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现在很多学生不愿上语文课,...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现在很多学生不愿上语文课,他们认为教材中很多文章过于老旧,没有文学积累的价值,激发不了学生学习的兴趣;但也有人认为教材中的文章多是传世经典,是历代文坛哲圣智慧的结晶,值得我们去仔细品味。

对此,你有什么看法?请综合材料内容及含意作文,表明你的态度。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吹尽狂沙是经典 近日偶翻网页,一则“高中语文教材内容老旧不堪,当代作家竟然全无踪影”的消息映入眼帘。其大意是说,高中语文教材中古人文章一大堆,鲁迅的作品更是频频出现,脱离现实、远离生活,学生学起来也是隔靴搔痒,应多加入一些有时代感的当代作家的作品,特别是学生普遍推崇的韩寒、郭敬明等青年作家的作品。论者言辞激烈,有理有据,俨然对现行的教材不屑一顾,“高大上”之感迎面而来,愤慨之意扑鼻而至。不知这位论者在作此大论之前,是否问过我们学教材的人的感觉? 窗外月色皎洁,天地空蒙。我不禁想起了张若虚的诗句:“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江天之月,照耀千古。可谓真正的“古”,可为什么“人生代代无穷已”都要年年望江月?竟然没有人认为它过时呢?原来千古同心,万年同理。同样,经典的东西往往表达了人类共有的某种情感。如屈原《离骚》中那种不被理解的孤愤之情,试问后人谁会没有?又如司马迁《廉颇蔺相如列传》中那种合作共赢的思维,岂于当今社会无用?李密《陈情表》中那种至纯至孝的亲情,现代社会岂有不提倡的道理?鲁迅《拿来主义》中那种“取其精华,弃其糟粕”的科学方法,难道如今已经过时?它们如天空中的太阳与月亮,尽管是千古之物,仍在滋养世间生灵。文学作品中的一些经典名篇,尽管落满历史的尘埃,却依然可以陶冶我们的心灵。那种简单地以时间为标准来评判是否过时的做法,才是真正要不得的。否则,当我们在使劲儿追赶时代的步伐时,我们的灵魂一定会远远地落在后面。 诚然,教材中的有些经典名篇确有瑕疵,我们中学生在读这些篇章的时候也难免有隔靴搔痒之感。如高中教材中一些古文的拗口难懂或鲁迅的某篇杂文语言晦涩,都足以让我们听课时恹恹欲睡,全然没有我们偷看郭敬明小说那般有滋有味。但是请你认真想一想,你是不想学还是真的看不懂?是自己的学习态度有问题还是文章本身真的如老太婆的裹脚布般又臭又长?要知道,能够被编入教材的篇章必定有它值得肯定和学习的地方。 岁月如流水,它总是在千淘万漉中吹尽狂沙,使真正的经典得以显露。时下的文学作品也只有经过时间的淘洗,才能真正走进我们的教材,真正滋养我们的心灵。 【解析】 试题分析:这是一道评论性作文题,所给材料谈论的是很多学生对语文教材的看法,不同的人给出了不同的观点,考生可赞成其中某一种观点,如教材文章过于老旧,或教材文章多是传世经典,也可以辩证地看待分析。对于文体的选择,可以写议论文,表达自己的看法;也可以写记叙文,叙述自己学习语文的经历,抒发自己的情感。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感动中国”组委会拟将为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获得者屠呦呦颁发“2015感动中国人物”奖。请你根据下面的相关材料,替组委会写一则颁奖词。要求:符合获奖者的身份特征;语言表达生动、连贯、得体;至少运用一种修辞手法;不少于80个字。

10月5日,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在瑞典卡罗琳医学院揭晓,爱尔兰医学研究者威廉·坎贝尔、日本科学家大村智以及中国药学家屠呦呦荣获该奖项。据悉,屠呦呦是中国著名药学家,中国中医研究院终身研究员兼首席研究员,青蒿素研究开发中心主任。她多年从事中药和中西药结合研究,突出贡献是创制新型抗疟药——青蒿素和双氢青蒿素,该研究挽救了全球特别是发展中国家数百万人的生命。2011年9月,我国在生物医学领域写下新篇章,素有诺贝尔奖“风向标”之誉的拉斯克奖得主名单在美国纽约诞生,屠呦呦这位81岁的中国女药学家赫然在列,填补了华人十年未获此奖项的空白。然而,因为没有博士学位、留洋背景和院士头衔,屠呦呦被戏称为“三无”科学家。

 

查看答案

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

戏曲的创新是建立在充分传承的基础上的。                    ,偏离了戏曲既要反映现实生活又要符合戏曲规律的正道。如今的创新乏力很大程度上是动机不纯使然,例如为了比赛和获奖,匆忙创作、匆忙排戏,                     ,这种结果使很多观众感觉,                     ,还不如看传统老戏。

 

查看答案

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最恰当的一句是

仅凭“老人”“摔倒”“女大学生”“寻找证人”等字眼,就拼接符合想象的“真相”,得出“扶人被讹”的定论。这样的思维定式,究竟从何而来?部分源于“蛇咬效应”,也源于并不可靠的“经验”。        ,却容易因其戏剧性而被刻意放大,造成“扶人被讹”已是常态的舆论氛围。殊不知,有些喧嚣一时的“扶人被讹”事件,也有结局逆转的情况发生。

A.由此看来,扶人被讹的案例在现实生活中虽然仅是个例

B.现实生活中,确有扶人被讹的案例,但相对而言仅是个例

C.我们也常看到扶人被讹的个别案例在现实生活中发生

D.现实生活中,扶人被讹的案例虽然是个例,也时有发生

 

查看答案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我国空间科学系列首发星——暗物质粒子探测卫星“悟空”,由长征二号丁运载火箭发射进入太空去寻找暗物质存在证据的使命。

B.随着商业社会的发展,特别是互联网的兴起,固守传统借阅方式的图书馆日渐式微,不再是人们获取信息的首选方式。

C.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一个国家是否强大不仅取决于经济总量、领土幅员和人口规模,更取决于它的创新能力。

D.英国把发展创意产业作为振兴经济的重要手段,文化产业在英国被称作“创意产业”,也是第一个利用公共政策推动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国家。

 

查看答案

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成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统计数据显示,在经济放缓的第四季度,东风机械的订单       地上涨了百分之十,这使员工的干劲儿更足了。

他们俩是交往多年的挚友。八月份时,他们俩同时被邀请到沈阳参加一个经济大论坛,但       ,命运总不让他们两人见面。

在大好形势下,执黑棋一方走得非常不冷静,先是走出两手昏棋,几手后竟然又       地走出一着让人看不懂的败棋。

A.鬼使神差     出人意料     阴差阳错

B.出人意料    鬼使神差      阴差阳错

C.出人意料     阴差阳错     鬼使神差

D.阴差阳错    鬼使神差     出人意料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