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小题。 清明时节的诗与思 每到清明节,难免会想起那首著名...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

清明时节的诗与思

每到清明节,难免会想起那首著名的诗:“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这首诗是谁写的,写于何时,有争论。但是,不管答案如何,这首诗都已渗入了中国文化的肌理,变成了清明节最生动、最富有人情味的一幅水墨画。

和许多中国节日不同,清明节是一个来源相对复杂的节日。它是中国“农历二十四节气”中的一个,同时又融合了古代祭祖、寒食等许多社会性节日的内容。“海纳百川,有容乃大”,清明节因此有着更多元化的文化负载。

首先,清明节传递了中国古人的一种科学经验。中国古代历书说,“春分后十五日,斗指丁,为清明”。古人仰望星空,长期观察和总结,创造出一种方法,把北斗七星的斗柄视为一年时光钟表盘的指针,如果说有所谓“天机”,那么这便是天机,天机一露,便指示了人间的“时机”。所以,“清明前后,种瓜点豆”,天道酬勤,也眷顾懂得自然规律的人们。中国农业源远流长,发达得很早,有山川地理的因素,有工具改良的功劳,更要拜这套经验科学之所赐。事实上,人类的每一步,莫不和经验有关,向前人的经验讨教,又创造新的经验,为后人所用,由此沉淀下来,便成为了科学的知识。

其次,清明节蕴涵着中国人的人文关怀。谁说中国人没有终极关怀?十字架前的忏悔或许因为内心的拷问而显得深沉,但是中国人有自己的方式。宋代高翥有诗道:“南北山头多墓田,清明祭扫各纷然。纸灰飞作白蝴蝶,泪血染成红杜鹃。”清明节祭奠,是一种仪式,但其背后的情和理,又远远超越了仪式的范畴。在先祖坟前放一挂鞭炮,哭一曲悲歌,烧一沓纸钱,看袅袅青烟腾上天空,继而消散,那一刻,不仅仅是生者向逝者的致意,更是对生命无常的思考。那喧闹芜杂的声音和晦明晦暗的火焰化入青山白云,就像人生流淌在无边无垠的时间里。中国人“慎终追远”的情怀,因为有了这天地之间的广阔背景,而显得更加豁达。所以,清明节虽然是一个怀念的日子,但它不排斥欢乐,就像宋人吴惟信的诗句,“梨花风起正清明,游子寻春半出城。日暮笙歌收拾去,万株杨柳属流莺。”这个节日也鼓励踏春和愉快的运动。

最后,清明节也渗透着中国人的维新精神。清明这时节,春风化掉冬雪,万物开始生长,生命开始孕育。而且,由于纳入了寒食节的节俗,即使是火,也需重新燃烧起来。有古人以诗自况,“无花无酒过清明,兴味萧然似野僧。昨日邻家乞新火,晓窗分与读书灯。”一个寒窗晨读的学者形象迎面而来。这里的“新火”,毋宁说是新的希望、新的规划。“一年之计在于春”,士农工商、渔樵耕读,都得告别昨日的沧海桑田,迎来新的机遇和挑战。当然,所谓新旧,相反相成。《诗》云:“周虽旧邦,其命维新。”维新就是在已有基础上更好地创新。小到一家,大到一国,维新不是否定过去的一切,而是辩证之后的高度自信,相信自己的历史和文化,相信自己的道路和未来。我想,清明节就是这样的一个日子,它提醒我们怀念,让我们从过去看到现在;它也提醒我们去做规划,让我们充满希望、充满想象力地走向未来。

1.根据文章内容,下列关于“清明节”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清明时节是中国一个传统节日,它来源相对复杂,融合多种社会性节日内容,有着多元化的文化负载。

B .清明是中国“农历二十四节气”中的一个,在“春分”之后,从自然规律来看,这个时机适合“种瓜点豆”

C.清明时节是一个怀念的日子,清明节到先祖坟前放鞭炮,哭悲歌,烧纸钱,这种祭奠仪式只是为了表达生者对逝者的致意。

D.清明节渗透着中国人的维新精神,因为这个时节万物开始生长,生命开始孕育,人们也告别昨日,迎来新的机遇和挑战。

2.下列诗句,不能表明“清明节蕴涵着中国人的人文关怀”的一项是(   

A.佳节清明桃李笑,野田荒冢只生愁。

B.春雨杏花满清明,追思犹怨水烟轻。

C.况是清明好天气,不妨游衍莫忘归。

D.清明谷雨两相连,浸种耕种莫迟延。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国古人经过长期观察和总结,能根据北斗七星的斗柄指向判断相应的农业“时机”,可称得上懂得自然规律。

B.中国农业源远流长,离不开经验。人们不断继承前人经验,又创造新的经验,这些经验沉淀之后便成了科学知识。

C.中国人“慎终追远”的情怀之所以豁达,是因为哪怕“清明节”这样的节日也不排斥欢乐,鼓励踏青和愉快的运动。

D.维新不是否定过去,而是在已有的基础上更好创新。是一种对自己的历史和文化,对自己的道路和未来的自信。

 

1.C 2.D 3.C 【解析】 1. 试题分析:题干“根据文章内容,下列关于‘清明节’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C项曲解文意,原文“不仅仅是生者向逝者的致意,更是对生命无常的思考。概念理解题,传统的考查形式是选择题。对于文本中的概念,我们必须放在具体语境中去理解,做题的基本方法是要回归原文。首先依据题干和选项找到信息所在的文本位置,抓住概念的本质特征,分析概念的内涵和外延,不可张冠李戴,不可无中生有,不可曲解原意等,在此基础上判断正误。 考点: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能力层级为理解B。 2. 试题分析:题干“下列诗句,不能表明‘清明节蕴涵着中国人的人文关怀’的一项”,D 项“清明谷雨两相连,浸种耕种莫迟延”这是科学经验。概念理解题,传统的考查形式是选择题。对于文本中的概念,我们必须放在具体语境中去理解,做题的基本方法是要回归原文。首先依据题干和选项找到信息所在的文本位置,抓住概念的本质特征,分析概念的内涵和外延,不可张冠李戴,不可无中生有,不可曲解原意等,在此基础上判断正误。 考点: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能力层级为理解B。 3.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的能力,题干问的是“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答题时要将题目材料信息带入选文比对理解,要辨明检索区间,确定对应语句。联系上下文体会,要死抠字眼。从选项来看C 项,因果倒置。 考点: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一位女教师发现所教的高二班里有28名学生,为完成一项生物课作业,从网上抄袭了现成材料。她认为这些学生品质低下,剽窃他人劳动成果,将成绩判为零分。家长认为判罚太重,纷纷向学校施压,要求重判。学校不堪重压,迫令教师屈从,她坚持自己的决定,严词拒绝,辞职而去。该事件经媒体报道后,引起了全社会的关注,有人为女教师点赞,有人对学生家长的做法表示理解,也有人对学校先前的做法提出质疑。

对于以上事情,你怎么看?请综合材料内容及含意作文,表明你的态度,阐述你的看法。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查看答案

有一天,班主任和几个学生亲切交谈。学生A问老师:您觉得我们班的任课老师谁课上得最好?学生B则问:老师,您是不是最喜欢我们班的某同学?对这两个敏感的问题,老师不便直接回答,又不能避而不答。事实上,老师用比较模糊的语言作了回答,学生虽然对答案不甚满足,但并未影响师生关系。

请你从中选择一个问题,代班主任老师“设计”恰当的答案。

 

查看答案

按顺序排列下面的语句,组成语意连贯的一段语,排序正确的一项是(   )

①一夜枕上听雨,辗转不能成寐,清晨推窗望去,雨却停了。

②院子中,一丛绿树被染得浓阴如墨。

③初到江南,就碰上了梅雨季节。

④朦胧的墨绿中,清晰地闪着点点火红的花朵,给这雨后空朗的清晨增添了不少的生气。

⑤浓云尚未散开,低低压着房檐。

⑥空中还飘着若有若无的雨丝,天地间弥漫着一层层湿漉漉、静悄悄青黛色雾霭。

A.③①⑤⑥②④

B.②④⑤⑥①③

C.③①②④⑤⑥

D.⑤⑥③①②④

 

查看答案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中华全国总工会紧急拨款100万元,用于对在黑龙江省鹤岗新兴煤矿爆炸事故中遇难旷工家属的慰问。

B.领导班子是否廉明,能否坚持以人为本的执政理念,是推动一个地方社会经济健康发展的前提。

C.这个垃圾处理厂原设计日处理垃圾1000吨,现在,平均日处理垃圾达到了2300吨,早就处于超负荷运转了。

D.在宣泰战斗中,我军歼灭国民党军两个团,生俘团长一名,缴获了大批枪支弹药和武器物资。

 

查看答案

依次填入下列句子横线处的成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①胡歌坐下来看剧本时,____________________。等到他表演时,他仔细揣摩人物心理、台词,完美演绎了“梅长苏”这个角色。

②卢嘉川不说话了,他好像陷入沉思的状态中,正襟危坐,____________________,苦苦地思索着什么,回忆着过去发生的一切。

③那时候,知识的总量还没那么大,如果你____________________几十年,就可把所学的那个专业的门类全部拿下。

A.目不斜视    目不转睛    目不窥园 

B.目不转睛    目不斜视    目不窥园

C.目不窥园    目不转睛    目不斜视 

D.目不斜视    目不窥园    目不转睛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