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 四合院是中国的一种传统建筑,格局为一个院子四...

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

四合院是中国的一种传统建筑,格局为一个院子四面建有房屋,并将庭院合围在中间。呈“口”字形的为一进院落“日”字形的为二进院落,“目”字形的为三进院落。一般而言,大的宅院,第一进为门屋,第二进是厅堂,第三进或后进为私室或闺房妇女的活动空间,一般人不得随意进入,所以古人有诗云“庭院深深深几许”。,四合院通常为大家庭所居住,提供了隐秘的空间。四合院的建筑和格局体现了中国传统的等级思想以及阴阳五行学说。

1.为了表达简明,画线的词语有两处应该删除,序号分别是                         

2.画线的标点有两处错误,序号分别是                      

 

1.③ ⑦ 2.④ ⑥ 【解析】 试题分析: 本题考查语言表达简明和正确运用标点符号的能力。③处,“呈‘口’字形的”这个短语表示“口”字形四合院只是四合院的一种情况,已暗含假设的意思,前面不用加“如果”;⑦处,“一般说来”与后面的 “通常”语义重复。④处应为逗号;⑥处应去掉冒号,因为句末标点在后引号外。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改写下面画线部分,使上下文句式一致,语意连贯,但不能改变原意。

本来是荆棘遍地的荒凉小岛,战士们却把它建得像花园一样美丽。他们在上面建起了坚固的营房,辟出了林荫大道;从祖国各地要来了花种,种植起各种花卉和鲜嫩的蔬菜,它们都笑脸迎人;畜牧栏也在营房旁建起来了,里面养殖了膘肥体壮的猪羊;还有小岛的美术图案,这是他们从海里摸出石花堆成的。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一段文字,概述布鞋的发展历史。要求:要点全面;语言简明,不超过50个字。

布鞋,在我国有着3 000多年的悠久历史。据考证,最早的手工布鞋是在山西侯马出土的西周武士跪像所穿的布鞋。建国之前的布鞋,主要都是传统的手工布鞋。由于是手工纳底,布鞋具有柔软舒适、透气吸湿的特性,深受中国百姓喜爱。建国后,我国各地开办了很多布鞋厂,这是布鞋发展的鼎盛时期。改革开放以后,布鞋逐渐淡出了鞋类市场的主要舞台,但依旧保持着巨大的生命力。进入21世纪后,人们的生活观念趋向自然和健康,而怀旧也成了现代人心底的一份纯情。穿上一双舒适的布鞋,成为现代很多青年男女追赶的时尚潮流。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宋词,回答问题。

长亭怨慢·重过中庵故园

王沂孙

泛孤艇、东皋过遍。尚记当日,绿阴门掩。屐齿莓苔,酒痕罗袖事何限。欲寻前迹,空惆怅、成秋苑。自约赏花人,别后总、风流云散。 水远。怎知流水外,却是乱山尤远。天涯梦短,想忘了、绮疏雕槛。望不尽、冉冉斜阳,抚乔木、年华将晚。但数点红英,犹记西园凄婉。

【注】

中庵:王沂孙的朋友。

东皋:指中庵寓居之地。

成秋苑:李贺《河南府试十二月乐词》中有梨花落尽成秋苑的诗句。

抚乔木、年华将晚:《世说新语·言语》载,桓温北伐,经金城见以前亲手所种之树已十围,慨然曰:“木犹如此,人何以堪。攀枝折条,泣然流泪。

1.词作开头泛孤艇、东皋过遍有什么作用?请结合全词加以分析。

2.这首词运用了哪些表达技巧?请简要分析。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问题。

周莹,瀛州景城人。右领军卫上将军景之子。太宗潜邸时,莹得给事左右。即位,补殿直,领武骑卒巡警泉、福州。卒才数百,捕剧贼千余,迁供奉官。天雄军节度孙永祐、转运使杨缄称荐之,又使绥、银州按边事,还奏称旨,擢鞍辔库副使。

真宗嗣位。会蜀平,部送胁从者数十百人至阙下。西川转运使马亮因入奏,请赦其罪遣还。莹以为当尽诛。令莹、亮廷议,上是亮议,悉原其罪。

五年,高阳关都部署阙,藩侯无足之者,宰相请辍宣徽使以居其任。时王继英任北院,上莹练达军事,乃拜永清军节度,兼领其任,为三路排阵使。莹隶人有钱仁度者,颇有军功,与虎翼小校刘斌相竞,为殿直阎渥所发。以莹故,诏勿问,止徙斌隶他军。契丹入,诏步兵赴宁边军为援。莹至,则寇兵已去,即日还屯所。上闻曰:“莹何不持重少留,示以不测。轻于举措,非将帅体也。”

景德初,丁内艰,起复,代王显为天雄军都部署兼知军府事。尝召洺州骑士千五百人赴大名,道与寇,力战,有死伤者,莹犹谓玩寇,将悉诛之。诏赐金帛,谕莹勿治其罪。车驾北巡,为驾前东面贝冀路都部署。明年,改知陕州,俄徙永兴军府,又移邠州,兼环庆路都部署。时夏州内属,诏省戍兵还营,以减馈饷之费。仍手诏谕莹,莹遽奏乞留,以边威。上谓莹庸懦不智,以曹玮代之,徙知澶州。

故事,大礼覃庆,外藩无赐物例。东封岁,莹镇澶渊,车驾所经,故特有袭衣、金带、器帛之赐。大中祥符七年入朝复遣还镇又以澶渊当契丹之冲藉其廪给之厚复命知澶州九年被疾求还京师。卒,年六十六,赠侍中。初谥忠穆,后改元惠。

(选自《宋史·列传第二十七》,有删改)

1.对下列句子中画线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藩侯无足之者     领:兼任

B.契丹入         寇:敌人

C.道与寇           直:相遇

D.以边威           张:扩大

2.下列对文中加粗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大中祥符七年/入朝复遣/还镇/又以澶渊当契丹之冲/藉其廪给之厚/复命知澶州/九年/被疾求/还京师

B.大中祥符七年/入朝复遣/还镇/又以澶渊当契丹之冲/藉其廪给之厚/复命知澶州/九年/被疾/求还京师

C.大中祥符七年/入朝/复遣还镇/又以澶渊当契丹之冲/藉其廪给之厚/复命知澶州/九年/被疾/求还京师

D.大中祥符七年/入朝/复遣还镇/又以澶渊当契丹之冲/藉其廪给之厚/复命知澶州/九年/被疾求/还京师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与分析,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周莹在巡视泉州等地时,以较少的士兵捉拿了数倍于己的大盗,表现出一定的才能,得到太宗的肯定,得以升职。

B.在处理被押的胁从人员一事上,周莹提出的意见被皇上否定;在处理洺州骑兵一事上,他再次被否定。

C.周莹自太宗即位始任官职,并多次调任;周莹的仆人因事被人揭发,却因为周莹的缘故而没有被追究。

D.周莹去救援宁边军时看到敌人已退兵,当天便率兵返回驻地,皇上认为他处事轻率,不是将帅之材。

4.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又使绥、银州按边事,还奏称旨,擢鞍辔库副使。

(2)景德初,丁内艰,起复,代王显为天雄军都部署兼知军府事。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古村古镇是一个综合的多维空间概念,它既是一个传统的居住空间概念,也是一个文化载体和文化空间的概念,还是一个经济生产复合体的概念。由于中国古村古镇的地域分布差异大,古村古镇的特点各异,文化内涵的程度不同,保护与传承价值不一,因此,古村古镇的保护必须采取多样化的形式和途径。古村古镇的保护可以根据具体规模的大小和相关政策的要求,选用整体性保护、重点区域保护、历史街区保护、重点文物建筑和设施保护等;也可以根据呈现的环境,选择活态博物馆保护、静态博物馆保护、虚拟博物馆保护;也可以根据呈现的方式,选择实体环境保护、文字记录保护、数字化保护、空间技术实时监测保护等。数字虚拟博物馆保护和空间技术实时监测保护是信息化时代和“互联网+”时代古村古镇保护技术的快速发展方向。

保护与发展的矛盾是长期困扰古村古镇永续发展的现实问题。所有专家学者、社会人士、政府管理者和参与企业,必须高度认识古村古镇保护的重要价值,保护是可持续发展的前提,没有有效的协同保护就不可能有古村古镇资源的永续利用和可持续发展。古村古镇的保护不是简单的建筑和文物的静态保护,而是包含原住居民生活的相对活化的协同保护。古村古镇的活化不应局限于旅游和商业的目的。古村古镇文化资源的多方位永续利用是古村古镇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前提和保障。

古村古镇协同保护的核心是保护乡土文化的原真性及其文化景观基因。保护古村古镇的原真性就是要保护传统村镇中有代表性的物质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特别是聚落的整体格局、街巷风貌、民居风格、特殊民俗及原生环境等。保护古村古镇的文化景观基因就是要保护和挖掘各个古村古镇所独有的历史文脉和乡土记忆。保护乡土文化的原真性及其文化景观基因就是为了确保其地域文化传承的独特性和地方感。

从长远来看,保护古村古镇必须依靠立法,我国目前出台的《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条例》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有助于古村古镇保护在法律层面上的推进,但还要进一步完善相关细节。要加强对有利于古村古镇保护的相关法律法规的宣传,做到有法可依,同时加大执法保护的力度。

古村古镇保护与发展的目标是打造历史与现实相辉映且充满乡风乡情的人居环境。这种人居环境始终贯穿着中国古人天人合一的人居环境思想,这种立足于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人居环境思想,不仅为中国传统人居环境的建造提供了理论基础,而且为中国未来充满人性关怀与和谐理想的人居环境的建设指明了方向。应该坚信,关注历史文化环境保护与现代人居环境建设有机结合的理念与行动,将越来越多地受到社会大众的期待和欢迎,这既是新型城镇化建设确保“记得住乡愁”的具体行动,也是“美丽乡村建设”的必然要求。

(选自2015年11月02日《光明日报》,有删改)

1.下列对本文主旨的概括,正确的一项是

A.古村古镇是一个综合概念,是一个包含传统的居住空间和文化空间的多维空间,是一个文化载体,也是一个经济生产复合体。

B.我国的古村古镇在地域分布、文化内涵、传承价值等许多方面存在差异,必须采取多样化的形式来保护。

C.正确处理古村古镇的保护与发展之间的矛盾,需多方位协同保护古村古镇,以求得和谐的人居环境。

D.完善《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条例》等法律来保护古村古镇,是我们建设“美丽乡村”的长远之计。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保护与发展古村古镇之间存在的矛盾,是长期困扰古村古镇永续发展的实际问题,而所谓“保护”并不是指对建筑和文物的静态保护。

B.不应将发展旅游业和商业作为活化古村古镇的唯一目的,而应多方位永续利用古村古镇的文化资源,以保障古村古镇的可持续发展。

C.协同保护古村古镇主要是保护传统村镇中有代表性的物质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以及保护和挖掘古村古镇所独有的历史文脉和乡土记忆。

D.保护古村古镇的原真性要特别注意保护聚落的整体格局、特殊民俗及原生环境等,其目的是确保地域文化传承的独特性和地方感。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我们保护古村落就是保护我们自己的精神家园、我们的传统、我们的根、我们乡愁的依托”,这句话道出了保护古村古镇的重要意义。

B.古村落良户村民俗文化丰富多彩,散路灯、迎神赛社、社火节等民俗依然鲜活地留存于民间,这些都是古村落应该保护的内容。

C.芙蓉村司马第大屋虽然名气大,但其颓败迹象在方方面面已显露出来,蚁蛀的痕迹随处可见,对于这样的古村古镇应该重新建设。

D.通过调查摸清各地古村落的分布情况,建立古村落名录制度,科学制订古村落保护规划,并与其他规划有机衔接,这是有效保护的措施。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