍打不动的。那是小琴的家,她的笑声最好听。那是黑妹家的两间茅草屋,她家最穷,她也最不讨人喜欢。

老木闭着眼都能指出各家的位置。小时候,老木还和伙伴玩过这样的游戏,就是根据各家屋顶上冒出来的炊烟,猜各家在烧什么好吃的东西。老木是赢得最多的,也正是这一点,让伙伴们对他佩服得五体投地。

老木笑了,露出豁了牙的嘴。其实那算不上什么秘密的。那时候,没有哪家有大鱼大肉吃,除了玉米、南瓜和山芋,就是想吃也吃不上。谁家种了什么东西,什么东西种得多,哪天又收获了什么,在村子里窜上窜下的老木能不知道吗?鼻子长,才是老木的神通。

可如今不行了,那些像树林一样密的炊烟呢?怎么就不见了?二蛋的儿子是包工头,在城里买了房子,把二蛋老两口给接走了;黑妹考上了大学,据说当了官,早就把家给搬到了省城;瞎眼奶奶的儿子媳妇和孙子孙媳妇都在外打工,那一树梨子早就没人管了;三顺家的小子是最迟去打工的,据说也混得不错,一家人都带出去不说,连山场和田地都不要了。

一个个乡里乡亲,都只剩下印象了,而且越来越模糊。每次走过已经不再有人居住的老宅,老木都会站上半天,总感觉门会突然打开,会有人笑嘻嘻地走出来,叫老木进去坐坐,喝口水,唠上一时半会。可除了一刻不离跟随自己的阿黄,什么也没有。总是阿黄的几声叫,把老木给唤醒,滞重的脚步才继续缓慢挪动。

汪,汪,汪。阿黄在叫了,有气无力的,就在身边。以前的阿黄可不是这样。记得儿子媳妇才出门那会,有老伴陪着,倒没感觉什么。地种着,田耕着,孙儿孙女带着,照样其乐融融,只是多受些累,但老木心里踏实。一场病,把老伴给送到了山上,再也不回来了。儿子媳妇要老木一起出门,说一家人在一起放心,可老木不愿意。

老木舍不下那几间土屋,只有在那屋里,身心才舒坦;舍不下田地里用汗水浸泡的庄稼,那也是儿女呀,是自己的根;舍不下屋对面山上孤零零的老伴,谁去给她清除坟头上的杂草。

阿黄是老伴走后的第三天头上出现的。瘦得皮包骨头,一身的瘌子,是老木治好了它的病,然后收养了它,从此形影不离。老木到哪,阿黄一准到哪,听到阿黄的叫声,老木才踏实。可阿黄的皮也塌拉下来了,越发灰暗,声音早没了洪亮,以前一叫就是高亢的连声,现在成了短促沉闷的一下一下了。

柿子树后面,有炊烟升起来了,若隐若现,淡淡的白。老木来劲了,仔细地瞅。老木站起身来,想看清楚,到底是哪一家。老木成木桩了,好半天才跌坐回冰冷的石头,那是李家的女儿在给她娘做“三七”,根本就不是什么炊烟。

想到李家嫂子的过世,老木又添了心事。全庄子的人都来了,还站不满一堂屋。最关键的,是没几个能做事的人。一个个佝腰驼背,稍微出点力,就动弹不了了。该

等自己老了的时候,儿子媳妇又到哪张罗帮忙的人呢?听说城里都是火化,以前老木一听到火化就动气。人活一辈子吃苦受累也就罢了,死了连个全尸都没有,造孽走的程序省了大半,将就着才把人送上了山,抬棺的本家老二还闪了腰。呀。可现在老木不这样想了,人死了,还知道什么呢,能肥几棵庄稼也算是做了好事。烧就烧吧,总比没人料理要好。

山凹里终于有炊烟袅袅地升起来了,甚至没有老木抽的烟锅里的烟浓厚,就那么稀稀落落着,不用风,转眼即逝。阿黄也沉默了,一双浑浊的老眼默默地望,老木也是,直到暮色像沉重的幕布,缓缓合拢……                                      

(选自《天池小小说》2012年第9期)

1.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A.小说第二段的景物描写“还怕冷,把云彩当衣服裹在身上。还没了力气,直往西山里坠”运用了比拟的修辞手法,形象生动。

B.每次走过无人居住的老宅,老木都会停留,觉得会有人走出来叫自己进去坐坐,写出老木人缘好,广受乡亲欢迎。

C.小说写老木对瞎眼奶奶、童年伙伴及游戏的回忆,又写昔日伙伴或搬走,或离乡外出打工,作者这样写是为了使今昔形成对比。

D.老木不愿意和儿子媳妇一起出门是因为舍不下那几间土屋,舍不下地里用汗水浸泡的庄稼,表现了老木对家园的眷恋。

E.老木以为杮子树后升起的若隐若现、淡淡的白烟是炊烟,结果不是,这引发了老木对李家嫂子丧事的感叹,引起了老木对自己身后事的担忧。

2.小说中老木和阿黄的形象有哪些相似之处?请结合文本作简要概括。

3.小说以“阿黄也沉默了,一双浑浊的老眼默默地望,老木也是,直到暮色像沉重的幕布,缓缓合拢……”结尾有什么好处?

4.小说以“渐渐消散的炊烟”为题,有什么用意?

 

查看答案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从侧面用互文修辞描写边地寒冷战争残酷的名句是“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2)李白《蜀道难》中“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两句写急流和瀑布在千沟万壑间发出的巨大声响,再次强调蜀道的山高路险。

(3)庄子在《逍遥游》中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写出了宋荣子能够做到“举世誉之而不加劝,举世非之而不加沮”的原因。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一首完成题。

菩萨蛮•宿水口

【南宋】洪瑹

断虹远饮横江水,万山紫翠斜阳里。系马短亭西,丹枫明酒旗。

浮生常客路,事逐孤鸿去。又是月黄昏,寒灯人闭门。

1.古典诗歌在景物描写时常“以画入诗”,简析词的上阕是如何体现这一特点的?

2.简析词的下阕所表达的思想情感。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