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成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①演员李易峰和张云龙在电影《栀子花...

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成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演员李易峰和张云龙在电影《栀子花开》中分别扮演两个乐队的主唱,在影片中他们的才能不分伯仲,他们对彼此的音乐才华      

从信中看,“民国第一清官”石瑛与张难先、严立等彼此密切关注,相互应和,书信往来极为频繁,正所谓        

老人说,太极拳中蕴含了阴阳五行、为人处世等诸多中国传统哲学,在打拳的过程中他结交了一群      的好友。

A.惺惺相惜     同气相求     志同道合

B.惺惺相惜     志同道合     同气相求

C.同气相求    惺惺相惜      志同道合

D.志同道合    同气相求      惺惺相惜

 

A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正确运用成语的能力。惺惺相惜:性格、志趣、境遇相同的人互相爱护、同情、支持;有才能的人互相仰慕,相互欣赏。同气相求:比喻志趣相同的人便会结合在一起或应和对方的话。志同道合:形容彼此志趣一致。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雨果奖得主刘慈欣:在深山里缔造“科幻王国”

1985年,刘慈欣大学毕业后,被分配到山西娘子关发电厂的计算机室工作,在这个闭塞、落寞却处处回荡着历史韵味的大山中,刘慈欣对科幻文学越发痴迷。

《宇宙坍缩》和《微观尽头》是这位“科幻迷”参加工作之初的两篇试手之作,虽然语言显得有些生涩,描写也较粗糙,但已孕育了他后来创作的小说所具有的气魄大、悬念足的风格。短篇小说写得不过瘾,刘慈欣就开始了长篇创作。1989年,他完成了《中国2185》,两年后又写出了《超新星纪元》。但由于当时科幻文学正处于寒冬,他的《超新星纪元》等作品相继投了几家出版社,得到的回复都一样:“书稿很不错,但出不了……”

直到1999年,刘慈欣的《带上她的眼睛》等科幻小说在《科幻世界》杂志发表。同年,《带上她的眼睛》还荣获了第11届中国科幻“银河奖”一等奖。从此,刘慈欣的科幻作品创作一发而不可收,而且作品质量颇高。

2006年,刘慈欣写出了长篇科幻小说《三体》(又名《地球往事》),之后几年又陆续出版了“厚重无极,气象万千”的“三体”系列《黑暗森林》《死神永生》,征服了无数的科幻迷。

刘慈欣的作品承袭了古典主义科幻小说中节奏紧张、情节生动的特征,浓墨重彩地渲染了科学和自然的伟大力量,洋溢着英雄主义的情怀。

在“三体”系列小说中,刘慈欣提出的“黑暗森林法则”与物理学家霍金在2010年提出的对外星人要尽量避免接触的理论不谋而合,这就是科幻的魅力。

2015年8月,《三体》荣获第73届雨果奖最佳长篇故事奖,使刘慈欣成为首位斩获世界科幻文坛最高奖的亚洲人,开启了中国的“科幻元年”,让中国文化在国际获得“存在感”。著名计算机和物理学家普里斯科认为“中国科幻作家已在这个领域走到前头,而我们(西方)却在近年来失去了敢于思考和敢于探索的精神”。

刘慈欣说自己“在生活中是一个彻底的现实主义者,只有在科幻里,才有一些理想主义”。“其实,自己的科幻之路就是一条寻找家园的路。”在短篇小说《流浪地球》的前言中,这个理性、低调、沉默寡言的理科男,罕见地以极具浪漫色彩的话来描述自己。

“我是疯狂的技术主义者。”他的科幻理念也让他成为了科幻界的另类人物,引起了不少的争议和批评。国际科幻界很长时间里一直在走“科学反思”的道路,主流内容都是表现科学技术的负面影响,刘慈欣却越发坚守自己的阵地,正是这种坚信与守候,让刘慈欣成为了今日中国科幻界无可争议的第一人。

尽管许多读者是被《三体》中对人性的思考打动,但刘慈欣认为主流文学“超级自恋”,而科幻文学就是文学“再一次睁开眼睛的努力”,它让文学与宇宙重新连接起来,从而“超越自恋”。他说,从人文科学角度讲,科幻是为应对人类的超级灾难而产生的,是其他任何文学门类无法替代的。从自然科学角度讲,科幻是为发掘科学的美和震撼而存在的。真正好的科幻作品是要把很虚幻很空灵的东西描写得很真实,像新闻报道那般真实。

从深山发电厂里的普通工程师,到名震世界的“中国科幻王”,刘慈欣用他30年磨一剑的成长故事告诉我们:世间有无限可能,只要你朝着自己感兴趣的方向努力,就终会释放光芒!

(有删改)

相关链接

刘慈欣创作的《三体》,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中国科幻文学的属性。科幻文学从20世纪初进入中国那天起,就背负了“文以载道”的重责,负担了过多的社会功能。之后随着中国政权的更迭与社会流变,科幻文学开始在意识形态工具和科普工具之间摇摆。(《刘慈欣:当代中国科幻第一人》)

在将近20年的漫长时光里,他都是一个人安静地创作,难免有一种孤独感和寂寞感,就像自己独自坚守着一片根本没人在意的疆域。(《刘慈欣:坚守科幻文学的疆土》)

宇宙就是一座黑暗森林。在这片森林中,他人就是地狱,就是永恒的威胁,任何暴露自己存在的生命都将很快被消灭,这就是宇宙文明的图景。(百度百科“黑暗森林法则”)

刘慈欣的“地球往事”三部曲时间跨度相当长,内涵非常丰富,知识信息量可以说海量。整个小说就像一部人类生存史,其对于今天现实世界的借鉴意义不可小视。(《从刘慈欣“地球往事”三部曲谈当代科幻小说的现实意义》)

1.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A.刘慈欣最早的科幻作品《宇宙坍缩》《微观尽头》虽然有瑕疵,但已体现出了刘慈欣科幻小说气魄大、悬念足的特点,为刘慈欣后来的科幻创作奠定了基础。

B.1999年,《科幻世界》杂志发表刘慈欣的长篇科幻小说,极大地鼓舞了刘慈欣对科幻小说的创作热情,也使得刘慈欣的科幻作品质量越来越高。

C.刘慈欣的科幻小说具有古典主义科幻小说的特点,这一特点源自他工作的地方山西娘子关发电厂所处大山中回荡着的历史韵味对他的熏陶。

D.在刘慈欣身上有着现实主义和理想主义的矛盾纠结,在生活中他是一个现实主义者,在科幻作品中他是一个具有理想主义情怀并积极寻找精神家园的人。

E.文章的语言十分质朴,并注重对刘慈欣形象的刻画,特别是引用的刘慈欣那些话语,真实地表现了刘慈欣理性、低调、沉默寡言、积极追求等精神品质。

2.在科幻小说的创作过程中刘慈欣体现出了哪些性格特点?请结合文本简要概括。

3.刘慈欣对科幻文学有哪些个人的看法?请简要回答。

4.刘慈欣为什么会被称为“中国科幻王”?请结合文本简要回答。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老孟的哲学

秦德龙

老孟有句口头禅,每当他对事情发表见解时,总要先来一句:“我的哲学是——”。大家都知道他有这句口头禅,也都爱听他摆哲学。老孟的见解的确与众不同,且入木三分。譬如,他是这么评说《西游记》里的那些妖怪的:“我的哲学是——凡是有来头的,全被一一接走了;而没有来头的,只能被孙悟空一棒子打死。”

怎么样,老孟的哲学够深刻吧?

老孟真是个神仙,没有他看不透的本质。人们爱听老孟说话,也希望能被他点化,让自己活得更明白一些。这个世界,让人看不懂的事情真是太多了,似乎某些人的利益增长点,就在于众人的糊涂中。当然,有人并不认为老孟的哲学放之四海而皆准。看了电视里的收藏节目,有人感到困惑,就来问老孟:“专家怎么知道是真的呢?”老孟马上回答说:“我的哲学是——专家一定知道什么是假的。”对方又问:“专家怎么知道是假的呢?”老孟略沉思说:“我的哲学是——专家一定知道什么是真的!”围观的人哄堂大笑,以为老孟理屈词穷。后来,人们才领悟出老孟的哲学甚是奇妙,看似可笑,其实是金玉良言。

凡人中有老孟这样一位哲学家,生活就充满了欢笑。人们喜欢听老孟说话,喜欢听他妙语连珠,喜欢被他启迪心灵。遇到难题,总要来向老孟请教,听他讲一番哲学,讨一个高招。

老张的孩子与老李的孩子是中学同学,且是同桌。两个孩子功课都很好,不是这个考第一,就是那个拿冠军。可两个孩子却在暗中较劲,互不服气。后来,竟发展成冤家对头,见了面,互不搭理。两个家长很发愁,就一块儿来见老孟,向老孟问策。

老孟笑道:“我的哲学是——光芒不会影响光芒!”说着,老孟点燃了一支蜡烛,又点燃了另一支蜡烛。“你们看,两支发光的蜡烛,就好像两个优秀的孩子,相互辉映!”

听老孟说出这么有哲理的话,老张和老李都笑了。

这年头,社会上骗子很多,有人上当受骗了,就来找老孟诉说。就是想问问老孟,有没有防治骗子的高招?老孟说:“我的哲学是——傻子买,骗子卖,还有傻子在等待!因为,世界上,傻子比骗子多!”问话的人不解其意,表情很是郁闷。老孟加重了语气说:“我的哲学是——傻子比骗子更快乐、更健康。请问,骗子懂不懂福祸相依的道理?不懂。但是傻子懂。傻子总是说吃亏是福。骗子和抢银行的劫匪一样,整天忐忑不安,一辈子都不会快乐,更不会健康!”

求教的人明白了老孟言说的哲学道理,回家当愉快的傻子去了。真的,一旦被骗,只能自己安慰自己了,买个教训,不再上当就是了。也许,只有这样,才能让自己真正地精明起来。

哲学是给人以启示的,是让普通人长智慧的。所以,人们进而希望老孟能指导如何赚钱。

有一天,一家公司贴出了海报,说是外边欠了公司30万元,谁能把钱要回来,公司只要20万元,剩下的都奖励给讨债人。许多人跃跃欲试,想拿回来那30万元,给公司20万元,自己挣10万元。然而,这些想发财的人全都无功而返。

有人说给老孟,问怎么办?

老孟说:“我的哲学是——君子爱财,取之有道。如果能要回来21万元,挣1万元也不错。”

对方恍然大悟,拔脚就跑。很快,要回来了21万元。20万元交给公司,自己留下来1万元。

这个得到1万元的人,走到哪儿,都说老孟的好话,宣传老孟有大智慧。甚至,还当着老孟的面,赞颂老孟聪明过人。

老孟淡然一笑:“我的哲学是——听不见掌声,才能赢得掌声!”

老孟领着费解的人,去看了杂技表演。两名演员在竹竿上翻飞,一个接一个地翻着跟头,就像两只蜻蜓,在竹林间旋转。竹竿抖动的幅度逐渐变大,演员的跟头也渐次增多……演出结束时,台下响起了热烈的掌声。

两个演员鞠躬谢幕。一个演员掏出了塞在耳朵里的棉花,对观众说:“我们表演的时候,神经很紧张,但却很镇定。因为,我们的耳朵里塞着棉花。”另一个演员说:“我们听不见任何声音的干扰,包括观众的掌声。”

费解的人不再费解,将老孟视为大师。老孟笑道:“我的哲学是——生活是我们最好的老师。生活将我们打圆,才使我们滚得更远。”

(有删改)

1.下列对这篇小说思想内容与艺术特色的分析和鉴赏,最恰当的两项是

A.老孟周围的人喜欢听老孟发表对人生、社会的一些看法,认为老孟对事情的见解与众不同,能够从他的见解中感悟到一些生活意义。

B.“老孟真是个神仙,没有他看不透的本质”夸张地说明老孟对问题看法深刻,所以人们愿意向他讨教,然而也有人故意拿问题为难老孟。

C.老张和老李的孩子功课都很好,但他们互不服气,暗地里斗气,发愁的家长向老孟问策,老孟就用“光芒不会影响光芒”来解说这个问题,发人深省。

D.老孟领着人去看杂技表演,用事实说话,让大家明白自己虽然不是演员但也像演员一样不追求掌声,他的这一特点是其性格使然。

E.文章最后一段主要表现老孟对生活的看法,他认为人们要多向生活学习,要学会圆滑,只有这样才能适应现代复杂的生活状态,才能生活得更好。

2.请简要概括老孟的形象特征。

3.小说以“老孟的哲学”为题有哪些好处?请结合文本简要概括。

4.以老孟看专家鉴别文物、看老张老李家孩子斗气、看人上当受骗以及看人讨账等四个故事为例,简要说说你从“老孟的哲学”中感受到的人生意义。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问题。

郑三俊,字用章,池州建德人。万历二十六年进士。授元氏知县。累迁南京礼部郎中。家居七年,起故官,督浙江粮储。天启初,召为光禄少卿,改太常。未上,陈中官侵冒六事。魏忠贤怒,以语侵内阁,留中不下。擢左佥都御史,疏陈兵食大计,规切内外诸司。吏部郎中徐大相言事被谪,抗疏救之。四年正月迁左副都御史。户部右侍郎杨涟劾忠贤,三俊亦上疏极论。寻署仓场事。太仓无一岁蓄,三俊奏行足储数事。忠贤尽逐涟等,三俊遂引疾去。明年,忠贤党张讷请毁天下书院,劾三俊,褫职闲住。崇祯元年起南京户部尚书兼掌吏部事。南京诸僚多忠贤遗党,是年京察,三俊澄汰一空。京师被兵,大臣大获谴。明年春,三俊以建储入贺,力言:“愿保圣躬以保天下,收人心以收封疆。”帝褒纳之。南粮岁额八十二万七千有奇,积逋至数百万,而兵部又增兵不已。三俊初至,仓库不足一月饷。三俊力祛宿弊,纠有司尤怠玩者数人,屡与兵部争虚冒,久之,士得宿饱。居七年,就移吏部。八年正月复当京察,斥罢七十八人,时服其公。旋上议官评、杜请属、慎差委三事,帝皆采纳。流寇大扰江北,南都震动,三俊数陈防御策。礼部侍郎陈子壮下狱,抗疏救之。考绩入都,留为刑部尚书。帝以阴阳愆和,命司礼中官录囚,流徒以下皆减等。三俊以文武诸臣诖误久系者众,请令出外候谳,帝从之。代州知州郭正中因天变,请举寒审之典,帝命考故事。三俊稽历朝宝训,得祖宗冬月录囚数事,备列上奏,寝不行。初,户部尚书侯恂坐屯豆事下狱,帝欲重谴之。三俊屡谳上,不称旨。帝大怒褫其官下吏徐石麟等上疏力救帝不纳切责三俊欺罔以无赃私令出狱候讯宣大总督卢象升复救之乃许配赎 国变后,家居十余年乃卒。

(选自《明史·郑三俊传》,有删改)

1.下列对文中加粗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帝大怒/褫其官下吏/徐石麒等上疏力救/帝不纳/切责三俊欺罔/以无赃私/令出狱候讯/宣大总督卢象升复救之/乃许配赎/

B.帝大怒/褫其官下吏/徐石麒等上疏力救帝/不纳切责/三俊欺罔以无赃/私令出狱/候讯宣大总督卢象升/复救之/乃许配赎/

C.帝大怒褫其官/下吏徐石麒等/上疏力救/帝不纳/切责三俊欺罔/以无赃私令出狱候讯/宣大总督卢象升/复救之/乃许配赎/

D.帝大怒褫其官/下吏徐石麒等/上疏力救/帝不纳切责三俊欺罔/以无赃私令出狱/候讯宣大总督/卢象升复救/之乃许配赎/

2.下列对文中画线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内阁,明清时协助皇帝处理政务的机关。明洪武年间,仿宋制,设诸殿阁大学士,这是“内阁”机构的滥觞。

B.太仓,古代政府储藏粮食的地方,一般指京师储粮的大仓;也是一种官职名称,掌管仓廪出纳的工作。

C.书院,旧时特指政府设置的教学读书场所。唐玄宗设置丽正书院是我国书院设置之始,此后盛行于宋、明。

D.录囚,是一种监督监狱管理的执行司法制度。皇帝和各级官吏巡视监狱,审录在押案犯,以防止冤狱和淹狱。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郑三俊不畏权贵,敢于斗争。在担任太常时,郑三俊上书指出当时权势很大的宦官侵占贪污的种种罪行,使得魏忠贤十分恼怒。

B.郑三俊仗义执言,力保同僚。在吏部郎中徐大相因为上书言事被贬谪、礼部侍郎陈子壮下狱时,郑三俊都直接向皇帝上奏章救他们。

C.郑三俊关注民生,重视储粮。郑三俊在代理仓场事务时,上奏了有关粮储的几件事情;初任南京户部尚书时,仓库粮饷短缺,他及时改变了这一状况。

D.郑三俊考核京官,公正严格。郑三俊曾两次参与对京官的考核工作,第二次考核京官时,他罢免了京城中七十八名不称职的官员,时人都佩服他的公正。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三俊力祛宿弊,纠有司尤怠玩者数人,屡与兵部争虚冒,久之,士得宿饱。

(2)初,户部尚书侯恂坐屯豆事下狱,帝欲重谴之。三俊屡谳上,不称旨。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中华文学”的气象与格局

孙少华

中国古代各族诗人,不仅对传播汉语诗歌具有重要贡献,而且很容易将汉语诗歌的审美标准与写作技巧引入本民族的文学创作,从而推动“中华文学”的融合与发展。中国古代各民族文学中,含有大量互相影响、交流、融合的元素,汉族文学题材可以影响到其他民族的文学。

河西走廊是“中华文学”产生、交流的重要历史见证。秦汉时期,河西走廊就成为中国与西域各国交往的重要通道,担负着经济、文化交流的重要任务。西域多姿多彩的文化通过河西走廊传入中原,而中原丰富的文化与文学思想也通过这里传入西域,其中就孕育着中华各民族使用本民族语言进行文学创作的萌芽。两汉时期,佛教、道教的文化元素已出现在河西走廊。后世汉语小说、戏曲的很多素材,也与河西走廊传入的西域文化不无关系。可以说,河西走廊在中国历史上具有重要的政治、经济与军事意义,同时对中国文学、文化的传播具有无与伦比的作用。这对于促进“中华文学”的生成、传播,具有重要作用。

“中华文学”是既包括汉族作家的文学创作,也包括中国古代其他各民族作家使用汉语和本民族语言的文学创作,同时还离不开周边国家和地区相关作家积极参与的一个文学“凝聚体”。各方互相影响、互相作用,对“中华文学”的形成产生了重要作用。从这个意义上说,“中华文学”属于人类文明共同的精神财富,体现出来的是多民族、多地区之间的文学、历史、文化、宗教、哲学的互相交流、融合与和谐共生。因此可以说,“中华文学”这一概念,已经具有了“世界气象”。

以上事实,使我们可以更为全面地了解“中华文学”的本质与魅力:一方面,我们看到了中华各民族与外国诗文家对“中华文学”的欣赏、喜爱、模仿和创作;另一方面,我们也看到了环绕中国的诸多国家和地区的作家,或者受到了“中华文学”的影响,或者积极参与到“中华文学”的创作中来,形成了以“中华文学”为核心的“文明圈”和“文化带”。从“中华文学”的视角看,“中华文学”的气象和格局是面向世界的,是博大和无所不包的。无论针对哪个国家或地区,“中华文学”都毫无保留地、非常自信地向其展示自己的魅力,接受并允许各种人员成为“中华文学”的学习者、接受者、模仿者与创造者;而对于外来文学、文化、文明中的优秀元素——无论是来自欧洲还是亚洲——“中华文学”都毫不迟疑地予以吸收、接受、消化甚至再创造。这是“中华文学”乃至中华文明绵延几千年而不绝的主要原因。

“中华文学”要继续保持这种面向世界的“气象与格局”,必须重视与世界文学的积极交流,并使之在国家的经济、文化活动中扮演重要角色。古代“丝绸之路”上的商业活动曾经非常发达,但随之而来的文学、文化交流,则成为后来人民生活的主流。当时的商业活动已经化为历史烟云,但随着“丝绸之路”输入的文化与文学因子,今天仍然存在,并继续发挥着文化遗产的精神交流作用。

(选自《文史知识》,有删改)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中华文学”的融合与发展离不开中国古代各民族诗人的贡献,这些诗人会将汉语诗歌的审美标准与写作技巧引入本民族的文学创作。

B.在中国历史上具有政治、经济与军事意义的河西走廊,对中国文学、文化的传播具有很重要的作用,它是“中华文学”产生、交流的重要历史见证。

C.“中华文学”包括汉族作家使用汉语、中国古代其他民族作家以及周边国家和地区作家使用汉语和本民族语言进行的文学创作。

D.古代“丝绸之路”上曾经十分发达的商业活动如今已经消失,但随着“丝绸之路”输入的文学、文学因子仍发挥着文化交流的重要作用。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汉族文学题材可以影响到其他民族的文学,其他民族的文学也可以影响汉族文学题材,后世汉语小说、戏曲的发展方向的改变即证明了这一点。

B.河西走廊在秦汉时期是一个重要的文化交流枢纽,西域多姿多彩的文化通过河西走廊传入中原,中原文化与文学思想也经由河西走廊传入西域。

C.“中华文学”具有多民族、多地区的文学、历史、文化、宗教、哲学等和谐共生的特征,是一个文学“凝聚体”,属于人类文明共同的精神财富。

D.在中国古代各民族以及环绕中国的诸多国家和地区的作家的共同参与下,形成了有世界气象和格局的以“中华文学”为核心的“文明圈”和“文化带”。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古代汉民族文学与少数民族文学相互影响、交流、融合,这也影响着人民的生活,如随着古代“丝绸之路”上的商业活动而来的文学、文化交流,成为了后来人民生活的主流。

B.中原文化经由河西走廊传入西域,孕育了中华各民族使用本民族语言进行文学创作的萌芽,使西域作家从欣赏中原文化和文化思想开始参与汉民族的文学创作。

C.“中华文学”既毫无保留地展示其本身的魅力,让外来者学习、接受、模仿和创作,又毫不迟疑地吸收、接受、消化甚至再创造外来优秀文化。

D.博大、包容、面向世界是“中华文学”乃至中华文明绵延几千年不灭绝的主要原因,“中华文学”要想继续保持这种气象与格局,就必须重视与世界文学的积极交流。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西番国有两个仙人在山中树下对弈,一老猴每日在树上观看,最终懂得了运思置子之法。仙人离开后,它就下树和人对弈,整个国家没有人胜过它。国王认为它很奇异,把它进献给中国,皇帝下诏让朝中高手与之对弈,又寻求四方高人与之对弈,都失败了。有人说杨靖善弈,皇帝派人找到他,让他与猴子对弈。杨靖请求放一盘鲜桃在桌边,然后再与猴子对弈。猴子心系于桃,于是接连失败。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