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大师 双雪涛 那时我很小,十五岁。所有见过我的人,都...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大师

双雪涛

那时我很小,十五岁。所有见过我的人,都说我长得像父亲嘿,这小子和他爹一模一样,你瞧瞧,连痦子都一模一样,痦子上面都有一根黑毛。

父亲原是一名工人,负责看仓库。仓库边上是监狱。

监狱的犯人们要出来做工。一次,忙了整整一天,活已干完,天黑尚早,不着急回去。一位狱警便掏出棋子和棋盘,要和犯人下棋。犯人们没人敢上,你 推我,我推你。这时,一个跛脚犯人走上前来,说“政府,瘸子跟您学学。”狱警说 “行,坐下吧。”两人便摆开了架势。二十几手后,狱警的子全给压在后面,除了一 个卒,都没过河。瘸子的大队人马已经把红方的中宫团团围住,却不着急取子,只是把对方全都立案住,动弹不得。父亲在旁边一直站着看着,明白已经几乎成了死局,狱警早就输 了。这时父亲说“兄弟,炮五平八。”狱警反正要输,就依父亲的话走了一手。就这样狱警依父亲的指点走了三五手后,下成了和棋。瘸子忽然站起,盯着父亲说“我俩下”。父亲还没说话,狱警说“反了你了,是不是想让老子把你铐上!”父亲趁机躲回仓库,很晚了才开门出来回家。

那年父亲三十五岁,妈妈离家走了。一个月后,父亲下了岗。

父亲十几岁开始喜欢下棋,到了让人无法容忍的程度。在我的记忆里,找父亲下棋的人很多。一般是下三盘,父亲都是两胜一负,最后一盘输了。有的人下完之后说,知道了,还差三十年。有的人输了,不服气,说,我们挂点东西。挂, 就是赌。父亲说,朋友,我从来不挂东西,你这么说,以后我们就不能再下了, 刚才三盘算你赢,你就去说,赢了黑毛。还有人下完了棋,第二天拎着鱼啊,肉啊,来要拜父亲为师,父亲不收,说自己的棋教不了人。我十五岁时,父亲四十四岁。他胡子长了满脸,比以前要瘦了,同时期下岗的人,有的已经做生意发达了,他却穷苦不堪,变成每天在地上捡烟蒂抽的人,终日在棋摊泡着,但只坐在板凳上看,不怎么出声。而我受父亲指点,也渐渐有了点名声。

一个星期六的中午,一个跛脚和尚突然找上门,要和父亲下棋。父亲指了指自己“我这十年,呵,不说了,好久没下棋,脑袋转不过来了。”

和尚说“我这十年, 好到哪里去了呢?但你十年前欠了我一盘棋,我们今天挂点东西下一盘。 ”父亲说 “一辈子下棋, 没挂过东西。” 和尚说“可能是东西不对。”说完从怀里掏出一个小布包,打开布包,里面是一个金色的十字架。十字架上刻着一个人,双臂抻开。那人,那手,都像在动一样。围观的人群突然变得极其安静,全都定睛看着和尚手里的东西,好像被那东西吸住了。和尚说“这是古物,你赢了,你拿走。”父亲说“我输了呢?”和尚抬头看了看我说“我一辈子下棋,赌棋,没有个家,你输了,让你儿子 管我叫一声爸吧,让我有点安慰,以后见我也得叫。”父亲抬头,看着我。我说 “爸,下吧。”父亲笑了,看着和尚说“来吧,我再下一盘。”

掷过硬币,父亲执黑,和尚执红。红方先走,如果是和棋,算黑方赢。开始,两人都走的不慢,略微想一下,就拿起来走。到了残局,两人越走越慢,两个人好像都瘦了一圈,汗从衣服里渗出来,和尚的头上都是汗珠,父亲手上的静脉如同青色的棋盘。到了最末,两人都剩下一只单兵在对方的半岸,兵只能走一步, 不能回头,于是两只颜色不同的兵便你一步我一步地向对方的心脏走去。 这时, 我明白了,是个和棋。

父亲要赢了!

在父亲的黑卒走到红帅斜上方的时候,和尚笑了,不过没有认输,仍然向前拱了一手兵,父亲突然把卒向右侧走了一步,和尚一愣,拿起帅把父亲的黑卒吃掉。父亲上将,和尚拱兵,父亲下将,和尚再拱,父亲此时欠行,无子可走,输了。

父亲站起来,晃了一下,对我说“输了。”我看着父亲,他的眼睛从来没有这么亮过。父亲说“叫一声吧。”我看了看和尚,和尚看了看我。我说“爸。”和尚说“好儿子。”然后伸手拿起十字架,说“这个给你, 是个见面礼。”眼泪已经滚过他大半个脸,把他的污脸冲出几条黑色的道子。我说“东西你收着,我不能要。”和尚的手停在半空,扭头看着父亲。父亲说“我听他的,东西你留着,是个好东西,自己一个人的时候还能拿出来看看,上面多少还有个人啊。”和尚把十字架揣进怀里,说“我明白了,棋里棋外,你的东西都比我多。”然后看了看我,用手擦了一把眼泪,走了。

十年之后,我参加了工作。工作忙了,棋也越下越少,越下越一般。父亲去世时,我拿了副棋和他埋在了一起。

(选白2014 年第10 期《小说月报》,有 删改)

1.下列对作品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A狱警在父亲的指点之下把本来早就输了的棋下成了和棋,这让跛脚犯人非常恼火,提出要和父亲一决高下,但狱警不顾父亲的意愿制止了这件事。

B人们和父亲下棋输了之后的表现各不相同有心服口服的,有不服气提出“挂”东西再下的,有要求拜师的。对后两种人的请求,父亲不为所动。

C“父亲要赢了”一句独立成段,有强调作用“我”不用在父亲没有征得我同意的情况下违心地叫跛脚和尚“爸”了,这突出了“我”内心的欣喜;同时为后文情节的突转蓄势。

D小说以时间为序讲述了父亲令人感伤但又令人钦佩的一生, 交错运用了倒叙、插叙、顺叙等多种叙述方式,既充实了小说内容,又使小说层次清晰。

E小说善于通过动作、神态等描写展现人物心理,如“眼泪已经滚过他大半个脸, 把他的污睑冲出几条黑色的道子”的神态描写就写出了和尚赢棋后的喜悦。   

2.请结合文章内容,分析概括父亲的形象特点。

3.小说末尾,作者是如何把写父亲和跛脚和尚的对弈的写得如此惊心动魄的?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4.小说为什么要以“我”的视角来讲述“父亲”的故事?请结合全文,谈谈你的看法。

 

1.答D 给3分,答B 给2分,答C 给 l 分;答A.E 不给分。 2.①从十几岁时开始喜欢下棋,执着追求,棋艺高超。②看淡胜负,一般三盘棋都是两胜一负,不与人争高下,不贪图名利。③富有同情心,以义为先。从他为不夺人所爱故意输棋给和尚可以看出。 3.①通过两人的动作描写,开始是“走得不慢”,后来是 “越走越慢”,最后是“你一步我一步地”拱;②通过两人的肖像来写,“两个人好像都瘦了一圈,汗从衣服里渗出来……”等描写衬托出了局势紧张。好处:为下文父亲让棋作了铺垫,体现了父亲棋品的高人之处。 4.①“我”是贯串全文情节的线索,父亲的故事通过“我”的所忆、所思、所见、所感展现出来。②“我”充满感情的叙述,让小说更富有情感,更有感染力,也使小说显得更真实。③“我”对父亲起了衬托作用,“我”受父亲指点,也喜欢上了下棋,有点名声,衬托出父亲棋艺的高超。④“我”深受父亲的影响,没有接受和尚馈赠的十字架,从另一角度 突出了小说“人品高于棋艺”的主题。 【解析】 1. 试题分析:本题综合考查文本的内容和技巧。题干要求选出“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恰当的两项”。可在整体感知小说内容的基础上,从小说的人物、故事情节、环境等三个角度分析,A 项,“狱警不顾父亲的意愿”错误,文中说“父亲还没说话”。C 项,“违心”不准确,从原文情节来看,父亲答应以“我”叫和尚“爸”为赌注是征求过“我”的意见并得到了“我”的同意的。E 项,“赢棋后的喜悦”错误,应该是写出了和尚听到 “我”叫“爸”之后的喜悦。 【考点定位】概括作品主题。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名师点睛】解答本题,首先应根据小说的三要素把握小说的故事梗概,比如有哪些人物,主人公是谁;主要情节是什么,写了谁干什么事,体现了人物什么特点,表现了什么主旨;塑造人物形象的过程中,使用了哪些方式,是正面还是侧面,选项中如有涉及这些方面,就应该到文中找一找,看是否有这种描写方式,以及对这些描写方式的分析是否有问题;有无环境描写,这些环境描写又什么作用。 2. 试题分析:题干问的是“请结合文章内容,分析概括父亲的形象特点” 这是考查小说中的人物形象。鉴赏人物形象、概括人物的形象特点要抓住相关情节来进行。从文中父亲痴迷下棋,穷困潦倒时也“终日在棋摊泡着”等情节可概括出“热爱下棋并执着追求”;从指点狱 警下棋、下棋总是两胜一负可以概括出“棋艺高超”;从父亲下棋拒绝“挂”东西,拒收别 人以拜师为目的的礼等情节可概括出“看淡胜负,不贪图物质”;从父亲和跛脚和尚下棋的情节可概括出“富有同情心,以义为先”。回答时一般的思路是:先点出人物的典型意义,再根据文章不同内容分别概括人物所具有的鲜明的性格特征,还要用实例进行分析论证。 【考点定位】欣赏作品的形象。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名师点睛】首先,要分析人物的典型性格。典型人物的典型性如何体现呢?这就需要注意人物的共性和个性的统一,共性是指典型人物所代表的那一类人的共同性格。其次,借助故事情节分析人物形象。情节是小说中用以表现主题或人物性格的一系列有组织的生活事件。我们需要从情节的发展中把握人物形象,因为情节是人物性格形成和发展的历史,在事件发展的过程中,才能显现出人物灵魂深处的东西来,离开了情节,就不知道人物怎样做事,也就无法分析人物性格特征。要了解人物性格,必须透过情节中发生的事情这种外在现象去剖析现象背后的本质。故事情节或是发展了人物性格,或是表现了人物性格。第三,分析矛盾冲突,把握人物性格特征。矛盾冲突是构成情节的基础,是展示人物性格的手段。优秀的小说,总是充分地揭示社会生活本质的矛盾和斗争,在典型的矛盾冲突中展示人物的性格特征。一般说来,矛盾冲突展开得越充分,人物性格也就越鲜明。第四,借助描写方法分析人物形象。本题就可以借助父亲的一系列行为表现来分析其性格特点。第五,借助环境描写分析人物形象(分析环境描写,探究形成人物命运和性格的社会原因)。第六,通过人物间的关系分析人物性格。第七,借助作者倾向分析人物形象(注意作者对人物的介绍和评价或联系小说主题分析)。 3. 试题分析:题干问的是“小说末尾,作者是如何把写父亲和跛脚和尚的对弈的写得如此惊心动魄的?这样写有什么好处”这是考查小说的表达技巧。从文中可以看出,作者主要是通过描写两人的动作和肖像来写对弈过程的。“开始,两人都走得不慢,略微想一下,就拿起来走。到了残局,两人越走越慢”,最后是“你一步我一步地向对方的心脏走去从这一系列动作可看出对弈的过程;而对父亲和和尚头上的汗、父亲的手的描写则渲染了紧张的氛围。 【考点定位】分析作品主要表现手法。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名师点睛】描写手法1.正面描写:动静描写,虚实描写,细节描写,白描,细描(工笔),色彩渲染描写,观察角度变化描写,对人物的肖像描写、语言描写、动作描写、心理描写、神态描写。2.侧面描写:对比、衬托、渲染、烘托。3.环境描写:自然环境描写(景物描写)、社会环境描写4.场面描写:在特定的时间和环境中,展开以人物活动为中心的生活画面的描写。主要体现在人与人之间相互发生关系而构成的人物活动的“动态”描写上,同时也表现在作为人物活动背景的特定环境渲染上。通过场面中环境和人物活动的描写,来渲染气氛,刻画人物思想性格。场面描写与环境描写的不同在于:环境描写是描写人物活动的客观环境,是“静态”的描写;而场面描写是以人物活动为中心的“动态”的描写。场面描写是刻画人物、展开情节、表现主题的主要手段。场面描写的几种作用:(1)塑造人物,表现主题。场面描写的最主要的作用是为塑造人物形象和表现作品主题服务的,但在具体运用中来看,作用又各所侧重。如吴伯萧的《记一辆纺车》中纺线场面的描写,具有“万马奔腾”之感。作者通过这一宏大的纷纭场面描写,把当年大生产运动的动人景象再现出来,深刻地表现了“延安军民自力更生的乐观精神和豪迈欢快感情” 这一重大主题。(2)渲染气氛,烘托事物。有的场面描写刻意渲染气氛,或喜悦、恬静,或悲怆、紧张,让人物在一定环境中真实地展开活动。都德的《最后一课》写上课的情景,巧妙地借助于一个无知顽童的冷静观察和心理分析,特别是对韩麦尔先生临下课之际感人至深的神态言行的细摹,在肃静而凝重的氛围的层层烘托渲染中,最后突然如火山爆发般地喷出爱国主义的激情,收到了强烈地感染读者的艺术效果。(3)明示或者暗点主题。有的场面描写着意突出主题,或明示,或暗点,让人物在活动中完成自己的使命,将作者的倾向在具体的场面描写中自然流露出来。杜鹏程的《夜走灵官峡》中有小成渝的妈妈指挥交通的一段场面描写:“已经变成了一个雪人,像一尊石像。”这个场面描写表现出中国工人阶级不畏艰苦、坚守岗位的责任感和革命精神。5.细节描写:有环境细节、语言细节、动作细节、心理细节、神态细节、外貌细节等。基本作用:绘制场景、勾勒环境、营造意境、渲染氛围、烘托气氛、奠定基调、埋下伏笔、设置悬念、铺垫照应、对比衬托、推动情节、刻画人物、深化主题。如本题既属于场面描写也属于细节描写。 4. 试题分析:题干问的是“小说为什么要以“我”的视角来讲述“父亲”的故事?请结合全文,谈谈你的看法”这是一道关于小说叙述角度的探究题,分析作者从“我”的视角来构思全文的作用,一般要结合文本具体内容,从线索、人物形象、主题、艺术表现力等方面考虑。就本题来说,“我”就是贯串全文的线索;同时,“我”不但棋艺受到父亲指点,人品也深受父亲影响,这对主要人物父亲起到衬托作用。 【考点定位】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能力层级为探究F。 【技巧点拨】命题人往往要求考生结合作品谈谈自己的看法或见解。值得注意的是,这种个性化解读,其实并不允许考生脱离文本海阔天空、信马由缰地随意发挥,我们可以把这种题型看成是文本研讨类探究的变体,不过相对于文本研讨来说,考生有一定的自由进行拓展,但是必须如前所述要有一个“度”,与文本不即不离。命题人要求考生联系现实,结合作者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等进行探究。解答探究题的“四明确”“一注意”。1.明确任务,即审明探究任务,把准探究的指向。探究题题干表述有区别,注意审清题干。有的题干直接说“请你探究一下……问题”;有的不明说,诸如“谈谈你的看法”“说说你的理解”“请结合……进行探究”,等等。2.明确观点,即要做到观点明确,具有探究意味。“对作品的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要求考生立足自我,感悟和体验文本;独立思考,提出自己的见解。根据题目要求,能够提出有探究意味的观点,在答题的开始就要亮出自己的观点,开门见山,直接入题。3.明确结构,即结合文本或文本的具体事例作合理分析。一般采用“述”和“评”相结合的形式。4.明确文本意识,即贴近文本,尊重文本。强调个性阅读,并不是允许考生脱离文本而随意地天马行空驰骋想象,一味地陈述自己独特的见解。考生仍然应该紧扣文本,从文本入手,从文本中引述论据,结合引述论据围绕已定观点作进一步分析,阐明自己的见解,这样同样是个性阅读。5.注意答题格式及层次。探究性的题目,往往在设计问题的时候都有“你是如何看的”,或“你的感受如何”,或“谈谈你的理解”等句子,因此在回答问题的时候,首先要应题,要用“我对这个问题是这样看的”,或“我认为……”,“我觉得……”等句式来表述。其次再按序号写出自己的几点感受或理由。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名篇名句默写

(1)陶渊明的《归去来兮辞》                       。这两句以云鸟自喻,过去做官出自无心,如今归田恰如鸟倦飞而知还。

(2)王勃在《滕王阁序》中用                            。着力表现水光山色的变幻,在色彩的浓淡对比中,突出深秋景物的特征。

(3)《逍遥游》中以“朝菌”和“蟪蛄”为例来说明“小年”一词的两句是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陈子昂的两首诗,然后回答问题,完成题。

送魏大从军

匈奴犹未灭,魏绛①复从戎。

怅别三河道,言追六郡雄②。

雁山横代北,狐塞接云中。

勿使燕然上,惟留汉将功。

春夜别友人

银烛吐青烟,金樽对绮筵。

离堂思琴瑟,别路绕山川。

明月隐高树,长河没晓天。

悠悠洛阳道,此会在何年。

【注】①春秋魏绛曾以和戎政策时消除了晋国边患。②六郡雄:指西汉名将赵充国,陇西人,以破匈奴有功,拜将封侯。东汉时车骑将军窦宪,曾经大破北匈奴北单于,又乘胜追击,登上燕然山,刻石勒功而还。

1.第一首诗主要用了什么表达技巧,请简要分析。

2.陈子昂的这两首诗都是送别诗,但表达了不同情感,请简要分析。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上曾参政书

苏辙

辙闻之:士不更变不可与图远。新胜之家,知得而不知丧,知存而不知亡,始若可喜而,终不可久。昔者辙读《书》至《秦誓》而得之,曰:“番番良士,旅力既愆,我尚有之。仡仡勇夫,射御不违,我尚不欲。”

夫昔之为此言者,盖亦已知之矣。孟明视、西乞术、白乙丙,此三人者,秦之豪俊有决之士。而百里奚、蹇叔子,此秦之所谓老耄而不武者也。穆公欲袭郑,孟明以为可,而蹇叔以为不可,则蹇叔之说无乃远于事情而近于怯哉?然而要其成败得失之终而责其思虑之长短,则蹇叔不可谓迂,而孟明不可谓是也。

嗟夫!穆公至此而后知蹇叔之非庸人欤!今夫立于百官之上而天下之事者,亦何以其他技为哉!温良博爱而能容天下之士,斯可矣。往者辙之东游,而明公适为京兆。当此之时,明公之声上震于朝廷,而下慑于闾里,行道之人为之不敢妄视,盗贼屏息而不作,可谓才有余矣。

辙,西蜀之匹夫往年偶以进士得与一命之爵今将为吏崤黾之间闲居无事闻天子举直言之士而世之君子以其山林朴野之人不知朝廷之忌讳其中无所隐蔽故以应诏。而辙也,复不自度量而言当世之事,亦不敢为莽卤不详之说。窃独悲古者深言之人,遭时之不祥,一有所触,而其言不复见录于世。方今群公在朝,以君子长者自处,而优容天下彦圣有技之士,士之有言者,可以安意肆志而无患,然后知士之生于今者之为幸;而辙亦幸者之一人也。素所为文,家贫不能尽致,有《历代论》十二篇,上自三王而下至于五代,治乱兴衰之际可以概见,于此观其略可也。

(摘自《栾城集》,有删改)

【注】彦圣:善美明达,亦指善美明达之士。

1.对下列句子中加横线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番番良士                          番番:头发花白的样子

B今夫立于百官之上而天下之事者    宰:宰割

C盗贼屏息而不作                    屏息:敛迹、消失      

D西蜀之匹夫                        匹夫:平民百姓

2.下列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往年偶以进士得/与一命之爵/今将为吏崤黾之间/闲居无事闻天子举直言之士/而世之君子以其山林朴野之人/不知朝廷之忌讳/其中无所隐蔽/故以应诏

B往年偶以进士得与一命之爵/今将为/吏崤黾之间闲居无事/闻天子举直言之士/而世之君子以其山林朴野之人/不知朝廷之忌讳/其中无所隐蔽/故以应诏

C往年偶以进士得与一命之爵/今将为吏崤黾之间/闲居无事/闻天子举直言之士/而世之君子以其山林朴野之人/不知朝廷之忌讳/其中无所隐蔽/故以应诏

D往年偶以进士得与一命之爵/今将为吏/崤黾之间闲居无事/闻天子举直言之士/而世之君子以其山林朴野之人/不知朝廷之忌讳其中无所隐蔽/故以应诏

3.下列读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作者上书曾参政,在赞扬讴歌对方的基础上谈及自己的志向,目的是希望曾参政能够举荐自己。

B作者举蹇叔和孟明视等人的事例是为了阐明不掩遮敢于直言进谏对朝廷的重要性。

C虽然作者生于这个可以直言的时代,但他谈论朝政,依然是不自量力的。

D作者认为主政之臣应该温和善良博爱,善于发现人才,能够宽容、善待天下有才之士。

4.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加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新胜之家,知得而不知丧,知存而不知亡,始若可喜而,终不可久。

(2)窃独悲古者深言之人,遭时之不祥,一有所触,而其言不复见录于世。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酒精与其他大多数兴奋剂或抑制剂有很大不同。比如咖啡因、可卡因,它们都是大分子物质,拥有特定结构,可以通过干扰特定的神经传递功能而起作用。而酒精是小分子物质,它能溶入脂,因此它可以很容易地透过细胞膜,到达人体任何部位。酒精并不针对特定的神经介质位点起作用,而是广泛地干扰了人体神经传导系统,针对不同的神经联结与介导起不同的作用。

酒精浓度不同,针对不同的神经介质体系与大脑功能区域的作用也有很大差异,因此就出现了先兴奋后抑制的临床表现。不同的人,因为身体的先天及后天差异,对酒精的兴奋与抑制作用有不同的反应;同一个人,在不同的条件下,也会对酒精有不同的反应。

醉酒,医学上称为急性酒精中毒。醉酒之后人会产生各种不适反应。轻者感觉迟钝,动作不协调;重者呼吸无力,意识丧失,甚至昏迷死亡。

为了避免醉酒带来不适或失态,一个最常见的回避喝酒的借口就是酒精过敏。其实,人和动物根本就不会酒精过敏。酒精是无氧呼吸(俗称发酵)的代谢产品,人及动物肠道内的细菌就会常规性产生酒精,人即使一天不饮酒,也会摄入约3克酒精。人体细胞代谢过程中也会产生酒精。酒精是小分子物质,没有产生过敏的基础。由于酒精是代谢产物,所以在生物界极为普遍,几乎绝大部分生物,包括细菌都能处理酒精。

我们摄入酒精后,少部分酒精会通过尿液与呼吸直接排出,但大多数酒精是经过代谢降解的。酒精代谢产生的乙醛可不是好东西,它高度不稳定,容易形成自由基,对机体产生一系列的毒性,是产生宿酒现象的罪魁祸首,也是喝酒引起脸红的原因。乙醛的这种自由基作用可以被抗氧化剂如维生素C 和维生素B1拮抗,因此,维生素C 和维生素B1就成了常见的解酒药成分。乙醛进一步被氧化,会变成乙酸,也就是醋的主要成分,基本上对人体无害。这个过程中需要乙醛脱氢酶。人类编码该酶的基因已经发现三种。这种酶在人体内有两种存在形式:一种存在于细胞浆中,一种在线粒体内。线粒体是细胞呼吸产生能量的主要场所,因此也是乙醛代谢的主要场所。大部分的白人这两个基因都齐全,而亚洲人则有一半人的线粒体的乙醛脱氢酶因基因突变而失效,这样的人喝不了酒,易于脸红,也不易发生酒精依赖性。 不同的人其体内酶的活性差异可能很大,年轻女性相对于同龄男性,酶的活性更低,更易醉酒。而到了中年,就反过来了,女性的酶活性就超过男性,虽然酒量未必赶得上男性,但比过去有所增加却是常见现象。另外,老年人酒量也会降低。

为防止醉酒,喝酒要有酒道:慢斟细酌;先让食物入胃,减缓其吸收,多吃蔬菜水果,促进其代谢,适可而止。如果喝醉了,多饮水,茶也行;醉倒不起的,应去医就诊,医生可给予药物解酒。但不是迫不得已,还是不要醉酒,任何解酒药都不如克制有效。

(选自《百科知识》2011年第20 期)

1.下列关于“酒精”内容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酒精是能溶入脂的小分子物质,而大多数兴奋剂则为有特定结构的大分子物质,二者有很大不同。

B酒精可以干扰人体神经传导系统,针对不同的神经联结与介导起不同的作用。

C酒精可以很容易地透过细胞膜到达人体的任何部位,通过干扰特定的神经传递功能而起作用。

D不同的人因身体的先天及后天差异,同一个人在不同的条件下,对酒精有着不同的反应。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醉酒在医学上称为急性酒精中毒,醉酒后人会产生各种不适反应,严重者甚至昏迷死亡。

B中年女性体内酶的活性相对于同龄男性来说要高,因此喝酒时中年女性的酒量要比同龄男性好。

C同一个人,在不同的场合、不同的境况下甚至不同的时期,对酒精的反应也会有所不同。

D喝酒时,如果不是特殊情况应不要醉酒。为防醉酒,喝酒前可先吃些饭菜或水果,喝酒时不要急饮。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喝酒时所谓酒精过敏的说法是不当的,因为酒精是小分子物质,没有产生过敏的基础。

B人体摄入酒精后,大多数酒精经过代谢降解而出,少量的酒精通过尿液与呼吸直接排出体外。

C有的人喝酒常常脸红,这是因为酒精代谢产生的乙醛容易形成自由基,对机体产生一系列的毒性。

D欧美国家中的白色人种体内酶的两个基因都齐全,因而相对亚洲人来说更能喝酒,并且不易于脸红。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世界是自己的,与他人无关。——杨绛

无穷的远方,无数的人们,都和我有关。——鲁迅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