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词语中加横线字注音全对的一项是( )
A. 逮捕Dǎi 砥砺Dí 梦寐以求 mèi 弄巧成拙zhuō
B. 炮烙 lào 端倪 ní 鳞次栉比 zhì 呕心沥血 ōu
C. 挑剔tì 气馁 lěi 脍炙人口 kuì 敷衍塞责sè
D. 戏谑 xuè 熨帖 yù 徇私舞弊 xùn 屏除成见bǐng
下列加横线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跻身jī 繁衍yǎn 殷红yīn 汗流浃背 jiá
B.蓦然mù 织杼 zhù 炽热zhì 潜移默化 qiǎn
C.蓑衣suō 星宿xiǔ 嫉妒jí 累及无辜 lěi
D.譬如bì 悬浮xuán 三垣héng 叱咤风云Chà
以“专注”为题目,写—篇文章。
【注意】①立意自定,文体自选。②不得抄袭。③标点规范,字迹工整,卷面整洁。④不少于600字。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文后小题。
作为生物的社会
①不过,让一个旁观者不这样看是很难的。蚂蚁的确太像人了,这真够让人为难。它们培植真菌,喂养蚜虫做家畜,把军队投入战争,动用化学喷剂来惊扰和迷惑敌人,捕捉奴隶。织巢蚁属使用童工,抱着幼体像梭子一样往返窜动,纺出线来把树叶缝合在一起,供它们的真菌园使用。它们不停地交换信息。它们什么都干,就差看电视了。
②最让我们不安的是,蚂蚁,还有蜜蜂、白蚁和群居性黄蜂,它们似乎都过着两种生活。它们既是一些个体,做着今天的事而看不出是不是还想着明天,同时又是蚁冢、蚁穴、蜂窠这些扭动着、思考着的庞大动物体中细胞样的成分。我认为,正是由于这一层,我们才最巴不得它们是异己的东西。我们不愿看到,可能有一些集体性的社会,能够像一个个生物一样进行活动。即使有这样的东西,它们也决不可能跟我们相关。
③不管怎么说,这些东西还是存在。野地里一只独行的蚂蚁,不能设想它头脑里想着很多。当然,就那么几个神经元,让几根纤维串在一块儿,想来连有什么头脑也谈不上,更不会有什么思想了。它不过是一段长着腿的神经节而已。四只或十只蚂蚁凑到一起,围绕着路上的一头死蛾,看起来就有点意思了。它们这儿触触,那儿推推,慢慢地把这块食物向蚁丘移去。但这似乎还是瞎猫撞着死老鼠的事。只有当你观看聚在蚁丘边的、黑鸦鸦盖过地皮的数千蚂蚁的密集群体时,你才看见那整个活物。这时,你看到它思考、筹划、谋算。这是智慧,是某种活的计算机,那些爬来爬去的小东西就是它的心智。
④建造蚁丘的时候,有时需要一批一定规格的细枝,这时,所有成员立刻都着魔般搜寻起正合规格的细枝;后来,外墙的建筑就要完成,要盖顶,细枝的规格要改变,于是,好像从电话里接到了新的命令,所有的工蚁又转而寻找新型号的细枝。如果你破坏了蚁丘某一部分的结构,数百只蚂蚁会过来掀动那一部分,移动它,直到恢复原来的样子。当它们觉察到远方的食物时,于是,长长的队伍像触角一样伸出来,越过平地,翻过高墙,绕过巨石,去把食物搬回来。
1.“我认为,正是由于这一层,我们才最巴不得它们是异己的东西。”中的“这一层”指代的是什么?
2.本文所描述的一些生物的社会组织与人类相比有哪些相似之处?
3.作者在论述中,把人类行为与其他生物的社会行为比照映衬来谈,即把人类的行为看作是“生物化”的,把生物的行为看成是拟人化的,这就形成了一种幽默风趣的语言风格。结合具体的语境,说说“蚂蚁的确太像人了,这真够让人为难。”的幽默效果。
4.“蚂蚁,还有蜜蜂、白蚁和群居性黄蜂,它们似乎都过着两种生活”,这为什么让我们不安?
补写出下列名句的上句或下句。(任意选填五句)
(1) 诵明月之诗, 。 (苏轼《赤壁赋》)
(2) ,依依墟里烟 。 (陶渊明《归园田居》)
(3) ,俯察品类之盛 。 (王羲之《兰亭集序》)
(4)丛菊两开他日泪 , 。 (杜甫《秋兴八首》其一)
(5) ,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 (荀子《劝学》)
(6) ,更那堪冷落清秋节。 (柳永《雨霖铃》)
(7)回首向来萧瑟处, , 。 (苏轼《定风波》)
(8)四十三年,望中犹记 , 。(辛弃疾《永遇乐 京口北固亭怀古》)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完成文后小题。
《晚秋夜》
白居易
碧空溶溶月华静,月里愁人吊孤影。
花开残菊傍疏篱,叶下衰桐落寒井。
塞鸿飞急觉秋尽,邻鸡鸣迟知夜永。
凝情不语空所思,风吹白露衣裳冷。
1.下列对诗句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首联写宽广的碧空中,高悬着一轮明月,皎洁华美,静寂无声,“愁人”月下凝思,遥视太空,悠然神往,不禁寂从中来,忧思萦怀。
B.颔联写菊花开放,还依傍着稀疏的篱笆,可见这离菊花凋谢之期还很远。至于衰老的梧桐,却抵挡不住寒气的侵袭,叶子已纷纷凋零,飘落在寒井之上了。
C.颈联由植物转入写动物。塞外飞鸿,为了躲避寒冷的侵袭,疾速地飞过长空;由于昼短夜长,邻居的鸡啼也推迟了。
D.尾联又回到写人上来,就在“愁人”“凝情不语”思绪万千之际,萧瑟的秋风,阵阵吹来,冷气袭人,衣不胜寒。
2.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诗人勾勒出了“愁人”月下凝思时寂寞孤独的心境,这种心境与静谧的月夜在基调上是非常不吻和的。
B.颔联以“花开”对“叶下”,“残菊”对“衰桐”,“傍疏篱”对“落寒井”,渲染出一种凄寂寒冷的气氛,虽系写景,却暗寄愁情,与首联写的“愁”字相呼应。
C.颈联以“塞鸿飞急”对“邻鸡鸣迟”,以“觉秋尽”对“知夜永”,以反衬晚秋夜的寒冷,从而把诗情深化到一个更新的境界。
D.《晚秋夜》是一首融通俗、绮丽于一体的佳篇,它的特点可用浅、淡、清、丽来概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