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

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

台风可调节地球温度,维持全球热量平衡。台风最高时速可达200千米以上,巨大能量的流动在直接给人类造成灾难的同时,     (1)       。众所周知,靠近赤道的热带、亚热带地区受日照时间最长,气候也最为炎热。台风发展和维持的主要能量来源是水汽凝结释放出的潜热能,其水汽主要来自低纬度的热带洋面;(2)        ,由其携带的大量热量和水汽即从热带输送至中高纬度地区,它给酷暑难熬的人们带来了清凉。如果没有台风,     (3)    ,寒带地区则正好相反。

 

(1)也使地球保持着热量平衡;(2)随着台风从热带向中高纬度地区的移行(3)就会造成热带地区的气候更加炎热。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既考查句子的连贯性,又考查学生对文段的总结概括能力,及文段的推断能力。①处,前面说“台风可调节地球温度,维持全球热量平衡”“巨大能量的流动在直接给人类造成灾难的同时”,横线上的句子应是说台风维持地球的热量平衡。②处,前面说“其水汽主要来自低纬度的热带洋面”,后面说“由其携带的大量热量和水汽即从热带输送至中高纬度地区”,那么中间的内容应是说如何移动;③处,前面说“如果没有台风”,后面应是这种假设下的后果。 【考点定位】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技巧点拨】“补写句子”是综合考点和能力的考查,这类题目一般要求“根据材料内容”补写句子,要求所补写的句子内容贴切、语意连贯、逻辑严密,并且不能照抄材料,另有字数限制。所补写的句子的内容来源:文本。具体说,所补写的句子的内容、语言要从上下文的有关材料中去提炼和概括,离开文本不可能补写正确。所补写句子与上下文关系:或引领下文,或总结上文,或与上下文衔接连贯。“词语从文本中来”“引领、总结、衔接”这两层意思一综合起来,我们发现答案已呼之欲出,而且答案几乎是唯一的。补句的命题规律:(1)“根据材料内容”要求补写句子应联系前后文语境。(2)空出的句子大多有特殊位置和性质,(3)要求所补写的句子内容贴切、语意连贯、逻辑严密。(4)不能照抄材料,有字数限制。有效的答题技巧:(1)阅读全文,了解文段性质和内容,确定中心。(2)分清句间上下文的逻辑关系,确定句子的性质。(3)注意标点符号的暗示作用:含义、选词、句式。(4)结合文本,根据字数要求,概括答案。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调理自己与调理东西不甚一样,                          。在心情不平时,心思不会清楚,所以       

(1)凡说一句话,或作一篇文章,总要使其清楚明白

(2)心思方面最要紧的是要条理清楚

(3)而心思之清楚有条理,是与心情有关系的

(4)如缺乏条理,徒增知识是无用的,因为知识是要用条理来驾驭的

(5)调理心情是最根本的

(6)调理自己要注意心思与心情两方面

A.(1)(4)(2)(3)(5)(6)

B.(6)(1)(4)(2)(3)(5)

C.(2)(4)(1)(3)(5)(6)

D.(6)(2)(1)(4)(3)(5)

 

查看答案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在综合国力竞争日趋激烈的大背景下,如何提高把握国内国际两个大局的自觉性和能力,提高对外开放质量和水平?全国两会代表委员在会场内外展开热议。

B.李克强表示,要着力化解过剩产能和降本增效。采取综合措施,降低企业交易、物流、财务、用能等成本,坚决遏制涉企乱收费。

C.南水北调中线一期工程12日正式通水,北京、天津、河北、河南4个省市沿线6000万人将直接喝上水质优良的汉江水,间接惠及人口近1亿人。

D.当前中国经济发展具有诸多有利条件,经济运行基本面是好的,实现长期发展前景乐观,经济结构调整取得积极成效,全面深化改革稳步推进。

 

查看答案

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成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1)这是把虚心看作交友待客的根本态度,真可谓     ,抓住了要害。

(2)虽然他想方设法遮掩,但他的秘密,还是被老陈        ,引来哄堂大笑。

(3)李敖的演讲总是引经据典,语言犀利,         ,刺痛了很多人的神经。

A.一语道破  一语中的  一针见血

B.一针见血  一语中的  一语道破

C.一语中的  一语道破  一针见血

D.一语道破  一针见血  一语中的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题。

天真大师金岳霖

1926年赵元任邀请金岳霖接任他为学生开设的逻辑课,从来就没有学过逻辑的金岳霖居然瞎子摸象一样地教起逻辑来。直到五年后,金岳霖才到哈佛大学跟谢菲教授真正地学习逻辑。当谢菲听说金岳霖教过逻辑,却没有学过逻辑,不由得大笑起来,因为这件事本身就很不合逻辑。身为哥大博士的金岳霖当时要在清华教书并不难,他却选择了一个自己根本不熟悉的领域,这不啻于一场冒险,如果不是出自天真爱玩的天性,我想没有人喜欢跟自己过不去。连学问都可以拿来玩,而且还玩得这么好,生活中的金岳霖是个如何率性天真的人,大家就可想而知了。

金岳霖的癖好之多在朋友圈中是出了名的。他喜欢诗词,有时候兴起,还会做一些“歪诗”。辛亥革命爆发后,金岳霖就剪去了头上的辫子,还仿唐诗《黄鹤楼》写了首打油诗:“辫子已随前清去,此地空余和尚头。辫子一去不复返,此头千载光溜溜。”诗词之外,金岳霖对对联也很感兴趣,他作对联时常把朋友的名字嵌入联中,妙不可言,他甚至会用英文作对联。在绘画领域,他对山水画的布局和意境有深刻的理解。不过金岳霖很少收藏画,不像一些人喜欢就要占有,他经常跑到朋友的家里去看画,有时候从报纸上剪下来的画作照片也可以让他反复欣赏很多天。音乐方面,他是京剧的行家,他家中收藏许多名家的唱片。“文革”期间,红卫兵破“四旧”,把他的唱机抄走了,幸而唱片还留下。听戏已经形成习惯的金岳霖便时常把唱片拿出来把玩,他认为看着唱片,也仿佛听到了声音,大家戏称他爱听“无声的唱片”。“但识琴中趣,何老弦上音”,陶渊明喜欢弹无弦琴,金岳霖已经得到他的真传。研究哲学的老金竟然还喜欢看武侠小说,尤其是平江不肖生的《江湖奇侠传》。不知道对于里面那些侠客非常不符合逻辑的飞檐走壁、内力轻功,金岳霖有没有自己的想法?金岳霖有一次给同学们讲《小说和哲学》,讲了半天,结论却是:小说和哲学没有关系。讲着讲着,他忽然停下来:“对不起,我这里有个小动物。”说着把右手伸进后脖颈,捉出了一只跳蚤,得意地捏在手指里看看。这简直就是魏晋名士的“扪虱而谈”了。

金岳霖向来憎恨收礼,但是有三样东西可以例外:年历,湖南菜,大梨。走进金岳霖的房间,往往第一眼被那些大水果吸引。老金喜欢搜集大苹果、大桃子、大橘子之类的大号水果摆放在案头,尤其酷爱大梨。即使晚年腿脚不便,他也要坐上三轮车到市场上把看到的最大的梨买回家。这些水果不是用来吃的,是用来观察的,除非老金最得意的弟子,很少有人得到他的“赏赐”;有时候老金会拿它们去和别的教授的孩子比赛,输了,就送给小朋友,再去买。

当然,金岳霖最有名的癖好还是养鸡。金岳霖头一次养的鸡是从北京庙会上买来的一对黑狼山鸡。在老金的精心呵护下,没多久公鸡已经长到了9斤4两,母鸡也超过了9斤。冬天来了,老金担心它们受冻,看到书上说可以喂点鱼肝油御寒。他就用灌墨水笔的管子灌了它们一管子的鱼肝油。结果,这两只宝贝鸡很快就在窝里寿终正寝了。

后来,老金又养了一只云南斗鸡。这只公鸡能把脖子伸上来,和老金在一个桌子吃饭,老金与鸡平等共餐,安之若素。晋朝的阮咸曾经与猪一起喝酒一样。偶尔,金岳霖会带着大公鸡出去溜达,引来很多路人围观,但鸡不在乎,老金也不在乎。

贪玩的金岳霖像小孩子一样率性天真,我行我素,胸无城府,但又绝不单单是“天真”两个字可以衡量的。晚年的老金工资虽然高,但是每个月下来却很难盈余,因为他的钱除去生活费外,还要交党费,寄回老家一些,付保姆、厨师和拉车师傅的工资。最令人惊异的是,老金竟然连厨师和拉车师傅的退休金都预备下了,老金认为自己给这两位师傅终身工资,既可以减轻国家的负担,又可以保证两位老人家晚年的生活。后来,这两位师傅果然领着老金的钱直到去世为止。

这就是金岳霖,身为逻辑学大师,却总是干着不符合逻辑的事情。逻辑是最为理性的学科,而老金却是最为感性的人,感性的让我们感动。

(选自潘剑冰《民国课堂》,有删改)

相关链接:

(1)在“文革”中,作为“反动学术权威”的金岳霖虽然也受到冲击和批斗,但是纵观其各种回忆文字,不论是过程还是结局,老金都比绝大多数的“臭老九”要好得多。老金的法宝就是他的天真无邪。

(潘剑冰《民国课堂》)

(2)“文革”中,“革命派”不准金岳霖用公车,让他坐运货板车去医院检查眼睛。本想揶揄一下他,没想到老金却欣然从命,乐不可支。每到就诊之日,他准时自携一木制小马扎,端坐于平板三轮车上,任人一路踩过去,且东张西望,不胜惬意。

(潘剑冰《民国课堂》)

1.下列对传记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A.金岳霖有许多癖好,比如读诗词、作对联、赏绘画、听京剧、看小说、捉虱子、收大梨,而他最著名的癖好则是养鸡。

B.在作者看来,金岳霖仿《黄鹤楼》而作的那首诗在艺术上并无突出之处,但是却能够说明金岳霖对诗词有一种较为浓厚的兴趣。

C.从很少藏画,去朋友家看画,常看画作照片等材料可以推知,金岳霖对绘画的鉴赏并没有什么超过常人的高明之处。

D.金岳霖喜欢收大梨是因为他有时候要拿这些大梨去和别的教授的孩子比赛,输了之后就送给小朋友,这说明他天真、贪玩,富有童心。

E.在作者看来,金岳霖虽然贪玩、天真,但这种天真不是头脑简单,而是一种有着深意的天真,折射出一种非凡的生命境界。

2.有人说金岳霖身上有着“魏晋风度”的遗存,文章中有哪些体现?请简要分析。

3.作者说金岳霖“总是干着不符合逻辑的事情”,如果把“逻辑”界定为“常理常情”的话,那么金岳霖究竟干了哪些不符合“逻辑”的事情?请简要概述。

4.作者为何说金岳霖“绝不单单是‘天真’两个字可以衡量的”?请结合材料谈谈你的理解。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题。

留牛渡

张份杰

今夜天气很好,无风无雨,黑暗被满天星光冲淡。

深秋季节,白露为霜。黄河如慈祥的老妪,一水如带,平缓而无声。

白日繁忙的古渡口随日落又复归寂寞。岸边两间草屋,屋前一张石桌,桌面上有用刀尖刻出的一幅棋盘。围桌放有几个石墩,供过客休息。河边长有几棵歪脖老柳,一条船系在柳树上。

三爷坐在石墩上,嘴里衔着旱烟袋,烟锅里一明一暗,照亮半张脸,满是沧桑和坚毅。三爷六十来岁,骨架硬朗,性格豪爽。三爷一生在黄河上穿梭,水性极好。

吸完最后一袋烟,三爷起身,抖落一身露水,准备回屋休息。

墙角响起几声蟋蟀,瘦弱而凄惨。

这时,对岸有人喊,三爷,过河啦!

三爷转身,将烟袋别在腰间,从歪脖柳树上解开船,划船过河。

要渡河的是一男子,三十来岁,吸带嘴洋烟。

三爷泊船靠岸,男子上船,急忙让烟。

三爷接过,夹耳朵上。三爷撑船决不抽烟,河伯不喜欢抽烟的艄公。

三爷摇橹,小船离岸,一苇轻渡,划向河心。

听口音,男子是花园镇人,不远,距此地50里。

船靠岸,三爷系船。男子从提包中掏出一包烟丝递给三爷。烟丝质量上乘,香气浓郁,足抵十趟船费。三爷接过毫不谦让,狠吸两下鼻翼,说,好烟。男子说,这是送给三爷的礼物。又从提包中掏出两瓶烧酒,一包猪头肉。肉用纸包裹着,油渍浸透纸包。男子告诉三爷,今夜来此接货,当晚还得返回,空等太无聊,不如请三爷喝酒。

烟酒不分家,三爷也不客气,与男子对饮起来。只是三爷疑惑,什么货等天明接不行,非在深夜。但三爷是沉默如大山般的汉子,从不盘问过客。

石桌上,马蹄灯灯光如豆。二人推杯换盏,话也渐次多起来。不多时,一瓶酒已喝完。

鸡叫三遍,送货人还未到。男子说,对饮不尽兴,不如以棋赌酒,更有意思。三爷默许,起身回屋,拿出三个墩子碗。男子将另一瓶酒均入碗中。自老伴去世,三爷嗜棋如命,其次是烟和酒,以此排遣寂寞,聊度余生。

第一局,三爷谦让,男子开局。连环马、担子炮,长车短出,兵卒对进。男子身手不凡,不多时,已将三爷逼到死角。三爷不服气,端起酒碗,一饮而尽。

第二局,三爷开局,沉着慎重,不敢大意。炮进象飞,马来车挡,棋局渐次紧张,杀气腾腾。三爷赢了,赢得十分艰难。

第三局,双发都想取胜,棋盘如战场,风云变幻,恶浪翻滚。棋子掷地有声,双方心跳加速,呼吸加深。战到酣处,双方损炮伤马,折戟沉沙。最终男子马取卧槽,一车封喉,三爷又输掉一局。

输掉后三爷眼睛红了,要求再开一局。三爷平时极少输掉两局。男子问,酒已喝完,再开,赌什么?三爷说,随便你说。好,我就赌今晚向三爷借船一用!男子开口,胸有成竹。三爷一惊,抬头见镇上惯偷麻三,正拽着一头牛走来。三爷心里顿时明朗,暗暗后悔不已。

但话已出口,覆水难收。三爷想,能否保住这头牛,就看这局棋了。这局棋三爷下得十分沉重,也十分悲壮。男子神出鬼没,变化莫测。三爷今天遇见真正的高手,有心杀敌,无力回天,最终陷入被动,步步维艰,虽使出浑身解数,终无奈败北。

男子牵牛上船,双手抱拳:多谢啦,三爷!

船行水上,如尖刀剖开三爷的胸膛,三爷顿感椎心般疼痛。

三爷沉思片刻,回屋从床席底下拿出一把尖刀。三爷主意已定:凿船留牛。

三爷深吸口气,咬紧刀背,双手合十伸过头顶,扑通一声跳入水中。深秋季节,水寒刺骨。

第二天天亮,镇上人在三爷拴船老柳树上找到耕牛。旁边,三爷仰面躺地,脸上的笑容已经凝固,带伤的身体已经僵硬。

不远处,几根水草缠绕着船板,水流无声,船板随水漂荡摇摆。

镇上人们大为震撼,含泪将三爷葬在渡口边。从此镇上人一提到三爷就翘起大拇指:汉子,真正的汉子!

后来,镇上人为纪念三爷,将渡口更名为留牛渡。

1.下列对这篇小说思想内容与艺术特色的分析和鉴赏,最恰当的两项是     

A.下棋时三爷知道自己遇上了真正的高手,虽尽力却败北,彻底输棋之后,无奈答应借船,行个方便。

B.男子步步为营,从递烟,到对饮,到赌棋,一步步利用三爷的豪爽无心机逼得三爷承诺借船,可见其早作准备,心思深沉。

C.三爷重诺,但与守护村民的财产,遵守为人的底线,二者权衡,沉思片刻后毅然决定以生命为代价留下牛,也正是因为这件事,渡口更名为留牛渡。

D.小说有多处环境描写,看似毫不经意,实则互为照应,渲染气氛,烘托心情,为文章增色不少。

E.小说开篇提到三爷一生在黄河上穿梭,水性极好,却在结尾部分安排三爷死去的结局,令人费解。

2.小说在刻画三爷这个形象时,突出了他的哪些性格特征?请简要分析。

3.作者在叙述中善用伏笔,请找出三处,并分析其作用。

4.小说花了大量篇幅描写三爷与男子赌棋,场面精彩,语言的表现力很强。请结合小说文字具体分析其语言使用特色,并说明这样写的表达效果。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