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题。 娄机,字彦发,嘉兴人。乾道二年进士,授盐官尉。丁母...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题。

娄机,字彦发,嘉兴人。乾道二年进士,授盐官尉。丁母忧,服除,调含山主簿。郡委治铜城圩八十有四,役夫三千有奇,设庐以处之,器用材植,一出于官,民乐劝趋,两旬告毕。遭外艰面丧为江东提举司干办公事易淮东已而复旧改知西安县巨室买地为茔域发地遇石复索元价。机曰:“设得金,将谁归?”迁宗正寺主簿,请宽恤淮、浙被旱州县。

时皇太子始就外傅,遴选学官,以机兼资善堂小学教授。机日陈正言正道,又以累朝事亲、修身、治国、爱民四事,手书以献,太子置之坐,朝夕观省。随事开明,多所裨益。都城大火,机应诏上封事,力言朝臣务为奉承,不能出己见以裨国论;外臣不称职,至苛刻以困民财;将帅偏裨务为交结,而不知训阅以强军律。时年七十,丐闲,不许。

迁右正言兼侍讲,首论广蓄人才,乞诏侍从、台谏、学士、待制、三牙管军各举将帅边郡一二人,召问甄拔,优养以备缓急。召为吏部侍郎兼太子左庶子,言:“至公可以服天下,权臣以私意横生,败国殄民,今当行以至公。”又言:“两淮招集敢勇,不难于招而难于处。若非绳以纪律,课其 勤惰,必为后害。”仍请检校权臣、内侍等没入家赀,专为养兵之助。

迁礼部尚书兼给事中,进参知政事。当干戈甫定,信使往来之始,疮痍方深,敝蠹纷然,机弥缝裨赞甚多。嘉定二年八月,行皇太子册命,机摄中书令读册。数上章告老,帝不许,皇太子遣官属勉留之。卒,赠金紫光禄大夫,加赠特进。

机初登,其父寿戒之曰:“得官诚可喜,然为官正自未易尔!”机抚其弟模、卒为善士。居乡以诚接物,是非枉直判于语下,不为后言,人惮而服之。称奖人才,不遗寸长,访问贤能,疏列姓名及其可用之实,以备采取,其所荐进,亦不欲人之知也。机深于书学,尺牍人多藏云。

(选自《宋史·娄机传》)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遭外艰∕面丧∕为江东提举司干办∕公事易淮东∕已而复旧∕改知西安∕县巨室买地为茔∕域发地遇石∕复索元价

B.遭外艰∕面丧∕为江东提举司干办公事∕易淮东∕已而复旧∕改知西安县∕巨室买地为茔∕域发地遇石∕复索元价

C.遭外艰∕面丧∕为江东提举司干办公事∕易淮东∕已而复∕旧改知西安县∕巨室买地为茔∕域发地遇石∕复索元价

D.遭外艰∕面丧∕为江东提举司干办∕公事易淮东∕已而复∕旧改知西安∕县巨室买地为茔域∕发地遇石∕复索元价

2.下列对文中加横线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丁母忧,指遭到母亲的丧事。古代,父母死后,子女按礼须持丧三年,其间不得行婚嫁之事,不吉庆之典,任官者并须离职,称“丁忧”。源于汉代。

B.古代崇右,故以右为上,为贵,为高。《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中因蔺相如“位在廉颇之右”,廉颇对此心有不甘,宣称要羞辱蔺相如

C.丐,求。丐闲,文中是指请求辞官归家。类似的提法还有“乞休”“乞骸骨”等,而“致仕”是指出来做官。

D.第,指科举考试录取列榜的甲乙次第。通过殿试者称为进士,进士一甲称“进士及第”,二甲称“进士出身”,三甲称“同进士出身”,等第即指进士及第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娄机为政有方,体恤民情。他治理铜城堤岸时,为民工置建房屋,提供工具,升为宗正寺主簿,还请求朝廷恤淮、浙两路遭旱灾的州县。

B.娄机为人正直,关心国事。做皇太子老师时,向皇太子陈说正直道理,并上密奏章陈述将帅专权,对军纪的管理松懈,不训练检阅军队。

C.娄机重视人才,富有远见。他提出广泛储备人才,请求下诏从侍从、台谏、学士等分别选拔可担任边州将帅的一二人,以行危急之事。

D.娄机深受皇帝重视,多次请求告老还乡,皇帝都没有允许。娄机去世后,被追封金紫光禄大夫,加赠特进

4.把文言文中画横线的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

至公可以服天下,权臣以私意横生,败国殄民,今当行以至公。

居乡以诚接物,是非枉直判于语下,不为后言,人惮而服之。

 

1.B 2.C 3.A 4. ①公正可以使天下信服,有权势的大臣因为私心膨胀,败坏国家伤害百姓,现在应该实行公正之道。 ②娄机居住在乡里时诚恳待人接物,是非曲直当面判断,事后从不再说,人们都非常畏惧而信服他。 【解析】 试题分析: 1. 【考点定位】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能力层级为理解B。 【名师点睛】文言断句的题目,注意一些常见的标志性的虚词,注意结构的对称,这是基础,一般考核较少,大多集中在人称的转换和在句中充当的成分,还要注意一个事件不要强行断开,不然句子就会支离破碎,相反两个事件句子再短,也要断开。选择题答题时注意选项的对比,然后结合文意进行分析。此题“公事”“西安县”均做前句的宾语,不做后句的主语。 2.“致仕”也指请求辞官归家。 【考点定位】识记文学常识。能力层级为识记A。 【名师点睛】文化常识的考核主要集中在古代的一些称谓、官职的变迁、宫殿的名称、年号、谥号、庙号、一些文书的名称、官场的一些礼节、朝廷的一些机构、典章制度、行政区划、还有一些避讳的说法等。这类题目一般错误都比较明显,如此题“致仕”也指请求辞官归家。 3.“请求朝廷恤淮、浙两路遭旱灾的州县”是在娄机“迁宗正寺主簿”时,不是“治理铜城堤岸时”。 【考点定位】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名师点睛】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的题目是文言文必考的题目,错误选项的设置多以人物、事件、时间、地点的错位为重点,有时会在一些词语的翻译上命题,因对词语翻译错误而出现误判,有时还涉及到文章写作手法的分析。内容的角度答题时注意分析选项涉及到的上下文,注意核实这些情节,手法上注意手法是否正确,效果分析是否合理。如此题选项A“请求朝廷恤淮、浙两路遭旱灾的州县”是在娄机“迁宗正寺主簿”时,不是“治理铜城堤岸时”。 4.重点词语:“服”“横生”“殄”“以诚待物”“语下”“后言”“惮”。 【考点定位】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能力层级为理解B。 【名师点睛】文言翻译是文言文考的必考的内容,翻译注意直译,把句子中的每一个字都要落到实处,不能翻译的助词等删掉,省略的内容根据上下文补充,这样才能做到不丢分。平时训练时注意自己确定句子的赋分点,翻译时保证赋分点的落实,如此题中的“服”“横生”“殄”“以诚待物”“语下”“后言”“惮”等实词,同时注意一些特殊的文言现象,如词类的活用和特殊句式和固定句式的翻译,如(1)中的介宾短语后置句的翻译。还要注意翻译完之后一定要注意对句子进行必要的整理,使句意通顺。 【参考译文】 娄机字彦发,是浙江嘉兴人,乾道二年考中进士,被授予盐官县尉。(不久)母亲去世,娄机为母亲守孝,服丧期满,被调任含山县主簿。州府委派他治理铜城堤岸八十四处,当时在这里服役的民工有三千多人,娄机建房屋给他们居住,工具木料一概由官方供给。(措施实行后)百姓都非常乐意工作,二十天宣告完工。改任西安县知县,有大户人家买地作坟场,掘开地碰到石头,又要索回原价。娄机说:“假如挖到金子,那将归谁?” 当时太子出宫跟老师学习,朝廷选择学官(老师),让娄机兼任资善堂小学教授。娄机每天对太子陈说正直道理,又将历代侍奉双亲、修养身心、治理国家、爱护百姓的事,手抄献上,太子把它放在座位旁边,每天早晚观看自省。遇事翻看了就明白,多有帮助。京城大火,娄机奉诏上密封奉章,强调说朝廷官员专事奉承,不能提出自己的见解从而对国家政策有所裨益;地方官员不称职,以致苛刻而使百姓财用困乏;将帅与偏将副将专事结党,却不知训练检阅军队加强军纪。娄机时年七十岁,请求退休,皇上不允许。 升为右正言兼侍讲,首先提出广泛储备人才,请求下诏令从侍从、台谏、学士、待制、三牙管军中各举荐可充边州将帅的一二人 ,(并由)皇上召问选拔,享受优厚待遇以行危急之事。被任命为吏部侍郎兼太子左庶子,娄机说:“公正可以使天下信服,有权势的大臣因为私心膨胀,败坏国家伤害百姓,现在应该实行公正之道。”又说:“两淮招募勇猛的士兵,最困难的事不是招募新兵,而是管理军队。如果不用纪律来约束,并考核他们的勤勉懒惰,他们一定会成为后患。”便请求查核权势大臣、内侍太监等人没有收入官的家产,专门作养兵费用。 升为礼部尚书兼给事中,进参知政事。当时正是战争刚刚停止,信使开始往来,战争所造成创伤最严重,破败坏损到处都是的时候,娄机提出了很多弥合创伤有助于国政的政策。嘉定二年八月,朝廷颁布册立皇太子的诏命,娄机代理中书令宣读册命。娄机多次上疏请求辞职,皇帝不同意,皇太子派属官极力挽留他。娄机去世后,被追封金紫光禄大夫,加赠特进。 娄机进士登第之初,父亲娄寿告诫他说:“能够做官虽然是值得祝贺的事,但做官真正是不容易啊!”娄机抚育弟弟娄栋,他最终成为有道德的人。娄机居住在乡里时诚恳待人接物,是非曲直当面判断,事后从不再说,人们都非常畏惧而信服他。他夸赞人才,不遗漏任何一点点特长,访问有德行有才能的人,都会将他们的姓名及其可以任用的事实记录排列出来 ,以供选拔,他所举荐的,也不想让人知道。娄机精通书法,书信大多被人收藏。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题。

①在宋代诗学中,“格卑”是一个相当流行的观念,主要体现了宋人对晚唐五代诗某些审美特征的批判。目前学界批评晚唐五代诗,就喜空泛地借鉴“格卑”观念,比如《唐代文学史》评郑谷诗云:“可惜常常失之松浅,体骨较弱,格调也不够高。”这显然是沿用了欧阳修《六一诗话》的说法:“(郑谷)其格不甚高。”这种断语可以作为鉴赏之小结,却难以揭明病灶;如果强作解人,就容易以实释虚,滑向审美范畴之外。比如臧清云:“前人评价郑谷的诗,多说‘其格不甚高’(欧阳修《六一诗话》)、‘气格如此之卑’(叶梦得《石林诗话》)……这是过于严格的要求。处于大崩溃前夜的唐季,已经不可能再激荡着奋发踔厉的盛唐朝气了,十哲也难脱时代的暮气。”这一论述揭示了“格卑”的社会根源和精神背景,却不能说明造成“格卑”的具体审美因素。此外,周裕锴(《宋代诗学通论》辟专节讨论宋代诗学中的“格”,由于立足点也是“诗人的人格乃至整个时代的精神形态”,所以在论及“格卑”之时,虽然注意到“诗歌若只有精神内容的高尚,仍不免‘格卑’之讥”,“气格亦关乎语言风格问题”,但语焉未详。因此,学界对“格卑”观念的观照,要么停留于借鉴、发挥,要么进行士风人格层面的追索,却未能在审美范畴之内予以足够细腻的分析,未能更切实、更全面地揭示它在宋代诗学中的丰富意义及历史价值,我们应当深入到核心来讨论这个问题。

②“格卑”观念虽是在宋人手里发扬光大,但其草创,可以追溯到晚唐五代,当时诗人常在自嘲的语境中讨论“格卑”。比如杜牧《忆齐安郡》云:“格卑常汩汩,力学强悠悠。”这是自嘲苦吟之态。再如韩俚《格卑》云:“格卑尝恨足牵仍,欲学忘情似不能。”这是在自嘲之余反省“格卑”的原因——多情善感,亦即吴融《离霅溪感事献郑员外》所谓“足恨饶悲不自由”、徐夤《泪》所谓“发事牵情不自由”。又如郑谷《自贻》云:“琴有涧风声转淡,诗无僧字格还卑。”(《郑谷诗集笺注》卷三)此句既暗示了“格卑”的一项外在表征——“僧”作为语词或意象的频繁出现,又宣称自己“格卑”的原因并不在此。其《咏怀》云:“景物还多感,情怀偶不卑。”综上所述,“格卑”观念在草创之际,内涵尚很模糊、简单,包含了晚唐五代诗人对自身创作的零碎反思,涉及风格、人格、语言等多种因素。这些反思奠定了宋代“格卑”观念的基础,也为宋人批判继承晚唐五代诗埋下了伏笔。

③宋代诗学中的“格卑”观念在内涵上有很大发展,呈现出清晰性与复杂性并存之貌。一方面,“格卑”观念拥有相对清晰的基本内涵:“格”是法式、标准,而不是简单的风格或人格;“卑”是低级、不高明,而非粗俗、俚俗。“格卑”主要是一个综合性的审美语言观念,关注的是语言的表意能力,即“意”与“言”的关系。

④另一方面,“格卑”的具体内涵随着批评对象的变化而呈现出分化倾向,最终体现为两种相互对立的语言策略:一是“意胜言”,蒋寅在《不说破——含蓄概念之形成》一文中论“杜牧之云:‘多情却是总无情,惟觉尊前笑不成。’意非不佳,然而词意浅露,略无余蕴。元白张籍,其病正在此,只知道得人心中事,而不知道尽则又浅露也。”二是“言胜意”,如吴可《藏海诗话》云:“凡装点者好在外,初读之似好,再三读之则无味。要当以意为主,辅之以华丽,则中边皆甜也。装点者外腴而中枯故也。”宋人认为,正是“意胜言”与“言胜意”这两种语言策略,造就了晚唐五代诗的“格卑”特征。

(佚名《论宋代诗学中的格卑观念》,有删改)

1.下列关于“格卑”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是宋代一个相当流行的审美观念,常被现代学者套用来批判晚唐五代时期的诗歌作品。

B.草创于晚唐五代,在宋代迅速发展,内涵模糊简单,常出现在诗人自嘲的语境中

C.在诗歌作品中往往直接出现,有一项外在特征是伴随着“僧”这个词语或意向的频繁使用

D.发展到宋代,其内涵指的是法式标准的低级、不高明,最终表现为内容与形式两种语言策略的相互对立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格卑”在宋代诗学中主要体现了宋人对晚唐五代诗某些审美特征的批判。如欧阳修《六一诗话》:“(郑谷)其格不甚高。”

B.现代批评家对“格卑”的原因探讨,大多局限在社会时代、士人精神方面,因此并不深刻全面

C.韩俚《格卑》诗说明“格卑”的原因是吴融《离霅溪感事献郑员外》和徐夤《泪》所谓的“足恨饶悲不自由”、“发事牵情不自由”。

D.晚唐五代诗人对自身作品多角度的反思,是“格卑”观念产生之初的重要内容,也对宋人认识、学习、批判晚唐诗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周裕锴《宋代诗学通论》在论及“格卑”之时,如果能在语言风格上做更详尽的论述,就离探讨“格卑”在宋代诗学中的丰富意义及历史价值上更近了一步

B.郑谷的“琴有涧风声转淡,诗无僧字格还卑”“景物还多感,情怀偶不卑”暗示了 “僧”字的使用、诗人的多情善感可能造成“格卑”

C.如果借鉴本文的“格卑”内涵的阐释,《水浒传》中的李逵,《红楼梦》中的焦大、刘姥姥就都可以被认为是“格卑”

D“意胜言”与“言胜意”是“格卑”的内涵因分化而呈现的语言策略,宋人认为,这两者一起造就了晚唐五代诗的“格卑”特征。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道家认为,天下柔者莫过于水,而能攻坚者又莫胜于水。水是人们再熟悉不过的东西了,但它身上却蕴含着丰富而又深厚的哲学意味。

试从不同的角度思考水,并选择其中一个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议论文。

 

查看答案

请看边这幅插图,它描绘的是鲁迅小说中的哪个人物形象?请为这幅插图配写几句话,抒写你的真挚感情。要求紧扣画面,鲜明生动,连贯顺畅,60字左右。

人物形象:

 

 

查看答案

请参照示例(句式不必一致),运用对偶的修辞手法,给教材中的下面两位人物分别写一则评价。

示例:《水浒传》中的林冲:雪压山神庙,英雄遭难落荒地;

火烧草料场,义士杀敌上梁山。

①《红楼梦》中的王熙凤:                                                                                                                                    

②《老人与海》中的桑地亚哥:                                                                                                                                                                                         

 

查看答案

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最恰当的一句是(   

泰山的南天门又叫三天门,创建于元代,至今已有六百余年。          为“门辟九霄仰步三天胜迹,阶崇万级俯临千嶂奇观”。

A元代石刻“天门铭”在门外西侧。一副石刻对联在门的两旁,

B门外西侧有元代石刻“天门铭”。门两旁有石刻对联一副,

C元代石刻“天门铭”在门外西。门两旁有石刻对联一副,

D门外西侧有元代石刻“天门铭”。一副石刻对联在门的两旁,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