仿照文中开头一句话的句式,在横线处写两个句子。要求所写句子运用比喻的修辞方法,并与开头的一句构成排比句,使文段语意完整。
没有大海的粗犷豪放,可以有小溪的轻盈从容; , ; , 。生活向每一个人敞开胸怀,我们总能在那里找到自己的色彩,自己的价值。
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
9月28日是孔子诞辰,教育部正在规划将教师节由9月10日改至这一天。网络问卷调显示,这项规划得到了近七成网友的支持。孔子是“万世师表”,他与弟子们其乐融融,留“孔颜之乐”的佳话。这让我想起了今年教师节的一个情境。教师节当天,我给同学们上课:“今天是教师节——”同学们回应道:“祝老师快乐!”我说:“教师节应该是‘同学们快乐'。”想想看,① ,当老师的能够快乐起来吗?当今时代,师和学生不仅是传统意义上的授受关系,② 。学生具有主体性地位,其主体地位的实现既是教育的目的,也是教育成功的过程,它表现在我们教育学生的学习、生活和社会实践中:教师作为一项职业,是通过教书育人实现自我价值、创造社会价值的,学生则是这种价值的体现与反映。正因为此,我要说,③ 。
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前后衔接最为恰当的一组是( )
, , , , , ,他们的统治永远无异于一个野蛮阶段,有着复杂的典章制度从本能状态进入能够未雨绸缪的理性状态的文明,属于文化的高级阶段。
①这当然不是只有今天才能找到的迹象
②历史告诉我们,文明的最终解体是由无意识的野蛮群体完成的
③他们被不无道理地称为野蛮人
④彻底摧毁一个破败的文明一直是群众最明确的任务
⑤群体只有强大的破坏力
⑥创造和领导着文明的,历来就是少数知识贵族而不是群体
A.②③①⑤④⑥
B.②①④③⑤⑥
C.④①②③⑥⑤
D.④③①②⑥⑤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为纪念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从现在起到年底,国家大剧院宣布承办31场精心策划的演出。
B.根据国宝统计局发布的数据,4月份我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出现自去年12月以来的最大的涨幅,但仍低于相关机构的预测。
C.这部小说中的“边缘人”是一个玩世不恭、富有破坏性却真实坦白的群体,人们面对这类形象时会引起常常的思索。
D.为进一步保障百姓餐桌安全,国家对实施已超过5年的《食品安全法》作了修订,因加大了惩办力度而被冠以“史上最严”的称号。
下列各句中,加横线的成语适用恰当的一句是( )
A.司机张师傅冒着生命危险解救乘客的事迹,一经新闻媒体报道,就被传得满城风雨,感动了无数市民。
B.今年春节期间,镇里举行了一场别无二致的茶话会,向返乡过节的流动党员们通报了本镇一年来经济发展的喜人形势。
C.这些“环保老人”利用晨练的机会,但游客丢弃在景点的垃圾信手拈来,集中带到山下,分类处理。
D.“生命的价值在于厚度而不在于长度,在于奉献而不在于获取……院士的一番话入木三分,让我们深受教育。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星斗其人蔡元培
在蔡元培身上,有着学者的风度、君子的雅量和“好好先生”的恬淡平易。平素,他总是表情凝重而和善,举止迂缓而沉毅,语调不高,却透出清朗和睿智。蔡元培兼有东西方两大文化之长,“一是中国传统圣贤之修养,一是法兰西革命中标揭的自由平等博爱之理想”。他对西方理性精神的执著追求和对中国读书人刻意修身养性传统的诚心恪守,是造就其高尚人格的基本元素。
蔡元培的许多朋友和学生用“无所不容”来说明他兼容并包的思想和仁人君子的雅量。在主政北大期间,蔡元培聘任了新文化运动的干将,又选贤任能地留任守旧派学问大家。在社会活动中,蔡元培恬淡为怀,胸襟阔达。“五四”前夕,他与林纾论战。林用刻毒的语言攻击新文化,诋毁北京大学和蔡本人,而蔡在答复林的公开信中,却是平情论理。两相比较,其境界之高低不言自明。围绕《石头记索隐》,蔡元培曾与胡适展开学术争论,这是一场“君子之争”,但年轻气盛的胡适对包括蔡著《石头记索隐》在内的旧红学放言贬损,谓为“猜笨谜”“大笨伯”,词气颇为尖刻。蔡不同意胡适的观点,撰文反驳,但仅仅申述己意,未尝有为此作气之意。蔡元培作为晚清翰林,在书法方面却不甚讲求,这使得一些学界后辈疑惑不解。在北京大学的一次会上,率直的钱玄同几杯酒落肚,忽然向蔡校长提出了这个问题:“你的字写得这么蹩脚,为什么可以点中翰林?”此话出口,席间同人颇感此举未免太使蔡校长难堪。岂料,蔡不以为忤,反而笑答道:“因为那年主考官最喜欢黄庭坚的字,我少年时刚巧学过黄体,所以能中试。”本来可能出现的尴尬场面竟在不经意的舒言缓语中化解了,蔡的性格和涵养于此可见一斑。出世恬淡,待人平易,非有超脱的气质和博爱的胸怀,是不易做到的。
大概因为这平易恬淡,蔡元培作为“好好先生”的形象不知不觉中被放大了。有人以为他接物待人“太滥”,有人觉得他临事无可无不可,有人甚至说他参政理事易受别人影响和操纵等等。但是,蔡元培“一遇大事,则刚强之性立见”。这一特点较集中地表现于他主持北京大学那一时期。北京大学实行学术自由、兼容并包的办学方针,当时社会上守旧势力与军阀政客集团联手,诋毁北大和蔡的办学方向,一时间“黑云压城”。曾经为蔡改革北大出谋划策的汤尔和等人转而力劝他解聘陈独秀、制约胡适,以缓和外界压力。蔡长时间沉默着,听着汤等人的劝解,最后他站起来决然说道:“北京大学一切的事,都在我蔡元培一人身上,与这些人毫不相干!”他后来发表《洪水与猛兽》一文痛斥军阀,再次表现了“临大节凛然不可犯”的风骨。“五四”前后的北京大学,倘没有蔡元培的如此“担当”,恐怕早为守旧势力摧垮也未可知。有人概论他的这种性格为“内和外介,守正不阿”,确是颇为切合的。
无论是从事教育还是参与政治,蔡元培始终不失书生本色。人们注意到,蔡一生中的辞职次数非常之多,其中引动社会反响的“辞职事件”就有数起。他抱着“合则留,不合则引去”的自由信条,合与不合的尺度是他所信守的价值观,至于高官厚禄则并不足惜。每次辞职后,他便重操旧业,以老学生身份向欧洲的大学注册入学,进行自己心爱的学术研究。他自述的“一生难进易退,性近于学术而不宜于政治”,正是其书生本色的最好体现。在蔡元培看来,学人参政,应力谋为公众做事,而不可以权谋私。他鄙薄那些利欲熏心的官吏,虽曾置身官场,却清廉奉公,洁身自好。每当见到那些做大官的人购田置产常不胜叹息,以为与其留给子孙金钱华屋良田,莫如策励晚辈求得真才实学,在人世间有所作为。本此观念,它一生两袖清风,生活俭朴,直至晚年仍赁屋居住,以至引来他的学生和朋友“赠屋祝寿”的那段佳话。为了他认定的人生价值,蔡几十年如一日,毫不苟且。
蔡元培的人格修养在其一生的主要社会活动中自然地流露和表现出来,构成其复杂文化品性的最为基本的部分。
(摘编自张晓唯《蔡元培》)
1.下列对传记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A.本文突破了传统传记的写法,从表情、举止、语调、事迹、精神诸多方面生动地刻画出大教育家蔡元培的形象。
B.中国传统修身养性的思想与法兰西自由平等博爱的思想,深刻影响了蔡元培,造就了他的学者风度、君子雅量和恬淡平易的性格特点。
C.宴会上,率直的钱玄同借酒发问,当众使作为北京大学校长的蔡元培难堪,蔡元培巧用心思,机智作答,化解了尴尬场面。
D.既临事时常常无可无不可,又在关键时敢于担当;既兼有东西方文化之长,又在书法方面只学黄体,这些体现出蔡元培复杂的文化品格。
E.本文通过对蔡元培相关事迹的叙述,表现了一位传统知识分子平易恬淡、心胸豁达、不畏强权、廉洁自律、坚持操守的崇高品格。
2.传记是怎样表现蔡元培“仁人君子的雅量”的?请结合具体内容简要分析。
3.蔡元培“书生本色”的具体内涵是什么?
4.有人认为蔡元培是“好好先生”,有人认为蔡元培“守正不阿”,请结合全文,谈谈你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