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下面是某车辆管理所的验车流程图,请用简洁的语句介绍验车的整个流程,要求内容完整,...

下面是某车辆管理所的验车流程图,请用简洁的语句介绍验车的整个流程,要求内容完整,表述准确,语言连贯。

../../AppData/Roaming/Tencent/Users/782641999/QQ/WinTemp/RichOle/0JGEY7$@8EQ94G~TF(K$1H3.png

 

 

由大门进入车道,在检测线前停车,车上检测线,人进小屋登记,然后到接车点接车,最后到大楼二层交款盖章。 【解析】 试题分析:图文转换题就是要求考生将图表中的信息转换成语言文字信息,但一般不需要也不允许我们进行想象甚至虚构。从近几年的考题情况看,有时只需将图表所包含的一般信息用文字表述出来即可,有时则需要将图表中所蕴涵的内在信息用语言表述出来,且往往表现为一些观点型或结论型的句子。本题的答题关键在于看清箭头所表示的顺序,尤其注意人和车的分合情况的表述。内容完整,无重要信息遗漏;流程表述清晰、层次分明。 【考点定位】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技巧点拨】图(画)文转换题题解题方法:1.观察画面的构成要素:对象--细节。 宏观把握会徽(行业性图标)的外形特点,注意中英文大小写和变体,以及涉及的时间、事物等。说明(介绍)画面要分清说明顺序(时间顺序、逻辑顺序、空间顺序)。2.理解画面的内涵。由画面到生活,深入感知,由果推因,由表及里。注意由表及里,分析其内涵和寓意,对图标的创意(含义),要联系具体对象作出合理想象3.看清要求,准确表达。本题的答题关键在于看清箭头所表示的顺序。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6字。

要全面了解孔子,必须通过“六经”。具体说,通过“六经”,我们了解到孔子最重要的思想,就是王道。而        ,如“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便是人道中最高的忠恕之道。自宋明以来,特别是现在,人们普遍只是通过《论语》来了解孔子,而不是通过“六经”来了解孔子,这就导致       。实际上,若全面地了解孔子,就应该把孔子当作圣王来看待。孔子不仅仅是道德崇高的圣人,更是参通天地人的圣王。故        ,更是王道。

 

查看答案

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最恰当的一句是(    )

当然,好的故事在结尾的地方一定要给读者或观众一把开悟的钥匙,要让读者或观众在故事结束的时候,有一点恍然大悟,有一点如梦方醒,这种好故事是成为好小说的一个最基本的前提。假如你能给观众或者读者一把开悟的钥匙,             

A. 那么你就具备了一个好的小说家的素质,就能把你的读者或观众留住

B. 才能把你的读者或观众留住,那么你才具备了一个好的小说家的素质

C. 那么你才具备了一个好的小说家的素质,才能把你的读者或观众留住

D. 就能把你的读者或观众留住,那么你就具备了一个好的小说家的素质

 

查看答案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针对商标权纠纷和擅用他人注册商标进行不正当竞争,以及假冒注册商标商品等行为均是微信侵权处理的重点。

B.生命中的前29年,杨佳一路走来,全是鲜花和掌声。19岁时,她成为郑州大学英语系最年轻的教师;22岁时,她考入了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

C.中国发展得越好,越能够成为捍卫正义的中坚力量,守护好和平的来之不易,与各国相互尊重、共同繁荣,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

D.许多时候,正是因为缺少内心的友善,才会将礼让遗忘,才会出现公交站前排队无序、马路上车辆与行人互不相让的现象。

 

查看答案

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成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①他是我大伯的老邻居,大伯有几个孩子,谁几岁,谁的性格怎样,他都       

②李警官在办案过程中十分细心,不放过一点蛛丝马迹,真可谓       

③墨尔本电影节组委会不顾中国民意的反对,执意为疆独分子做宣传,中方对这种险恶用心       

A.了如指掌     洞若观火       明察秋毫

B.了如指掌     明察秋毫       洞若观火

C.洞若观火     了如指掌       明察秋毫

D.明察秋毫     洞若观火       了如指掌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罗哲文:一世书生终无奈

5月14日,中国古建筑学家、国家文物局古建筑专家组组长、中国文物研究所原所长罗哲文因病逝世,享年88岁。罗哲文与古建筑打了将近70年的交道。而他走进这片领域,却源自一个特别偶然的机缘。

1940年,罗哲文仅凭着兴趣投考中国营造学社,没想到,他竟是当年唯一被录取的考生。半年后,梁思成见罗哲文在绘图方面颇有天赋,便将其收为弟子。

1952年,郭沫若提出修复长城向民众开放,时任国家文物局局长的郑振铎把修复的任务交给了年仅28岁的罗哲文。刚到长城,罗哲文感到了一种震撼,“一片残垣断壁,荒山野岭没有人烟”。他就此赋诗一首:断垒颓垣古戍残,夕阳如火照燕山。今朝四上居庸道,欲使长龙复旧观。

性情特别温和的罗哲文,只有在面对古建筑被破坏时,才会生气翻脸。

在窦忠如的记忆里,罗哲文这一辈子有过两次著名的“愤怒”。第一次是在罗哲文刚就任国家文物局文物处的副处长时,他去考察河南洛阳某玻璃厂,发现该厂正建在重要的历史遗迹——唐代武则天时期的建筑遗址上。此情此景,让罗哲文着急万分,他要求玻璃厂立即停工,但玻璃厂负责人以损失太大为由拒绝。罗哲文十分愤怒,旋即将此事反映到中央,后得以解决。

罗哲文第二次愤怒是为定海。1998年,浙江省定海市大拆大建,古宅老居为新居“让路”,这座极具江南特色的历史文化古城,在“旧城改造”中被毁得面目全非。1999年,包括罗哲文在内的一批古建筑专家前去调查,希望当地政府能保护古建。当地政府置若罔闻,并加快了拆迁速度,08平方公里的古城,转眼间只剩下013平方公里。罗哲文愤怒地找到媒体,将此事曝光,并得到中央的批示,定海古城拆迁才被制止。

奋力保护古建筑的同时,罗哲文面临更多的,是无奈。

1969年,北京修建地铁西直门的厄运到了,瓮城必须拆除。瓮城不像古天文台那样具有特别高的科学价值,能向周总理直接反映。无计可施之下,罗哲文只能经常带着相机跑来,为西直门频频留下“遗像”。

距离现在最近的一番无奈,是在2007年。北京东四八条的拆迁引起社会广泛关注,事件进展期间的专家论证会,获邀的罗哲文因故未能参加,随后他给出了书面意见“情况不明,不好判断”。这番意见竟让他被文物保护人士归类为专家组的“温和派”代表。

“说他‘温和派’,这评价有失偏颇。他不像别的专家一提到‘拆迁’就血脉贲张,他提倡,应该在现有条件下尽一切可能做事,把能够保护的先保护起来。他也直接表示过有个别地方并没有必要保护,这就很得罪人。”张海燕解释说,罗哲文是通过梁思成、林徽因的遭遇以及北京一次次的大规模城建开发,才得出一个无奈的结论:不要指望什么都能全盘保护,这很难做到,但部分保护还是可以做到的。“他的态度非常务实,像他的为人一样”。张海燕说。

罗哲文自己也曾遗憾地说:“我可以态度鲜明,但必须是在我了解情况的基础上。北京已经成这样了,保护得太晚了!”

外界给罗哲文封了许多名号,而在朋友眼中,他只是个普通的“老小孩”。

考古学家张忠培与罗哲文已认识几十个年头了,在他的印象中,“罗哲文总是笑着,从未变过。”

张海燕第一次见到罗哲文是在2008年的夏天:“他从外面刚回来,骑着一辆破旧的自行车,一只手把着车把,另一只手还夹着烟卷。”

而在窦忠如的眼中,罗哲文既是让他分外尊重的老先生,也是一个爱喝几两小酒的普通老头,“他常把好酒灌在小二锅头的瓶中”。

身体一向健康的罗哲文,走得很突然。

罗哲文曾经有一幅书法作品,写的是梁思成的一首诗:“登山一马当先,岂敢冒充少年。只因唯恐落后,所以拼命向前。”或许,这也是罗哲文一生的写照。

“在我个人看来,在中国古建筑保护上,罗哲文的实际贡献和作用,绝不逊于梁思成和林徽因。大家愿意说梁林,是因为梁林的身上光环太多了,而罗老先生没有。这个时代,很多人会‘选择性遗忘’,而我希望,我们能把罗老记住得久一些。”张海燕说。  有删节

相关链接

①考古学家、著名的长城专家罗哲文曾写了一副题为《长城赞》的长对联,全联124字,述历史,绘壮景,表达了对长城由衷的赞美,文采斐然,堪称名联。

②罗哲文自小喜欢书法,后来所从事的工作与书法有密切的关系,也为他的书法实践提供了广阔的舞台。他的书法却集儒家的“中正平和”、佛家的“空灵清新”、道家的“质朴自然”于一身,充分展现出渊博学识涵养的潇洒气质,绝非一般尚论技巧之俗书可比。

1.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A.罗哲文无心插柳,没想到竟是当年唯一被录取的考生,还被梁思成将其收为弟子。

B.罗哲文的两次“愤怒”,不但不表现为一种性格的缺点,反而有力地体现了他强烈的责任感。

C.梁思成、林徽因的遭遇让罗哲文看到了文物保护工作的尴尬处境,使他对文物保护深感悲观。

D.文章通过几个有趣的生活细节,正侧结合,展现了罗哲文在生活中“老小孩”的形象特征。

E.文末肯定了罗哲文的实际贡献和作用,也指出了今人“选择性遗忘”的现实,引人深思。

2.罗哲文的“无奈”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

3.文章多次引用别人对罗哲文的回忆或评价,有何作用?请简要冋答。

4.一代文物专家罗哲文这一人物形象有哪些突出的特点?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