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诗歌,回答问题。 落 叶 【明】吴嘉纪 枝上曾几日,夜来秋已终。又随天地...

阅读下面诗歌,回答问题。

 

【明】吴嘉纪

枝上曾几日,夜来秋已终。又随天地意,乱下户庭中。

不静月斜处,偏惊白头翁。何须怨摇落,多事是春风。

【注】吴嘉纪1613—1684,字宾贤,号野人,明末清初诗人。明亡后绝意仕途,隐居家乡,以布衣终身。

1.全诗是怎样描述秋天落叶的为什么落叶偏使白头翁“惊”呢

2.诗的尾联是什么意思它体现了诗人什么样的人生态度

 

1.按时间顺序写叶由枝上落至户庭的过程。暮秋月夜,风吹叶落,散落的枯叶在院子里发出萧萧瑟瑟的声音。白头老翁之所以“惊”,是因为他从落叶中感到了时间的推移,而由此感慨自己生命流逝,人生衰老。 2.落叶何必要埋怨秋风将它摇落呢?这是因为它在春风中就隐含了多变故的命运。生命规律就是有兴必有衰,应当从容面对,尾联体现了诗人达观从容的人生态度。 【解析】 试题分析: 1.秋天本来就有两分凉意,而暮秋又平添了两分凉意,而暮秋的夜晚就再增加了两分凉意,暮秋的夜晚更加上清冷的月光就再增加了两分凉意。这不由得引发诗人的感慨:“枝上曾几日”,满树繁叶,曾在青青枝头绿了几日,就发黄变脆,随秋风纷飞飘坠,散落在洒满月光的庭院之中,发出萧萧瑟瑟的声音。大有“曾日月之几何,而江山不可复识矣”的况味。这悉悉索索的落叶声,更衬托出夜晚的幽静冷清;但在白头老翁听来,却是惊心动魄。一惊时间的推移,一转眼又是一年秋风起,诱发了诗人的悲哀;二惊生命的流逝,曾几何时,已经是青春不再,两鬓如霜了;三惊人生之衰老,叶落明年还会再生,人老则不会返老还童,正所谓“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 【考点定位】鉴赏文学作品的表达技巧。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名师点睛】本题有两问,第一问考查诗歌的表达技巧,第二问考查诗歌中的情感。第一问的答题思路是:第一步明手法,准确指出用了何种手法。第二步阐运用,结合诗句阐释这种手法在诗文中是如何运用的。第三步析效果,指出此种手法描绘了怎样的景物,传达出诗人怎样的感情。一般认为,诗词描写写意象可景物的手法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分析:①修辞手法:比喻、拟人、夸张、对比、借代等。②表现手法:衬托(正衬、反衬)、烘托(即正衬)、色彩渲染、绘形绘色、名词列锦(意象叠加)、虚实结合、白描等的。③描写角度:动静结合(以动衬静、以动写静、以静写动)、正侧结合、点面结合、视听结合、远近结合等。④描写顺序:时间、空间等。第二问解答时要注意从具体诗句内容入手分析。 2.尾联“何须怨摇落,多事是春风”,落叶何必要埋怨秋风将它摇落呢?其实它在春风中就隐含了多变故的命运。生命规律就是有兴必有衰。《红楼梦》第五回中写道:“这的是,昨贫今富人劳碌,春荣秋谢花折磨。似这般,生关死劫谁能躲?”所以,人应当从容面对死亡,这首诗正表达了诗人达观从容的人生态度。达观不是乐观,它是介乎悲观和乐观之间的第三种态度,它不表现为春风满面喜笑颜开,达观应当是眉宇舒展心态安详;达观就是更透彻地理解生命的意义,所以能对不如意的事情看得开,放得下。 【考点定位】评价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技巧点拨】本题考查鉴赏诗歌思想情感的能力。这类题目解答时可从以下几方面入手:①抓显情语。指诗中最生动传神的、最能体现作者思想观点和情感态度的词语,一般是动词或形容词;最能概括诗歌思想内容或感情的句子,一般是抒情性或议论性的句子。②分析景语。鉴赏古代诗歌,把握情感态度,应注意按照“意象——意境——诗情”的思路去揣摩。③结合注解,作者的生平、思想和创作风格。要注意平时积累一些诗人的相关材料,特别是对一些影响大、在文学史上的地位重要的作家诗人更要留心。④了解古代诗歌类别和常见的内容,把握诗歌的思想情感。要注意大多数诗歌表达的思想情并非单一,而是丰富复杂的。⑤注意积累古诗中的思想感情常用词语:欢快、愉悦、激动、孤独、烦闷、恬淡、闲适、欢乐、激愤、坚守节操、忧国忧民等。本题最后两句是议论,直接表达作者的情感态度,再结合上文景语,就可以很容易得到答案了。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文言文阅读,完成题。

刘勉之,致中,建州崇安人。自幼强学,日诵数千言。逾冠,以乡举诣太学。时蔡京用事,禁止毋得挟元祐书,自是伊、洛之学不行。勉之求得其书,每深夜,同舍生皆寐,乃潜抄而默诵之。谯定至京师,勉之闻其从程颐游,邃《易》学,遂师事之。已而厌科举业,揖诸生归,见刘安世、杨时,皆请业焉。及至家,即邑近郊结草为堂,读书其中,力耕自给,澹然无求于世。与胡宪、刘子翚相往来,日以讲论切磋为事。

绍兴间,中书舍人吕本中疏其行义志业以闻,特召诣。秦桧方主和,虑勉之见上持正论,乃不引见,但令策试后省给札而已。勉之知不与桧合,即谢病归。杜门十余年,学者踵至,随其材品,为说圣贤教学之门及前言往行之懿。所居有白水,人号曰白水先生。贤士大夫自赵鼎以下皆敬慕与交后秦桧益横鼎窜死诸贤禁锢勉之竟不复出

勉之一介不妄取。妇家富,无子,谋尽以赀归于女,勉之不受,以畀族之贤者,命之奉祀。其友朱松卒,属以后事,且戒其子熹受学。勉之经理其家,而诲熹如子侄。熹之得道,自勉之始。绍兴十九年,卒,年五十九。

《宋史·刘勉之传》

1.对下列句子中加横线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致中字,男子15岁加冠时取字,女子15岁许嫁时举行笄礼取字。古人对人称自己的字,是一种谦虚与礼貌。

B.绍兴绍兴,此处是年号,年号是中国封建王朝用来纪年的一种名号。历代帝王凡遇到“天降祥瑞”或内讧外忧等大事、要事,一般要更改年号。

C.特召诣阙,本义指古代宫殿、祠庙或陵墓前的高台,通常左右各一,台上起楼观。一般代表宫阙、城阙、帝王居住之地。

D.但令策试后省给札而已策试,古代以策问试士,因称对臣下或举子的考试为“策试”,一般由政事、经义等设问,由应试者对答,称为对策。

2.给文中划波浪线句子断句正确的一句是

A.贤士大夫自赵鼎以下/皆敬慕与交后/秦桧益横鼎/窜死/诸贤禁锢勉之/竟不复出

B.贤士大夫自赵鼎/以下皆敬慕/与交后/秦桧益横/鼎窜死/诸贤禁锢/勉之竟/不复出

C.贤士大夫自赵鼎以下/皆敬慕与交/后秦桧益横/鼎窜死/诸贤禁锢/勉之竟不复出

D.贤士大夫自赵鼎以下/皆敬慕与交后/秦桧益横鼎/窜死诸贤/禁锢勉之/竟不复出

3.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刘勉之学习勤奋。他在求得伊、洛之书后,在深夜等其他学生睡后偷偷抄写并默默背诵。

B.刘勉之厌弃科举。他在告别诸生返归后跟从程颐交游,力耕自给,身心淡泊,于世无求。

C.刘勉之刚正不阿。他知道自己与秦桧合不来,就谢病归家,闭门谢客十多年,勤心讲学。

D.刘勉之不妄求取。他妻子娘家富有,没有子嗣,刘勉之将妻子娘家资产赠给同族的贤能之人。

4.把文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自幼强学,日诵数千言。逾冠,以乡举诣太学。

其友朱松卒,属以后事,且戒其子熹受学。勉之经理其家,而诲熹如子侄。

 

查看答案

现代文阅读

人生的四种境界

按照人的自我的发展历程、实现人生价值和精神自由的高低程度,人生境界可分为四个层次,即欲求境界、求知境界、道德境界和审美境界。

最低的境界为“欲求境界”。人生之初,在这种境界中只知道满足个人生存所必须的最低欲望,故以“欲求”称之,当人有了自我意识以后,生活于越来越高级的境界时,此种最低境界仍潜存于人生之中。现实中也许没有一个成人的精神境界会低级到唯有“食色”的欲求境界,而丝毫没有一点高级境界。以欲求境界占人生主导地位的人是境界低下而“趣味低级”的人。

第二种境界为“求知境界”。在这一境界,自我作为主体,有了进一步作为认知客体之物的规律和秩序的要求。有了知识,掌握了规律,人的精神自由程度、人生的意义和价值就大大提升了一步。所以,求知境界不仅从心理学和自我发展的时间进程来看在欲求境界之后,而且从哲学与人生价值、自由之现实的角度来看,也显然比欲求境界高一个层次。

第三种境界为“道德境界”,它和求知境界的出现几乎同时发生,也许稍后。就此而言,把道德境界列在求知境界之后,只具有相对的意义,但从现实人生意义与价值的角度和实现精神自由的角度而言,则道德境界之高于求知境界,是不待而言的。发展到这一水平的“自我”具有了责任感和义务感,这也意味着他有了自我选择、自我决定的能力,把自己看作是命运的主人,而不是听凭命运摆布的小卒。但个人的道德意识也有一个由浅入深的发展过程:当独立的个体性自我尚未从所属群体的“我们”中显现出来时,其道德意识从“我们”出发,推及“我们”之外的他人。

人生的最高精神境界是“审美境界”。这是因为此时审美意识超越了求知境界的认识关系,它把对象融入自我之中,而达到情景交融的意境;审美意识也超越了求知境界和道德境界中的实践关系,这样,审美境界既超越了认识的限制,也超越了功用、欲念和外在目的以及“应该”的限制,而成为超然于现实之外的自由境界。

在现实的人生中,这四种境界错综复杂的交织在一起。很难想象一个人只有其中一种境界而不掺杂其他境界、只不过现实的人,往往以某一种境界占主导地位,其他次之。于是我们才能在日常生活中区分出某人是低级境界、低级趣味的人,某人是高级境界、高级趣味的人,某人是以道德境界占主导地位的道德家,某人是以审美境界占主导地位的真正的诗人、真正的艺术家。

(节选自张世英《人生的四种境界》,有删改)

1.关于“人生境界”的理解,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它存在于人的自我发展历程中,体现着实现人生价值和精神自由的高低程度。

B.它由四个层次组成,从幼年到成人,人的每一个时期都要经历这四个层次。

C.现实的人生中,它是一个整体,是由从低到高的四种境界错综复杂地交织在一起的。

D.每个人的人生境界表现错综复杂,不同层次的人生境界分别主导着人生的不同阶段。

2.对于“求知境界”与“道德境界”关系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作者把“道德境界”列在“求知境界”之后,并不意味着前者就一定比后者出现得晚。

B.达到了“求知境界”,人具备了知识,掌握了规律,为“道德境界”的产生创造了条件。

C.责任感与义务感使“道德境界”不同于“求知境界”,并高于“求知境界”。

D.“求知境界”虽也把“自我”作为主体,但这个“自我”却不同于“道德境界”中的“自我”。

3.下列表述,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欲求境界”是人生的最低境界,这种境界是任何一个具有高级境界的人所极为排斥的。

B.“求知境界”中的“自我”已不再仅满足于个人生存所必须的最低欲望,而对规律与秩序有了认知的要求。

C.“道德境界”中的人不再关注自我,而已经有意识地把“我们”作为自我选择、决定时中心了。

D.“审美境界“是人生最高的精神境界,到了这一境界就能自由地超越并摒弃其他三种境界。

 

查看答案

阅读下列文字,根据要求写作。

成长就是一次旅行。旅程中有父母的陪伴、老师的指引,有朋友的鼓励、陌生人的关爱,有大自然美好的风光,也有沁人心脾的书香,还有......

请以“温暖的旅程”为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要求:

综合运用记叙、描写、议论、抒情等多种表达方式;

作文中不得出现真实人名;

书写工整,卷面整洁。

 

查看答案

雨果说:“丑就在美的旁边畸形靠近着优美粗俗藏在崇高背后。”请结合小说《巴黎圣母院》主要人物或故事情节加以说明。

 

查看答案

根据下面语段内容,在横线处补写出相应的句子,注意语意连贯,表述恰当。每句不得超过10个字。

华罗庚曾经说过,读书的真功夫在于“既能把薄的书读成厚的,又能把厚的书读成薄的”,这番对读书的独到见解,耐人寻味。“读薄”与“读厚”,虽然有着相同点,比如都要聚精会神、一以贯之地读,都要“运用脑髓,放出眼光”思考着读等等,但(1)           。从取向上说,“读薄”偏重于求深度,“读厚”则(2)             ;从方法上说,“读薄”需要开掘、“蒸馏”,“读厚”则需要拓展、杂糅。“读薄”的过程,其实就是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直达事物本质的过程;“读厚”的过程,其实就是融会贯通、触类旁通,架构知识网的过程。书是一门学问、一门艺术,其真谛和要义唯在于:(3)             ,如此循环往复,则境界全出。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