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题。 南定楼遇急雨① 陆 游 行遍梁州到益州,今年又作度...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题。

南定楼遇急雨

 

行遍梁州到益州,今年又作度泸游。

江山重复争供眼,风雨纵横乱入楼。

人语朱离逢峒獠,棹歌乃下吴舟。

天涯住稳归心懒,登览茫然却欲愁。

【注】

①诗人入蜀,奔走八年,奉召自成都东归,途经泸州,写下此诗。

②朱离:形容异地语音难辨。

③峒獠:指西南山地的少数民族。

1.本诗颔联有何精妙之处?请简要赏析。

2.本诗以“愁”字作结,请结合全诗分析,诗人因何而愁。

 

1. ①这两句描绘了山重水复、风横雨急的图景。江上、山间风雨相挟,随着萧萧风声,透过森森雨幕,但见百川千流,奔腾呼啸,竞赴眼底,冲进楼中。 ②“争”为“争相”,“竞相”之意,用拟人的手法生动地写出山洪奔涌的景象;“乱”写出风劲雨急的动态场景。 ③紧扣标题“急雨”,更充分地表现了“急雨”的特点(或为下文的抒情做铺垫)。 2. ①羁旅漂泊之愁。首联连用梁、益、泸三地名,写出诗人久居蜀地,不断变换行程的羁旅之苦。 ②客居他乡之愁。诗人客居他乡,“人语朱离”,难免思乡。 ③前路茫然之愁。诗人登高望远,仰对茫茫云天,欲向谁语;俯视迢迢原野,不辨去路,怎不生愁? ④去留两难之愁。诗人“住稳”蜀地,使他依恋难舍,留也难安,去也难安。 【解析】 试题分析: 1.本点炼字方面赏析“重复”“纵横”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手法方面分析“情景关系”也可酌情给分 2.每点2分,答满3点即可满分。答孤独之情可给1分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明亮,字文德,平原人。性方厚,有识干,自给事中历员外常侍。延昌中,世宗临朝堂,亲自黜陟,授亮勇武将军。亮进曰:“臣本官常侍,是第三清①。今授臣勇武,其号至浊②。且文武又殊,请更改授。”世宗曰:“今依劳行赏,不论清浊,卿何得乃复以清浊为辞!”亮曰:“圣明在上,清浊故分。臣既属圣明,是以敢启。”世宗曰:“九流之内,人咸君子,虽文武号殊,佐治一也。卿何得独欲乖众,妄相清浊。所请未可,但依前授。”亮曰:“今江左未宾,书轨宜一。方为陛下授命前驱,拓定吴会。官爵陛下之所轻,贱命微臣之所重,陛下方收所重,何惜所轻。”世宗笑曰:“卿欲为朕拓定江表,揃平萧衍,揃平拓定,非勇武莫可。今之所授,是副卿言。辞勇及武,自相矛盾。”亮曰:“臣欲仰禀圣规,运筹而定,何假勇武,方乃成功。”世宗曰:“谋勇二事体本相须若勇而无谋则勇不独举若谋而无勇则谋不孤行必须兼两乃能制胜何得云偏须运筹而不复假勇乎”亮曰:“请改授平远将军。”世宗曰:“运筹用武,然后远人始平,卿但用武平之,何患不行平远也。”亮乃陈谢而退。后除阳平太守,清白爱民,甚有惠政,声绩之美,显著当时,朝廷嘉其风化。转汲郡太守,为治如前,誉宣远近。二郡民吏,迄今追思之。卒孝昌初,赠左将军、南青州刺史。初,亮之在阳平,属相州刺史中山王熙,起兵讨元叉。时并州刺史城阳王徽亦遣使诣亮,密同熙谋。熙败,亮诡其使辞,由是徽竟获免。二年,诏追前效,重赠平东将军、济州刺史,拜其子希远奉朝请

(选自《魏书·列传良吏七十六》)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谋勇二事/体本相须/若勇而无谋/则勇不独举/若谋而无勇/则谋不孤行/必须兼两乃能制胜/何得云偏须运筹而不复/假勇乎

B.谋勇/二事体本相须/若勇而无谋/则勇不独举/若谋而无勇/则谋不孤行/必须兼两乃能制胜/何得云/偏须运筹而不复/假勇乎

C.谋勇二事/体本相须/若勇而无谋/则勇不独举/若谋而无勇/则谋不孤行/必须兼两/乃能制胜/何得云偏须运筹而不复假勇乎

D.谋勇/二事体本/相须若勇而无谋/则勇不独举/若谋而无勇/则谋不孤行/必须兼两/乃能制胜/何得云/偏须运筹而不复假勇乎

2.下列对文中加横线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正确的一项是

A.年号纪年法和年号干支兼用纪年法是古代常用纪年方法。本文的延昌、孝昌都是帝王年号,后者如《兰亭集序》中“永和九年,岁在癸丑”。

B.黜指官职的废除,陟指官职的提升。古代表罢免官职的词语还有罢、免、夺、削籍等,表示提升官职的词语还有拔、擢、晋、加等。

C.古人习惯以东为左,以西为右,江左即江东;表,外也,江表意即长江之外,泛指长江以南地区。本文的“江左”和“江表”区域相同。

D古代诸侯春季朝见天子叫朝,秋季朝见天子为请,故称定期参加朝会为奉朝请。后奉朝请也用来指古代朝廷给予闲散大官优惠待遇的官号。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明亮进言,请求改授“清”类官职。他担任员外常侍后,因被授予勇武将军职位,就进谏世宗说这个官职称号非常“浊”,并提出改换其它官职。

B.明亮有远识,更有运筹帷幄之才。在经过君臣一番“勇谋”之辩后,世宗暗示只要明亮运筹帷幄使用武力平定远方,就授予他“平远将军”职位。

C.明亮性情方正敦厚,誉名远扬。他治理过的州郡的民众官吏仍还在回溯往事怀念他,朝廷在他死后依据其生前政绩追赠他为左将军、济州刺史等。

D.明亮处事有城府,善于全身保人。中山王熙讨伐元叉,城阳王徽的使者到明亮处同熙秘密谋划,事败后,明亮隐瞒使者之事,城阳王徽由此免罪。

4.把文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九流之内,人咸君子,虽文武号殊,佐治一也。卿何得独欲乖众,妄相清浊。

2)后除阳平太守,清白爱民,甚有惠政,声绩之美,显著当时,朝廷嘉其风化。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自从人类耕种作物以来,我们的祖先就从未停止过作物的遗传改良。过去几千年里的农作物改良方式主要是对自然突变产生的优良基因和重组体加以选择和利用,通过随机和自然的方式来积累优良基因。遗传学创立后近百年的动植物育种主要是采用人工杂交的方法,进行优良基因的重组和外源基因的导入,从而实现遗传改良。转基因技术则是将人工分离和修饰过的外源基因导入生物体的基因组中,从而使生物体的遗传性状发生改变。因此,可以认为转基因技术是与传统的遗传改良技术一脉相承的,其本质都是通过获得优良基因进行遗传改良。但转基因技术与传统技术也有重要区别。传统的选择和杂交技术一般只能在生物种内个体间实现基因转移,操作对象是整个基因组,所转移的是大量的基因,不能准确地对某个基因进行操作和选择,因而对后代的表现预见性较差;而转基因技术所转移的基因则不受生物体间亲缘关系的限制,所操作和转移的一般是经过明确定义的基因,功能清楚,后代表现可准确预期。因此,转基因技术是对传统技术的发展和补充。将两者紧密结合,可相得益彰,大大地提高动植物品种改良的效率。

转基因技术既可加快农作物和家畜品种的改良速度,提高人类食物的品质,又可以生产珍贵的药用蛋白,为患病者带来福音。但是,人类对自然界的干预是否会造成潜在的危险?大量转基因生物会不会破坏生物多样性?转基因产品会不会对人类健康造成危害?尽管尚无定论,但一些科学家担心对生命进行“任意修改”所创造出的新型遗传基因和生物可能会危害到人类,可能会对生态环境造成遗传基因污染,而这种新的污染很难被消除。目前,国内外学者对转基因技术的负面影响作了大量研究,相关报道也频频见诸报端。

面对种种关于转基因作物的争议,许多科学家、学术团体纷纷以各种形式表明对转基因技术的支持态度。由美国Tuskegee大学Prakash教授起草的题为“科学家支持农业生物技术的声明”称:“与传统的方法相比较,通过重组DNA技术引入新的或不同的基因并不一定会有新的或更大的风险,且商品化的产品的安全性则由于目前的安全管理规则而得到了更进一步的保障。遗传新技术为作物改良提供了更大的灵活性和精确性。”

当然,在目前条件下,转基因技术还存在许多不足,比如转基因表达水平低;转基因在宿主基因组中的行为难以控制,可能会引起宿生细胞染色体的插入突变;制作转基因动物效率低等难题尚未解决。另外,转基因农作物和以此为原材料制造的转基因食品对人体的影响尚未有定论,对生命“任意修改”,也是对传统伦理的一种挑战。这些都制约着这项技术的广泛应用。但通过科学家的进一步研究和各国对转基因技术、转基因生物和转基因食品的规范管理,保证转基因技术研究和开发的健康有序,这一技术肯定会更好地贴近民众,造福人类。         

(摘编自朱蒙《转基因技术的研究综述及利弊关系》)

1.对于转基因与传统的遗传改良技术的区别,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 传统的遗传改良技术早期是通过随机、自然的方式积累优良基因,而转基因技术则是通过将人工分离和修饰过的外源基因导入生物体的基因组中来实现遗传改良。

B. 传统的遗传改良技术只能在生物种内个体间实现基因转移,而转基因技术则可以在没有亲缘关系的物种间进行。

C. 传统的遗传改良技术的操作对象是整个基因组,所转移的是大量的基因,而转基因技术则可以准确地对某个基因进行操作和转移。

D. 传统的遗传改良技术因不能准确操作和选择某个基因而不能很好地预见后代的表现,而转基因技术可准确预期后代的表现。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 转基因技术与传统的遗传改良技术一脉相承,但又是对传统技术的发展和补充,两者紧密结合,可相得益彰,大大提高动植物品种改良的效率。

B. 利用转基因技术可以创造出新型遗传基因和生物,加快动植物品种的改良速度,提高人类食物的品质,还可以生产珍贵的药用蛋白,为患病者带来福音。

C. 转基因技术对生命进行“任意修改”,不仅对传统伦理是一种挑战,对人类生存有负面作用,而且可能会对生态环境造成新的、很难被消除的遗传基因污染。

D. 转基因技术还存在许多不足,比如转基因表达水平低,转基因在宿主基因组中的行为难以控制,制作转基因动物效率低等。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推断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人类对农作物的遗传改良有着悠久的历史,其改良方式虽有随机自然、人工杂交、转基因的不同,但各种方式的本质都是要获得优良基因。

B. Prakash教授发表声明支持转基因技术,认为转基因技术通过重组DNA引入新的或不同的基因,比传统的方法具有更高的安全性、灵活性和精确性。

C. 转基因技术尽管得到了许多科学家和学术团体的支持,但其广泛应用仍然受到技术、伦理、安全性等各种因素的制约。

D. 更好地利用转基因技术造福人类,既需要依靠科学家的进一步研究,也离不开各国政府对转基因技术、生物和食品的规范管理。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一位现代诗人这样赞美蚯蚓:“蚯蚓的舞,排开土、排开大地∕为了这天塌地陷的柔柔一舞,蚯蚓把体内的骨头也排了出去。”然而,也有人压根就看不上蚯蚓,因为它们与蝼蚁为伍,在土里刨食,终其一生只生活在一个狭小的天地里。

对于蚯蚓的生存状态,你有怎样的看法和评价?上面的材料,又引发了你怎样的思考和感悟?

要求:综合材料内容及含意作文,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题目。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一段文字,请根据哈贝马斯的言论概括三种欧洲解决难民危机的主要方法,每点不超过12个字

现年86岁的德国哲学家尤尔根·哈贝马斯近日也就欧洲难民危机发表看法,他坦陈,“价值”的老生常谈恶化了政治避难问题。政治避难在成为一项道德价值评判标准之前,首先是一项无可争议的基本权利(即个体生存价值),这种基本权利必须“在整体上被人们尊重”,而欧洲民众因恐怖主义而颠倒两者的顺序。哈贝马斯还观察到,对于法国总统奥朗德和德国总理默克尔的许多称得上正当的主张,欧盟每部出现了数不胜数的掣肘和阻碍。要顺利解决眼前的问题,在他看来,必须加强法国和德国的领导权,终结各国和各机构各自为战的局面。不过,他并非对法德政府毫无怨言。在他看来,欧洲的理想正被无能的政客和市场力量摧毁,而要真正地、长远地维持欧洲的理想,必须放弃精英模式、克服技术官僚政治。在巴黎歌德学院的一场谈话中,哈贝马斯说到:“我现在是以公民的身份在这里讲话。相信我,……在精英模式下,没有更多的公民参与,欧洲的计划不可能再持续下去了。”

                                                         

                                                         

                                                         

 

查看答案

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

新技术的发明虽然常常会令人振奋,      。生活在这个时代,一个切身的体会便是:技术改变我们的生活方式,      。打车软件的普遍应用严重冲击了出租车行业,移动互联网与智能手机的联合,更是重构了无数传统的行业,这让无数人不得不重新选择自己的职业。近期,就在国家统计局公布8月CPI数据的第一时间,腾讯自动化新闻写作机器人Dream writer(梦幻写手)写出新闻稿的消息爆炸开来,迅速成为传媒界议论的焦点。记者圈开始出现焦虑性的疑问: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