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 从领奖到出书到成为该文学网站的、特邀作家,共...

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

从领奖到出书到成为该文学网站的、特邀作家,共需万元左右。你只要拿钱,就可以去钓鱼台国宾馆领奖,去北大参加研讨会,你的作品也会被收入书中流传。你领到的奖牌、证书、聘书、绶带、镀金金盘等,足够装满客厅的一个装饰柜了!以文会友以诗参赛本是件很高雅的事情,可经过这番折腾,总给人一种被钓的感觉:先下一饵(免费参赛),吸引你再下一饵(掏钱领奖),继续诱惑再下一饵(有偿出书等),诱惑继续。真是饵饵紧随,直至将你钓上来为止。饵者,虚名也。只要你贪图虚名,就没有不上钩的道理。而这饵足够大——“中华”“中外”,足够香——红木圆奖牌。总之,饵饵相扣,直到把你的钱钓进他们的腰包才肯罢休。

1.为了表达简明,画线的词语有两处应该删除,序号分别是                 

2.画线的标点有两处错误,序号分别是                   

 

1.② ⑧ 2.④ ⑥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正确使用标点符号和语言表达简明的能力。②处,“大约”与后面的“左右”重复;⑧处,“停手”与后面的“罢休”重复;④处,省略号与“等”不能同时使用;⑥处,逗号应改为分号。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改写下面的画线部分,使其与上下文构成排比句。

要求:

句式一致;

字数相等;

与上下文语意连贯;

不改变原意。

一颗沙砾,是一种苦痛;历经了苦痛,你孕育了圆润与晶莹。一片嫩绿代表着一份自然,果实与丰收便在自然的呼吸中孕育出来。你要从一页页的历史中呼唤理性与良知,那你需要擦亮历史这面镜子。一片归帆,是一缕乡情;倾注着乡情,你满载着沧桑和希望。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一段文字,用一句话代“我”回答学生提出的三个问题。要求不超过50个字。

粤教版高一语文教科书收入了我的科学散文《说数》。日前,我收到广州市一位高一学生的来信,他就《说数》中“负数和正数分列左右如雁翅般排开,零据中央,颇有王者气象”一句向我提出疑问:“你为什么用雁翅作比喻?”我当即回信:“雁翅是从古典小说中信手拈来的。”那位学生来信追问:“从哪些古典小说中?”我在回信中举了几个例子。他再问:“为什么不用鹰翅?”我回信解答:“鹰勇猛,雁和善,我认为此处以雁翅作比喻较好。”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宋词,回答问题。

贺新郎

寄辛幼安,和见怀韵

陈 亮

老去凭谁说?看几番、神奇臭腐,夏裘冬葛!父老长安今余几?后死无仇可雪。犹未燥、当时生发!二十五弦多少恨,算世间、那有平分月!胡妇弄,汉宫瑟。  树犹如此堪重别!只使君、从来与我,话头多合。行矣置之无足问,谁换妍皮痴骨?但莫使伯牙弦绝!九转丹砂牢拾取,管精金只是寻常铁。龙共虎,应声裂

【注】

神奇臭腐,夏裘冬葛:借用《庄子·知北游》中“臭腐复化为神奇,神奇复化为臭腐”和《淮南子》所说的“冬日之葛”“夏日之裘”的典故来指说世事的不断反复变化。

妍皮痴骨:“妍皮”指俊美的外貌,“痴骨”指愚笨的内心。

龙共虎,应声裂:指龙虎丹炼成而迸裂出鼎的情状。

1.“老去凭谁说?”和辛弃疾的“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在写作手法和情感表达上有何不同?

2.词的下片表达了词人哪些情感?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问题。

郑三俊,字用章,池州建德人。万历二十六年进士。授元氏知县。累迁南京礼部郎中。家居七年,起故官,督浙江粮储。天启初,召为光禄少卿,改太常。未上,陈中官侵冒六事。魏忠贤怒,以语侵内阁,留中不下。擢左佥都御史,疏陈兵食大计,切内外诸司。吏部郎中徐大相言事被谪,抗疏救之。四年正月迁左副都御史。户部右侍郎杨涟劾忠贤,三俊亦上疏极论。寻署仓场事。太仓无一岁蓄,三俊奏行足储数事。忠贤尽逐涟等,三俊遂引疾去。明年,忠贤党张讷请毁天下书院,劾三俊,褫职闲住。崇祯元年起南京户部尚书兼掌吏部事。南京诸僚多忠贤遗党,是年京察,三俊澄汰一空。京师被兵,大臣大获。明年春,三俊以建储入贺,力言:“愿保圣躬以保天下,收人心以收封疆。”帝褒纳之。南粮岁额八十二万七千有奇,积至数百万,兵部又增兵不已。三俊初至,仓库不足一月饷。三俊力祛宿弊,纠有司尤怠玩者数人,屡与兵部争虚冒,久之,士得宿饱。居七年,就移吏部。八年正月复当京察,斥罢七十八人,时服其公。旋上议官评、杜请属、慎差委三事,帝皆采纳。流寇大扰江北,南都震动,三俊数陈防御策。礼部侍郎陈子壮下狱,抗疏救之。考绩入都,留为刑部尚书。帝阴阳愆和,命司礼中官录囚,流徒以下皆减等。三俊以文武诸臣诖误久系者众,请令出外候谳,帝从之。代州知州郭正中天变,请举寒审典,帝命考故事。三俊稽历朝宝训,得祖宗冬月录囚数事,备列上奏,不行。初,户部尚书侯恂坐屯豆事下狱,帝欲重谴之。三俊屡谳上,不称旨。帝大怒,褫其官下吏。徐石麟等上疏力救帝不纳切责三俊欺罔以无赃私令出狱候讯宣大总督卢象升复救之,乃许配赎。国变后,家居十余年乃卒。

(选自《明史·郑三俊传》,有删改)

1.对下列句子中的画线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切内外诸司          规:相劝

B.大臣大获            谴:贬谪

C.积至数百万          逋:逃亡

D.备列上奏,不行       寝:停止

2.下列对文中加粗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徐石麒等上疏力救/帝不纳/切责三俊欺罔/以无赃私/令出狱候讯/宣大总督卢象升复救之

B.徐石麒等上疏力救帝/不纳切责/三俊欺罔以无赃/私令出狱/候讯宣大总督卢象升/复救之

C.徐石麒等上疏力救/帝不纳切/责三俊欺罔/以无赃私令/出狱候讯宣大总督/卢象升复救之

D.徐石麒等上疏力救帝/不纳/切责三俊欺罔/以无赃私令出狱/候讯宣/大总督卢象升/复救之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与分析,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天启初年,郑三俊担任太常时,上书指出当时权势很大的宦官侵占贪污的种种罪行,使得魏忠贤十分恼怒。

B.在吏部郎中徐大相因为上书言事被贬谪、礼部侍郎陈子壮下狱时,郑三俊都直接向皇帝上奏章救他们。

C.郑三俊被重新起用后担任南京礼部郎中,监督浙江粮食储备的工作,后来代理仓场事务时又多次上奏朝廷有关粮储的事情。

D.郑三俊曾两次参与对京官的考核工作,第二次考核京官时,他罢免了京城中七十八名不称职的官员,当时的人都佩服他的公正。

4.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三俊力祛宿弊,纠有司尤怠玩者数人,屡与兵部争虚冒,久之,士得宿饱。

(2)初,户部尚书侯恂坐屯豆事下狱,帝欲重谴之。三俊屡谳上,不称旨。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中华文学”的气象与格局

孙少华

中国古代各族诗人,不仅对传播汉语诗歌具有重要贡献,而且很容易将汉语诗歌的审美标准与写作技巧引入本民族的文学创作,从而推动“中华文学”的融合与发展。中国古代各民族文学中,含有大量互相影响、交流、融合的元素,汉族文学题材可以影响到其他民族的文学。

河西走廊是“中华文学”产生、交流的重要历史见证。秦汉时期,河西走廊就成为中国与西域各国交往的重要通道,担负着经济、文化交流的重要任务。西域多姿多彩的文化通过河西走廊传入中原,而中原丰富的文化与文学思想也通过这里传入西域,其中就孕育着中华各民族使用本民族语言进行文学创作的萌芽。两汉时期,佛教、道教的文化元素已出现在河西走廊。后世汉语小说、戏曲的很多素材,也与河西走廊传入的西域文化不无关系。可以说,河西走廊在中国历史上具有重要的政治、经济与军事意义,同时对中国文学、文化的传播具有无与伦比的作用。这对于促进“中华文学”的生成、传播,具有重要作用。

“中华文学”是既包括汉族作家的文学创作,也包括中国古代其他各民族作家使用汉语和本民族语言的文学创作,同时还离不开周边国家和地区相关作家积极参与的一个文学“凝聚体”。各方互相影响、互相作用,对“中华文学”的形成产生了重要作用。从这个意义上说,“中华文学”属于人类文明共同的精神财富,体现出来的是多民族、多地区之间的文学、历史、文化、宗教、哲学的互相交流、融合与和谐共生。因此可以说,“中华文学”这一概念,已经具有了“世界气象”。

以上事实,使我们可以更为全面地了解“中华文学”的本质与魅力:一方面,我们看到了中华各民族与外国诗文家对“中华文学”的欣赏、喜爱、模仿和创作;另一方面,我们也看到了环绕中国的诸多国家和地区的作家,或者受到了“中华文学”的影响,或者积极参与到“中华文学”的创作中来,形成了以“中华文学”为核心的“文明圈”和“文化带”。从“中华文学”的视角看,“中华文学”的气象和格局是面向世界的,是博大和无所不包的。无论针对哪个国家或地区,“中华文学”都毫无保留地、非常自信地向其展示自己的魅力,接受并允许各种人员成为“中华文学”的学习者、接受者、模仿者与创造者;而对于外来文学、文化、文明中的优秀元素——无论是来自欧洲还是亚洲——“中华文学”都毫不迟疑地予以吸收、接受、消化甚至再创造。这是“中华文学”乃至中华文明绵延几千年而不绝的主要原因。

“中华文学”要继续保持这种面向世界的“气象与格局”,必须重视与世界文学的积极交流,并使之在国家的经济、文化活动中扮演重要角色。古代“丝绸之路”上的商业活动曾经非常发达,但随之而来的文学、文化交流,则成为后来人民生活的主流。当时的商业活动已经化为历史烟云,但随着“丝绸之路”输入的文化与文学因子,今天仍然存在,并继续发挥着文化遗产的精神交流作用。

(选自《文史知识》,有删改)

1.下列对本文主旨的概括,正确的一项是

A.中国古代各民族诗人将汉语诗歌的审美标准与写作技巧引入本民族文化创作,推动了“中华文学”的融合与发展。

B.河西走廊在“中华文学”产生、交流中起着重要的枢纽作用,孕育了中华各民族使用本民族语言进行文学创作的萌芽。

C.全面了解“中华文学”的本质与魅力,要看到中华各民族与外国诗文家对“中华文学”的欣赏、喜爱、模仿和创作。

D.“中华文学”有面向世界、博大和无所不包的气象和格局,既向世界展示自己的魅力,也积极接受优秀的外来文化。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汉族文学题材可以影响到其他民族的文学,其他民族的文学也可以影响汉族文学题材,后世汉语小说、戏曲的发展方向的改变即证明了这一点。

B.“中华文学”具有多民族、多地区的文学、历史、文化、宗教、哲学等和谐共生的特征,是一个文学“凝聚体”,属于人类文明共同的精神财富。

C.在中国古代各民族以及环绕中国的诸多国家和地区的作家的共同参与下,形成了有世界气象和格局的以“中华文化”为核心的“文明圈”和“文化带”。

D.古代“丝绸之路”上曾经十分发达的商业活动如今已经消失,但随着“丝绸之路”输入的文学、文学因子仍发挥着文化交流的重要作用。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在中国历史上具有政治、经济与军事意义的河西走廊,对中国文学、文化的传播具有很重要的作用,它是“中华文学”产生、交流的重要历史见证。

B.“中华文学”包括汉族作家使用汉语、中国古代其他民族作家以及周边国家和地区作家使用汉语和本民族语言进行的文学创作。

C.古代汉民族文学与少数民族文学相互影响、交流、融合,这也影响着人民的生活,如随着古代“丝绸之路”上的商业活动而来的文学、文化交流,成为了后来人民生活的主流。

D.博大、包容、面向世界是“中华文学”乃至中华文明绵延几千年不灭绝的主要原因,“中华文学”要想继续保持这种气象与格局,就必须重视与世界文学的积极交流。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