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补写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荀子《劝学》中“ , ”两句以良马设喻,来说明...

补写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荀子《劝学》中                    ”两句以良马设喻,来说明学习和做事都不能一蹴而就,而要勤于积累。

(2)苏轼《赤壁赋》中“                       ”两句,常被借用说明为人应清廉不贪,再微小的东西也不能私取。

(3)李商隐在《夜雨寄北》中设想和家人团聚、畅谈的句子是“                                。”

 

(1)骐骥一跃,不能十步。 (2)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 (3)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的考查特点为理解性背诵。近年来课标卷理解性背诵试题的命题立意都着眼于背诵文章的整体,通常有三种命题立意:一是从内容的理解与概括入手,二是从具体的写法特点的分析入手,三是从文章的章法结构入手。作答时要注意提示语,本题提示语“以良马设喻,要勤于积累”“再微小的东西也不私取”“设想团聚畅谈”。 【考点定位】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能力层级为识记A。 【技巧点拨】内容提示的默写,可先在头脑中默背有关内容,选取与提示相对应的内容默写。如果默写的内容印象不深,可先记得几个字默写几个字,后面记起来了再默写。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题。

疏帘淡月·秋思

张辑

梧桐雨细,渐滴作秋声,被风惊碎。润逼衣篝①,线袅蕙炉②沉水③。悠悠岁月天涯醉。一分秋、一分憔悴。紫箫吹断,素笺恨切,夜寒鸿起。

又何苦、凄凉客里。负草堂春绿,竹溪空翠。落叶西风,吹老几番尘世。从前谙尽江湖味。听商歌、归兴千里。露侵宿酒,疏帘淡月,照人无寐。

【注】

①衣篝:熏衣用的竹熏笼。

②线袅蕙炉:香炉中的烟雾呈线状缓缓升起。

③沉水,一种名贵的香料。

1.有人评价张词“一分秋、一分憔悴”一句“看似平淡,实经熔炼,读来意蕴沉厚,耐人回味”,这句诗妙在哪里,请简要分析。

2.秋夜静思,词人因为哪些愁绪而“无寐”?请结合全词分析。

 

查看答案

文言文阅读

萧劢字文约,喜愠不形于色。位太子洗马,母忧去职,殆不胜丧。每一思至,必徒步之墓。或遇风雨,仆卧中路,坐地号恸,起而复前,家人不能禁。景特所钟爱,曰:“吾百年后,其无此子乎。”使左右节哭。服阕,除太子中舍人。景于郢镇,或以路远,秘其凶问,以疾渐为辞。劢乃奔波,届于江夏,不进水浆者七日。庐于墓所,亲友隔绝。会叔父昙下诏狱,劢乃率昆弟群从同诣大理,虽门生故吏,莫能识之。

除淮南太守,以善政称。迁宣城内史,郡多猛兽,常为人患,及劢在任,兽暴为息。又迁豫章内史,道不拾遗,男女异路。徙广州刺史去郡之日吏人悲泣数百里中舟乘填塞各赍酒肴以送劢劢皆为纳受随以钱帛与之至新淦县岓山村,有一老姥以盘擎鳅鱼,自送舟侧奉上之,童儿数十人入水扳舟,或歌或泣。

广州边海,旧饶,外国舶至,多为刺史所侵,每年舶至不过三数。及劢至,纤豪不犯,岁十余至。俚人不宾,多为海暴,劢征讨所获生口宝物,军赏之外,悉送还台。前后刺史皆营私蓄,方物之贡,少登天府。自劢在州,岁中数献,军国所须,相继不绝。武帝叹曰:“朝廷便是更有广州。”有诏以本号还朝,而西江俚帅陈文彻出寇高要,又诏劢重申蕃任。未几,文彻降附。劢以南江危险,宜立重镇,乃表台于高凉郡立州。敕仍以为高州,以西江督护孙固为刺史。征为太子左卫率。

劢性率俭,而器度宽裕,左右尝将羹至胸前翻之,颜色不异,徐呼更衣。聚书至三万卷,披玩不倦,尤好《东观汉记》,略皆诵忆。刘显执卷策劢,酬应如流,乃至卷次行数亦不差失。少交结,唯与河东裴子野、范阳张缵善。卒于道,赠侍中,谥曰光侯。

(选自《南史·萧劢传》,有删改)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徙广州/刺史去郡之日/吏人悲泣/数百里中/舟乘填塞/各赍酒肴以送劢/劢皆为纳受/随以钱帛与之/

B.徙广州刺史/去郡之日/吏人悲泣数百/里中舟乘填塞/各赍酒肴以送劢/劢皆为纳受/随以钱帛与之/

C.徙广州刺史/去郡之日/吏人悲泣/数百里中/舟乘填塞/各赍酒肴以送劢/劢皆为纳受/随以钱帛与之/

D.徙广州/刺史去郡之日/吏人悲泣数百/里中舟乘填塞/各赍酒肴以送劢/劢皆为纳受/随以钱帛与之/

2.下列对文中加横线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服阕,守丧期满除去丧服。在古代,人们谨守“事死如事生”的原则,为官者为父母守孝一般要解除官职,“服阕”意味着守丧完毕,可以重新任职。

B.薨,是诸侯死的讳称。依照周礼,“死”在讳称上按尊卑分为五个等级:天子死曰崩,诸侯曰薨,大夫曰死,士曰不禄,庶人曰卒。

C.迁,泛指官职的升降和调动。一般情况下,“转迁”“迁调”表示调职;“左迁”“迁谪”表示贬官;“右迁”“迁除”表示升职。

D.敕,指帝王的诏书、命令。在古语中,与“敕”组成的词一般与皇帝有关,如“敕书”指皇帝行文给臣僚的文书,“敕符”指书有皇帝命令的凭证。

3.下列对原文有关概括与分析,不正确的—项是(  

A.萧劢为子至孝,守丧尽礼。他在为母亲守孝时因无力承担丧事而痛苦不堪,常常到母亲墓前表达哀思;父亲去世后,他在墓旁结庐而居,断绝亲友往来。

B.萧劢为政有方,深受爱戴。他因善于治政而被称颂,其治所豫章郡民风淳朴,路不拾遗,男女守礼;做广州刺史离任之时,无论老少皆至情相送。

C.萧劢为官清廉,不谋私利。他到广州任职后,一除此前官员贪得积弊,因他丝毫不侵扰、盘剥,外国商船来往频繁;一年里多次向朝廷进奉,供给国家军政所需。

D.萧劢为人大度,博闻强识。随从曾经将菜汤不慎洒到他身上,他并未怪罪;他治学勤奋,刘显曾经拿着书提问他,他对答如流,甚至卷次和行数都不出错误。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会叔父昙下诏狱,劢乃率昆弟群从同诣大理,虽门生故吏,莫能识之。

(2)未几,文彻降附。劢以南江危险,宜立重镇,乃表台于高凉郡立州。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宇,完成题。

环境外交是指作为国际关系主要行为体的国家以双边的、多边的、区域性谈判、交涉和对话协商为主要外交手段,处理环境领域中国际关系的一切活动、制定有关行为规则以及采取环境治理阶段性达标的措施。环境外交的主体是环境外交活动的参与者和实施者。狭义上的环境外交是国家通过外交部门、环境保护部门等代表国家运用谈判、协商的方式以调整国际环境关系的各种对外活动,广义上的环境外交的主体是以国家为主,但却不仅限于国家,也可是地区性的或全球性的。作为学术研究中的环境外交概念,从一般意义上讲它是由环境外交主体、环境外交治理对象、环境外交运作方式三要素构成。

环境外交可划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环境外交的萌芽自发阶段。1966年联合国大会以“人类环境问题”为议题展开了讨论以此为标志的环境会议在外交关系层次上得到推进和发展。但从总体上看这一时期的环境外交面比较窄更多的是发达国家的重视与积极参与;重点对象主要是应急性的区域环境问题也没有形成环境外交的理论框架和知识体系。基本上是处于不成熟的自发阶段。

第二阶段是环境外交的蓬勃兴盛时期。1972年在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召开的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是全球环境外交的盛大集会,110多个国家的代表和一些非政府组织参加了会议真正意义的环境外交由此发端。这次会议第一次将环境问题列入全球政治议程。环境问题逐渐涉及环境与发展的关系在政治上相当敏感。标志着环境问题的性质由传统的国内专业技术问题向国际关系的重大领域转型。这一阶段的环境外交开始初具规模其不仅仅局限于一般性的讨论和制定原则性条文的范畴重要的是开始进入具有实质性、定量化和目标化的制定与政策实施阶段。因此这一时期的环境外交基本形成展现了当代环境外交的特征和风貌。

第三阶段环境外交进入了成熟稳定发展时期。冷战结束后战争的危险系数大为降低日益恶化的环境问题超越了传统安全议题走到了国际政治的前台由边缘地带逐渐居于国际关系的核心地位。1992年在巴西召开的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被公认为环境外交史上的里程碑由此启动了“环境外交”的历史进程。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得到各国的普遍认同。作为国际关系主要行为体的国家纷纷将环境外交明确列为国家外交战略的重要方面并将全球环境问题列入各自重要的活动议程置于越来越重要的地位。2007年以来,全球气候变化议题又成为大国外交博弈的关注焦点它直接触及各国重大的政治经济、对外关系和环境利益问题。随着工业活动全面恢复空气质量将很快再次恶化。清洁环境与经济增长之间必须取得平衡。气候变化问题持续升温迅速成为世界主要大国关系的核心议题。因此气候变化问题归根结底是环境问题也是发展过程中面临的难题更是国际政治领域的重要问题。全球大国间和国家集团围绕环境问题进行的政治博弈实质是未来世界经济发展模式之争。

(摘编自杨鲁慧《环境外交的起源发展及特征》)

1.下列关于“环境外交”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环境外交是指作为国际关系主要行为体的国家,处理国与国之间环境领域中的相关问题的一切活动。

B.环境外交主要通过双边、多边、区域性的谈判、交涉和对话协商等手段,制定有关规则,采取相应措施等。

C.狭义的环境外交是指外交、环保等部门代表国家调整国际环境关系的各种对外活动,采用谈判、协商的方式进行。

D.广义的环境外交虽然其主体以国家为主,但也可以是若干国家组成的地区,甚至是全球。它们是环境外交的参与者和实施者。

2.下列的理解与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从一般意义上讲,作为学术研究中的环境外交,其三要素是环境外交主体、环境外交治理对象和环境外交的运作方式。

B.环境外交在萌芽自发阶段,主要是一些发达国家针对发展过程中暴露出来的区域性环境问题,而进行的应急性国际交流。

C.联合国人类环境大会之前,环境外交还没被列入政治议程,大会之后,环境问题逐渐涉及环境与发展的关系。

D.冷战结束后,战争的危险系数大为降低,环境问题日益突出,环境外交进入成熟稳定发展时期。

3.根据原文信息,下列分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环境外交的萌芽自发阶段,世界发展进程中的一些问题开始受到重视,但尚未形成理论框架和知识体系。

B.真正意义的环境外交是从1972年召开的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开始,它标志着环境问题的性质由传统的国内的专业技术问题向国际关系的重大领域转型。

C.环境外交基本形成时,其内容已不限于一般性的讨论和制定原则性条文,而开始进入具有实质性、定量化和目标化的制定与政策实施阶段。

D.当今时代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是全球共识,各国都将环境外交明确地列为国家外交战略的重要方面,成为国际外交的核心。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近三年来一词规矩经常出现在诸多媒体,进入为官者的思想意识中,成为他们行动的导向

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军队需要严明的纪律,这样才有战斗力;社会需要合理的道德行为规范,这样它才能正常运转。另一方面,陈规陋习又会成为社会发展的阻力,而新思想、新科学的产生正是建立在打破这些过时的规矩的基础上的

规矩无时无刻参与着我们的生活,它是社会生活中一定的标准、法则或习惯。你对“规矩”有什么样的认识或体会呢?

请以“规矩”为话题,写一篇作文,所写内容必须在这个话题范围之内

注意:

①立意自定;

②文体自选:

③题目自拟;

④不少于800字。

 

查看答案

又是一年春节到。对中国人来说,此时最大的执着就是“回家过年”。回家是送给父母最好的礼物。春节回家团圆是中国的传统。有人认为社会进步了,春节在哪过都一样,没有必要固守传统;也有人认为无论社会怎样进步,春节回家团圆都是不能丢掉的传统。该不该坚守春节回家团圆的传统?对此你有什么看法?请明确表态并谈谈你的理由。

要求:

(1)观点明确;

(2)至少列出两条理由;

(3)语言简明连贯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