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写‘
(1)羽扇纶巾,谈笑间, 。(《念奴娇》)
(2)夫以秦王之威, ,辱其群臣。(《廉颇蔺相如列传》)
(3)李清照的词作常出现“酒”和“黄花”意象,其中《醉花阴》中含有这两个意象的语句是:“ , 。”
(4)在《琵琶行》中,白居易正面描写了琵琶女高超的弹琴技艺后,又通过听者的反应和周围的环境来烘托音乐效果的语句是:“ , 。”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题目。
送扬子
李白
斗酒渭城边,垆头耐醉眠。梨花千树雪,杨叶万条烟。
惜别添壶酒,临岐赠马鞭。看君颍上去,新月到家圆。
【注】①醑(xǔ):美酒。
1.请从表达技巧角度简要赏析颔联“梨花千树雪,杨叶万条烟”。
2.本诗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情感?请结合后两联简要说明。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题目。
①张衡,字平子,南阳西鄂人也。衡少善属文,游于三辅,因入京师,观太学,遂通五经,贯六艺。虽才高于世,而无骄尚之情。常从容淡静,不好交接欲人。永元中,举孝廉不行,连辟公府不就。时天下承平日久,自王侯以下莫不逾侈。衡乃拟班固《两都》作《二京赋》,因以讽谏。精思傅会,十年乃成。大将军邓骘奇其才,累召不应。
②衡善机巧,尤致思于天文阴阳历算。安帝雅闻衡善术学,公车特征拜郎中,再迁为太史令。遂乃研核阴阳,妙尽璇机之正,作浑天仪,著《灵宪》、《算罔论》,言甚详明。
③顺帝初,再转复为太史令。衡不慕当世,所居之官辄积年不徙。自去史职,五载复还。
④阳嘉元年,复造候风地动仪。以精铜铸成,员径八尺,合盖隆起,形似酒尊,饰以篆文山龟鸟兽之形。中有都柱,傍行八道,施关发机。外有八龙,首衔铜丸,下有蟾蜍,张口承之。其牙机巧制,皆隐在尊中,覆盖周密无际。如有地动,尊则振龙,机发吐丸,而蟾蜍衔之。振声激扬,伺者因此觉知。虽一龙发机,而七首不动,寻其方面,乃知震之所在。验之以事,合契若神。自书典所记,未之有也。尝一龙机发而地不觉动,京师学者咸怪其无征。后数日驿至,果地震陇西,于是皆服其妙。自此以后,乃令史官记地动所从方起。
⑤时政事渐损,权移于下,衡因上疏陈事。后迁侍中,帝引在帷幄,讽议左右。尝问衡天下所疾恶者。宦官惧其毁己,皆共目之,衡乃诡对而出。阉竖恐终为其患,遂共谗之。衡常思图身之事,以为吉凶倚仗,幽微难明。乃作《思玄赋》以宣寄情志。
⑥永和初,出为河间相。时国王骄奢,不遵典宪;又多豪右,共为不轨。衡下车治威严整法度阴知奸党名姓一时收禽上下肃然称为政理。视事三年,上书乞骸骨,征拜尚书。年六十二,永和四年卒。
1.对下列加横线字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A.连辟公府不就 辟:征召
B.京师学者咸怪其无征 征:征税
C.安帝雅闻衡善术学 雅:素常
D.宦官惧其毁己,皆共目之 目:使眼色
2.对文中相关语句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衡下车治威严整法度阴知奸党名姓一时收禽上下肃然称为政理。
A.衡下车/治威严整/法度阴知/奸党名姓/一时收禽上下/肃然称为政理。
B.衡下车/治威严整/法度阴知/奸党名姓/一时收禽/上下肃/然称为政理。
C.衡下车/治威严/整法度/阴知奸党名姓/一时收禽/上下肃然/称为政理。
D.衡下车/治威严/整法度/阴知奸党名姓/一时收禽上下/肃然称为政理。
3.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A.孝廉,为统治阶级选拔人才的科目,始于汉代,由地方官(太守)向中央举荐品行端正的人任一官职,被举荐的人称为“孝廉”。
B.阳嘉,汉顺帝年号。年号是中国封建王朝用来纪年的一种名号,一可以表示年份。一般由皇帝发起,先秦至汉初无年号,汉武帝即位后首创年号。
C.国王,一国的君主,人民的最高统治者。在文中指汉顺帝刘保。
D.乞骸骨,古代官吏因年老请求退职的一种说法,意思是请求赐还自己的身体,回家乡去。
4.对文意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第一段介绍了张衡的学业、人品和文章,侧重写他文学方面的造诣。
B.张衡在科学技术上取得的成就尤其显著,他不仅在天文、数学方面有突出成就,还研究透了测天仪器的道理,发明了浑天仪和候风地动仪。
C.张恒因为才能突出,受到皇帝的重用,后来升为侍中,更是引起了宦官们的忌妒,于是他们便一起在皇帝面前毁谤张衡。
D.本文《张衡传》属于评传,记记叙人物的生平事迹,又评价探讨人物的思想状况、各方面的成就和人物所处的时代背景的。
5.翻译下列文句
(1)大将军邓骘奇其才,累召不应。
(2)自书典所记,未之有也。
(3)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
下列各句的句式不是倒装句的一项是。
A.何以汝为见
B.作《师说》以贻之。
C.求人可使报秦者。
D.饰以篆文山龟鸟兽之形
下列各句中加横线词语的活用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 )
A.左右欲刃相如
B.怀其璧,从径道
C.舍相如广成传。
D.亡其一人夜亡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辛弃疾对立有赫赫战功的孙权和刘裕的仰慕和赞扬,正说明了作者人到暮年仍壮心不已的气概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有识之士。
B.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是,科研院所任是研究基础科学的大本营。它的兴盛取决于年轻人能否安心坐冷板凳。
C.只有新闻工作者走出高楼大院走进基层的广阔天地,才能挖掘到取之不尽的鲜活素材,采写出打动人心的精品报道。
D.从刀耕火种到声色犬马,从茹毛饮血到锦衣玉食,文明程度越高,人们的需求就越复杂、越多元、越精细。因此我们只要考察一个时代的生活细节,便可一叶窥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