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的文化经典选段,完成小题。 子路曰:“卫君待子而为政,子将奚先?”子曰:...

阅读下面的文化经典选段,完成题。

子路曰:“君待子而为政,子将奚先?”子曰:“必也正名乎!”子路曰:“有是哉,子之迂也!奚其正?”子曰:“野哉,由也!君子于其所不知,盖阚如也。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事不成,则礼乐不兴;礼乐不兴,则刑罚不中:刑罚不中,则民无所错手足.故君子名之必可言来源学+科+网Z+X+X+K也,言之必可行也。君子于其言,无所苟而已矣。”(《论语·子路》)

彼国者,亦有砥厉,礼义节奏是也。故人之命在天,国之命在礼。人君者,隆礼尊贤而王,重法爱民而霸,好利多诈而危,权谋倾覆幽险而亡。(《荀子·强国》)

1.孔子认为治理好一个国家,首先要       ,而荀子认为治理国家最重要的是        

2.请结合上面的材料分析从治理国家角度来看荀子与孔子观点有无不同之处?

 

1.正名 隆礼或礼。 2.有不同之处。孔子的“正名”是为了“复礼”(“兴礼乐”)。荀子在强调“礼”同时,也重视“法”。荀子认为人君者“隆礼尊贤而王,重法爱民而霸”,推礼治而王是第一位的,但实行以法强国的霸术也是可以的。 【解析】 1. 试题分析:注意抓住文段中的重点词语“正名”“隆礼”。 【考点定位】筛选文中的信息。能力层级为C。 【技巧点拨】简答题的信息筛选基本也是人物的某种品质,事情的原因的分析,物象的特征等,注意找到对应的文中的相应的句子,然后翻译,注意题干的要求是用原文的词语还是自己的话。 2. 试题分析:注意对原文内容的概括,答案基本要来自原文。 【考点定位】简答题的信息筛选基本也是人物的某种品质,事情的原因的分析,物象的特征等,注意找到对应的文中的相应的句子,然后翻译,注意题干的要求是用原文的词语还是自己的话。 【参考译文】 国家也有“磨刀石”,礼义法度就是这种“磨刀石”。所以人的命运取决于上天,国家的命运取决于礼。作为君主,推崇礼义、尊重贤人,就能称王天下;注重法治、爱护人民,就能称霸诸侯;喜欢财利、多搞欺诈,就会危险;玩弄权术、坑人害人、阴暗险恶,就会灭亡。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下面是我国的“国家节水标志”,请写出该标志的构图要素及其寓意,要求语意简明,句子通顺,不超过70个字。

../../AppData/Local/Temp/Rar$DIa0.471/GK9.TIF

 

 

查看答案

下列各项中,对句子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不愤不启,不悱不发:这是孔子的启发式教育原则。孔子主张在学生充分进行独立思考来源学科网Z-X-X-K的基础上,再对他们进行启发、开导,这是符合教学基本规律的。

B“无求生以害,有杀身以成孔子的生死观是以“仁”为最高原则的,他认为比生命更宝贵的就是“仁”,要求人们在生死关头宁可舍弃自己的生命也要保全“仁”。

C“克己复礼为仁” :孔子以仁来规定礼,仁以礼为基础,以礼来维护。礼是内在的,仁是外在的,二者紧密结合。

D“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君子可以与他周围的人保持和谐融洽的关系,但他对任何事情都经过自己的思考,不盲目附和。但小人则没有自己独立的见解,只求与别人完全一致,而不讲求原则。

 

查看答案

下列各句翻译正确的一项(    

A.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用道德来训导百姓,用礼制来整治百姓,百姓不仅会有羞耻之心,而且也会有很高的品格。)

B.高山仰止,景行行止。(像高山一样令人敬仰,像美丽的风景一样让人向往。)

C.无乃尔是过与?(这不就是你的过错吗?)

D.百姓足,君孰与不足?百姓不足,君孰与足?(百姓富足了,您怎么会一个人不富足呢?百姓不富足,您又怎能一个人富足呢?)

 

查看答案

横线字的用法和例句不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己欲立而

A.子曰:“食,足兵,民信之矣。”

B.欲洁其身,而大伦。

C.士志于道,而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

D.老者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

 

查看答案

下列各项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   

A.忠告而善道之,不可则止,毋自辱焉

B.君子道者三,我无能焉。

C.微管仲,吾其被发左衽矣。

D.刑罚不中则民无所错手足。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