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感动中国”组委会拟将为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获得者屠呦呦颁发“2015感动中国人...

“感动中国”组委会拟将为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获得者屠呦呦颁发“2015感动中国人物”奖。请你根据下面的相关材料,替组委会写一则颁奖词。要求:符合获奖者的身份特征;语言表达生动、连贯、得体;至少运用一种修辞手法;不少于80个字。

10月5日,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在瑞典卡罗琳医学院揭晓,爱尔兰医学研究者威廉·坎贝尔、日本科学家大村智以及中国药学家屠呦呦荣获该奖项。据悉,屠呦呦是中国著名药学家,中国中医研究院终身研究员兼首席研究员,青蒿素研究开发中心主任。她多年从事中药和中西药结合研究,突出贡献是创制新型抗疟药——青蒿素和双氢青蒿素,该研究挽救了全球特别是发展中国家数百万人的生命。2011年9月,我国在生物医学领域写下新篇章,素有诺贝尔奖“风向标”之誉的拉斯克奖得主名单在美国纽约诞生,屠呦呦这位81岁的中国女药学家赫然在列,填补了华人十年未获此奖项的空白。然而,因为没有博士学位、留洋背景和院士头衔,屠呦呦被戏称为“三无”科学家。

 

是雄鹰就要搏击长空,你以自己的信念、智慧和顽强拼搏翱翔于医学界的天空,终于在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奖杯上刻上了中国人的名字。你虽然没有博士学位、留洋背景和院士头衔,却以自己的踏实与勤奋,发明“抗疟”神药,挽救了全球数百万人的生命。你安守清贫默默耕耘,你百折不挠勇往直前,为中国医学史书写下动人的篇章。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的能力。写颁奖词要以简洁精练的语言高度概括获奖者的崇高精神和闪光点。具体作答时,要简要点明人物的事迹,不必详尽地交代人物事迹; 同时,要根据获奖者的事迹,选用合适的语言进行表达,尽可能做到语句清新、文笔优美,抒情、描写、议论各有侧重,读来朗朗上口,富有感染力。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

戏曲的创新是建立在充分传承的基础上的。                    ,偏离了戏曲既要反映现实生活又要符合戏曲规律的正道。如今的创新乏力很大程度上是动机不纯使然,例如为了比赛和获奖,匆忙创作、匆忙排戏,                     ,这种结果使很多观众感觉,                     ,还不如看传统老戏。

 

查看答案

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最恰当的一句是

仅凭“老人”“摔倒”“女大学生”“寻找证人”等字眼,就拼接符合想象的“真相”,得出“扶人被讹”的定论。这样的思维定式,究竟从何而来?部分源于“蛇咬效应”,也源于并不可靠的“经验”。        ,却容易因其戏剧性而被刻意放大,造成“扶人被讹”已是常态的舆论氛围。殊不知,有些喧嚣一时的“扶人被讹”事件,也有结局逆转的情况发生。

A.由此看来,扶人被讹的案例在现实生活中虽然仅是个例

B.现实生活中,确有扶人被讹的案例,但相对而言仅是个例

C.我们也常看到扶人被讹的个别案例在现实生活中发生

D.现实生活中,扶人被讹的案例虽然是个例,也时有发生

 

查看答案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我国空间科学系列首发星——暗物质粒子探测卫星“悟空”,由长征二号丁运载火箭发射进入太空去寻找暗物质存在证据的使命。

B.随着商业社会的发展,特别是互联网的兴起,固守传统借阅方式的图书馆日渐式微,不再是人们获取信息的首选方式。

C.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一个国家是否强大不仅取决于经济总量、领土幅员和人口规模,更取决于它的创新能力。

D.英国把发展创意产业作为振兴经济的重要手段,文化产业在英国被称作“创意产业”,也是第一个利用公共政策推动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国家。

 

查看答案

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成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统计数据显示,在经济放缓的第四季度,东风机械的订单       地上涨了百分之十,这使员工的干劲儿更足了。

他们俩是交往多年的挚友。八月份时,他们俩同时被邀请到沈阳参加一个经济大论坛,但       ,命运总不让他们两人见面。

在大好形势下,执黑棋一方走得非常不冷静,先是走出两手昏棋,几手后竟然又       地走出一着让人看不懂的败棋。

A.鬼使神差     出人意料     阴差阳错

B.出人意料    鬼使神差      阴差阳错

C.出人意料     阴差阳错     鬼使神差

D.阴差阳错    鬼使神差     出人意料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一代报人成舍我

成舍我,著名报人与新闻教育家。成舍我堪称中国新闻史上的“冠军级”人物,他不仅保持着“从业时间最长”、“创办媒体最多”等若干纪录,还有着“为办报受挫最多”的名声。

“舍我”语出《孟子》,解为“当今之世,舍我其谁也”,又解为“舍小我,为大众也”。成舍我的父亲曾因同情革命党而被捕入狱,后经记者朋友主持正义,赢得舆论支持,才获平反出狱。这使年幼的成舍我初识报纸新闻的力量,也激励他立志要做一个方正的新闻人。

17岁的成舍我在安庆《民岩报》当记者,后赴上海。在上海报端发表的文章,深得李大钊的赏识。1917年,在陈独秀、李大钊的举荐下,成舍我进入北大成为旁听生。为了生活,他到《益世报》当编辑,半工半读。成舍我晚年回忆说,为着旁听生的“全勤”可加3分,晚上到报社上班,凌晨4时看完大样,打个盹儿,便到学校上课。从不缺课,生活极苦。

1924年春,26岁的成舍我创办《世界晚报》,开始他独立办报人的生涯。他提出办报宗旨:“一言论公正,二不畏强暴,三不受津贴,四消息灵确。”他希望把它办成“自我的喉舌”和“社会大众的喉舌”。成舍我常对下属们说:“只要保证事实,对社会没有危害,什么新闻都可以刊登。如果出了事,打官司、坐牢,归我去。”

1926年直鲁联军占据北京,不少进步报纸对以张宗昌为首的流氓军阀或嘲讽或鞭笞。张宗昌大开杀戒,先以“宣传赤化”罪名枪杀《京报》社长邵飘萍,三个月后又以“通敌有据”罪名枪杀《社会日报》社长林白水。一时万马齐喑,媒体噤若寒蝉。成舍我挺身而出,于枪杀林白水当日“决定将这一不幸消息,以第一条大字标题,加黑边,刊登在《世界晚报》上”。第二天深夜,成舍我被捕,拟予枪毙。成夫人杨璠找到成舍我的把兄弟孙用,孙用领着杨璠跪在其父孙宝琦(曾任国务总理,与张宗昌有旧)面前求情,请予营救。孙宝琦当即亲自到张宗昌家说情。张宗昌碍于情面,令副官送成舍我到孙宝琦住所,附纸条一张,上写“兹送上成舍我一名,请查收”。孙也回复一纸:“兹收到成舍我一名,谢谢。”成舍我回忆此事时说:“在我被捕后的最初十几小时内,北京城中,几乎无人不相信我的命运会与邵、林两先生一样。有些特别关心的朋友,还等在天桥刑场附近,准备对我做最后的辞别。”

1927年,成舍我在南京创办《民生报》。“九一八”事变发生后,他义无反顾全身心投入到抗日救亡的宣传工作中,批评国民政府的“不抵抗主义”。 1933年因报纸披露特务组织内幕,成舍我被宪兵队拘捕,后又因不承认“伪满洲国”言论,他的报纸被勒令停刊三天。

1934年5月,《民生报》因一篇揭露国民政府官员贪污案的报道得罪行政院长汪精卫,汪下令封了报社,并拘捕了成舍我。成舍我被保释出来后,汪精卫托人捎话说只要成舍我写一封道歉信,便准予复刊,还说“新闻记者和行政院长碰,结果总要头破血流”。成舍我执拗地答“我相信最后的胜利,必属于我。因为我可以做一辈子新闻记者,汪不能做一辈子行政院长”,因为“新闻记者可以坚守自己的主张,保持自己的人格;做官则往往不免朝三暮四,身败名裂”。此言在新闻界流传久远,影响深远。

成舍我对人宽谅,富有人情味。成舍我曾聘《中央日报》采访部主任陆铿为《世界晚报》驻南京特派员,陆铿提出的唯一条件是要辆代步的车。成慨然应诺,将自己的美国产新轿车给陆铿。某日早上陆铿坐在车上途经某汽车站时,见成舍我在站台挤公交。陆铿忙叫司机停车,带上成舍我。陆问成:“何必自苦乃尔?”成答:“既然你采访需要用车,当然归你用,新闻第一嘛!”陆铿晚年回忆时慨叹:“世界上有几个这样的报老板?”

成舍我当年在台湾创办学校的钱是他用住房抵押贷款和向朋友募集的。1956年他在学校典礼上说:“我以年将六十岁的老人身份保证,我一定将我未来的生命,全部贡献给这个学校。”他实践了这一诺言。1986年,学校的基金和不动产竟然一举全部捐出,这一豪举,深受社会各界敬佩。

成舍我生命的最后岁月,每日用颤抖的手频频书写四个字——“我要说话”。学者刘家林评论说:“这是舍我先生流露出来的心声,也是他毕生志业之写照。”

(有删改)

相关链接

只有“真正超然,代表最大多数人民说话的报纸,才能充分发挥舆论权威”,“我们认为‘超然’的可贵,就因它能正视事实,自由判断,而无任何党派立场”。 (《成舍我的新闻专业主义精神》)

成思危在怀念父亲成舍我时说:“记得他在桂林办学初期,学校就设在郊区瑶山脚下的几间茅屋里,桌椅板凳都是他设法借来的,他还几乎每天都要步行到市内去筹建新校舍。”(《成舍我:报业托拉斯》)

1.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A.成舍我幼年时,其父亲被捕入狱,因为记者朋友的帮助,才获平反出狱,这一事件使成舍我决定去北大学习,做一个方正的新闻人。

B.成舍我在北大半工半读,一方面是迫于生活的压力,另一方面也说明成舍我对学习的热爱,尽管晚上上班极辛苦,他却从不缺课。

C.成舍我为了聘陆铿为《世界晚报》驻南京特派员,毫不犹豫地将自己的美国产新轿车给了陆铿,这说明他从不把个人利益放在心上。

D.全文按时间顺序,截取了成舍我办报和其他方面的几个典型片断,真实地展现了他作为一代报人的办报精神与个人风采。

E.“我要说话”是成舍我毕生志业的写照,他不仅自己敢于“说话”,而且培养新闻专业人才,教育他们将来要敢于说真话。

2.成舍我作为一个“独立办报人”有哪些具体表现?请结合材料简要概括。

3.传记文多以概述为主,而作者在第段却浓墨重彩地详写成舍我被捕的前因后果,请结合材料说说作者的用意。

4.成舍我作为一代报人,具有哪些独特的人格魅力?请结合材料,谈谈你的看法。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