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各题。 罗洪先,字迭夫,吉水人。父循,进士。历兵部武选...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各

罗洪先,字迭夫,吉水人。父循,进士。历兵部武选郎中。会考选武职,有指挥二十余人素出刘瑾门,循罢其管事。瑾怒骂尚书王敞,敞惧,归部趣易奏。循故迟之,数日瑾败,敞乃谢循。循历知镇江、淮安二府,徐州兵备副使,咸有声。

洪先幼慕罗伦为人年十五读王守仁《传习录》好之欲往受业循不可而止乃师事同邑李中其学。嘉靖八年,举进士第一,授修撰,即请告归。外舅太仆卿曾直喜曰:“幸吾婿成大名。”洪先曰:“儒者事业有大于此者。此三年一人,安足喜也?”洪先事亲孝。父每客,洪先冠带行酒、拂席、授几甚恭。居二年,诏劾请告逾期者,乃赴官。寻遭父丧,苫堆蔬食,不入室者三年。继遭母忧,亦如之。

十八年,简宫僚,召拜春坊左赞善。明年冬,与司谏唐顺之、校书赵时春疏请来岁朝正后,皇太子出御文华殿,受群臣朝贺。时帝数称疾不视朝,讳言储贰临朝事,见洪先等疏,大怒曰:“是料朕必不起也。”降手诏百余言切责之,遂除三人名。

洪先归,益寻求守仁学。甘淡泊,炼寒暑,跃马挽强,考图观史,自天文、地志、礼乐、典章、河渠、边塞、战阵攻守,下逮阴阳、算数,靡不精究。至人才、吏事、国计、民情,悉如意谘访。曰:“苟当其任,皆吾事也。”邑田赋多宿弊,请所司均之,所司即以属。洪先精一心体察,弊顿除。岁饥,移书郡邑,得粟数十石,率友人躬给。

流寇入吉安,主者失措,为画策战守,寇去。素与顺之友善,顺之应召,欲挽之出,严嵩以同乡故,拟假边才起用,皆力辞。

初,告归,过仪真,同年生主事项乔为分司。有富人坐死,行万金求为地,洪先拒不听。乔微讽之,厉声曰:“君不闻志士不忘在沟壑耶?”江涨,坏其室,巡抚马森欲为营之,固辞不可。隆庆初卒,赠光禄少卿,谥号文庄。    (节选自《明史·罗洪先传》)

1.对下列句子中划线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父每客。 肃:庄重。               B.乃师事同邑李中, 其学  传:学习

C. 为画策战守,寇去:退却             D.率友人躬  振:通“赈”,救济

2.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洪先幼慕罗伦/为人年十五/读王守仁《传习录》/好之欲往/受业循不可/而止乃师/事同邑李中/传其学。

B洪先幼慕罗伦为人/年十五/读王守仁《传习录》/好之/欲往受业/循不可而止/乃师事同邑李中/传其学。

C洪先幼慕罗伦为人/年十五/读王守仁《传习录》/好之欲往/受业/循不可而止乃师/事同邑李中/传其学。

D洪先幼慕罗伦/为人年十五/读王守仁《传习录》/好之/欲往受业/循不可而止乃师/事同邑李中/传其学。

3.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修撰”官名。唐代史馆有修撰,掌修国史,宋有集英殿﹑右文殿等修撰。至元时,翰林院始设修撰。明清因袭之,一般于殿试揭晓后,一甲第一名进士状元即授翰林院修撰。

B.“进士”指中国古代科举制度中通过殿试的人。明清科举考试分三级进行,其中殿试一般每三年进行一次,文中“三年一人”即可印证。

C.“谥号”是古代朝廷为君主、诸侯、大臣、后妃等具有一定地位的人,根据他们的事迹与品德修养,评定褒贬,而给予一个寓含善意评价、带有评判性质的称号。

D.“母忧”指母亲的丧事。为父母守丧在中国古代文化中是一种孝顺的行为,也叫丁忧,明清时期官员的父母死去,官员必须停职守制,守丧期一般为三年,“苫块蔬食,不入室者三年”即守丧之礼。

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罗洪先志向远大。拜同乡的李中为师,学习李中的学说;他认为考中进士并不值得炫耀,认为儒学之士的事业应该更大。

B罗洪先正直淡泊。他拒不同意犯罪富人拿钱请求免死的行为;因江水上涨,屋子被毁,他坚决推辞巡抚马森为其营造房屋的好意。

C罗洪先心忧国民。他留心察访人才、吏事、国计、民情,发现田赋弊端,请求均衡处理并使积弊消除;流寇侵入吉安,他献策战守并使盗贼离去。

D罗洪先范言敢谏。皇帝常常称病不上朝,罗洪先与司谏唐顺之、校书赵时春在皇帝非常忌讳太子临朝时,依然敢于上疏请求皇帝让位,让太子接受群臣朝贺。

5.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敞惧,归部趣易奏。循故迟之,数日瑾败,敞乃谢循。

2)顺之应召,欲挽之出,严嵩以同乡故,拟假边才起用,皆力辞。

 

1.A 2.B 3.C 4.D 5. (1)王敞害怕,回到兵部催促改变奏折。罗循故意拖延,数天后刘谨倒台,王敵于是向罗循道歉。 (2)唐顺之应召入朝,想引他出山,严嵩因是同乡缘故,打算假托治理边疆的人才起用他,他都极力推辞。 【解析】 1.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含义的能力,高考考查的实词,其意义和用法在教材中一般都学过,我们可以联系教材,并结合原文语境来分析推断,做到“词不离句,句不离篇”。A项,肃:躬身作揖,迎揖引进。迎接。故选A。 【考点定位】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能力层级为理解B。 【技巧点拨】文言实词的考核一直是文言文阅读重点考核的内容,课标卷近几年有加大难得的趋势,考的词语一般在课本中没有出现,要求学生根据文意进行推断,答题时注意分析词语前后搭配是否得当,如此题的选项A项,肃:躬身作揖,迎揖引进。迎接。故选A。还要注意近几年文言实词错误选项经常出现一词多义现象,文言词语大部分对应的是现代汉语的一个词语,但也有词义转移的现象,答题时应该重点注意。 2.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文言断句。“洪先幼慕罗伦为人年十五读王守仁《传习录》好之欲往受业循不可而止乃师事同邑李中传其学”,这段话断句的标志有:先看人名、地名等名词“洪先”“王守仁《传习录》”“李中”,动词“读”“好”“止”,“为人”“年十五”交代两个要素,应该断开,根据这些内容即可断开。联系起来,这句话的意思是“ 罗洪先幼年仰慕罗伦的为人。十五岁时,读王守仁的《传习录》,喜欢上它,想前往拜师求学,罗循没有同意而罢休。于是拜同乡的李中为师,学习李中的学说”。 【考点定位】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能力层级为理解B。 【名师点睛】对于文言断句类型的题目,不要急于答题,应当先诵读这个篇段,通过诵读,力求对全文的内容有个大体的了解,凭语感将能断开的先断开,逐步缩小范围,然后再集中精力分析难断处,遵循先易后难的原则。找虚词、察对话 、依总分 、据修辞 、对称 、反复、辨句式。抓虚词看位置:①“夫、惟、盖、凡、窃、请、敬”等发语词和表敬副词,经常放在句首;句首的语气词“其、盖、唯、盍、夫、且夫、若夫”等前面可断句,常用于句首的相对独立的叹词,如嗟夫、嗟乎、呜呼等,前后都可断句;有些常用在句首的关联词,如“苟”“纵”“是故”“于是”“向使”“然而”“无论”“至若”“是以”“继而”“纵使”“然则”等前面大多可以断句;常在句首的时间词,如“顷之”“向之”“未几”“已而”“斯须”“既而”“俄而”等,也可以帮助断句。②“乎、哉、也、矣、欤、焉”等语气词经常放在句尾;句末语气词“也、矣、耶、哉、乎、焉、兮、耳、而已”等后面可断句。③“以、于、为、而、则”等连词经常放在句中。(2)对话、引文标志: 文言文的对话、引文常常用“曰”、“云”为标志,两人对话,一般第一次对话出现人名,以后就用“曰”而省略主语。关于利用虚词断句,这里有一个口诀,或许对同学们断句会有些帮助:“曰”后冒(:),“哉”后叹(!),“夫”“盖”大都在句前。 “于”“而”一般在句中,“矣”“耳”后面画圆圈(。)“耶”“乎”经常表疑问(?),“也”“者”作用要停顿。或句(。)或逗(,)表情形,各人位置要记牢。如本题应该抓住人名、地名等名词“洪先”“王守仁《传习录》”“李中”,动词“读”“好”“止”,“为人”“年十五”交代两个要素,应该断开,根据这些内容即可断开。 3.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识记文学常识的能力。古代文化常识包括古代文化中天文、历法、乐律、地理、官职、科举、姓名、宗法等。这类试题一般不考过于冷僻的内容,涉及的大多是科举、姓名、礼俗等,考生要注重平时知识的积累。本题C项“谥号”是为古代君主、诸侯、大臣、后妃等具有一定地位的人死后封的称号。 【考点定位】识记文学常识。能力层级为识记A。 【名师点睛】谥号,为古代君主、诸侯、大臣、后妃等具有一定地位的人死后,根据他们的事迹与品德修养,评定褒贬,而给予一个寓含善意评价、带有评判性质的称号。平时需要注意积累。 4.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内容的理解。D项文中说“来岁朝正后”,是建议太子来年临朝。 【考点定位】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名师点睛】这道题目是概括归纳文章内容。解答此类题的方法是:①抓住题干,读全读准。在阅读题目时,须读全、读准题干,切忌走马观花。所谓读全,就是对题干中的所有要求要一个不漏、原原本本地分析;所谓读准,就是要准确地把握题干所提的要求,看清是选对的还是选错的,是概括内容还是分析观点。只有对题干作全面、准确的分析理解,才能准确地答题。②放回原文,查对正误。特别是在时间、地点、官职,人物的行为、实效方面,应仔细查对原文的词句,全面理解,综合分析,两者间的差别正是把握全文的关键所在。D项文中说“来岁朝正后”,是建议太子来年临朝。对似是而非处,要有借题解文的意识。 5. 试题分析:主要重点词语的翻译:(1)固定人名保留“王敞”“罗循”“刘谨”, “趣”译为催促,“迟”译为拖延,“谢”译为道歉。(2)固定人名保留“唐顺之”“严嵩”,“挽”译为引,“拟”译为打算,“假”译为假托。 【考点定位】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能力层级为理解B。 【技巧点拨】本题首先要找出专有名词,即人名、地名、官职等;然后再看有否特殊句式,最后再确定关键字进行翻译,一般为直译。文言文的翻译,最基本的方法就是替换、组词、保留、省略。对古今异义的词语要“替换”;对古今词义大体一致的词语则“组词”;对特殊的地名、人名等要“保留”,如“王敞”“罗循”“唐顺之”“严嵩”等;对古汉语中的同义反复的词语可以“省略”其中一个,有些虚词不必要或难于恰当翻译出来的也可以“省略”。平时训练时注意自己确定句子的赋分点,翻译时保证赋分点的落实,如此题中的“趣”“谢”“拟”等词语的落实,还要注意翻译完之后一定要注意对句子进行必要的整理。使句意通顺。建议翻译时打草稿。 【参考译文】 罗洪先,字达夫,吉水人。父亲罗循,是进士。历任兵部武选郎中。恰逢考核选拔武官,有二十多个指挥平素出自刘瑾门下,罗循罢除其管事。刘瑾愤怒地骂尚书王敞,王敞害怕,回到兵部催促改变奏折。罗循故意拖延,几天后刘瑾倒台,王敞于是向罗循道歉。罗循历任镇江、淮安两府的知府和徐州兵备副使,都有治政的名声。 罗洪先幼年仰慕罗伦的为人。十五岁时,读王守仁的《传习录》,喜欢上它,想前往拜师求学,罗循没有同意而罢休。于是拜同乡的李中为师,学习李中的学说。嘉靖八年,考中进士第一名,授官修撰,马上请求辞官回家。岳父太仆卿曾直高兴地说:“有幸我的女婿成就了大名声。”罗洪先说:“儒学之士的事业有比此更大的。这种人三年就一个,有什么值得高兴的?”罗洪先侍奉双亲很孝顺。父亲每次迎接客人,罗洪先都穿上礼服依次给客人斟酒、拂扫座席、端授茶几,非常恭敬。过了两年,下诏弹劾请假超过期限的官员,他才去任职。不久遭遇父亲的丧事,寝苫枕块,吃素食,不回家中,这样过了三年。接着又遇上母亲的丧事,也如此守丧。 十八年选拔东宫的官员,召任春坊左赞善。第二年冬天,与司谏唐顺之、校书赵时春上疏请求来年朝贺正旦日后,皇太子出宫临文华殿,接受群臣朝贺。当时皇帝多次声称有病不上朝,忌讳臣子说让太子临朝的事,见到罗洪先等人的奏疏,非常愤怒地说:“这是料定朕卧病必定不能好了。”降下亲手写的一百多字的诏令责备他们,于是削除三人的名籍。 罗洪先回到家中,更加寻求王守仁的学问。甘于淡泊,锻炼于寒冬酷暑,策马腾跃,拉引强弓,查考地图翻阅历史,从天文、地理、礼乐、典章、河渠、边塞、打仗的阵法和攻守方式,下至阴阳、算数,无不精心研究。至于人才、吏治之事、国家大计、百姓的情况,都用心咨询访问。说:“如果身在其位,都是我的事。”县里的田赋有很多积久的弊病,请求有关部门均衡处理,有关部门就交托他来处理。罗洪先细心考察,积弊马上除去。收成不好,他转交书信到郡县,得到粮食几十石,率领友人亲自拿出救济。 流窜的盗贼进入吉安,主事官惊慌失措。逻洪先为他出谋划策迎战守卫,盗贼退兵离去。他向来与唐顺之友好。唐顺之应召入朝,想引他出山,严嵩因是同乡缘故,打算假托治理边疆的人才起用他,他都极力推辞。当初,请假回家,经过仪真,同年考中进士现任主事的项乔在盐运司任职。有富人犯罪定为死罪,用一万两银子请求为自己开脱罪名,罗洪先拒不同意。项乔暗示劝告,他严厉地说:“您没听说有志之士不忘记身处沟壑吗?”江水上涨,毁坏了他的屋子,巡抚马森想为他营造,他坚决推辞不同意。隆庆初年死去,赠官光禄少卿,缢号文庄。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下列划线词语全部属于古今异义的项是(     

A.①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②臣所以去君者

鄙贱之人,不知将军宽之至此也          ④寻其方面

B①便纵有千种风情                     ②始以强壮出,及还,须发皆白

③未尝有坚明约束者也                     ④传以示美人及左右

C①回首向来萧瑟                     ②其势必不敢留君

③常从容淡定,不好交接俗人             ④我丈人行也皆为陛下所成就

D①更那堪,冷落清秋节                  ②卧起操持,节尽旄落

③相如视秦王无意偿赵城乃前曰          ④王不行,示赵弱且怯也

 

查看答案

选出下列句中加横线的词语解释全部正确的项是(      

A.①安帝闻衡善术学 平素常常            ②秦贪其强(凭借,倚仗)

③故令人持璧归,至赵矣间,从小路           ④公车特征郎中(拜见

B①召有司 (审查、查看)                   ②相如召赵御史书曰(回头)

③以为吉凶倚伏,幽微难(活用作动词,看清楚)   ④累召不 (答应  

C①妙璇机之正 (活用作动词,研究透了)       ②相如贱人(向来本来)

③傍行八道,关发机 (设置)                    ④左右欲相如(名词作动词,用刀杀

D①乃使从者衣褐,怀其璧(怀揣)                知奸党名姓,一时收禽(暗地里)

宾客至蔺相如门前谢罪 (通过、经由)          秦王恐其璧(撞碎碰碎

 

查看答案

选出下列句式分类正确的项是      

①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   ②自书典所记,未之有也 ③果地震陇西④连辟公府不就⑤饰以篆文山亀鸟兽之形  ⑥求人可使报秦者⑦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⑧和氏璧,天下所共传宝也⑨子卿尚复谁为乎?⑩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君何以知燕王 汉天子,我丈人行也

A.①②④/③⑤ /⑥⑩/⑦⑨/

B.①②④/③⑧ /⑤⑥⑩//

C.①④⑦/②⑨/③⑤/⑥⑩/

D.①②⑦/③④/⑤⑥⑩//

 

查看答案

下列句中加横线词语的用法归类正确的一项是    

相如广成传 ②大将军邓骘其才③天下承平日久④而相如斥之⑤乃使其从者  ⑥直可天地,泣鬼神  廉颇老矣尚能  ⑧宁许以秦曲   ⑨单于其节 大国之威以修敬也 且庸人尚  空以身草野,谁复知之  

A.①③⑤/②⑨/④⑥/⑦⑧ /

B.①⑤⑦/②⑨/③④/⑥⑧⑪⑫/

C.①③⑤/②⑨/④⑦/⑥⑧/

D.①⑤⑦/②⑨/③④/⑥⑧ /

 

查看答案

诗人郑谷,因“尝赋鹧鸪,警绝”《唐才子传》被誉为“郑鹧鸪”。下面是他的《鹧鸪》诗句,被打乱了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①暖戏烟芜锦翼齐 ②苦竹丛深日向西 ③品流应得近山鸡 ④相呼相应湘江阔

⑤佳人才唱翠眉低  ⑥雨昏青草湖边过 ⑦花落黄陵庙里啼 ⑧游子乍闻征袖湿

A①②⑥③⑧⑦④⑤                   B.②③④①⑥⑦⑧⑤

C①③⑥⑦⑧⑤④②                   D.⑥⑦③⑤①④⑧②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