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一段文字,请根据哈贝马斯的言论概括三种欧洲解决难民危机的主要方法,每点不超过12个字。
现年86岁的德国哲学家尤尔根·哈贝马斯近日也就欧洲难民危机发表看法,他坦陈,“价值”的老生常谈恶化了政治避难问题。政治避难在成为一项道德价值评判标准之前,首先是一项无可争议的基本权利(即个体生存价值),这种基本权利必须“在整体上被人们尊重”,而欧洲民众因恐怖主义而颠倒两者的顺序。哈贝马斯还观察到,对于法国总统奥朗德和德国总理默克尔的许多称得上正当的主张,欧盟每部出现了数不胜数的掣肘和阻碍。要顺利解决眼前的问题,在他看来,必须加强法国和德国的领导权,终结各国和各机构各自为战的局面。不过,他并非对法德政府毫无怨言。在他看来,欧洲的理想正被无能的政客和市场力量摧毁,而要真正地、长远地维持欧洲的理想,必须放弃精英模式、克服技术官僚政治。在巴黎歌德学院的一场谈话中,哈贝马斯说到:“我现在是以公民的身份在这里讲话。相信我,……在精英模式下,没有更多的公民参与,欧洲的计划不可能再持续下去了。”
①
②
③
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
新技术的发明虽然常常会令人振奋, ① 。生活在这个时代,一个切身的体会便是:技术改变我们的生活方式, ② 。打车软件的普遍应用严重冲击了出租车行业,移动互联网与智能手机的联合,更是重构了无数传统的行业,这让无数人不得不重新选择自己的职业。近期,就在国家统计局公布8月CPI数据的第一时间,腾讯自动化新闻写作机器人Dream writer(梦幻写手)写出新闻稿的消息爆炸开来,迅速成为传媒界议论的焦点。记者圈开始出现焦虑性的疑问: ③ 。
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最恰当的一句是( )
虚拟社交“弱关系”的拓展上有天生优势, ; 。 , 。
。 , ,十分不利于需要稳固的“强关系”的连接产生。
①但是有研究发现,社交媒体使用频率与家人沟通的频率呈显著负相关
②这种社交相对于现实社交流动性高、接触时间短、个体差异大,正符合“弱关系”中松散、信息传播开放快速的特点
③即表现出一个更完美的自我形象来获取认同,因此通过虚拟社交,我们可以更容易拓展出“弱关系”的连接
④虚拟社交由于交流不同步、缺乏目光接触等特点,较之面对面沟通会更为低效
⑤因此,因为虚拟社交的非及时性特点,我们在网络社交中也更容易完成“印象管理”
⑥因而导致沟通双方所取得的信息也更为有限——信息单一、延时处理、情感有隔阂等
A.③②④⑤①⑥ B.②⑤③④⑥①
C.③②①④⑥⑤ D.②⑤③①④⑥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
A.从去年开始,汽车行业反垄断调查就开始加速推进。汽车行业多年来存在进口价格垄断以及售后维修价格虚高等问题有望很快得到改善和解决。
B.这个国庆长假是国内景区按照最大承载量实施限流的首个黄金周,全国至少有故宫、九寨沟等16个左右的知名景区提前发布了“限客令”。
C.儿童的权利是与生俱来的,不是别人所赐,因而任何成人(包括父母)不能居高临下地对待儿童,不能把平等对待看成是恩赐。
D.通过这次参观,我国的教育工作者对该国的教育水平和民众的教育观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深感我国教育改革的迫切性。
依次填入下面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①当“藏书家”代替“读书家”, “世界读书日”成为三百六十四个“不读书日”中间穿插狂欢节,是时候解一解这混合着些许铜臭加鸡汤味儿的“书毒”了。
②和沉默寡言型的人共处,当你放慢谈话节奏,多开掘话题,一旦谈到他感兴趣的事,他就会立刻“解冻”, .地向你倾诉起来。
③大数据是当今社会 的一个热词,推动大数据大量产生的核心动力,是人们渴望能将现实物理社会存在的东西记录下来,进行测量和分析。
A.滔滔不绝 侃侃而谈 津津乐道
B.侃侃而谈 滔滔不绝 津津乐道
C.滔滔不绝 津津乐道 侃侃而谈
D.津津乐道 侃侃而谈 滔滔不绝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题。
谁见幽人独往来
彭建德
梁漱溟晚年的头像,冷峻而严慈。因其神情与我外婆的老父亲很相似,故觉得亲切,老人与梁同岁,皓首穷经,终老书斋。幼时我在他的藤椅下转来转去,他伏案握管,转过头,只是轻轻的用目光唤住我。吃完饭,他教我双手将筷子平持胸前,说一句,请大家慢用,才准离桌去玩。然而,还没等我长醒,他便与他的时代一齐凋谢了。看了梁漱溟的照片,我固执地认为,外婆的老父亲便是梁漱溟,梁漱溟就是他。硕儒们历经乱世飘零,长成一副模样,也未尝不可。
梁漱溟是个特立独行的人,因为她有坚持个性的资本。他20出头,蔡元培看了他的一篇文章,便要聘他到北大教哲学。仅凭一篇文章便被人家看中,真有点“大抵还她肌骨好,不擦红粉也风流”的幸运。然而,梁漱溟却极力推却,原因是他自认水平不够。但,蔡元培还是霸蛮将其聘任。
在北大,梁漱溟经常去一位杨姓同事的家。每次,有位同龄人给他开门。这位青年姓毛,字润之。此时,二人还若花鸟不相识,后来到成为朋友,这是后话。
交了几年书,梁漱溟认为自己的教育理想在北大不合适。于是毅然在众人诧异的目光中离开,在山东捣鼓一番,又领着一帮学生跑回北京,一起租房共读。在冬季的早晨,天将未明,曙色萌动之际,他把学生们喊醒。但见疏星残月,悠悬头顶,耳闻雄鸡初啼,大地更显风范,年轻时即露端倪。
梁漱溟生于1893年,当时不管中国文化,还是中国社会,都处在历史的风口浪尖。他的学问根基来自家传,出发点与墨家较为接近,强调行动力,认为中国的贫弱,主要是当时知识分子专务虚文,不能行胜于言,不能与具体事实结合起来的缘故。
他思想驳杂多元,一言难尽,也惟其如此,才能在星汉灿烂的民国思想界散发出异样的光芒。人的生命,出来生殖繁衍,还有思想的存在,更凭借其深度,可不朽。
在人生问题上,梁漱溟一度求诸佛教,十七八岁时萌生过出家的念头,后来终生吃素。早年,梁受其父思想独立的影响较大,对先哲的高明思想,拒绝理会,遇到困惑,转而求诸宗教。人类早年,也是对自然充满想象,亦归于宗教。当所谓科技发展,征服自然的力量强大,以及圣人著述的影响,两者会渐渐对宗教保持距离。
中国文化本身兼顾宗教的功能,比如,儒家学说,一部《论语》,更像一本操行手册,规定得很细,也充满生活气息。仿佛一位善长人翁,一边嚼着茶叶,一边与你聊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于是,那些人生的小迷惑与小寄托,便从生命深处衔枚疾走,悄悄撤退。也许,正因为儒家学说出现的很早,很成熟,中国的宗教才归于文化的力量之下。从梁漱溟的个案来看,也正是儒家提倡参与社会,他才没出家,并使得他在许多社会问题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
梁漱溟的一生,都积极参与社会问题。他非常看重伦理礼俗,不论进行乡村建设,还是谈东方文化,他都能归到这个点上来。他所处的时代,自甲午以后,社会变革者,不是害怕触及固有的伦理秩序,便是彻底破除之(冯玉祥曾下令禁止过春节)。仿佛剪了个发型,自以为高级,其实很难看,又回不去,干脆剃成光头。或许,无需做出非此即彼的极端选择,关键在于调和两者的度,但这正是难以拿捏之处。包括梁漱溟,也不能提出一个很好的尺度。因为单从伦理层面,根本无从提起。而他参与的社会实践,力量太弱,难见大成效。
梁漱溟的乡村建设,不管乡村教育,农村经济,还是乡村礼俗,都得依靠一个强有力的政府来推行。当他从事此类实践时,民国世界正水深浪阔,情况复杂,所以收效不大。建国后,在时代猛烈动作的惯性下,他和他那套理论,又被历史的微风吹颤,惊枝未稳。
关于梁漱溟的性情,由于1953年的一次政协会议,世人皆谓其有骨气,颂为“一代直生”。而不知实因不为人解的孤独寂寞使然,不分场合的透支友情,以至一生清傲,生出顽皮。
在会场上,梁漱溟凭一时之气,顶撞了老朋友毛润之,引发众怒,面对众怒梁竟然表示,如果老朋友原谅自己,并亲口说,我误会你了,才行,否则将失去对他的尊敬。此言一出,会场大哗。有人再次呼喊,要他从发言台上下来。但,梁不予理会,而是转头看着他的老朋友,对方并没有请他下台,只是问:那你再讲一下,讲到四点钟好不好?梁硬邦邦地顶了一句:我要讲的很多,四点钟哪能成。会场又是一片哗然。如此反复好几次,面对旁人的呼喊,梁漱溟冷笑不服,任由大家用目光对着他。然后,他把目光转向他的老朋友。局面一时僵硬至极,时间继续流逝。梁漱溟就这样尴尬地站在发言台上,形单影只,孤独无助地看着他的朋友,默默地看着。其情形,可以黄仲则的《癸巳除夕偶成》来映衬:
千家笑语漏迟迟, 忧患潜从物外知。
悄立市桥人不识, 一星如月看多时。
(节选自《散文》有删改)
相关链接
①梁漱溟(1893.10.18-1988.6.23)中国著名的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社会活动家、国学大师、爱国民主人士,现代新儒家的早期代表人物之一,有“中国最后一位大儒家”之称。一生著述颇丰,存有《中国文化要义》《东西文化及其哲学》《中国人》《读书与做人》与《人心与人生》等。
②“独立思考,表里如一。”——梁漱溟座右铭
1.下列对文章有关内容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
A.文章的开头写“外婆的老父亲”,看似与传主梁漱溟无关,却让我们从侧面感受到梁漱溟给人的亲切感,朴素细腻的文字中寄寓了作者对传主的一腔深情。
B.北大的教育理念在梁漱溟看来是落后的,尽管对蔡元培先生充满了感恩之心,梁漱溟还是辞去了北大教师一职,到山东、北京等地区追寻自己的梦想去了。
C.出现得早且成熟的儒家学说极富人情味和生活气息,他能给迷茫中的人指明生命的方向,从这个角度来看,儒家文化与一定的宗教功能。
D.尽管梁漱溟从理论层面提出了许多调和伦理礼俗和社会新变化的建议,但由于没有强有力的政府推行,他个人力量太弱,故而难见大效。
E.本文以凝练深沉的笔触,多方位展示了“中国最后一位儒家”梁漱溟独特的人生轨迹和思想行为,凸显了他独特的人格魅力和深远的学术影响力。
2.文中说梁漱溟的“思想驳杂多元,一言难尽”,请结合材料,简要概括这些驳杂多元的思想怎样影响了梁漱溟?
3.文章结尾为什么以黄仲则的诗歌做结?请结合材料,谈谈你的理解。
4.文章以“谁见幽人独往来”为题,请结合材料中的梁漱溟的经历,探究梁漱溟身上表现的“幽人”特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