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人愉快时面呈笑容,哀痛时放出悲声,这种内心情感也能在...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题。

人愉快时面呈笑容,哀痛时放出悲声,这种内心情感也能在中国书法里表现出来,别的民族写字还没有能达到这种境地的。唐代韩愈说张旭善草书,“有动于心,必于草书焉发之”,“观于物,见……天地事物之变,可喜可愕,一寓于书”。张旭的书法不但抒写自己的情感,也表现出自然界各种变动的形象,但这些形象是通过他的情感所体会的,因而能形成情景交融的意境。

汉字的起始是象形的,书法家可以用字的结构来表达物象的结构和生气勃勃的动作,使写的字成为一种表现生命的艺术。元代赵子昂写“子”字时,先习画鸟飞之形,从中吸取对生命形象的构思,使“子”字有着鸟飞形象的暗示,成为一个表现生命的单位。书法家要想使字表现生命,就要用他所具有的方法和工具在字里表现出生命体的骨、筋、肉、血的感觉来。许慎说:“书者,如也。”书的任务是如,写出来的字要“如”我们心中对于物象的把握和理解。但这里并不是完全像绘画那样直接模示客观形体,而是通过较抽象的点、线、笔画来表现的。

中国人写的字,能够成为艺术品,使用毛笔是另一个重要原因。毛笔铺毫抽锋,极富弹性,所以巨细收纵,变化无穷,这是欧洲人用管笔、钢笔、铅笔及油画笔所不能比的。正是这个特殊的工具使中国人的书法有可能成为一种世界独特的艺术。中国书法用笔有中锋、侧锋,方笔、圆笔,轻重、疾徐等各种区别,皆是运用单纯的点画而成其变化,来表现丰富的内心情感和世界诸形相;就像音乐运用少数的乐音,依据和声、节奏与旋律的规律,构成千万乐曲一样。唐朝张彦远在《历代名画记》里说张芝学习草书之法,“一笔而成,气脉通连,隔行不断”。石涛《画语录》也说,“人能以一画具体而微,意明笔透”,“一画之法立而万物著矣”。但这里所说的一笔、一画,并不真是一条不断的线纹,而是如郭若虚所言,“自始及终,连绵相属,气脉不断”。中国书画家正是运用这一笔的点画,构成万千的艺术形象,创造中国特有的书画艺术。

中国书法从一笔入手,但一笔不能摄万象,须要变动而成八法,才能尽笔画的“势”,以反映物象里的“势”。这“永字八法”由“永”字的笔画而来,为侧、勒、努直竖、超、策、掠长撇、啄短撇、磔。这些笔画,悬腕中锋,运全身之力以赴之,笔迹落纸,反映着生命的运动,显示着力量。点,不称点而称为侧,是说它的“势”,左顾右瞰,欹侧不平。夫人说“点如高峰坠石,磕磕然实如崩也”,一点之力真是石破天惊。横画称为“勒”,是说它的势,牵缰勒马,跃然纸上。书法的“美”就是势、是力、是虎虎有生气的节奏,它倾向于壮美。

字由点画连贯穿插而成,点画的空白处也是字的组成部分,和笔画具同等的艺术价值。所以大书法家邓石如曾说书法要“计白当黑”,无笔墨处也是妙境!虚实相生,才完成一个艺术品。中国书法艺术里这种空间美,在篆、隶、真、草、飞白里有不同的表现,尚待我们钻研。

    摘编自宗白华《中国书法里的美学思想》

1.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汉字起始是象形的,书法家能从观察、感受各种生命形态中获得启发,这是中国书法有可能形成情景交融的境界,成为艺术品的一个重要原因。

B.“书者,如也。”书的任务就是如,因此书法家要像赵子昂写“子”字时习画鸟飞之形那样,通过模写客体的形象来准确表现文字所象之形。

C.中国书法与绘画、音乐等有相通之处,它们都是运用较少的基本元素,如笔画、线、条、乐音等,加以千变万化,来表现丰富的内心情感和世界诸形相。

D.中国书法的用笔变化多样,讲究以笔画之“势”传达出物象之“势”,而悬腕中锋,有助于将全身之力集中于笔端,使柔软的毛笔能写出具有力度感的字。

2.下列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张旭有动于心时就写草书,看到天地间各种可喜可愕的变化时也会寓之于书,这证明中国书法确实可以用来表现书写者的喜怒哀乐等情感。

B.中国人写的字有可能成为一种世界独特的艺术,使用毛笔是一个重要原因。毛笔的特点使其可以巨细收纵,变化无穷,这是管笔、钢笔、铅笔和油画笔所不能比的。

C.来源于“永”字笔画的“永字八法”,如高峰坠石、牵缰勒马,反映着物象里的“势”和生命的运动,显示着力量,使中国书法具有了壮美的倾向。

D.汉字点画间的空白处也是妙境,与笔画具有同等的艺术价值,二者虚实相生,使汉字成为一个艺术品,并在各种不同的字体里表现出不同的空间美。

3.下列各项中,不符合本文作者所理解的“一笔”“一画”的一项是(     )

A.王献之的行草被称为“一笔书”,其代表作《中秋帖》字字相连,笔势连续不断,宛如滔滔江河,一泻千里,纵然偶有不连,但气势不断。

B.东汉书法家张芝将杜度、崔瑗等的草书笔法加以变化,创造“今草”。其草书之体势,一笔而成,气脉贯通,隔行不断,被称为“一笔飞白”。

C.南朝画家陆探微的“一笔画’’将草书行笔运势的特点引入绘画,使绘画的线条彼此呼应,灵活运转,气脉相连,给人以浑然一体的艺术享受。

D.北宋画家戚文秀的《清济灌河图》中有一笔长线从画的边际起,通贯于波浪之间,随波曲折翻腾,绵延五丈余,却并没有扰乱整个画面中的其他线条。

 

1.B 2.C 3.D 【解析】 1. 试题分析:考查学生理解文章的能力。论述类文体阅读的命题主要从概念、判断、推理三个角度命题,概念注意“答非所问”“内涵、外延不准”“误划类别”“张冠李戴”;判断类注意“范围不当”“偷换概念”“曲解文意”;推理注意“强加因果”“强行推理”等错误。答题的关键是审清题干、找准区位、对读原文、寻找细微的差别。B项,对“书者,如也”的理解有误,选项对应的文字在文章第二段,原文 “许慎说:‘书者,如也。’书的任务是如,写出来的字要‘如’我们心中对于物象的把握和理解。但这里并不是完全像绘画那样直接模示客观形体,而是通过较抽象的点、线、笔画来表现的”,“如”的意思是写出来的字要如我们心中对于物象的把握和理解,并不是直接模示客观实体,准确表现文字所象之形。 【考点定位】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能力层级为理解B。 【名师点睛】这是一道理解概念含义的题目,题干一般是“下列关于……的论述不正确的一项是”或者“正确的一项是……”,答题时注意分清概念的内涵和外延,错误设置一般为答非所问、混淆范围,强拉因果、曲解文意,偷换概念、无中生有等,命题的手段为改变文章的表述和概括文章的内容,此题主要从概念的内涵的方面考核,概括文章的内容较难,答题时首先阅读题干,在文中找到题干对应的区位,然后仔细分析,此题的选项D就是对文章最后一段内容理解概括的基础上命制的选项,B项对“书者,如也”的理解有误,“如”的意思是写出来的字要如我们心中对于物象的把握和理解,并不是直接模示客观实体,准确表现文字所象之形。 2.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筛选信息和概括信息的能力。C项,“来源于‘永’字笔画的‘永字八法’,如高峰坠石、牵缰勒马”有误,选项对应的内容在文章第四段,文中的表述是“卫夫人说‘点如高峰坠石,磕磕然实如崩也’,一点之力真是石破天惊。横画称为‘勒’,是说它的势,牵缰勒马,跃然纸上”而“‘永’字笔画的‘永字八法’,如高峰坠石、牵缰勒马”。 【考点定位】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名师点睛】这是一道考核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的题目,题干的表述一般为“对文章有关内容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或者“正确的一项”,错误选项的命制基本和考核概念的题目没有区别,答题时注意阅读题干,找准区位,然后对读,寻找细微的差别,C项是对文章第四段内容的理解概括,概括的时候将“点如高峰坠石”、横画似“牵缰勒马”理解为“‘永’字笔画的‘永字八法’,如高峰坠石、牵缰勒马”,这是偷换概念。 3.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理解作者观点的能力。题干问的是“下列各项中,不符合本文作者所理解的‘一笔’‘一画’的一项是”,D项有误,选项“一笔长线”,只是实在的一条线而已。相对应的信息在原文第三段“但这里所说的一笔、一画,并不真是一条不断的线纹,而是如郭若虚所言,‘自始及终,连绵相属,气脉不断’”,可见原文作者所理解的“一笔”“一画”“并不真是一条不断的线纹”,而是“自始及终,连绵相属,气脉不断”。 【考点定位】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名师点睛】这是一道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的题目,题目一般以“下列对原文中作者观点的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或者“正确的一项”,试题错误设置的方式主要是“强拉因果”“因果倒置”“混淆范围”“无中生有”“偷换概念”等类型,答题时注意对全文的综合理解,然后对照选项寻找细微的差别。选项D曲解文意。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渎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近日,一组拍摄于绍兴市柯桥区王坛镇香雪梅海的照片,惊艳了众多网友,更有意思的是,照片中充满仙气的“小龙女”,竟然是王坛镇的团委书记金莹,主要从事旅游与宣传的工作。为了更好地宣传王坛“十里梅廊”,金莹自费到景点拍摄写真照,并说“我再香雪梅海,我为王坛代言”。

3月22日,《钱江晚报》率先报道后,人民网、凤凰网等多家网媒进行了转载。该事引发舆论热议,部分网友对“官员拍写真不务正业”“为何强调自费”等有所异议,但众多媒体及网友评论认为金莹为当地梅花代言值得点赞。

上述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请综合材料内容及含意作文。要求自选角度,自定立意,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查看答案

2月14日,“感动中国”2015年度人物出炉,阎肃、郎平等人当选。请根据补充资料,给阎肃先生写一则颁奖词,要求使用比喻的修辞手法,不超过80字。

人物事迹:《敢问路在何方》《我爱祖国的蓝天》《唱脸谱》《团结就是力量》……这些被置于艺术殿堂宝座的艺术作品,都出自著名词作家、剧作家阎肃之手。1950年,20岁的阎肃来到西南青年文工团,并于1953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解放军,正式成为一名文艺兵。自那时起,阎肃就常常跑基层,慰问广大官兵,把官兵们的生活点滴作为自己的创作素材,很多作品都是在连队的马扎上完成的。为了创作歌剧《江姐》,阎肃来到重庆渣滓洞体验生活,反铐双手,戴上脚镣,并坐上老虎凳来真实感受当年共产党员英勇不屈的革命精神。2016年2月12日与世长辞,阎肃的夫人说,昏迷期间,阎肃只有听到自己写的歌时才有反应,甚至会流泪。在阎肃心中,他的作品里饱含着的对兵、对民的深情,正是他内心最真实的写照,即使昏迷,也依旧共鸣不绝。他永远是一个兵,一个人民的优秀子弟兵。

 

查看答案

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

台风可调节地球温度,维持全球热量平衡。台风最高时速可达200千米以上,巨大能量的流动在直接给人类造成灾难的同时,     (1)       。众所周知,靠近赤道的热带、亚热带地区受日照时间最长,气候也最为炎热。台风发展和维持的主要能量来源是水汽凝结释放出的潜热能,其水汽主要来自低纬度的热带洋面;(2)        ,由其携带的大量热量和水汽即从热带输送至中高纬度地区,它给酷暑难熬的人们带来了清凉。如果没有台风,     (3)    ,寒带地区则正好相反。

 

查看答案

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调理自己与调理东西不甚一样,                          。在心情不平时,心思不会清楚,所以       

(1)凡说一句话,或作一篇文章,总要使其清楚明白

(2)心思方面最要紧的是要条理清楚

(3)而心思之清楚有条理,是与心情有关系的

(4)如缺乏条理,徒增知识是无用的,因为知识是要用条理来驾驭的

(5)调理心情是最根本的

(6)调理自己要注意心思与心情两方面

A.(1)(4)(2)(3)(5)(6)

B.(6)(1)(4)(2)(3)(5)

C.(2)(4)(1)(3)(5)(6)

D.(6)(2)(1)(4)(3)(5)

 

查看答案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在综合国力竞争日趋激烈的大背景下,如何提高把握国内国际两个大局的自觉性和能力,提高对外开放质量和水平?全国两会代表委员在会场内外展开热议。

B.李克强表示,要着力化解过剩产能和降本增效。采取综合措施,降低企业交易、物流、财务、用能等成本,坚决遏制涉企乱收费。

C.南水北调中线一期工程12日正式通水,北京、天津、河北、河南4个省市沿线6000万人将直接喝上水质优良的汉江水,间接惠及人口近1亿人。

D.当前中国经济发展具有诸多有利条件,经济运行基本面是好的,实现长期发展前景乐观,经济结构调整取得积极成效,全面深化改革稳步推进。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