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某校一年一度的元旦文艺汇演即将开始选拔节目,一名高三学生兴致盎然,和几位同学一起...

某校一年一度的元旦文艺汇演即将开始选拔节目,一名高三学生兴致盎然,和几位同学一起准备了一个舞台剧。家长得知后,以影响高考为由,要求孩子退出。如果你是该学生,你准备如何去说服你的父母同意你参加这一活动?(仅陈述理由即可,80个字左右)

 

这个活动可以缓解我因复习、迎考而过于紧张的情绪。再说如果我这个时候退出,对我的同学来说是不负责任的,毕竟大家在一起努力排练这么久了。我会协调好时间的,请您放心。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的能力。解答该题时,一要注意题干中规定的身份——高三学生,二要注意需说服的对象是父母,说话的态度要谦敬有礼,三要把参加该活动对于自己的意义阐述出来,消除父母的顾虑。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仿照画线句子,在横线上另写两句话,要求与画线句子的句式结构大体相同,语意连贯。

青城山是道教圣地,而道教是中国土生土长的宗教。道教汲取了老子和庄子的哲学思想,把水作为教义的象征。水,看似柔顺无骨,却能变得气势滚滚,波涌浪叠,无比强大;看似无色无味,                        ;看似自处低下,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故事,请从不同的角度提炼两条人生哲理,各用一句话表述,每句不超过20个字。

一座寺庙中,僧多粥少,每到开饭时,和尚们便一拥而上,本来就少得可怜的粥就被挤翻了。这样大家都挨饿。和尚们推荐了一位长者分粥,分粥者大权独掌,为能多分点粥,一些和尚开始溜须拍马,加上平时相互关系就有厚薄之分,因此分粥者把粥分得多少不一。饿得受不了的和尚提议轮流分粥。这下可好,轮到自己分时撑得半死,他人分时饿得发昏。方丈云游回来了,决定由其中一名和尚全权分粥,其他人不得有异议,但又规定分粥者最后取粥。从此和尚们均等地吃上了热粥。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明诗,回答问题。

雨后慰池上芙蓉

徐贲【注】

池上新晴偶得过,芙蓉寂寞照寒波。

相看莫厌秋情薄,若在春风怨更多。

【注】徐贲:明初“吴中四杰”之一。元末张士诚曾征徐贲为幕僚,徐贲避走不从,后张士诚军队为朱元璋所破。明朝建立后,许多文士得到起用,徐贲却一直到洪武七年才被荐进京。此诗写于他明初出仕之前。

1.“池上新晴偶得过,芙蓉寂寞照寒波”描写了什么样的情境?表现了“芙蓉”什么特点?

2.“相看莫厌秋情薄,若在春风怨更多”两句表达了作者什么情感态度?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问题。

封禅仪记

马第伯

是朝上山骑行,往往道峻峭,下骑,步牵马,步乍骑,且相半,至中观留马。去平地二十里,南向极望无不睹。仰望天关,如从谷底仰观峰。其为高也,如视浮云。其峻也,石壁窅窱,如无道径。遥望其人,端如行朽兀,或为白石或雪,久,白者移过树,知是人也。殊不可上,四布僵卧石上,有顷复苏,亦赖酒脯。处处有泉水,目辄为之明。复勉强相将行,到天关,自以已至也,问道中人,言尚十余里。仰视岩石松树,郁郁苍苍,若在云中。俯视溪谷,碌碌不可见丈尺。遂至天门之下。仰视天门,窔辽如从穴中视天。直上七里,赖羊肠逶迤,名曰环道,往往有索,可得登也。两从者扶挟,前人相牵,后人见前人履底,前人见后人顶,如画重人矣。初上此道,行十余步一休,稍疲,咽唇焦,五六步一休。蹀蹀据顿,地不避湿暗,前有燥地,目视而两脚不随。

早食上,后到天门。郭使者得铜物。铜物形状如钟,又方柄有孔,莫能识也,疑封禅具也。东上一里余,得木甲。木甲者,武帝时神也。东北百余步,得封所,始皇立石及阙在南方,汉武在其北。

东山名曰日观,日观者,鸡一鸣时,见日始欲出,长三丈所。

日入下去,行数环,日暮时颇雨不见其道一人居其前先知蹈有人乃举足随之比至天门下夜人定矣。

(有删改)

1.对下列句子中画线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步乍骑                 乍:忽然

B.如从谷底仰观峰         抗:高耸的

C.如画重人矣             累:疲惫

D.早食上,后到天门        晡:申时

2.下列对文中加粗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日暮时颇雨/不见其道/一人居其前/先知蹈有人/乃举足随之/比至天门下/夜人定矣

B.日暮时颇雨/不见其道一人/居其前先知/蹈有人/乃举足/随之比至天门/下夜人定矣

C.日暮时/颇雨不见其道/一人居其前先知/蹈有人乃举足随之/比至天门下/夜人定矣

D.日暮时颇雨/不见其道/一人居其前先知/蹈有人乃举足/随之/比至天门/下夜人定矣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与分析,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在上山途中,先前可以骑马而行,但是遇上道路陡峭之时就只能牵马步行,到中观时,走路与骑马走过的路程基本上各占一半。

B.从中观向上看,可以看到山的险峻以及石壁的幽深,而山上的行人往往会被看成行将衰朽的东西,有的被看成白色的石头,有的被看成雪。

C.在登山的过程中,累得实在上不去了,就四肢摊开僵直不动地卧倒在山石上,吃喝了自带的肉和酒,恢复了体力后再互相搀扶着继续上山。

D.到达天门后,郭使者等人意外捡到了一个形状似钟而方柄有孔的铜器以及一个木甲神像,铜器是汉武帝封禅时使用的器具。

4.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复勉强相将行,到天关,自以已至也,问道中人,言尚十余里。

(2)稍疲,咽唇焦,五六步一休。蹀蹀据顿,地不避湿暗,前有燥地,目视而两脚不随。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是快速发展的中国“内和乃求外顺,内和必致外和”的逻辑延伸,是中国作为一个对世界负责任的“利益攸关者”的“利益诉求”,也是世界欢迎一个崛起的大国的最重要理由。

众所周知,现代化起源于数百年前的文艺复兴运动。它把“人”从“神”的束缚中解放出来,把生产力从封建社会的束缚中解放出来,使人类迎来了现代文明的曙光,但“福兮祸之所伏”。自文艺复兴以来,近代大国经济的发展,都是以工业化和城市化为基本模式,必然导致对煤、石油和天然气等不可再生资源的大量需求,以及对市场不断扩张的需求。近代西方世界在崛起的过程中,靠坚船利炮圈占土地、奴役他人、肆意掠夺,虽造就了西方世界的繁荣,但也埋下了与世界其他地区的仇恨的种子。文艺复兴推动建立了以世界市场为基础的现代世界体系,但这个体系无疑延续了传统的帝国式殖民体系。延续到今天,就是复杂多变的国际秩序、世界极大的发展差距。尤其是现代工业文明彻底打破了自然的和谐与宁静,全球性生态危机相继出现。生态性、社会性的灾难,很多都是人类自身活动的失范造成的。

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资本私人占有与生产社会化的内在矛盾,外化为世界体系的剧烈动荡。二战后,这个世界体系的中心区域重新整合:从西欧到美国,形成美国独霸世界的格局。同时,这个世界体系之外,崛起了一股强大的与之对抗的力量——苏联及社会主义阵营。但这两个体系的冷战因苏联解体而告终。其结局说明,文艺复兴推动生产力发展产生的世界体系,是建立在资本运行的劳动分工和世界市场的基础上的。只要这个基本结构及其运行机制仍然是由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主导的,超越它的世界体系就建立不起来。后冷战时代的冲突也显示,这种动荡与冲突并未因冷战的结束而消失。以伊斯兰复兴运动为背景的伊斯兰激进主义运动,成为对抗西方世界和“现代性”的“文明冲突”。霸权主义与恐怖主义,相生相克,又相克相生。

文艺复兴极大地解放了人,但人又付出了极大代价:人被神化、异化。人类文明的交汇已走到量变到质变的临界点,人类呼唤一场新的文明复兴。它要继续解放人类,但也要把过度膨胀的人改变成和谐的人。它要继续促进发展,但要实现各国的相互尊重、平等相待、合作共赢、共同发展。它要保障人类的安全,但也应该实现可持续的安全与发展。这一次新的文明复兴,要落实到建设“命运共同体”上。

中华民族在实现民族复兴的进程中,肩负着推进这场新的文明复兴的时代使命。英国著名历史学家汤因比说过,“避免人类走上自杀之路,现在各民族中具有最充分准备的,是两千年来培育了独特思维方法的中华民族”。这种“独特思维方法”就是天人合一,仁者爱人,以和为贵,和而不同。其核心是“和”,“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这种“斯为美”的文化,这种推陈出新的文化,这种促进建设“命运共同体”的文化,正是今天中国文化走出去的新招牌和精气神。

(选自《人民论坛》,有删改)

1.下列对本文主旨的概括,正确的一项是

A.提出“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主张,不仅是快速发展的中国自己的利益需求,更是中国对世界安全与可持续发展的重大贡献。

B.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内在矛盾从根本上影响着动荡局面的形成,只有解决这个矛盾,才有可能实现各国之间的相互尊重与共同发展。

C.文艺复兴推动了社会的发展,同时也留下极大的社会问题,人类文明的交汇已到了质变的临界点,人类迫切需要“打造命运共同体”。

D.中国的快速发展和以“和”为核心的传统文化,使其有能力肩负推进这场建设“命运共同体”的文明复兴的时代使命。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数百年前的文艺复兴运动是一把双刃剑,它虽然造就了西方世界的繁荣,但也使世界其他地区对西方世界产生了仇恨。

B.以工业化和城市化为基本模式的经济发展,必须依赖对煤、石油和天然气等不可再生资源的不断获取和对市场的不断扩张。

C.与世界其他民族相比,中华民族两千年来培育了一种独特思维方法,英国著名历史学家汤因比认为这种思维方法有利于避免人类走上自杀之路。

D.苏联及社会主义阵营、伊斯兰激进主义运动、霸权主义,实际上都是反抗文艺复兴推动生产力发展产生的世界体系的表现形式。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扩张、奴役、掠夺不应成为世界共同发展的方式与手段,尊重、平等、合作才是保障人类安全、实现世界可持续发展的前提和基础。

B.大大解放生产力的现代工业文明打破了自然的和谐与宁静,各种生态性、社会性的灾难都是人类自身活动的失范造成的。

C.文艺复兴运动与新的文明复兴都追求人的解放,但不同的是,前者神化、异化了人,后者则要把过度膨胀的人改变成和谐的人。

D.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是时代的要求,中国 “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不仅是为中国谋,更是为世界谋,为天下谋。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