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对于和合文化,可以从多角度来解读。有人从中读出一种文...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题。

对于和合文化,可以从多角度来解读。有人从中读出一种文化战略。有人从中读出一种社会理想,都讲出了一番道理。我别出心裁,想把和合文化解读为一种健全的心态。在我看来,“和合” 一词中的“合”,应该是指人的多种精神诉求的集合。道理很简单,只有在具备两个以上要素的情况下,才能谈得上“舍”;倘若只是单一要素,根本就谈不上“合”了,多种要素凑在一起,有可能发生冲突,也未必就一定发生冲突。即便发生冲突,也未尝不可以化解。成功地化解冲突,便进入了“和”的状态。所谓“和”,应该是指多样性的统一,是指冲突的化解。显而易见,这种意义上的“和”,有别于“同”,故而孔子力主“和而不同”要想把人的多方面的精神需求统一起来、协调起来,进入“和”的心态,绝非易事,仅靠一种学说,显然也是不可能做到的,必须综合运用多种学说,在传统文化资源中,对于和合心态的养成,儒释道三家却是不可或缺的元素。三教分别满足中国人精神生活中牟方面的需要,帮助人们养成和合的心态。

儒家的精神趣旨,可以概括成三个字,那就是“拿得起”;用两个字来概括,那就是“有为”;用一个字来概括,那就是“张”。儒家主张立德、立功、立言,主张干事,主张积极有为。道家的精神趣旨是“想得开”。用两个字来说,叫做“无为”;用一个字来说,叫做“驰”。道家的趣旨与儒家似乎相反,实际上互为补充。学会紧张,是一门学问;学会放松,用样也是一门学问对于人来说,都是不可缺少的。佛教精神趣旨是“放得下”。用两个字来说,等就是“舍得”!用一个字来说,那就是“空”。用佛教的术语说,“放得下”就是看破红尘,把精神追求的目标定位在彼岸的极乐世界。

儒道两家是中国固有的学问,主要是讲人生哲学。儒家告诉人如何堂堂正正地度过一 生。道家则是告诉人如何轻轻松松地度过一生,至于人死后怎样,两家都不怎么在意。佛教是从印度引入的学问,主要是讲人死哲学。佛教为人设计了 “终极关怀”之所,标示出超越的精神取向,告诉人如何干干净净地辞别尘世。人死哲学与人生哲学似乎相反,惟其如此,才构成互补关系:倘若悟不透死,焉能悟透生?综合运用儒释道三家学问,连生死大关都能勘破,还不算是心态和合吗?儒道互补,讲出“张弛和合学”;儒释道互补,进一步讲出“生死和合学”:三教共同培育和合心态的形成。

1.下列对本文主旨的概括,正确的一项是(    )

A和合文化是一种健全的心态。

B和合是指人的多种精神诉求的集合。

C儒释道三教能帮助人们养成“和合”的健康心态。

D儒释道三家精神旨趣不同,可以形成互补。

2.关于“和合”文化,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对于“和合”文化,可以从多角度来解读,作者认为,“和合”文化是一种健全的心态,它涉及到人的多种精神诉求。

B只是单一要素,根本就谈不上“合”,多种要素凑在一起才是“合”,只有“合” 而不发生冲突才能进人“和”的状态。

C孔子力主“和而不同”,强调的是把人的多方面的精神需求统一起来、协调起来, 进“和”的状态,而不是简单的同化。

D中国哲学可以解决人的方方面面的精神需求,儒讲“拿得起” 道讲“想得开”, 佛言“放得下”,三者互补,成就“和合”心态。

3.传统文化对于和合心态的养成,儒释道三家都是不可成缺的元素下列说法不能作为其依据的一项是(    )

A人的精神需求是多方面的,要把它们统一起来、协调起来,进人“和”的状态, 仅靠一种学说是不可能做到的。

B儒释道三教是中国传统文化资源中很重要的组成部分,它们能分别满足中国人精神生活中某方面的需求。

C只是单一要素,根本就谈不上“合”,所以中国人同时信奉儒释道三教,借以养成和合的心态。

D儒释道三家可以说是各有各的精神趣旨,看上去有很多对立之处,但在精神实质上互为互补。

 

1.C 2.B 3.C 【解析】 1.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文章的主旨。第一段的最后说“在传统文化资源中,对于和合心态的养成,儒释道三家却是不可或缺的元素。三教分别满足中国人精神生活中牟方面的需要,帮助人们养成和合的心态”,紧跟着第二、三段是说儒释道三家如何形成“和合”心态,最后总结说明“儒道互补,讲出‘张弛和合学’;儒释道互补,进一步讲出‘生死和合学’:三教共同培育和合心态的形成”,故选C项。 【考点定位】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思路点拨】1.先看标题,预测内容。文章标题有的是论点,有的是话题,阅读文章之前,可以先根据题目预测一下文章内容,阅读文章过程中,不论预测是得到印证还是被推翻,都有助于对文意的整体把握。2.快速阅读,把握大意。第一遍阅读的目的是了解文本的基本内容,为下一步做题时的比较、筛选信息打好基础,如了解中心论点、主要论据等。阅读时应该用稍快的速度,重点放在文章的首尾或段首段尾表达观点的语句上,而对那些举例性质的文字可以一扫而过。3.模糊概括,提炼段意。第一遍阅读时,要把思维的焦点集中在对段意的概括上,这种概括不必十分准确。概括时要充分注意寻找文段的关键句,以及对段落之间关系的分析。这种分析概括不是阅读之后才进行的,而应该是和阅读同步进行的。4.最后整合自己的阅读认识,形成对文章的整体把握――文章的基本内容、作者的主要观点、论述的结构、论证的方法等。 2.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考生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题干给出要求,“关于‘和合’文化,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B项“只有‘合’而不发生冲突才能进人‘和’的状态”说法错误,选项相对应的信息在原文第一段是“即便发生冲突,也未尝不可以化解。成功地化解冲突,便进人了 ‘和’的状态。” 【考点定位】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技巧点拨】“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是《考试说明》中现代文阅读部分“分析综合”的第一条要求。重点考查辨别、筛选并整合重要信息的能力。重要信息包括文章的基本观点,以及最能表达文章主旨和作者写作意图的语句等。所谓“筛选信息”,是从纷繁的语言材料中找出信息,提取主要信息,筛掉次要信息。所谓“整合信息”,是根据试题的要求,对筛选出来的信息源进行分类集中,重新组合。将选项带入原文,与原文进行比较辨别做出判断。B项和原文相关信息是“即便发生冲突,也未尝不可以化解,成功地化解冲突,便进入了‘和’的状态。” 3.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理解作者观点的能力。题干问的是“传统文化对于和合心态的养成,儒释道三家都是不可成缺的元素。下列说法不能作为其依据的一项是”,可以用排除法,A项对应的原文在第一段“要想把人的多方面的精神需求统一起来、协调起来,进入‘和’的心态,绝非易事,仅靠一种学说,显然也是不可能做到的,必须综合运用多种学说,在传统文化资源中,对于和合心态的养成,儒释道三家却是不可或缺的元素”;B项对应原文为“三教分别满足中国人精神生活中牟方面的需要,帮助人们养成和合的心态”;D项对应原文为“儒道互补,讲出“张弛和合学”;儒释道互补,进一步讲出“生死和合学”:三教共同培育和合心态的形成”,可以推断C选项中“所以中国人同时信奉儒释道三教”,说法错误,这属于无中生有。 【考点定位】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名师点睛】这是一道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的题目,试题错误设置的方式主要是“强拉因果”“因果倒置”“混淆范围”“无中生有”“偷换概念”等类型,答题时注意对全文的综合理解,然后对照选项寻找细微的差别。选项C属于无中生有。筛选整合信息的选择题时,要了解设误的六种常用方法:①删:删减。删除句子而改变句意。最常见的是删减定语、状语,修饰成分的删减就意味着语义的改变,有可能是内容的扩大,也有可能是对内容的曲解。②添:添加定语或状语,造成对内容的曲解。③调:调换。调换词语或句子顺序,从而改变句意。④改:改变说法,或换用别的词语代替,造成似是而非。比如因果颠倒、主客体颠倒、部分涵盖全体、整体替代局部、现实替代猜测……⑤漏:遗漏。看似是保留原文词句,但结合题干来看只是强调了问题的某一方面,而有意漏掉了另一方面。这种选项具有很大迷惑性,须多加留意。⑥凑:拼凑。将意义有关或无关的几个词语(句子)杂糅凑合而造成错误,或者将望文生义的几个义项强加进去,干扰判断。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随着打车软件“嘀嘀打车”通过微信支付车费优惠额度的增,微信支付和支付宝的“撒钱”大战再次升级,造成的直接后果是导致微信支付系统暂时瘫痪。

B举办微山湖放鱼节,有助于进一步加大微山湖渔业生态环境保护力度,提高群众关心水域生态环境、呵护水生生物资源的意识。

C新月派代表诗人闻一多的《死水》以想象的奇诡、色彩的浓郁、节律的和谐以及格式的整饬著称,因而具有积极的思想意义。

D好多部门都希望借助学校这个阵地来实现“小手拉大手”的教育效果,殊不知,对孩子的教育不能仅靠征文、演讲、手抄报等比赛来完成。

 

查看答案

下列各句中,加横线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A3月1日,法国枫丹白露博物馆中国馆被盗,20 件珍贵藏品不胫而走。该馆中保存着1860年英法联军从圆明园抢掠的大量珍贵文物,每年吸引着大量游客。

B本赛季的全国女排联赛在对抗性和现赏性上有了明显的提高,尤其是八强战之后,比赛打得更加难舍难分,这与四位名帅的排兵布阵和临场指挥不无关系。

C在2015年央视网络晚会上王挣亮演唱了《最远的距离》他那温暖 醇厚又不失清亮的嗓音,让现场每位观众耳濡目染沉浸其中,让每一个归心似箭的人热泪盈眶。

D年初,一幢3D打印的建筑在苏州正式亮相。建筑墙体上的波浪形纹理层次分明,层与层之间密不透风,看上去浑然一体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题。

在我的脑海里,油纸伞是江南最美丽也是最遥远的一个梦了。记得儿时,在滴滴答答的雨帘下,我们撑开油纸伞,一爿爿烟雨葱茏的天地近在眼前,一幅幅充满诗意的田园风光纷至沓来,让人(    进入梦境。现在                                                                   

油纸伞,它于何时何地发明,又是哪一个独具慧心的匠人所造,现已无从考证。但我想,油纸伞的出现,一定是在江南,被潇潇暮雨氤氲着的江南,很容易使人产生创造的灵感。于是,一把把油纸伞,从江南仄仄的小巷里走出,伞下的人或是明眸浩齿的女子,或是一袭青衫的书生,静静地在雨中沉思、遐想或踟蹰彷徨,那么宁静,那么(    )。或是两把油纸伞交错磕碰而过,蓦一回首,便擦出了爱的火花,产生了如水的柔情。正像在《雨巷》里徘徊的诗人,苦苦等待着眼睛里结着愁怨的丁香姑娘。也正像民间传说中的《白蛇传》里,是油纸伞(    )了许仙、白娘子的一段美丽、动人的爱情。

1.文中加点的词或短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葱茏        纷至沓来

B.氤氲        明眸浩齿

C一袭青衫    踟蹰

D蓦一回首    徘徊

2.依次填入文中括号里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A忽然    典雅     演示

B.忽然    文雅     演绎

C恍然    典雅     演绎

D.恍然    文雅     演示

3.依次填入第一段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

①只有在那些发黄的典籍里

②能模糊地见到它们的赝品

③这个梦离我们越来越远了

④也只有在以假作真的影视画面里

⑤还能依稀看到它们的影子

A①③②④⑤

B.③④①②⑤

C.③①⑤④②

D.①②④⑤②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文章。

随着各种自拍神器的横空出世,借助美颜相机、美图秀秀等自拍软件的神效,矮穷矬、黑穷丑能瞬间变为高富帅、白富美,这满足了不少男女的爱美之心,但也有人认为这是对真实的掩盖,是自欺也是欺人。

近日有一款“反美颜”应用软件问世。该软件号称能消除美图效果,将“美丽”瞬间“打回原形”。不少人坦言,上社交网站再也不用担心被欺骗了,但也有人认为将真实的生活美化一下又有何妨?

要求:自选角度,确定立意,自拟标题,文体不限。不少于800字。不得套作、抄袭。

 

查看答案

仔细观看下面的图画,然后回答问题。

 

(1)请揭示上面图画中“年年有鱼,餐餐无余”所蕴含的寓意。

(2)请就此寓意,另写一条宣传标语,要求句子对偶,用语简明,不超过30字。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