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古诗词默写: (1)《念奴娇·赤壁怀古》中苏轼以酒祭奠江月的豪举来抒发人生似梦,...

古诗词默写:

(1)《念奴娇·赤壁怀古》中苏轼以酒祭奠江月的豪举来抒发人生似梦,壮志难酬的感叹的句子是 ________ ________

2《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词人借历史影射现实,说朝廷的失败,金人的南侵,国家的耻辱随着时光的流逝,而渐渐地被人们淡忘了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李清照的《醉花阴》,其中以生动的形象来表达相思之苦,并将“为伊消得人憔悴”的含义蕴涵其中的词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声声慢》中由景入情,情景交融,作者的感情渐渐融入落花中,只能看着菊花一朵朵、一瓣瓣的枯萎凋落,对花自怜,不由又黯然神伤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公而忘私是历代中华儿女的优秀品质,范仲淹在《岳阳楼记》曾说:“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廉颇蔺相如列传》中蔺相如曾经说:________________

(6)窦娥蒙冤赴刑场时,她悲愤的斥责天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 用典是诗词中经常采用的一种修辞手法,辛弃疾《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下阕中化用桓温北伐的典故感慨年华易逝而功业难成,表明对朝廷不思进取的不满之情的句子是: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8) 《定风波》中描写作者的打扮,同时还一语双关,表现了作者在挫折面前坦然处之的态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2)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 (3)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4)满地黄花堆积, 慌悴损, 今有谁堪摘。 (5)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6)天地也!只合把清浊分辨,可怎生糊突了盗跖、颜渊? (7)可惜流年,忧愁风雨,树犹如此 (8)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解析】 试题分析:默写不但考查考生记忆的准确性,也考查其书写的准确性。因此要特别注意那些易错字,如:“酹”、“佛”、“尊”等。名句默写答题技巧:(一)要突破生僻难写字。(二)要注意同音异义词。(三)要注意同义异形词(四)要留意具体环境(五)要留心语句顺序(六)要注意语句出处。该类题要提醒考生平时加强背诵,注意难写字和易错字的正确书写。一要领悟含义,圈点强记,边诵边写。对每一条名言名句,都要领悟其大致含义,特别是其中的关键字词。对名言名句中的易混字、易错字,要用红笔圈点出来,以激起有意注意,防止“口是手非”。二要要突破生僻难写字,规范书写。一部分学生往往就是观其大略、不求甚解,而导致把语句的顺序写颠倒,白白地丢掉了分数。 【考点定位】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能力层级为识记A。 【名师点睛】高考所选择的名句大多出自课内所学篇目,只有少数来自课外,该如何识记这些课内的名句,需要一定的技巧。高考所考的名句,字不一定有多复杂,但一定很有迷惑性,考生经常在这些“浅水滩”“翻船”,原因是光背不写,光记不辨,不知道联系句意和古文的特性来区分。所以在平时对名句记忆时要立足于对诗句的理解,如本题“莫道不消魂”的“消魂”是极喻相思愁绝之情的意思,很容易错。“一蓑烟雨任平生”的“蓑”错误率很高,需要注意。现在课标卷已经考核“理解性默写”,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既准确还不容易写错字,然后要立足于“写”,不要背下来但得不到分数。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文后

临江仙

欧阳修

记得金銮同唱第,春风上国繁华。如今薄宦老天涯。十年歧路,空负曲江花。

闻说阆山通阆苑,楼高不见君家。孤城寒日等闲斜。离愁难尽,红树远连霞。

【注】欧阳修贬任滁州太守期间,一位同榜及第的朋友将赴任阆州(今四川阆中)通判,远道来访,欧阳修席上作此词相送。词中的“曲江花”代指新科进士的宴会,“阆苑”指传说中神仙居住的地方。

1.这首词蕴含着丰富的情感,请简要概括。

2.前人评此词,称其“飘逸”。请结合“闻说阆山通阆苑,楼高不见君家”两句作简要赏析。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各

罗洪先,字迭夫,吉水人。父循,进士。历兵部武选郎中。会考选武职,有指挥二十余人素出刘瑾门,循罢其管事。瑾怒骂尚书王敞,敞惧,归部趣易奏。循故迟之,数日瑾败,敞乃谢循。循历知镇江、淮安二府,徐州兵备副使,咸有声。

洪先幼慕罗伦为人年十五读王守仁《传习录》好之欲往受业循不可而止乃师事同邑李中其学。嘉靖八年,举进士第一,授修撰,即请告归。外舅太仆卿曾直喜曰:“幸吾婿成大名。”洪先曰:“儒者事业有大于此者。此三年一人,安足喜也?”洪先事亲孝。父每客,洪先冠带行酒、拂席、授几甚恭。居二年,诏劾请告逾期者,乃赴官。寻遭父丧,苫堆蔬食,不入室者三年。继遭母忧,亦如之。

十八年,简宫僚,召拜春坊左赞善。明年冬,与司谏唐顺之、校书赵时春疏请来岁朝正后,皇太子出御文华殿,受群臣朝贺。时帝数称疾不视朝,讳言储贰临朝事,见洪先等疏,大怒曰:“是料朕必不起也。”降手诏百余言切责之,遂除三人名。

洪先归,益寻求守仁学。甘淡泊,炼寒暑,跃马挽强,考图观史,自天文、地志、礼乐、典章、河渠、边塞、战阵攻守,下逮阴阳、算数,靡不精究。至人才、吏事、国计、民情,悉如意谘访。曰:“苟当其任,皆吾事也。”邑田赋多宿弊,请所司均之,所司即以属。洪先精一心体察,弊顿除。岁饥,移书郡邑,得粟数十石,率友人躬给。

流寇入吉安,主者失措,为画策战守,寇去。素与顺之友善,顺之应召,欲挽之出,严嵩以同乡故,拟假边才起用,皆力辞。

初,告归,过仪真,同年生主事项乔为分司。有富人坐死,行万金求为地,洪先拒不听。乔微讽之,厉声曰:“君不闻志士不忘在沟壑耶?”江涨,坏其室,巡抚马森欲为营之,固辞不可。隆庆初卒,赠光禄少卿,谥号文庄。    (节选自《明史·罗洪先传》)

1.对下列句子中划线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父每客。 肃:庄重。               B.乃师事同邑李中, 其学  传:学习

C. 为画策战守,寇去:退却             D.率友人躬  振:通“赈”,救济

2.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洪先幼慕罗伦/为人年十五/读王守仁《传习录》/好之欲往/受业循不可/而止乃师/事同邑李中/传其学。

B洪先幼慕罗伦为人/年十五/读王守仁《传习录》/好之/欲往受业/循不可而止/乃师事同邑李中/传其学。

C洪先幼慕罗伦为人/年十五/读王守仁《传习录》/好之欲往/受业/循不可而止乃师/事同邑李中/传其学。

D洪先幼慕罗伦/为人年十五/读王守仁《传习录》/好之/欲往受业/循不可而止乃师/事同邑李中/传其学。

3.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修撰”官名。唐代史馆有修撰,掌修国史,宋有集英殿﹑右文殿等修撰。至元时,翰林院始设修撰。明清因袭之,一般于殿试揭晓后,一甲第一名进士状元即授翰林院修撰。

B.“进士”指中国古代科举制度中通过殿试的人。明清科举考试分三级进行,其中殿试一般每三年进行一次,文中“三年一人”即可印证。

C.“谥号”是古代朝廷为君主、诸侯、大臣、后妃等具有一定地位的人,根据他们的事迹与品德修养,评定褒贬,而给予一个寓含善意评价、带有评判性质的称号。

D.“母忧”指母亲的丧事。为父母守丧在中国古代文化中是一种孝顺的行为,也叫丁忧,明清时期官员的父母死去,官员必须停职守制,守丧期一般为三年,“苫块蔬食,不入室者三年”即守丧之礼。

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罗洪先志向远大。拜同乡的李中为师,学习李中的学说;他认为考中进士并不值得炫耀,认为儒学之士的事业应该更大。

B罗洪先正直淡泊。他拒不同意犯罪富人拿钱请求免死的行为;因江水上涨,屋子被毁,他坚决推辞巡抚马森为其营造房屋的好意。

C罗洪先心忧国民。他留心察访人才、吏事、国计、民情,发现田赋弊端,请求均衡处理并使积弊消除;流寇侵入吉安,他献策战守并使盗贼离去。

D罗洪先范言敢谏。皇帝常常称病不上朝,罗洪先与司谏唐顺之、校书赵时春在皇帝非常忌讳太子临朝时,依然敢于上疏请求皇帝让位,让太子接受群臣朝贺。

5.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敞惧,归部趣易奏。循故迟之,数日瑾败,敞乃谢循。

2)顺之应召,欲挽之出,严嵩以同乡故,拟假边才起用,皆力辞。

 

查看答案

下列划线词语全部属于古今异义的项是(     

A.①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②臣所以去君者

鄙贱之人,不知将军宽之至此也          ④寻其方面

B①便纵有千种风情                     ②始以强壮出,及还,须发皆白

③未尝有坚明约束者也                     ④传以示美人及左右

C①回首向来萧瑟                     ②其势必不敢留君

③常从容淡定,不好交接俗人             ④我丈人行也皆为陛下所成就

D①更那堪,冷落清秋节                  ②卧起操持,节尽旄落

③相如视秦王无意偿赵城乃前曰          ④王不行,示赵弱且怯也

 

查看答案

选出下列句中加横线的词语解释全部正确的项是(      

A.①安帝闻衡善术学 平素常常            ②秦贪其强(凭借,倚仗)

③故令人持璧归,至赵矣间,从小路           ④公车特征郎中(拜见

B①召有司 (审查、查看)                   ②相如召赵御史书曰(回头)

③以为吉凶倚伏,幽微难(活用作动词,看清楚)   ④累召不 (答应  

C①妙璇机之正 (活用作动词,研究透了)       ②相如贱人(向来本来)

③傍行八道,关发机 (设置)                    ④左右欲相如(名词作动词,用刀杀

D①乃使从者衣褐,怀其璧(怀揣)                知奸党名姓,一时收禽(暗地里)

宾客至蔺相如门前谢罪 (通过、经由)          秦王恐其璧(撞碎碰碎

 

查看答案

选出下列句式分类正确的项是      

①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   ②自书典所记,未之有也 ③果地震陇西④连辟公府不就⑤饰以篆文山亀鸟兽之形  ⑥求人可使报秦者⑦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⑧和氏璧,天下所共传宝也⑨子卿尚复谁为乎?⑩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君何以知燕王 汉天子,我丈人行也

A.①②④/③⑤ /⑥⑩/⑦⑨/

B.①②④/③⑧ /⑤⑥⑩//

C.①④⑦/②⑨/③⑤/⑥⑩/

D.①②⑦/③④/⑤⑥⑩//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