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后面小题。
踏 莎 行
欧阳修
候馆梅残,溪桥柳细,草薰风暖摇征辔。离愁渐远渐无穷,迢迢不断如春水。
寸寸柔肠,盈盈粉泪,楼高莫近危阑倚。平芜尽处是春山,行人更在春山外。
1.简析开篇两句“候馆梅残,溪桥柳细”中的“残”“细”二字的妙处?
2.“离愁渐远渐无穷,迢迢不断如春水”主要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表达效果?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小题。
韩子高,会稽山阴人也。家本微贱。侯景之乱,寓在京都。景平,文帝出守吴兴,子高年十六,为总角,容貌美丽,状似妇人,于淮渚附部伍寄载欲还乡,文帝见而问之,曰:“能事我乎?”子高许诺。子高本名蛮子,文帝改名之。性恭谨,勤于侍奉,恒执备身刀及传酒炙。文帝性急,子高恒会意旨。及长,稍习骑射,颇有胆决,愿为将帅,及平杜龛,配以士卒。文帝甚宠爱之,未尝离于左右。文帝尝梦见骑马登山,路危欲堕,子高推捧而升。
文帝之讨张彪也,沈泰等先降,文帝据有州城,周文育镇北郭香岩寺。张彪自剡县夜还袭城,文帝自北门出,仓卒闇夕,军人扰乱,文育亦未测文帝所在,唯子高在侧,文帝乃遣子高自乱兵中往见文育,反命,酬答于闇中,又往慰劳众军。文帝散兵稍集,子高引导入文育营。明日与彪战彪将申缙复降彪奔松山浙东平。文帝乃分麾下多配子高,子高亦轻财礼士,归之者甚众。
文帝嗣位,除右军将军。天嘉元年,封文招县子,邑三百户。王琳至于栅口,子高宿卫台内。及琳平,子高所统益多,将士依附之者,子高尽力论进,文帝皆任使焉。二年,迁员外散骑常侍、壮武将军、成州刺史。及征留异,随侯安都顿桃支岭岩下。时子高兵甲精锐,别御一营,单马入陈,伤项之左,一髻半落。异平,除假节、贞毅将军、东阳太守。五年,章昭达等自临川征晋安,子高自安泉岭会于建安,诸将中人马最为强盛。晋安平,以功迁通直散骑常侍,进爵为伯,增邑并前四百户。六年,征为右卫将军,至都镇领军府。文帝不豫,入侍医药。废帝即位,迁散骑常侍,右卫如故,移顿于新安寺。
(节选自《陈书》)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明日/与彪战/彪将申缙复降/彪奔/松山浙东平/
B.明日/与彪战彪将/申缙复降彪/奔松山/浙东平/
C.明日/与彪战/彪将申缙复降/彪奔松山/浙东平/
D.明日/与彪战彪将/申缙复降/彪奔/松山浙东平/
2.下列对文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总角”指的是古时男子未成年时的发型,常用来指儿童时代。
B.“部伍”指的是军队的编制单位——部曲行伍,泛指部队。
C.“嗣位”指的是继承君主之位,“嗣”本义是传位或传业给嫡长子。
D.“伯”是古代爵位称呼,旧时周代爵位有公、侯、伯、子、男五种。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子高性情恭敬谨慎。与文帝相识后,尽心尽力地侍奉文帝,既常带着刀保护文帝的安全,也常为文帝端盘子送酒食。
B.子高聪明机警,全力帮助文帝。文帝性子急躁,子高总是能够领悟他的意旨。文帝在骑马登山时几乎要坠下山,得到子高的推扶才得以继续攀登。
C.子高忠心耿耿。张彪偷袭城池,文帝逃出后,稍稍集合了一些游散之兵,子高将其引进文育军营中,并于次日与张彪作战,张彪败走。
D.子高作战勇猛,屡立战功。征讨留异时,他统率一营人马,单骑冲入敌阵,伤了左颈,发髻也被削掉一半。留异之乱被平定后,任贞毅将军、东阳太守等职。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及长,稍习骑射,颇有胆决,愿为将帅,及平杜龛,配以士卒。
(2)及琳平,子高所统益多,将士依附之者,子高尽力论进,文帝皆任使焉。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小题。
随着手机等移动终端的普及,人们已经置身“微时代”,不仅艺术作品本身发生着变化,整个审美系统也因此发生了嬗变。
近期大卫·霍克尼来华办展,这位善于描绘日常生活的当代油画大师,七八年前居然开始用手机画画。他说用手机绘画并不是向技术投降,因为手机不过是个艺术媒介,可以让画画回到我们的生活中。艺术家顺应了技术潮流,使绘画回归生活。然而谁会用手机来绘画呢?当然更多的是普通大众。这就是当今“生活美学”的两个面向:一方面,艺术家的创作日渐融入生活,另一方面,大众的日常生活愈来愈审美化。
显然,“生活美学”很大程度上要归功于媒介技术的普及。在自媒体时代,人们的审美方式变得既小(微博被压缩到140个字符)且快(网络传播的翻新率被提升)又即时(微信让大众即时分享)。这种技术特性是把双刃剑,既让审美得以民主化的播散与普及,也使审美变得愈加“虚薄化”。因此有人悲叹,艺术已经被“祛魅”:艺术的光环消失了。
我倒觉得不必如此悲观,如果“祛魅”的结果是人人都可能成为生活艺术家,这不正是审美教育的初衷所在?人们要把自己的生活打造成艺术化的生活,他们本来就有这样的权利和潜力,现在更加具备了条件。人们既是欣赏者,也是创作者,他们像艺术家创作艺术那样去塑造自己的生活,而且在生活当中对自己进行了审美教育。
微时代的“审美教育”明显不同于传统审美教育。在美术馆与音乐厅里,艺术品与观众或听众之间形成了等差关系,艺术品高高在上,充当老师,受众则好似学生。区别于这种“园丁教育”模式,生活美学走的是“平等教育”之路,人们与文化对象形成了既开放又对话的动态关联,而非来自他人的等级教育。在美术馆与音乐厅度过的“审美时间”,往往是日常生活的中断,审美结束后还要回到日常生活之中。然而,微时代的美育就是在日常生活中进行的美育,从日常生活到审美、再从审美到日常生活,都是延续而贯通的。日常生活是大众的常态,在其中进行的美育才是长久之计。
在微时代,人们越来越接近审美教育的终极目标:那就是实现大众的“审美人权”,进而将人人都塑造成生活的艺术家。审美作为一种权利,其实现一方面取决于作品本身的审美价值,另一方面则取决于公众的审美体验水平,通过审美创造与公众之间的良性循环,才能逐渐累积成为社会的“审美财富”,从而为广大的公众所共享。如果没有相应的审美素质的人群,即便提供再多的审美品,人们也未必能够参与其中。而培育民众的“审美文明”的基本素养,则有赖于借助新技术推动“生活美育”全面深入的展开。
换言之,微时代“生活美学”所造就的大众的审美生活,不仅带来了“文明素养”,更在于实现了“文化人权”。因此,艺术并未终结,而是进入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艺术民主化时代。
(《人民日报》刘悦笛2015年5月12日14 版,有删减)
1.下面对“微时代的审美嬗变”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微时代能让艺术家的创作日渐融入生活,大众的日常生活愈来愈审美化。
B.在微时代,人们已经实现了大众的“审美人权”,人人都塑造成为了生活的艺术家。
C.在微时代,借助新技术能“生活美育”全面深入展开,也能培育民众的“审美文明”的基本素养。
D.微时代的美育从日常生活到审美、再从审美到日常生活,延续而贯通。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当代油画大师大卫·霍克尼认为手机绘画可以让绘画回到我们的生活。
B.媒体的艺术特性使审美得以民主化的播散与普及,同时更加“虚薄化”。
C.人们具有权利、潜力和条件把自己的生活打造成艺术化的生活。
D.作者认为艺术被“袪魅”的结果是人人都能成为生活艺术家。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微时代的“审美教育”与传统审美教育不同在于生活美学走的是“平等教育”之路。
C.微时代实现了大众的审美教育,只要提供更多的审美品,人们都能进行审美。
D.微时代的“生活美学”是一种大众化的、自我的、终身化的教育,是进行美育的长久之计。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11月13日,巴黎发生恐怖袭击事件,第二天,全世界都在为遇难者哀悼的时候,明星范玮琪在微博上晒出孩子的照片,网友恶语相向:“自己的‘小确幸’不能建立在别人的痛苦之上。”事后,范玮琪发表了另一条微博,意在为遇难者祈祷,却难以平息网友的愤怒。一而再,再而三,随着事件的发酵,网友们对范玮琪“晒娃”的批判已经不只停留在这个层面,而是升级为人们宣泄负面情绪的一个出口。
请结合材料内容及含意作文,体现你的思考。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下面是“第25届中国金鸡百花电影节(2016中国 唐山)标识”,请写出除文字以外的构图要素,并说明图形寓意,要求寓意简明,句子通顺,不超过90字。
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
一个人的性格如何,确实影响着一个人的命运。但是,①________,环境、条件、机遇有时比性格更能影响和决定人的命运。世界上没有无性格的人,②________,就像树上的叶子,看着相似,其实不同。性格既反映人的本质的一个方面,又不与人的品质完全一致。比如有的人性格看似温柔,但骨子里却很阴毒苛刻;有的人性格上看似暴戾,但心地却非常善良。因此③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