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后面小题。 浣溪沙 苏轼 元丰七年十二月二十四日,从泗州刘倩...

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后面题。

浣溪沙

苏轼

元丰七年十二月二十四日,从泗州刘倩叔游南山。

细雨斜风作晓寒,淡烟疏柳媚晴滩。入准清洛渐漫漫。

雪沫乳花浮午盏,蓼茸蒿笋试春盘。人间有味是清欢。

【注释】①此词为苏轼赴汝州任团练使途中,路经泗州(今安徽泗县)时所作。②洛,指洛河,源出安徽定远,北入淮河。

1.有人认为这首词的词眼是“人间有味是清欢”,你同意吗?请简要分析。

2.上阕前两句,与《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所写都是早春之景,二者有何不同?请简要分析。

 

1.同意。“人间有味是清欢”的意思是,人间真正有味道的还是清淡的欢愉。寄寓着作者清旷、闲雅的审美趣味和生活态度。以此作结,照彻全篇,极富哲理,为全篇增添了诗味和理趣。 2.苏词所写早春之景,色彩清丽,境界开阔。先写雨细风斜,瑟瑟寒侵。后写雨过天晴,淡云疏柳尽沐晴辉。“作晓寒”是不在乎的态度,“媚”显示了生命的活力。流露出了一种喜悦之情,更表达了一种乐观豁达的人生态度;韩诗所写早春之景,润泽舒适,淡素朦胧。春初小雨,细滑润泽。春草经雨之后,似有似无,若隐若现。诗人借早春之景抒发了对春天由衷的喜爱之情。 【解析】 1. 试题分析:题干问的是“有人认为这首词的词眼是‘人间有味是清欢’,你同意吗?请简要分析”,解答此题,首先要明确观点——同意,然后再结合诗句来分析。“人间有味是清欢”意思是人间真正有味道的还是清淡的欢愉。词的上片“细雨斜风作晓寒,淡烟疏柳媚晴滩。入准清洛渐漫漫”写早春景象,色彩清丽,境界开阔;下片“雪沫乳花浮午盏,蓼茸蒿笋试春盘。人间有味是清欢”转写作者游览时的清茶野餐及欢快心情。一起两句,作者抓住了两件有特征性的事物来描写:乳白色的香茶一盏和翡翠般的春蔬一盘。两相映托,便有浓郁的节日气氛和诱人的力量。“雪沫”乳花,状煎茶时上浮的白泡。以雪、乳形容茶色之白,既是比喻,又是夸张,形象鲜明。午盏,指午茶。此句可说是对宋人茶道的形象描绘。“蓼茸蒿笋”,即蓼芽与蒿茎,这是立春的应时节物。旧俗立春时馈送亲友以鲜嫩春菜和水果、饼铒等,称“春盘”。作品充满春天的气息,洋溢着生命的活力,反映了作者对现实生活的热爱和健胜进取的精神。 【考点定位】鉴赏文学作品的语言。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技巧点拨】对于本题,考生首先认真审题,明确问的是什么,答题的方向在哪里。“有人认为这首词的词眼是‘人间有味是清欢’,你同意吗?请简要分析”,目标指向诗眼,应该按照诗眼的答题思路分析作答。所谓“诗眼”,是指诗歌中最能开拓意旨和表现力最强的关键词句。具体阐释如下:1.能体现作者思想观点、情感态度,这类词一般具有浓厚的感情色彩。2.能笼罩或点染全句、全联、全阕甚至全篇。3.具有概括性、准确性、生动性、形象性或 情趣性,这一般指动词。答题步骤: 第一步:指出诗眼(作为诗眼的词或句)。第二步:分析内容:结合诗歌具体内容,列举全诗围绕该字写了哪些内容。 第三步:分析手法:结合艺术手法(修辞 手法、表现手法、表达方式、结构方法等) 分析如何突出诗眼 第四步:分析作用:分析该词在突出主旨、 情感,营造意境(内容)和诗歌结构上所起 的作用。 指诗眼-----析内容----明手法—点作用。对于本题,考生不需再去确定诗眼,只需把握该句的意思,分析其与全诗的联系即可。 2. 试题分析:题干要求“上阕前两句,与《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所写都是早春之景,二者有何不同?请简要分析”。这是比较阅读,比较的点是“形象”,答题的内容是“二者的不同”。苏词上片写沿途景观。第一句写清晨,风斜雨细,瑟瑟寒侵,这残冬腊月是很难耐的,可是东坡却只以“作晓寒”三字出之,表现了一种不大在乎的态度。第二句写向午的景物:雨脚渐收,烟云淡荡,河滩疏柳,尽沐晴晖。一个“媚”字,极富动感地传出作者喜悦的心声。作者从曳于淡云晴日中的疏柳,觉察到萌发中的春潮。于残冬岁暮之中把握住物象的新机,这正是东坡逸怀浩气的表现,是他精神境界上度越恒流之处。《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首句点出初春小雨,以“润如酥”来形容它的细滑润泽,准确地捕捉到了它的特点。造句清新优美。与杜甫的“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有异曲同工之妙。第二句紧承首句,写草沾雨后的景色。以远看似有,近看却无,描画出了初春小草沾雨后的朦胧景象。写出了春草刚刚发芽时,若有若无,稀疏,矮小的特点。这一句是全篇中的绝妙佳句。早春二月,在长安,冬天未过,春天还未来临。但若是下过一番小雨后,第二天,春天就来了,最初的春草芽儿就冒出来了,作者远远望去,朦朦胧胧,仿佛有一片极淡极淡的青青之色,这是早春的草色。看着它,作者心里顿时充满欣欣然的生意。可是当作者带着无限喜悦之情走近去看个仔细,地上是稀稀朗朗的极为纤细的芽,却反而看不清什么颜色了。诗人像一位高明的水墨画家,挥洒着他的妙笔,隐隐泛出了那一抹青青之痕,便是早春的草色。这句“草色遥看近却无”,真可谓兼摄远近,空处传神。这设色的背景,是那落在天街上的纤细小雨。透过雨丝遥望草色,更给早春草色增添了一层朦胧美。而小雨又滋润如酥,受了这样的滋润,那草色自然是新的;又有这样的背景来衬托,那草色自然也美了。 【考点定位】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技巧点拨】解答本题的步骤如下:1.解读全诗,勾其玄要。要总体把握意象、形象的特征(什么景、什么地、什么时令、什么人、什么特征)。2.理清景与景、景与人、景与情的关系。有时诗中所描写景物比较复杂,要分清景物间的主从、详略、先后、虚实、动静、点面等关系,分清景与情之间的并列、因果、互衬、交融或交*等关系。3.分析写景技巧,主要从三方面考虑:层次角度(时空顺序、动静虚实、色调冷暖、正反点面等),遣词造句(炼字及修辞手法),具体技巧(渲染、烘托、白描、对比、象征、比兴等)。4.体会意境的作用:渲染气氛,烘托心情,表达志向,抒发情感等。5.语言组织:先分后总,联系诗句,分条作答。注意问题:1)描绘诗中图景、形象,不能翻译诗句,要用自己语言再现。既要忠于原文又要适当创新。2)概括意境气氛和形象的特点用语要全面准确。3)分析思想感情要具体,要突出题干中的“怎么样”,而不是“是什么”。4) 分析纯写景诗时,就诗论诗,不必牵强附会地向作者境遇和时代背景上靠。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题。

任环,字应乾,长治人。嘉靖二十三年进士。历知黄平、沙河、滑县,并有能名,迁苏州同知。倭患起,长吏不娴兵革。环性慷慨,独以身任之。三十二年闰三月御贼宝山洋,小校张治战死。环奋前搏贼,相持数日,贼遁去。寻犯太仓环驰赴之尝遇贼短兵接身被三创几殆宰夫捍环出死之贼亦引去。已而复至,裹疮出海击之。怒涛作,操舟者失色。环意气弥厉,竟败贼,俘斩百余。夏连战阴沙、宝山、南沙,皆捷。擢按察佥事,整饬苏、松二府兵备。倭剽掠厌,悉归,惟南沙三百人舟坏不能去,环与总兵官汤克宽列兵守之。数月,贼大至,与旧倭合,掠华亭、上海。环等被劾,得宥。逾年,贼犯苏州。城闭,乡民绕城号。环尽纳之,全活数万计。副将解明道击退贼,论前后功,进环右参政。贼掠常熟,环率知县王铗破其巢,焚舟二十七。未几,贼掠陆泾坝,都督周于德败绩。环偕总兵官俞大猷击败之,焚舟三十余。贼犯吴江,环、大猷击败之莺胫湖,贼奔嘉兴。顷之,三板沙贼夺民舟出海,环、大猷击败之马迹山。其别部屯嘉定者,火爇之,尽死。论功,荫一子副千户。母忧夺哀。贼屯新场,环与都司李经等率永顺、保靖兵攻之,中伏,保靖彭翅等皆死,环停俸戴罪。贼平,乞终制,许之。逾二年卒,年四十。给事中徐师曾颂其功,诏赠光禄卿,再荫一子副千户,建祠苏州,春秋致祭。环在行间,与士卒同寝食,所得赐予悉分给之。军事急,终夜露宿,或数日绝餐。尝书姓名于肢体曰:“战死,分也。先人遗体,他日或收葬。”将士皆感激,故所向有功。                             

(选自《明史·任环传》,有删节)

【注】三板沙:明代地名。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

A.寻犯太仓/环驰赴之/尝遇贼/短兵接/身被三创几殆/宰夫捍环出/死之/贼亦引去/

B.寻犯太仓/环驰赴之/尝遇贼短兵接/身被三创/几殆/宰夫捍环/出死之/贼亦引去/

C.寻犯/太仓环驰赴之/尝遇贼/短兵接/身被三创/几殆/宰夫捍环出/死之/贼亦引去/

D.寻犯太仓/环驰赴之/尝遇贼短兵接/身被三创几殆/宰夫捍/环出死之/贼亦引去/

2.下列对文中加横线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进士:隋唐科举考试设进士科,其时凡举人试于礼部合格者,称为“进士”。明、清之制,殿试后赐进士及第、进士出身、同进士出身,皆通称为“进士”。

B.“迁苏州同知”“擢按察佥事”“进环右参政”中的“迁”“擢”“进”三个词语,在古代都是晋升官职的意思。

C.荫:庇荫,庇护。封建时代官僚的子孙因先代有功勋而受到封赏。“封妻荫子”中的“荫”就是此意。

D.母忧:母丧的婉辞。文言文中常有“丁父忧”“丁母忧”的说法,即遭逢父亲丧事和遭逢母亲丧事。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任环一向精明能干。历任黄平、沙河、滑县知县时就很闻名,后来率领士兵多次打败入侵的倭寇,立下汗马功劳,也多次因功而升职。

B.任环勇于担当,敢于冲锋陷阵。倭寇进犯江南沿海,苏州府长吏不熟兵事,任环甘愿承担抗倭大任,在宝山洋与倭贼短兵相接,身负重伤。

C.任环虽作战勇敢,也曾因犯错而受罚。先因同总兵官汤克宽未敢击滞留的三百旧倭寇而遭弹劾,后因攻击倭贼时中了埋伏,被停了俸禄。

D.任环能够与士兵同甘共苦,并且激励部属的斗志。他常与士兵同寝共食,所得朝廷赏赐悉数分给下属;军事紧急,彻夜露宿,有时绝食好几天。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顷之,三板沙贼夺民舟出海,环、大猷击败之马迹山。

(2)尝书姓名于肢体日:“战死,分也。先人遗体,他日或收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题。

新型城镇化是加快经济转型和发展方式转变的一场深刻变革,是我国经济转型发展的汇聚点,是扩大内需和促进产业升级的重要抓手,对破解城乡“双二元结构”,提升农村居民思想观念、生活习惯、文明素质,推进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对解决‚三农‛问题,以及对推动产业积聚和统筹城乡发展等都具有重要的作用,城镇化率已成为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

推进城镇化必须从我国基本国情出发,遵循规律,按规律办事,使城镇化成为一个顺势而为、水到渠成、符合经济发展阶段要求的过程。在确定城镇化目标时须遵循实事求是、切实可行的思维,不能靠行政命令、政绩考核的办法,以避免出现拔苗助长式的城镇化政绩工程或形象工程。推进城镇化既要积极,又要稳妥,更要扎实,方向要明、步子要稳、措施要实,不能指望‚毕其功于一役‛。要根据资源环境承载能力构建科学合理的城镇化宏观布局,突出生态文明,着力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尽可能减少对自然环境的损害,传承历史文化,发展有历史记忆、地域特色、民族特点的美丽城镇。质量是新型城镇化的生命。要以改革的思维和创新举措稳步提高城镇化水平;高度重视生态安全,扩大森林、湖泊、湿地等绿色生态空间比重,增强水源涵养能力和环境容量;不断改善环境质量,减少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增强抵御和减缓自然灾害能力,提高历史文物保护水平。

既坚持使市场在资源配臵中起决定性作用,又要发挥好政府在创造制度环境、编制发展规划、建设基础设施、提供公共服务、加强社会治理等方面的职能。新型城镇化是统筹城乡发展、提升城市和乡村品质的重要手段,既要优化宏观布局,又要搞好微观空间治理。要提升规划品质,科学设臵开发强度,科学划定城镇边界,促进城市与自然和谐相融,把绿水青山保留在城市、留给市民、留给后代;要坚持尊重自然、顺应自然、天人合一的理念,保留村庄原始风貌,融入现代元素。

全面建成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推进城乡社会保障制度衔接。有序推进城镇人口市民化,最终实现人的现代化。按照促进生产空间集约高效、生活空间宜居适度、生态空间山清水秀的总体要求,形成生产、生活、生态空间的合理结构。要深化土地管理创新,提高城镇建设用地效率,克服无节制扩大建设用地,不走‚摊大饼‛和‚圈地造城‛的老路。

产业支撑是新型城镇化的内在动力、解决就业创业的关键、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保障。城镇缺乏现代产业的培育和支撑,就会出现“睡城”“空城”和“鬼城”。产业缺乏城镇化的依托和载体,就难以形成持续生命力、创造力和竞争力。要根据城市的地理位臵、资源禀赋和比较优势,以产兴城、以城促产,推进产业功能、城市功能融为一体。要通过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升级,增强就业能力、挖掘内需潜力,构建分工合理、特色突出和功能互补的产业发展格局。

(摘编自《对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的思考》)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新型城镇化是一场加快经济转型和发展方式转变的深刻变革,能够聚焦我国经济转型发展,扩大内需并促进产业升级。 

B.新型城镇化对破解城乡“双二元结构”,解决“三农”问题,以及推动产业积聚和统筹城乡发展等方面都具有重要的作用。 

C.只有从我国基本国情出发,遵循规律,按规律办事,才能使新型城镇化成为顺势而为、符合经济发展阶段要求的过程。 

D.遵循实事求是、切实可行的思维,确定新型城镇化目标,以避免出现拔苗助长式的城镇化政绩工程或形象工程。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资源环境承载能力是构建科学合理的新型城镇化宏观布局的依据之一,要推进绿色、循环、低碳发展,尽可能减少对自然环境的损害。 

B.新型城镇化要科学处理市场与政府的关系,既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又要发挥政府在创造制度环境等方面的职能。 

C.新型城镇化要衔接城乡社会保障制度,全面建成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全面推进城镇人口的市民化,最终实现人的现代化。 

D.新型城镇化的内在动力是产业支撑,城镇是不能缺乏现代产业的培育和支撑的,当然,产业同样也不能缺乏城镇化这个依托和载体。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新型城镇化是统筹城乡发展、提升城乡品质的重要手段,必须兼顾宏观市场的优化和微观空间的治理,以提高规划、建设和管理水准。 

B.新型城镇化要尊重自然、顺应自然,要坚持天人合一的理念,保留村庄原始风貌,把绿水青山保留在城市,促进城市与自然和谐相融。

C.新型城镇化要按照促进生产空间、生活空间、生态空间分别具有集约高效、宜居适度、山清水秀特点的总体要求,形成空间的合理结构。 

D.新型城镇化要根据城市的资源禀赋等,以产兴城,以产促城,推进产业功能、城市功能融为一体,增强就业能力,构建合理的发展格局。.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一位女教师发现所教的高二班里有28名学生,为完成一项生物课作业,从网上抄袭了现成材料。她认为这些学生品质低下,剽窃他人劳动成果,将成绩判为零分。家长认为判罚太重,纷纷向学校施压,要求重判。学校不堪重压,迫令教师屈从,她坚持自己的决定,严词拒绝,辞职而去。该事件经媒体报道后,引起了全社会的关注,有人为女教师点赞,有人对学生家长的做法表示理解,也有人对学校先前的做法提出质疑。

对于以上事情,你怎么看?请综合材料内容及含意作文,表明你的态度,阐述你的看法。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查看答案

下面是中国邮政发行的2016猴年邮票中的主体图案,请写出构图要素,并说明图形寓意,要求语意简明,句子通顺,不超过80个字。

 

 

查看答案

请根据下面的材料,概括鲁冰花的五点作用,每点不超过15个字。

鲁冰花又名羽扇豆,是豆科类草本植物。由于花朵色彩丰富、植株错落有序,鲁冰花经常被用于园林造景。很多植物也喜欢与鲁冰花为邻,因为鲁冰花能帮助其生长,比如在茶叶植株附近种上鲁冰花就可以帮助茶叶健康生长,并让茶叶芳香甜美。鲁冰花根部的小瘤子源源不断地把有机氮输送到土壤中,从而大大提高了土壤的肥力,所以欧洲许多国家还将鲁冰花种植在休耕的土地上,改良土壤,肥沃土地。经过多年努力,研究人员已成功地将鲁冰花豆荚中的蛋白质与散发青草气味的成分进行了分离,从而制作出口感与肉制品和奶制品相似的高蛋白食品。鲁冰花含有丰富的卵磷脂和铁,可防止血管硬化,对缺铁性贫血有一定疗效。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