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李白《蜀道难》中“ , ”两句写山势高险,即...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李白《蜀道难》中“               ”两句写山势高险,即便是善飞的黄鹤、轻捷的猿猱都很难越过。

(2)在《登高》一诗中,诗人目睹苍凉的秋景,不禁想到自己沦落他乡,年老多病的处境的名句是“                 。”

(3)白居易在《琵琶行(并序)》中描述琵琶女飘零沦落,独守着空船,陪伴她的只有那清冷的江水和一轮孤月的句子是“               。”

 

(1)黄鹤之飞尚不得过,猿猱欲度愁攀援 (2)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3)去来江口守空船,绕船月明江水寒 【解析】 试题分析:名句默写要注意字形,而字形与字义分不开,学生应借助字义来识记字形。注意重点字的写法。如“尚”“猿猱”“攀援”“常”等要理解字义去记忆。学生记忆的时候应该结合诗句的意思。每句1分,句中有误该句不得分。要求学生养成回头望的习惯,避免笔误。名句默写答题技巧:(一)要突破生僻难写字。(二)要注意同音异义词。(三)要注意同义异形词(四)要留意具体环境(五)要留心语句顺序(六)要注意语句出处。 【考点定位】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能力层级为识记A。 【技巧点拨】高考所选择的名句大多出自课内所学篇目,只有少数来自课外,该如何识记这些课内的名句,需要一定的技巧。高考所考的名句,字不一定有多复杂,但一定很有迷惑性,考生经常在这些“浅水滩”“翻船”,原因是光背不写,光记不辨,不知道联系句意和古文的特性来区分。所以在平时对名句记忆时要立足于对诗句的理解,现在课标卷已经考核“理解性默写”,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既准确还不容易写错字,然后要立足于“写”,不要背下来但得不到分数。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题。

南征

杜甫

春岸桃花水,云帆枫树林。

偷生长避地,适远更沾襟。

老病南征日,君恩北望心。

百年歌自苦,未见有知音。

【注】此诗是大历四年(公元769年)春,杜甫由岳阳前往长沙途中所作。此时距他去世只有一年。

1.与《登高》相比,两首诗首联的景与情关系有何不同?请简要分析。

2.本诗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复杂心情?请简要分析。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题。

章频,字简之,建州浦城人。与弟頔皆以进士试礼部预选,会诏兄弟毋并举,频即推其弟,弃去。后六年,乃擢第。自试秘书省校书郎、知南昌县,改大理寺丞、知九陇县,迁殿中丞。眉州大姓孙延世伪为券夺族人田,久不能辨,转运使使按治之。频视券墨浮朱上,曰:“是必先盗印然后书。”既引伏,狱未上,而其家人复诉于转运使,更命知华阳县黄梦松覆按,无所异。梦松用此入为监察御史,频坐不时具狱,降监庆州酒,徙知长洲县。天禧初,增置谏官、御史十二人,频以选得召对,称旨,擢监察御史。陈、亳间民讹言兵起,老幼皆奔,命安抚京西。还,为三司度支判官。青州麻士瑶杀从子温裕,并其财,遣往按治,士瑶伏诛。又诏鞫邛州牙校讼盐井事。皇城使刘美依倚后家受赇使人市其狱频请捕系真宗以后故不问忤旨出知宣州改殿中侍御史迁侍御史频雅善丁谓,谓贬,左迁尚书比部员外郎、监饶州酒。起知信州,进刑部员外郎、知福州。王氏时,赋民官田,岁输租税而已。至是,或谓鬻之可得缗钱二十余万,频疏以为不可。徙知潭州。改广西转运使,擿宜州守贪暴不法,既罢去,反讼频子许尝被刑,而冒奏为秘书省校书郎,频坐谪知饶州。复入为度支判官,累迁刑部郎中。使契丹,至紫蒙馆卒。契丹遣内侍就馆奠祭,命接伴副使吴克荷护其丧,以锦车驾橐驼载至中京,敛以银饰棺,又具鼓吹羽葆,吏士持甲兵卫送至白沟。诏遣其子访乘传扈其柩以归。访官三班奉职,即许也。

(节选自《宋史•章频传》)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皇城使刘美依倚后家受赇/使人市其狱/频请捕系/真宗以后/故不问忤旨/出知宣州/改殿中侍御史/迁侍御史/

B.皇城使刘美依倚后/家受赇使/人市其狱/频请捕系/真宗以后故不问/忤旨/出知宣州/改殿中侍御史/迁侍御史/

C.皇城使刘美依倚后家受赇/使人市其狱/频请捕系/真宗以后故不问/忤旨/出知宣州/改殿中侍御史/迁侍御史/

D.皇城使刘美依倚后家受赇/使人市其狱/频请捕系真宗/以后故不问/忤旨出知宣州/改殿中侍御史/迁侍御史/

2.下列对文中加横线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天禧是宋真宗的年号。年号是中国封建王朝用来纪年的一种名号它不同于庙号、 谥号和尊号。

B.召对是指臣下上朝时向君主进言、汇报有关情况,君主根据请示的问题逐一回复。

C.左迁指降低官职,亦即“降官”,犹言下迁。汉代贵右贱左,故将贬官称为左迁。

D.乘传是乘坐驿车。传,驿站的马车。驿站是中国古代供传递官府文书和军事情报的人或来往官员途中食宿、换马的场所。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章频知书达理,礼让兄弟。在与弟到礼部参加进士预选考试时,恰逢诏令兄弟不能同时参加,章频就让给弟弟,自己离开,六年后才考中进士。

B.章频明察秋毫,善于断案。审理孙延世案时,通过蛛丝马迹,查明事实真相,终于让孙延世伏罪,但他却因此案被降职。

C.章频安抚有方,深孚众望。陈、亳间百姓谣传要发生战争,老幼全部逃难,朝廷命章频安抚京西。他回京后,被任命为三司度支判官。

D.章频不畏权贵,敢于直言。王安石当政时,把官府的田地交给百姓经营,百姓只需每年缴纳租税,章频上疏认为这并不可行。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眉州大姓孙延世伪为券夺族人田,久不能辨,转运使使按治之。

(2)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查看答案

下列各组句子的句式都相同的一项是(   

A非我也,岁也               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

B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五亩之宅,树之以桑

C不拘于时,学于余           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D为天下笑者,何也?         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查看答案

下列加点字,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    )

A. 邻国政             树以桑

B. 使蒙恬北筑长城     其智反不能及

C. 师不必贤弟子       陈涉之位,非尊齐楚中山之君也

D. 战喻             夫夷

 

查看答案

选出下列各句中加横线词的释义,有误的一项(   

A以手抚膺长叹(徒,空)           紫台连朔漠(离开)

B百步而后止(有的人)             非能水也,而江河(横渡)

C起阡陌之中(突然)             罟不入洿池(多次)

D此情待成追忆(难道)             坐促弦弦转急(退)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